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文科综合历史考试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目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左传记载,鲁国公受封时,锡之山川,上田附庸”,被封赐的人民,都是当地的居民,不是从外地移入的,鲁国公自己带到封国去的人,只是祝宗卜史、官司奴仆和军事扈从。这一授封方式意在A.扩大西周的统治区域 B.减少封国间的矛盾冲突C.推动区域文化的交流 D.维护封国内的统治秩序25.三国志.魏志,卫
2、觊传载:“(卫)觊书与荀彧(曹操手下政治家)日:关中膏腴之地,顷遭荒乱,人民流入荆州(两湖地区)者十余万家。这一现象出现A.源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B.反映了小农经济的封闭性C.助推了经济格局的变化 D.标志着经济重心移至南方26.荫补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选官制度。 宋代荫补制规定,荫补数量和范围与官职挂钩,高级官员如宰相,执政则可荫“期亲”,一般官吏可荫及子孙。史料记载,宋代最多一次同时荫补了官员子弟四千人。由此可知,宋代的荫补制度A.加剧了“冗官”的严重性 B.取代了科举取士的地位C.导致了门阀士族的复兴 D.削弱了封建统治的基础27.吴仁敬等在中国陶瓷史中写道:“明人对于瓷业,无论在意
3、匠上、形式上,其技术均渐臻至完成之顶点。而永乐以降,因波斯、阿拉伯艺术之东渐,与我国原有之艺术相融合,对瓷业上,更发生一种异样之精彩。”由此可知,当时A.朝贡贸易获得快速发展 B.中外文明交流较为活跃C.西学东渐之风颇为兴盛 D.中国陶瓷技术领先世界28.郑观应在盛世危言开矿中写道:“全恃官力则巨费难筹,兼集商费,则众擎易举。然全归商办,则土棍或至阻挠,兼依官威,则吏役又多需索。”由此可知,郑观应A.认可资本原始积累 B.主张官商合办模式C.倡导兴办国有企业 D.赞同市场经济体制29.下表所示为19051910年武汉地区创办的重要报刊。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大众传媒成为政治革命的先导 B.革命团
4、体实行统-的舆论宣传 C.反清革命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D.革命党人通过报刊掌控了政局30. 1939年12月和1944年9月,日军两次入侵广西,广西在抗击日军的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少数民族抗战歌潘,经常有“救国“报国”“建国等字眼出现,如“妹莫休,今别情妹把国酬。离别情妹来救国,准备今年克汉口“妹莫休,中国人人是同胞”。这些歌谣A.凸显了敌后战场的抗战热情 B.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C.体现了强烈的国家认同感 D.反映出妇女是抗日救亡的中坚力量31.下图所示是1993年长春高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集团)公司许可的一张股权证书。 它可以用来说明当时长春A.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变革 B.逐渐迈向市
5、场经济体制C.国有企业已实现政企分开 D.对外开放取得重大成果32.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雅典共有139个地区中心,每个人都可以在区域登记表上找到自己的名字,且“所有住在同一村社的人彼此都是村民,使他们不用祖上的名字相称,而以村社名字相呼,即某区的某人”。这一状况A.体现了雅典法律的健全 B.取消了公民的等级划分C.打破了城邦封闭的状态 D.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力量33. 15世纪中期,一批学者从意大利留学回来后应邀到德国大学任教。 这批学者与经院主义学者不同,他们反对经院主义教育,主张学习修辞、文体、诗学,倾心于诗歌和书信艺术。到16世纪,他们培养出了一批像马丁路德这样的修辞学教授。这说明当时A.
6、近代教育开始兴起B.人文主义影响扩大C.民众人文知识普及D.民族国家意识形成34.1912年5月,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威胁要将在阿尔萨斯洛林实行的新宪法“击成碎片”并将帝国这一直属领地“作为普鲁士的一个省”时,全国立即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对“个人政府”的运动,表达对皇帝言论的愤怒,部分党派警告威廉二世“不要超越宪法的约束”。这一事件反映出当时德国A.公共舆论监督力度增强 B.君主立宪制面临危机C.分权制衡原则得到贯彻 D.政党之间的矛盾激化35.下表所示是2000年和2017年世界部分国家GDP总量及占世界GDP总量的比重情况。由此可见,当今世界A.国际经济秩序得到调整和优化 B.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7、加强C.各国之间的发展差距逐渐缩小 D.多极化趋势的基础显著增强第II卷(非选择题共16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材料一19世纪末,欧洲各主要国家都出现了马克恩主义政觉。在思想领域,英国的工联主义、法国的蒲鲁东主义、德国的拉萨尔主义等影响较大,各个思想理论体系的出现深深地影响着工人阶级的斗争,工人运动开始由盲目自发的阶段过渡到理论指导之下的自觉斗争阶段。同时,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进一步完善,各资产阶级宪法中都明确规定了公民的集会、结社、言论、出版
8、等自由,工人阶级利用合法权利,成立组织、参加选举、巨星集会、罢工、游行等。他们在斗争中更加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对长远的政治斗争目标则缺乏关心,针对政府的政治暴动十分少见。工人阶级的斗争还要求加强国际间的联合协作,出现第二国际。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每一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都或多或少地取得胜利。摘编自郭春生(试述近代欧洲工人运动特点的变化材料二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承担起了工人运动领导者和工人阶级先锋队的责任。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提出了开展工人运动的任务、方针和要求。1921 年8月1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的领导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成立。党成立后不到半年时间,领导
9、了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极大地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工人阶级的政治影响。1927年,在大革命失败后,党不断加强和改进对工人运动的领导。我国工人阶级积极投身于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洪流,不断掀起工人运动高潮,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独立解放事业、建立新中国而浴血奋战并建立了卓越历史功勋。摘编自福建省总工会党史上的工运记忆(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工人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13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19世纪术20世纪初的欧洲工人运动相比,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工人运动的不同及意
10、义。(12 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摘编自康字清代学者经学研究借鉴自然科学知识根据材料指出清初经学与科学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 表述成文、持论有据、逻辑清晰。)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5.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前期,南京国民政府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开发西北”运动。1928 年2月,南京国民政府设立了一个负责国家全面经济建设的机构,定名为“中华民国建设委员会”,以便按照孙中山先生的建国大纲与实业计划实施国家建设。“一二八”事变后,许多爱国
11、人士,如胡应连、马鹤天和郭维屏等人均发出了“开发西北”的呼声。1933年3月,中国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正式通过了“以洛阳为行都,以长安为西京”的决议。同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了以张继为委员长的西京筹备委员会和以褚民谊为主任的该会驻京办事处,公布了西京筹备委员会组织章程,确定每月拨款3万元以作办公费用。摘编自谭备战南京国民政府对西北电力工业的开发与建设材料二西北建设的结果,正如大公报所说:“夫西北建设。原则上须中央主持.惟就事实考察,目前中央能以助西北建设之力量恐少,而西北各省社会经济困穷之程度则深。”西北问题的解决还要靠西北各当局“自行节约,尤其减少军费,以此节得之金钱,恢复民力及举办最急之建
12、设工程,西北各省目前之真正出路在此”。由于当时既有外部的中日民族矛盾,又有内部的统一问题,所以政府对西北建设必然力度不够.故“开发西北“半途而废。摘编自贾晓慧评抗战前的西北开发()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开发西北”运动的政治及经济考量。(8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开发西北半途而废的原因,并谈谈你对边疆开发的认识。(7分)4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1956年,英国伙同法国、以色列侵略埃及,企图延续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但遭到惨重失败。这场战争使英国人认识到,英帝国已彻底衰落了,不应该再用传统的军事力量来维持自己的地位。当时的英
13、国保守党政府却没有吸取战败的教训,反而与美国一起,大力发展核武器,与苏联对峙。整个世界陷入了白热化的冷战之中,反战和平运动开始酝酿。1954年,氢弹爆破成功,哲学家罗素意识到核武器将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发表了著名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号召全世界用和平手段解决任何争执。一时间,反战和平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1958 年年底,全英国以核裁军为目的的组织超过200个,到1960 年,全英国和平组织已有近500个。许多当时建立的民间反战和平组织迄今还存在,成为反战的核心力量。1968年,美、苏、英三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极力敦促无核国家达成核不扩散条约。摘编自吕丽塔英反战运动改变冷战局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
14、学知识,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反战运动兴起的背景。(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反战运动的侧重点及积极影响。(7分)47.历史一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唐宣宗李忱(810年859 年),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唐宣宗上台以后,打压门阀士族的代表李党,将牛党的令狐绹、崔铉等人召入为相,由此结束了牛李党争,牢牢地掌握了大唐的权力。唐宣宗把开科取士看作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下诏规定:“允许观察使、刺史有奇才异政者加以试用,根据其在试用期间表现出来的实际能力,然后再正式决定任免。”唐宣宗在位时期,改革漕运,充实大唐粮仓,大中五年(851年)二月,任命户部侍郎裴休为盐铁转运使,立漕法十条,革除以前漕运屡遭盗侵、运输损失极大的弊端。唐宣宗还收复了自唐代宗时期就被吐蕃奴隶主占领的河西地区(即河西走廊),重新开通了中原地区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并加强了与中亚各国的联系。先帝武宗在位时(840年一846年),李党掀起大规模的灭佛运动,寺庙遭废,经籍散佚,佛教走向衰微,唐宣宗即位后阻止了这一运动。唐宣宗勤于政事,善于纳谏,处处以唐太宗为榜样,司马光称其为“小太宗”。整理自旧唐书本纪第十八下(1)根据材料,概括唐宣宗的统治措施。(8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唐宣宗的统治措施。(7 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