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第六章 社会文化心理现象社会文化心理现象6.1文化心理文化心理6.2社会动力机制社会动力机制6.3态度与说服态度与说服6.1 文化心理文化心理 文化首先是地域性和群体性的,文化心理研究有三个基文化首先是地域性和群体性的,文化心理研究有三个基本的问题:地域文化心理特征、比较文化心理特征、文化心本的问题:地域文化心理特征、比较文化心理特征、文化心理与设计艺术。理与设计艺术。下一页 返回6.1 文化心理文化心理6.1.1文化心理现象文化心理现象 文化是多样的,文化是无处不在的。人们共有的观念和文化是多样的,文化是无处不在的。人们共有的观念和习俗构成了文化。如果不知道在有些文化里人们习惯吃手抓习
2、俗构成了文化。如果不知道在有些文化里人们习惯吃手抓饭,我们就无法体会到用筷子吃饭其实是我们的一种文化。饭,我们就无法体会到用筷子吃饭其实是我们的一种文化。文化影响某一人群总体的行为、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文化心文化影响某一人群总体的行为、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文化心理是在一种文化环境下人的集体意识和行为。如果按照荣格理是在一种文化环境下人的集体意识和行为。如果按照荣格的无意识理论,是一种种族的或集体的无意识,或者下层无的无意识理论,是一种种族的或集体的无意识,或者下层无意识。意识。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6.1 文化心理文化心理 文化心理有一些社会性特征。第一,文化不是一种个体文化心理有一些社会性特征。第
3、一,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的特征,而是群体的特征。虽然在这个群体中存在个体行为的特征,而是群体的特征。虽然在这个群体中存在个体行为上的种种差异,但是群体的某些共同性特征表现为文化。第上的种种差异,但是群体的某些共同性特征表现为文化。第二,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文化形态产生于一个二,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文化形态产生于一个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的结构中,并受到这个结构的制约。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的结构中,并受到这个结构的制约。一旦文化形态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文化的一旦文化形态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文化的稳定性表现为地域性、地区性、民族性与排他性。文化具有稳定性表
4、现为地域性、地区性、民族性与排他性。文化具有非常强大的抗变性,文化的变化非常缓慢。第三,文化是发非常强大的抗变性,文化的变化非常缓慢。第三,文化是发展的。文化通过自身的扬弃、批判、继承、融合而缓慢地发展的。文化通过自身的扬弃、批判、继承、融合而缓慢地发展、变化。展、变化。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6.1 文化心理文化心理 文化是一个大概念,设计心理学对文化的理解只能在特文化是一个大概念,设计心理学对文化的理解只能在特定的范围内,以便考察设计与文化的关系。设计文化具有一定的范围内,以便考察设计与文化的关系。设计文化具有一些基本特征。第一,地域特征。美国设计的大气、日本设计些基本特征。第一,地域特征。美
5、国设计的大气、日本设计的精巧、德国设计的严谨、意大利设计的浪漫、丹麦设计的的精巧、德国设计的严谨、意大利设计的浪漫、丹麦设计的自然,不同的文化底蕴造就了不同的设计风格,不同的生活自然,不同的文化底蕴造就了不同的设计风格,不同的生活方式孕育了不同的解决方案。这些设计文化形态同样产生于方式孕育了不同的解决方案。这些设计文化形态同样产生于一个社会、经济、技术、自然的结构中,并受到这个结构的一个社会、经济、技术、自然的结构中,并受到这个结构的制约。第二,企业和产品特征。宝马的精明、奔驶的身份、制约。第二,企业和产品特征。宝马的精明、奔驶的身份、法拉利的热情、悍马的狂野、甲壳虫的可爱等等,一个产品法拉利
6、的热情、悍马的狂野、甲壳虫的可爱等等,一个产品的设计文化形态的形成需要独特的设计思维和产品历史的积的设计文化形态的形成需要独特的设计思维和产品历史的积淀。淀。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6.1 文化心理文化心理6.1.2文化心理研究文化心理研究 文化心理研究的范围广泛,涉及不同层面的研究课题,文化心理研究的范围广泛,涉及不同层面的研究课题,的确不是一在个小篇幅文章所能深入讨论的问题。的确不是一在个小篇幅文章所能深入讨论的问题。 文化对人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认知发展上,表现在所谓文化对人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认知发展上,表现在所谓“文化传递文化传递”上,即文化从一代人传递到下一代人,文化传上,即文化从一代人传递到
7、下一代人,文化传递是认知发展的重要一环。例如人造系统的学习,像数字系递是认知发展的重要一环。例如人造系统的学习,像数字系统、书面语言、科学艺术等,无一例外地是一种文化系统的统、书面语言、科学艺术等,无一例外地是一种文化系统的学习。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发展本质上就是获得逻辑性,这学习。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发展本质上就是获得逻辑性,这具有普遍意义;而儿童理解文化只不过是基本发展变化的一具有普遍意义;而儿童理解文化只不过是基本发展变化的一个分支。其观点是文化因素在人的发展中仅仅是一个方面。个分支。其观点是文化因素在人的发展中仅仅是一个方面。与此相反,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等人主张,把人类发明与此相反,前
8、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等人主张,把人类发明的数字系统、书写系统、测量工具等当做是一个一个的文化的数字系统、书写系统、测量工具等当做是一个一个的文化“装置装置”,可以统称为,可以统称为“文化工具文化工具”l,那么文化工具的传播,那么文化工具的传播是认知发展的一个基本部分。是认知发展的一个基本部分。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6.1 文化心理文化心理6.1.3文化心理的跨文化研究文化心理的跨文化研究 德克霍夫发现即使在德克霍夫发现即使在“无设计无设计”的或完全自然产生的设的或完全自然产生的设计中,也会反映出文化渊源和文化差异。例如,研究多种文计中,也会反映出文化渊源和文化差异。例如,研究多种文化对美国和加拿
9、大城市建筑的影响可以发现,中式建筑的窗化对美国和加拿大城市建筑的影响可以发现,中式建筑的窗子其水平线与垂直线之比约为子其水平线与垂直线之比约为4:5,而西方的是,而西方的是3:4。艾。艾森克认为跨文化研究中不可能不带有偏见,对比自己的文化森克认为跨文化研究中不可能不带有偏见,对比自己的文化与别的文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上的限与别的文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上的限制。因为,制。因为,“在文化传统之外没有一个固定的立足点在文化传统之外没有一个固定的立足点”,这,这正是跨文化研究的难点和魅力所在。正是跨文化研究的难点和魅力所在。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6.1 文化心理文化心
10、理6.1.4设计的企业文化领域设计的企业文化领域 设计活动作为一种职业化的行为,在不同的组织或企业设计活动作为一种职业化的行为,在不同的组织或企业内,其活动的范围和影响力是不同的,真正进入设计的企业内,其活动的范围和影响力是不同的,真正进入设计的企业文化领域的设计活动是设计追求的最高目标。企业文化就是文化领域的设计活动是设计追求的最高目标。企业文化就是组织文化,所谓设计的企业文化领域是指设计活动全面影响组织文化,所谓设计的企业文化领域是指设计活动全面影响企业的整体行为和企业的战略。因此,设计的企业文化领域企业的整体行为和企业的战略。因此,设计的企业文化领域不是指一般文化的概念,而是特指组织的文
11、化或企业文化。不是指一般文化的概念,而是特指组织的文化或企业文化。上一页 返回6.2 社会动力机制社会动力机制6.2.1人的社会从属人的社会从属 人类本来就是一种群居性动物,人的一生几乎是在与他人类本来就是一种群居性动物,人的一生几乎是在与他人的交往和互动中度过的。人的交往和互动中度过的。“如果那人在孤独中,那毫无益如果那人在孤独中,那毫无益处。人的社会从属倾向表明人的社会心理的一种需要和行为。处。人的社会从属倾向表明人的社会心理的一种需要和行为。一种观点认为,人的社会从属是人的一种本能。也许在人的一种观点认为,人的社会从属是人的一种本能。也许在人的基因中就存在控制社会从属的密码,毕竟儿童需要
12、长时一间基因中就存在控制社会从属的密码,毕竟儿童需要长时一间从属于父母才能生存。但是,反过来说,社会从属可能并不从属于父母才能生存。但是,反过来说,社会从属可能并不是本能,而恰恰是由于儿童需要较长时一间的从属,才学会是本能,而恰恰是由于儿童需要较长时一间的从属,才学会了社会从属。了社会从属。下一页 返回6.2 社会动力机制社会动力机制6.2.2社会知觉社会知觉 所有的设计艺术都试图控制人们对事物的印象,无论是所有的设计艺术都试图控制人们对事物的印象,无论是产品形象、企业形象还是政府形象。社会知觉就是指人们形产品形象、企业形象还是政府形象。社会知觉就是指人们形成印象的过程。社会知觉研究表明,一个
13、人甚至在获得很少成印象的过程。社会知觉研究表明,一个人甚至在获得很少信息的情境下,也会形成具有相当一致性的印象。虽然,普信息的情境下,也会形成具有相当一致性的印象。虽然,普通人并不是完全坚信这样形成的印象,但是人总是倾向于立通人并不是完全坚信这样形成的印象,但是人总是倾向于立刻判断出另一个人的各种个体特性,如教育程度、年龄、背刻判断出另一个人的各种个体特性,如教育程度、年龄、背景、民族、可信度、热情与否等。景、民族、可信度、热情与否等。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6.2 社会动力机制社会动力机制 什么是影响印象的心理因素呢什么是影响印象的心理因素呢?我们的语言词汇中有大量我们的语言词汇中有大量的形容词
14、是用来形容印象的,通过实验和数理统计方法,在的形容词是用来形容印象的,通过实验和数理统计方法,在这些形容方式中找到最具代表性的词性维度,这就是所谓语这些形容方式中找到最具代表性的词性维度,这就是所谓语义差异法研究。奥斯古德等义差异法研究。奥斯古德等1957年创造性地提出了语义差年创造性地提出了语义差异法方法,其方法是让被试用一套形容词对。异法方法,其方法是让被试用一套形容词对。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6.2 社会动力机制社会动力机制6.2.3喜好与吸引力喜好与吸引力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喜好与吸引力的问题,这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喜好与吸引力的问题,这些研究的结论大多可以推演到人与物的关
15、系上,作为设计艺些研究的结论大多可以推演到人与物的关系上,作为设计艺术研究的心理学基础。术研究的心理学基础。 对于人和企业最具吸引力和喜好倾向对于人和企业最具吸引力和喜好倾向的基本素质是,真挚、热情和外形吸引力。这些基本素质会的基本素质是,真挚、热情和外形吸引力。这些基本素质会产生产生“晕轮晕轮”效应,如某人的外形吸引力会对其真挚和热情效应,如某人的外形吸引力会对其真挚和热情产生正效应。另外,奖励回报也会增加人的喜好度,对人而产生正效应。另外,奖励回报也会增加人的喜好度,对人而言最大的奖励回报就是别人对自己的喜好度,尤其是在喜好言最大的奖励回报就是别人对自己的喜好度,尤其是在喜好度可以不断增进
16、的情形下。度可以不断增进的情形下。上一页 返回6.3 态度与说服态度与说服6.3.1态度的含义态度的含义 态度是我们对任何特定的事物、人、观念的一种持续的态度是我们对任何特定的事物、人、观念的一种持续的心理系统,这个系统包含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心理系统,这个系统包含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认知成分是指关于态度对象的信念情感成分是指对于态度对认知成分是指关于态度对象的信念情感成分是指对于态度对象的情绪性经验,这种情绪性经验与认知成分相关;行为倾象的情绪性经验,这种情绪性经验与认知成分相关;行为倾向是指准备做出某种特定行为反应的状态。向是指准备做出某种特定行为反应的状态。下一页
17、 返回6.3 态度与说服态度与说服6.3.2态度转变态度转变 设计要说服人改变态度,设计师是交流过程的传播者或设计要说服人改变态度,设计师是交流过程的传播者或者沟通者,态度改变是传播者传播信息的目的。大众是交流者沟通者,态度改变是传播者传播信息的目的。大众是交流中的接受者或者受众,是传播的目标群体。传播者代表了信中的接受者或者受众,是传播的目标群体。传播者代表了信息来源,来源对于传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传播形态也称息来源,来源对于传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传播形态也称为传播性质。预警是抵御态度转变的方法之一,如果事先就为传播性质。预警是抵御态度转变的方法之一,如果事先就警告被试,你的态度将受到新
18、信息的挑战,被试就会表现出警告被试,你的态度将受到新信息的挑战,被试就会表现出更强的抵御态度转变的能力。更强的抵御态度转变的能力。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6.3 态度与说服态度与说服6.3.3流行现象流行现象 流行是一种社会现象,流行也是一种心理强迫。流行的流行是一种社会现象,流行也是一种心理强迫。流行的研究包含了流行的诱因、流行的创造、流行范围、流行周期研究包含了流行的诱因、流行的创造、流行范围、流行周期等等。流行可以大体分为三种:第一,物质用品的流行,如等等。流行可以大体分为三种:第一,物质用品的流行,如时装、装饰、耐用消费品、造型等;第二,行为活动的流行,时装、装饰、耐用消费品、造型等;第二
19、,行为活动的流行,如街舞、游戏、旅游等;第三,口头语和精神方式的流行,如街舞、游戏、旅游等;第三,口头语和精神方式的流行,口头语如小姐、先生、等,精神方式如流行歌、电影、畅销口头语如小姐、先生、等,精神方式如流行歌、电影、畅销书等。每一个时代都有其流行的东西,现代流行现象几乎就书等。每一个时代都有其流行的东西,现代流行现象几乎就是一种商业行为,流行创造者的影响力越大,就越具有强大是一种商业行为,流行创造者的影响力越大,就越具有强大的心理强迫性。著名设计师有流行效应,著名品牌也有流行的心理强迫性。著名设计师有流行效应,著名品牌也有流行效应。效应。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6.3 态度与说服态度与说服流行的心理强迫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流行的心理强迫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从众心理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人的社会从属的表现形式之一,流行从众心理是人的社会从属的表现形式之一,流行强迫个体从众;强迫个体从众;自我表现自我表现自我表现是试图控制别人对自己印象;自我表现是试图控制别人对自己印象;伪逃避现实伪逃避现实逃避是一个自我防御机制,例如借用偶像幻觉逃避是一个自我防御机制,例如借用偶像幻觉来满足心理需要。来满足心理需要。上一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