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尝试探究性学习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探索而获得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获得概念与规律,又能掌握研究的方法,形成研究事物所必需的探究能力。探究性学习更加注重方法的传授、情感的体验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问题为主线的现代教学理念。下面以初中几何第三册“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节为例进行操作尝试。一、设置问题情境,引发探究兴趣爱因斯坦说过,源于兴趣的动力是无穷的。问题则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心理动力。不管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问题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下面是我在与学生学习“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引入时设计的问题:问题1:我们生活在丰富多彩的图形
2、世界里,圆与圆组成的图形更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画面。例如,自行车的两个轮子、奥运会的会标、美丽的双鱼图、天体中的“日环食”照片等,都反映了圆与圆的画面。请问你在生活中还见到过这样的例子吗?本设计展现生活中圆与圆组成的图形,并由学生举出实际例子,丰富学生对客观世界中两个圆之间有着多种不同的位置关系的感知,为学生自主探索提供可能。二、指引探究思路,明确探究方向学生在探究问题时的思维方向往往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这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启发和指导,把学生的思路引到正确的方向上来,使之更有效地、合理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运用不同方法,主动探究因果在探究过程中,运用不同方法,通过不同渠道,创设活
3、动意境让学生尽量从多角度考虑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提出下面的问题:问题2:由于圆与圆大小异同的多种不同位置,构成了多姿多彩的画面。你知道两个圆有几种不同的位置关系吗?请你模仿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根据公共点多少的情况画一画。问题3:请你拿出两个半径分别为6cm和4cm 的圆形纸片(课前备好的),将大纸片(O1)固定不变,小纸片(O2)从O1的外部逐渐向O1移动,观察这个运动过程,现在你对问题2有没有新的看法?学生通常不能正确地画出两圆所有不同的位置关系,设计这个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两圆的各种位置关系,并从中体会运动的方法有助于全面观察、正确归纳两圆的五种位置关系。问题4:试一试,
4、你能不能讲出两圆共有几种位置关系?让学生运用语言来表述数学知识,训练学生的概括和表达能力,增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最后让学生阅读课本两圆位置关系定义,通过比较和对照得到综合的规律。这样学生对两圆位置关系的印象将更深刻。四、数形有机结合概括探究规律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说过:“数无形,少直观;形无数,难入微。”图形关系往往与某些数量关系密切联系在一起,数与形是互相依赖的。把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使问题显得更清晰。于是向学生提出下面的问题:问题5:(1)观察纸片O2在向O1移动的过程中,除两圆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还有什么现象发生?两圆心的距离会发生变化吗?(2)量一量纸片O1、O2在各种位置关系
5、下的圆心距,你发现纸片O2在向O1移动的各种情况,所量得的圆心距与两圆半径的和或者差有没有内在的联系?设计这个问题的实质是让学生感知图形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常常是互相联系的,从而得到在两圆各种位置关系中,两圆半径与圆心距之间的数量关系。五、及时定向测练,巩固探究成果有了探究成果,再经过学生的实际应用操作,可以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好,印象更深刻。在巩固课堂知识时,我布置了相应的练习,让学生应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效果很好。由于探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探索,在教学中强调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外在的行为活动促进学生内在思维活动的发展,因此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对迎合当前的教改潮流,推进素质教育大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