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枣枣 儿儿 1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故事内容。 2分析剧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其中反映的社会现实。 3分析本文运用的象征手法,培养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一、导入新课 童年往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们记忆的长河里。有人说,它像一幅画,充满 种种绚丽的色彩;有人说,它像一首歌,闪烁着串串快乐的音符。它天真烂漫,时时给我们 带来美好的遐想。然而, 枣儿中的小男孩却有自己独特的童年经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 走进孙鸿的戏剧枣儿 。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孙鸿,当代剧作家。他所写的话剧小品枣儿 ,发表于剧本1999 年第 1 期,曾荣获“1999 年中国曹禺戏剧奖
2、”小品小戏奖一等奖。 作品背景: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却无可阻挡地席卷着一切与之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 迫使许多人不 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 枣儿等靖江戏剧小品以呐喊的方式对现代化带来的人性变异 和感情淡漠提出了善意的批评。 目标导学二:通读文章,把握故事内容 通读话剧,概括剧情。 明确: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 交谈起来, 十分亲热。 在谈话中, 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 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 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
3、人 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 目标导学三: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社会现实 1你对文中的老人和男孩的人物形象有怎样的认识? 明确:剧中的老人是一个农民形象:他满怀亲情,富有爱心。他念旧而又传统,面对生 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剧中的男孩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天真而又懂 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他的这种天性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你对剧中未出场的两个人物怎么看?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明确: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身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乡和亲人,在外面 的世界闯荡;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定居城里,抛
4、弃了旧家另成新家。这两个人物从不同的 侧面反映了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的现状。 目标导学四:体会文中运用的象征手法 1揣摩语言,分析下列台词的象征意味。 (1)老人 老子个儿大就叫枣儿。 (2)老人 (捏捏男孩的脸)爷爷小时候不中看,谁要啊。 (3)老人 听好,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儿。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 (4)男孩 枣儿叔叔爷爷,你怎么了? (5)男孩 爹回来会带你的枣儿甜! (6)男孩 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 会回来的。 明确:(1)“个儿”并非指个子,隐含了永不褪色的亲情,永远割舍不了的乡情。 (2)老人内心
5、呼喊儿子,因儿子没有回应而伤心;老人年老,被儿子遗忘,透出一种深 深的失落感。 (3)“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不仅是对吃枣而言,也是对一般生活哲理的泛指,其中 隐含的是对既往岁月、对传统生活、对精神家园的感情。 (4)“迷路”是喻指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表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失落、精神 家园的失落。 (5)“巧克力”具有与“枣儿”相对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涵,它是现代生活的象征。日 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却不可阻挡地席卷着一切,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 (6)走出去的人们,往往迷恋于外在世界,忘记了回家的路,但他们最终会回来的,喧 嚣之后是平静,躁动之后是安宁。 2剧本采用了象征手法,
6、“枣儿”象征着什么? 示例:(1)“枣儿”象征着亲情。老人思念儿子,男孩想念父亲,“枣儿”凝聚着老人 与男孩的对亲人的情感。(2)“枣儿”象征着故乡。枣树生长在家乡,老人和小孩在树下盼 望儿子和爸爸回来吃枣。在这样的情境中, “吃枣”意味着回到故乡, “枣儿”也就成了故乡 的象征。(3)“枣儿”是传统生活的象征、精神家园的象征。它所牵涉的老人与儿子、男孩 与父亲等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当今社会的缩影,喻示的是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面对的现实: 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心态、思想观念、生存方式、精神归宿都面临着严 峻的考验。 总结:在剧中,“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是传统生活的象
7、征和精神家 园的象征。剧本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了“枣儿”以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涵,使全剧具 有了深厚的思想内蕴。 3如何理解作品的主题?请同学们结合全文各抒己见。 明确:(1)剧本表现了感人至深的亲情,也表现了老一辈的深厚乡情。(2)剧本反映了当 今社会家庭关系的变化,呼唤人们的温暖亲情和心灵沟通。(3)剧本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 青壮年离开乡土、 老人孩子留守家园的农村状况。 (4)剧本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传统的失落、 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对精神家园的追寻。(5)剧本表现了社会的深刻变迁,企 盼和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而迈进现代 社会的新生活。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 1.知识讲解比较全面,注重对文中运用的象征手法进行探 究,达到了深入把握文章主题的目的。 2设置的问题开放灵活,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探讨,营造了 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 不足之处 教学中过于偏重解读内涵,而忽视了话剧的特点,如 果能适当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或进行话剧表演,效果会更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