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华市会议中心建筑设计方案说明金华市会议中心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一) :建筑专业说明(一) :建筑专业说明 一设计依据一设计依据 1、金华市会议中心建筑设计方案招标书 及有关问题答复函 2、金华市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 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4、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5其他国家、地方有关法令、法规 6 金华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7.停车依据金华市建筑物配建停车场建设标准 二二 现状分析现状分析 1.1.用地范围用地范围 会议中心选址位于金华市机关大 楼以东地块,南邻婺城区人民法院, 东靠兰溪街,北以李渔路为界。总用 地 2
2、3051m2,本次规划设计范围为婺城 区人民法院北边线及其沿伸线以北地 块,用地面积 16028m2。目标是建成一个高效、充满活力的会议 中心,与机关区形成整体,为金华的发展作出贡献。 2 2用地情况用地情况 自然地平略高与市政道路,场地状况良好,便于开发建设。 三三 总体总体 1 1总体构思总体构思 金华市会议中心建筑设计突出会议中心的“城市性、文化城市性、文化 性、高效性性、高效性 、现代性、庄重性、现代性、庄重性”的设计原则。旨在打造一个一定 时期内,既满足政府机关会务要求,也满足社会服务需求、兼顾 国际会议、新闻发布各类会议功能的现代化,多功能的会议中心。 会议中心地块建筑设计突出市机
3、关大院区块的“整体设计” 的原则,通过良好的城市设计理念,合理的处理与周边现有建筑 (市府、法院、总工会)的空间关系,把会议中心的建筑设计融 入到整体的城市肌理中去。 目标定位: A 会议中心融入城市,开放的会议中心概念。 b 把本项目建设成赋有金华历史文化特色的会议中心。 (水文 化、历史文化) c 合理特色的会议布局,提高会议中心的运作效率。 D 现代会议中心的设计理念。 2 2总体布局总体布局 城市和轴线:城市和轴线: 根据会议中心基地地块总体条件和 周边交通情况合理设置东入口广场(沿 兰溪街) 、北广场(沿李渔路) ,建筑以 东西轴线来控制,轴线一直延伸到机关 大院的南北轴线上,至此,
4、两条线取得 交点,市府机关大空间得以整合。东入口硬质广场空间与西侧的 绿色广场空间形成呼应。通过整体的城市设计,将会议中心纳入 到市府机关大院的城市空间中。市府与会议中心取得了统一、联 系和对话。沿李渔路的城市意象如同打开的“城市公园” 。 3 3交通网络交通网络 公共平台和步行系统:公共平台和步行系统: 由兰溪街通过广场和二层的 公共平台进入的会议中心大厅, 连 续、 变化的步行空间系统将人流引 入。而建筑的西侧作为舞台服务、 贵宾接待和服务入口。 另一方面将 使用频率较高的多功能厅布置在 半地下层,通过大尺度的台阶进 入。 会议中心的各方向出入口进行 了垂直分区,避免了干扰。 会议中 心内
5、部交通体系通过自动扶梯、景观电梯、敞开楼梯和疏散楼梯 很好的将会堂、大会议、中小会议的人流组织起来。同时多楼梯 和自动扶梯的空间布置很好的解决了上二层以上会议室的出入问 题。 本次设计在一个长200米宽80米的东西向的狭长用地内完 成,我们把主入口设在城市次干道兰溪街,并退后兰溪街近 40 余 米留出足够的集散广场,缓冲大量人流对城市主干道李渔路的交 通压力。在用地的西侧,朝向机关大院,布置了会议中心的次入 口,方便机关领导和政府工作人员对会议中心的使用,同时和东 侧的公共的主入口有所分流,互不干扰。 根据会议中心地块所处位置,交通路网设计结合已建成的城 市道路,整个地块统一考虑,严格控制机动
6、车流线,保证东入口 广场步行流线的畅通。 机动车出入口基地南边的建筑退让线形成, 将机动车流线控制在建筑的南边道路和西入口广场上。步行流线 控制在建筑的东广场和北广场,保证城市界面的步道连续。 道路规划根据控规要求,合理布置道路宽度。会议中心周边 由广场和道路形成环线,保证消防车的通达。地面和架空层设置 少量停车(自行车和汽车) ,大部分停车设置在地下一层。同时建 筑周边广场在大型会议时可考虑部分机动车停车。同时在机关大 院东北角的景观广场上设置了地下车库的出入口,使得与会议中 心联系更加便捷。 4 4空间体系空间体系 连续空间、围合、集中会议、秩序:连续空间、围合、集中会议、秩序: 会议中心
7、地块东西向的控制轴线和建筑的内部围合共享大 厅的布局模式创造了金华会议中心独有的场所特性。东入口礼仪 广场(室外)-11.2m 灰空间(半室外)-二层公共平台(半 室外、半室内) 、-前厅(室内)-共享大厅(三层高室内) -休息厅-大会堂、舞台、服务(室内)-后门厅(室内) -西侧城市景观(室外) ,形成东西轴线的连续空间。同时空间 轴线体现了金华会议中心建筑遵循的秩序。 会议中心的内部空间在中 心共享大厅的组织下,有序、协 调。 共享大厅西侧是 1300 座大会 堂(含舞台服务设施等) ,大厅东 侧和三面周为大会议室、中小会 议室。会议中心第三层更是形成连续的会议区,资源体现了贡献, 为会议
8、区的高效使用提供了可能。 5 5景观设计景观设计 城市共享广场和景观:城市共享广场和景观: 景观设计主要以“城市景观”为主题,通过对沿兰溪街和李 渔路城市广场的统一设计,连同对机关大院东北角城市景观广场 的整合,打造会议中心的城市公共性广场,景观为城市大众共享。 结合广场景观、木头平台、硬地广场、休闲小品、会议中心 周边设置浅水溪环绕建筑,表达对金华丰富河道特性的反映。沿 城市广场种植大的乔木,更加强调城市景观的连续性。 6 6建筑单体建筑单体 平面功能:平面功能:根据会议中心布局特点和地块的限制条件,我们 在设计中将大会堂的其他会议区块通过共享中厅进行联系和分 隔。 地下一层:设置一层地下停
9、车库,车库延伸至机关大院东北 角草坪位置,使的机关与会议中心使用更加方便。同时还设有设 备用房间。多功能厅层高 7.2 米。属于半地下室,南北通过大台 阶直接到达地面层。 架空层:通过设计夹层平面,很好的将竖向交通分离。大会 堂通过东侧的入口广场,经由大平台进入一层共享大厅。舞台服 务和贵宾接待厅由会议中心西侧入口进入。多功能厅由建筑的北 下沉广场和南架空层到达。 此外架空层还设计了舞台道具出入口、 会谈休息厅出入口、沿街配套服务、架空层停车、消控中心等。 此外无障碍出入口通过夹层的景观电梯进入,可便捷到达会议中 心。 一层:由共享大厅和大会堂、休息厅、舞台、服务用房、洗 手间及设备用房间。共
10、享大厅设置了自动扶剔两部、景观电梯两 部,同时提供了集会和大型展览的大空间。东入口的灰空间和功 能平台为展览和市民交流提供了空间。 体现了会议中心的开放性。 二层:主要设置大会堂的楼座和休息厅、大小化装间通过共 享大厅与两间中会议室(500m2,350m2)及其辅助用房连接。 三层:由 900 座大会议和 4 个小会议(150200m2/间)及会 议服务用房间、休息室、设备、管理、两个排练厅等用组成。 屋顶层:根据建筑体型特点,在适当部位设置室外设备平台。 建筑造型:建筑造型: 1).1).“对话”的外型:“对话”的外型: 造型上采用东西一白一红的体块相互穿插,颜色的反差造 成强烈的比对效果,
11、造型的对比象征着会议中心是一个“沟通” 、 “对话”和“交流”的场所。 2).2).取法自然的外型:取法自然的外型: 金华市地形以丘陵和盆地为主,是一座山水城市,“水通南国 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诗句生动概括了 金华的重要位置和雄伟气势。我们在会议中心的设计中取法周边 自然的山形,结合剖面上的高差作出跌宕起伏的走势,表达对远 山的呼应,对自然的尊重。 3 3)现代感的建筑肌理:)现代感的建筑肌理: 会议中心的主体外墙采用双层构造:外层密布铝合金百叶, 内层为中空 LOW-e 玻璃,在内层可开启扇处百叶为电动百叶,可 旋转至水平方向,便于采光、通风。当百叶全部旋至垂直状态时
12、, 则形成了富有质感的铝合金墙面肌理效果,散发着强烈的现代气 息和高科技感。 7 7地块经济技术指标地块经济技术指标 指标名称指标名称 数值数值 单位单位 地块用地面积 16028 地块总建筑面积 36725 地上建筑面积 25725 地下建筑面积 11000 容积率 1.61 建筑密度 49.8% % 绿地率 202 % 机动车停车(根据) 305 辆=265 (地下) +40 (地面) 不包括广场临时停车 . 非机动车: 其中:停车数 320 辆. (二) :结构专业说明(二) :结构专业说明 设计依据 本工程设计按照国家有关结构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
13、1 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6、浙江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33/1001-2003 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 GB501082001 8、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9、冷弯簿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50018-2002 10、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JGJ7-91 11、网壳结构技术规程 JGJ61-2003 5.2 设计条件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乙级 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 上部结构为一类,地下室、基础为二 a 类 建筑设计使
14、用年限 50 年 本地区不抗震设防 基本风压值 0.35KN/M2 基本雪压值 0.40KN/M2 5.3 设计荷载标准值 办公 2.0kN/m2 住宅 2.0kN/m2 普通楼梯,电梯前室,走廊 2.5kN/m2 消防楼梯 3.5kN/m2 空调机房,电梯机房 7.0kN/m2 上人屋面 2.0kN/m2 非上人屋面 0.5kN/m2 地下室停车库 2.5kN/m2 带浴缸坐厕卫生间 4.0kN/m2 看台部分 3.5kN/m2 室外大平台 3.5kN/m2 未写明部分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取值 5.4 结构形式 主体:采用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大会堂看台悬挑部分 采用有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大
15、梁。东边大会议室楼面采用型钢 桁架及型钢组合梁,楼板采用钢砼组合楼板,大跨度屋面采用钢结 构,钢材质为 Q235B、Q345 钢。 本工程计算程序为中国建研院研发的 PKPM SATWE,PREC 及钢 结构分析程序。 主体外围护墙及楼、电梯间墙、卫生间墙采用混凝土多孔砖, 其余墙体采用非粘土轻质空心砖填充墙,容重8 kN/m3 5.5 基础及地基处理 由于地质详勘资料未提供, 基础形式待地质资料提供后确定。 5.6 主要结构技术措施 本工程主体上部结构体型较长(150m 左右),在适当位置 设置伸缩缝。 5.7 地下室结构说明 地下室共一层,埋深 3.600m,无人防单元。整个地下室 由于纵
16、向体型较长(220m 左右),设置伸缩缝。地下室混凝土抗渗 等级为 S6。 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 (三) :给排水专业说明(三) :给排水专业说明 1 1 给排水设计:给排水设计: 设计依据: 1、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3、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4. 建设单位及建筑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二给水 1.水源:市政自来水。拟从兰溪路.李渔路各接入 DN150 进 水管一根,满足消防.生活用水需要。 2.用水量: (1)生活用水量每天约 275T/日。 3.给水系统: (1) 本工程地下一层-二层由市
17、政管网直接供水 (2) 给水主要为卫生间,服务间用水。为节约用水,所有卫生 设备均采用节能型设备。 (3)三层以上由变频供水设备供水。 (4)每层设电开水炉供应开水。 (5)屋顶设 3 台 250T/h 超超低噪音冷却塔, 补充水由变频供 水设备供给。 。 三排水 1排水量:每日最大排污水量为 57m33/日。 2 排水体制:室内污废水分流,室外雨废分流,污水先 经化粪池预处理,而后上清液与废水一道接入兰溪路.李渔路 市 政污水管。 3.雨水: 雨水自成系统就近排向室外, 汇合后排入兰溪路. 李渔路市政雨水管。 四管材 室内给水管采用钢塑管,丝接;室外给水管采用钢丝网骨 架聚乙烯复合管。 。
18、室内排水采用 PVC-U 管,粘接;室外排水采用 PVC-U 加筋 管,承插接口,橡胶圈密封。 2 2 给排水消防设计:给排水消防设计: 一.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2)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 -2001) 2005 版 (4) 汽车库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5)甲方及建筑专业提供的有关设计资料 二.消防系统 (1)本建筑为会堂.大小会议室.多功能厅.地下车库等,为 综合性多层建筑。内设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系统以及灭火器。 (2)消防用水量 室外消火栓 30L/S
19、 室内消火栓 15L/S 火灾延续时间 2h 自动喷水 30L/S 火灾延续时间 1h (3)按规范在会堂.大小会议室.多功能厅.地下车库 内设有消火栓系统,间距30m, ,保证两股水头同时到达一点, 室内消火栓立管上下连成环状,屋顶设检查用消火栓。 (4)按规范在.大小会议室.多功能厅.地下车库。贵宾室. 走廊.服务用房等处设自动喷水系统。 (5)地下室设 216m3 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房。一旦发生火 灾,启动消防泵,自喷泵灭火。火灾初期 10 分钟消防用水水箱 18m3 设于屋顶。 (6) 消火栓和自动喷水系统在大楼外面设三套 DN100 消防 水泵接合器(其中用于消火栓一套, 自动喷淋两
20、套) 。 (7)室外设地上式消火栓,水源由市政管网供給,在大楼 四周连成环状。 三.管材 室外消防水管采用钢丝网骨架聚乙烯复合管。 室内消防给水管采用镀锌钢管,丝接及卡箍接。 (四) :电气专业说明(四) :电气专业说明 一、有关设计依据 1.有关规范标准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 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2000 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2.有关资料
21、甲方及建筑,暖通,给排水等工种提供的技术资料。 二、设计范围 照明、 动力空调配电设计, 变配电所设计, 消防电气设计, 防雷接地设计。 三、供电设计、负荷等级 1)负荷等级:本工程按一级负荷供电设计,高压 10KV 要求 有两回路电源。 负荷等级划分: 一、二级负荷: 调光用计算机系统电源,舞台、贵宾室、演员化装室照 明、舞台机械电力,电声、广播及电视转播、新闻摄影电源。 消防电梯、排烟风机、正压风机、消控室用电、电信机房、 疏散照明、变配电所用电等。 重要办公室、值班室,生活泵、客梯等电力设备,地下 层照明及各层楼梯、通道等公共照明。 三级负荷: 全部空调设备、普通工作照明、室外照明等。
22、2)供电系统: 大楼地下室设专用变配电所, 为大楼内所有用电负荷供电。 3)供电电源: 本工程需由市政配电所引入两路独立的 10KV 电源。 4)变配电所设计: 本工程供电变电所采用高压柜、变压器、低配集中放置的形 式,10KV 高压开关为真空断路器,要求 10KV 配电所 2 路 10KV 电 源同时供电。高压 10KV 母线不设联络,变压器二段低压母线设联 络。变电所内架空设地沟。 四、配电设计、负荷估算 1、 负荷估算: 地上建筑: 257250.08= 2058KW, 地下室 11000 0.015= 165KW,合计 2223 KW。利用系数取 0.8,功率因数取 0.9, 总计算负
23、荷约为 1980KVA。故选用 3 台 800KVA 干式变压器 供电,变压器负载率约为 0.82。 2、本工程设 3 台 SCB10-800KVA 干式变压器(拟由一台供 空调及其他次要负荷、另 2 台设联络供一二级负荷等) ,拟采用组 合式低压配电柜,低压接线为单母线分段,中间设联络柜,低压 进出线采用上进下出型。 3、变电所至各负荷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混合供配电方式。大 楼按功能及区域划分供电区块。 4、消控中心、消防电梯、排烟风机、疏散照明、电信机房、 变电所、值班室等处采用双回路末端自动切换的配电方式。消控 中心、信息中心等处电脑设备另设 UPS 后备供电。 5、本工程采用低压电容器集
24、中补偿,补偿后低压侧功率因 数不低于 0.9。 五、计量 本工程总计量采用高供高计,电力、照明、空调不分表统一 计费。 楼层设配电间,根据需要可按功能、区块分设计量。 六、线路敷设 1) 两路10KV高压电源用YJV22-10KV交联聚乙烯铜芯电缆 引入高压进线柜。 2)低压干线采用电缆由低配室沿地下室桥架敷设至电气竖 井后经垂直桥架引至各区块总箱,各区块总箱至各分配电箱及分 箱至用电终端采用电缆或电线穿管暗敷。 3)至消防电梯、排烟风机、正压风机、消防泵房等消防负 荷采用耐火电缆、电线。 七、照明设计 本工程设有一般工作照明、应急照明(事故照明、疏散照明)、 外墙立面照明、区域内道路照明。
25、舞台专设舞台灯光控制系统,观众厅照明采用平滑调光,化 妆室照明选用高显色性光源、高效灯具,多功能厅预留舞池照明 系统。 3) 照度标准参照国家民用建筑标准中的要求进行设计,主要 场所照度标准及采用光源类型和灯具型式如下: 场所 照度(LX) 光源及 灯具 门厅 200 装饰 灯 共享大厅 200 带格栅荧光 灯 观众厅 150 碘钨灯 排演厅 300 碘钨灯 化妆室 200 带格栅荧光 灯 弱电机房 200 带格栅荧光 灯 办公室、 会议室 200 带格栅荧光灯 地下汽车库 30 普通荧光灯 设备用房 100 普通荧光灯、 白炽灯 楼梯、通道 50 普通荧光灯、 白炽灯 八、防雷、接地系统 1
26、)本工程属三类防雷建筑。 2)沿屋顶四周女儿墙装设避雷带,并在屋面上设不大于 20mx20m 的网格避雷设施。 3)防雷引下线利用柱子中的主筋,其间距不大于 25m。 4)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及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应 在进出处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作为大楼的总等电位联接。卫生间 设辅助等电位联接。 5)防雷接地、保护接地、变压器中心点工作接地、电梯工 作接地、计算机工作接地等合一,利用建筑物基础内主筋相互连 接作为接地体,其接地电阻值不大于 1 欧姆。 6)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采用 TN-S 系统。 九、消防电气 1) 本工程设总线制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采用二总线 智能型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
27、系统。 2) 大楼底层设消控中心, 实现对消防报警及相关设备的监 视和控制。 3) 各大厅、多功能厅、办公室、会议室、变配电所、电信 机房等处设感烟探测器,地下车库内设感温探测器,舞台、观众 席处设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在各层设置手动报警按钮。 4) 消火栓泵、自喷泵、排烟风机、正压风机、消防电梯等 消防设备设置控制模块。 5)空调通风系统防火阀设监控模块,当火灾发生时,防火阀 动作,切断空调机组新风机组电源。 6) 消防控制室设置一套消防广播装置, 在各层主要场所装 设火灾事故广播扬声器。 7) 消防控制室设置一套消防专用通讯装置, 在各层装设电 话插座,变电所、消防泵房等处装设火警电话分机。
28、消防控制室 设置一门专用电话,直通当地消防部门。 8) 在各主要出入口、疏散楼梯、通道、前室、公共活动场 所等装设带镍镉电池的疏散标志灯。在各大厅、舞台、观众席等 公共场所及变电所、消防控制室、计算机中心等重要设备间设置 带镍镉电池的应急照明灯。 9) 消防控制室等重要场所及消火栓泵、 自喷泵、 排烟风机、 正压风机、消防电梯等消防设备均为双路电源供电。 10) 系统主要功能: .接收火灾报警信号,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正确显示报警点具体部位及报警时间, 并能打印出所有 数据。屏幕曲线显示温度和烟浓度信息的趋势。 .当火警发生时联动控制消火栓泵、自喷泵、排烟风机、 正压风机、电动防火卷帘等消
29、防设备,并控制电梯停于底层。 十、弱电设计: 1)楼宇自动控制系统(BAS) 设楼宇自动控制系统,运用自动化仪表、计算机过程控制 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对大楼内的机电设备运行进行自动检测、 监视、优化控制、数据统计管理和事故报警记录。有利于优化系 统管理、延长设备寿命、减少运行费用、节省能耗、提高效率。 BA 系统主控室设在大楼底层(可与消控室统一考虑) ,主要 控制以下机电设备: 。暖通空调设备 。给排水设备 。供配电与公用照明设备 2)安全保卫系统 大楼设置安保系统,能使管理人员及保卫人员及时掌握 大楼内各处实时动态。同时利用系统的防盗、监控功能,使管理 人员能快速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并为公安
30、部门提供准确的资料供 备案。主要由三个系统组成。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防盗、报警系统 。出入口控制系统 3)通讯网络系统 。有线电话系统 管理及办公室电话均采用虚拟局交换方式, 底层设电信 交接间。 。数据通信及计算机网络系统 通讯网络系统主要通过构建本楼的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来 实现。主干布线采用光缆和铜芯对绞电缆混合组网,分支布线用 超五类 4 对 8 芯非屏蔽双绞线,由楼层以星形拓扑形式连接到各 终端。 (五) :暖通专业说明(五) :暖通专业说明 一.本设计依据下列国家规范 GB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9-200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6
31、7-97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1.设计参数 A.建设地点金华市。 北纬 2907, 东经 11939, 海拔 64.1 米。 B.室外计算参数: 按金华市标准气象参数选用, 主要参 数摘录如下: 计 算 参 数 夏 季 冬季 室 外 干 球 计 算 温 度 ( ) 36.4 -3.0 室 外 计 算 相 对 湿 度 (%) / 76 室 外 计 算 湿 球 温 度 ( ) 27.7 / 室 外 平 均 风 速 (m/s) 2.4 3.0 大 气 压 力 (mbar) 998.6 1017.9 C.空调室内计算参数 按现行国家标准中对应房间室内参数选用, 主要参数摘 录如下: _
32、 _ 房间类别 室内温度() 相对湿度 新风量 _ 夏季 冬季 夏季 冬季 立方米/时.人 _ _ 门厅 26-28 16-18 65-50 50-40 10 多功能厅 25-27 16-18 65-55 50-40 30 办公 24-27 20-22 60-40 55-40 30 会议 25-27 16-18 35 30 舞台 25-27 16-20 35 30 _ _ 二.空调工程设计 1.空调冷热源设计 本工程(小会议室及管理部分除外)空调冷源选用电动水冷螺 杆式冷冻机供冷水, 供水温度为摄氏 7, 回水温度为摄氏 12. 空调热源选用真空热水机组供热水,供水温度为 50, 回水温度 为
33、 40. 本工程小会议室及管理部分设置变冷媒流量空调系统,室内 均使用天花板嵌入型室内机处理空气,室外机设置于屋顶。新风 由全热交换机组通过新风管送至室内。 消控中心及电梯机房等部位采用分体式空调。 2.空调空气处理设备选择及空气分布系统设计 大会议室(1300 座及 400 座)以及多功能厅等大空间的房间 均使用立式或卧式空气处理机在空调机房内处理空气。对空气实 施冷却、去湿、加热、加湿和过滤净化处理。服务等小空间的房 间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新风经空气处理机进行冷却去湿、 加热加湿和过滤净化处理后, 送至各房间. 各使用空气处理机的房间均采用全空气方式,大会议室 (1300 座及 400
34、 座) 采用座椅下置换送风方式,其余大空间的房间在吊顶 内水平敷设风管按空调区冷热负荷进行分配, 顶部散流器下送风 或双层百叶侧送风,集中回风。 各使用风机盘管的场合均采用空气 水混合方式, 在各房间吊顶内安装卧式暗装风机盘管,汇合新风 后上部侧送风或顶部下送风。 3.空调水系统设计 本着节能原则, 本工程空调冷冻水循环系统采用一次泵 变水流量水系统。考虑到防腐及延长水循环系统运行寿命, 本工 程空调循环水管采用镀锌钢管. 水管外采用橡塑材料保冷及保 温。 4.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根据现行国家规范的规定,各空气处理机水侧均装设了 室温控制电子式温度调节器操作的电动二通调节阀, 风机盘管水 侧
35、装设由电子式温度调节器操作的电动双通阀。 上述各空调自控系统均留有 BAS 接口。 三.通风工程设计 大、小会议室均设置机械排风系统。 地下室汽车库按 6 次/小时的换气次数设计排风系统,地下汽 车库的排风井为单独设置, 穿出屋顶排至室外. 卫生间排风在竖井顶部设集中排风机集中排风,每层设排风 支管。水泵房及变配电房等均设置机械排风系统。 四.消防设计 根据国家规范的要求, 本工程大、中会议室及中庭设机械排 烟系统, 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 设加压送风系统,具体风量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执行.采用自然排 烟的部分开窗面积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执行. 卫生间排风管接至管道井处设 70防火阀,通风、空调系统 的风管穿越通风空调机房处设 70防火阀,通风、空调系统的管 道均采用不燃材料制作,管道和设备的保温材料均采用不燃或难 燃材料。 五. 环保与防疫设计 环保与防疫 本工程地下汽车库废气及卫生间废气通过竖井至屋顶排放。 噪声治理 本工程空调设备均选用低噪声设备。并作消声处理, 以 满足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