1、记承天寺夜游学情分析方案基本信息县(市、区)学校姓名学科语文能力维度0学情分析E)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口学业评价所属环境0多媒体教学环境也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微能力点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教学主题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疏通文义。2 .品味文章语言的精炼、画面的精美及写景的手法。3 .学习作者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教学重点1 .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疏通文义。2 .品味文章语言的精炼、画面的精美及写景的手法。学习难点学习作者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分析工具问卷星分析方法问卷调查学情分析实践方案对学生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习能力、
2、学习风格以及学习条件的分析。一、教材分析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80余字,却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豁达乐观的心境。本文语言干净利索而又极富表现力,可以说是写景抒情的精品。对于学生陶冶情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来说,本文是学生学习的典范。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他们能很容易接受这篇短文,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加入到理解、品味、创新的学习活动中来。三、教学目标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
3、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文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1、积累一些文言词,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2、通过诵读、品析,培养语感、体会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师生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3、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四、自主学习,探知苏公心境再读课文,从文中圈点勾画关键词句,探知苏轼赏月心境。1 .高兴一一欣然起行2 .孤独一一念无与为乐者(
4、知音难求,共同的遭遇,共同的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3 .沉醉一一“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苓交横,盖/竹柏影也。”4 .清闲一一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赏析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荐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有月光想到澄澈的水,由竹柏影想到交错纵横的藻苻,微风拂过时,那影子微微摇晃,仿佛水草在浮动。由此我们可以想象,苏轼肯定迷失在这月光里了。九百多年前的那轮明月仿佛正穿越时间的千沟万壑向我们走来,这么美的句子,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呢?五、合作探究,感悟苏公闲情。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闲人”
5、两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情?答:首先闲人指闲情雅致的人;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不得志的悲凉心情,作者的心境是旷达(豁达)乐观的,表达的感情是微妙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2、本文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答:虽遭贬谪,依然旷达的胸襟六、背景延伸(多媒体出示)1、元丰二年(1079年)七月,御史李定等人摘出苏轼的一些诗句,说他以诗蔑视朝廷、“讪谤新法”,苏轼因而获罪入狱。这场牢狱之灾长达百余天,其间差点掉了脑袋。11月审问终结,苏轼被流放至湖北黄州,充团练副使,但不准擅离该地区,并无权签署公文。史称“乌台诗案”。2、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11州。苏轼自题金山画像七、畅谈收获短短84字让闲人苏轼踏着如水的月光步入了经典,他空明的心境、旷达的情怀闪耀着独具魅力的光彩!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和处世态度,你有什么收获或启示?八、结束语人生之路,充满坎坷。面对困难,苏轼用他“单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旷达情怀照亮了我们。老师希望,同学们在面对苦难的时候,也能够像苏轼那样,心灵永远澄澈明净,人生更加豁达从容。自评等级口优秀口合格口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