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五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 小数除法:6.解决问题)微能力2.0认证-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模板一、问题描述二、课堂导入设计三、课堂导入片段视频撰写:TFCF优秀获奖作品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问题描述基本信息县(市、区)学校TFCF学校姓名TFCF学科数学能力维度口学情分析 口教学设计 学法指导 口学业评价所属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 口混合学习环境口智慧学习环境微能力点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教学主题(结合实际授课内容调整)部编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 小数除法:6.解决问题)教学环境(结合实际授课内容调整)交互式电子白板、几何画板教学对象(结合实际授课内容调整)五年级一班学生教学目标(结合实际
2、授课内容调整)1、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2、通过观察、猜想、操作等数学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获得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体会转化思想的价值。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新图形面积研究的策略意识,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自信心。导入目的(结合实际授课内容调整)1.采用多媒体演示,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与此同时,唤起学生的回忆,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为新知迁移做好准备。2.猜想验证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探索的过程。启发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大胆提出猜测,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又使学生明确了探究的
3、目标与方向,即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研究。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让学生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媒体资源1.关于各种平面图形的图片2何画板3.POWERPOINT 技术工具1.交互式电子白板2.多媒体教学一体机3.电脑4.音响导入描述(结合实际授课内容调整) 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开端,重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出课堂讲课内容,并为课堂教学奠定基调。1.当前课堂导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学生已有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方法的经验,本节课在思路上淡化教师教的痕迹,突出了学生学的过程。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猜想”的学习情境,先让学生大胆猜想,进而是实践检验。
4、“猜想”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使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探究学习成为可能。但以往传统课堂的猜想过于表面化,只是泛泛的觉得梯形的面积和上底下底和高有关,学生联想不到上底下底和高对梯形面积有怎样的影响。2.借助信息技术改进课堂导入的必要性在导入过程中,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用几何画板软件,让梯形的下底和高不变,拖动上底,让学生直观的发现上底对面积的影响,同样的操作让学生发现下底和高对面积的影响,引发学生的思考,为接下来的公式推|导做好准备。评价等级优秀口合格 口不合格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课堂导入设计基本信息县(市、区)学校TFCF学校姓名TFCF学科数学能力维度口学情分析 口教学设计 学法指导 口学业评
5、价所属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 口混合学习环境口智慧学习环境微能力点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教学主题(结合实际授课内容调整)部编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 小数除法:6.解决问题)教学环境(结合实际授课内容调整)交互式电子白板、几何画板教学对象(结合实际授课内容调整)五年级一班学生教学目标(结合实际授课内容调整)1、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2、通过观察、猜想、操作等数学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获得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体会转化思想的价值。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新图形面积研究的策略意识,获得成功体验,
6、提高学习自信心。导入环节内容(结合实际授课内容调整)一、尝试发现1、创情质疑课件出示点,展开想象引到线段又通过想象引到互相垂直的两条线段。同学们,看到这组垂线,你会想到什么?(平面图形的底和高)可能是什么图形的底和高?(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学过其中哪些图形的面积?我们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学到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还记得是什么方法吗?谁来说说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推导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时,我们都用到了转化的方法,把我们要研究的图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而推导出面积计算的公式。2、尝试解疑其中哪个图形的面积我们还没有学习?
7、(梯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梯形的面积。(揭示课题)猜想梯形的面积可能与谁有关?有什么关系?你想怎样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呢?学情预设学生会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判断梯形的面积可能与它的上底、下底和高有关, 并猜想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要把它转化成一个已经学过的图形, 学生可能会说出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甚至是三角形。教师在这里要对学生的多种猜想都予以积极评价。同学们都有了推导公式的初步想法,不管你转化成什么图形,总的思路都是把梯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找到图形间的联系,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任何猜想都要经过验证,才能确定是否正确。那你想不想马上动手试一试呢?导入目的(结合实际授课内容调整)1.采用多媒
8、体演示,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与此同时,唤起学生的回忆,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为新知迁移做好准备。2.猜想验证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探索的过程。启发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大胆提出猜测,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又使学生明确了探究的目标与方向,即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研究。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让学生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媒体资源(结合实际授课内容调整)1.关于各种平面图形的图片2何画板3.POWERPOINT 技术工具(结合实际授课内容调整)1.交互式电子白板2.多媒体教学一体机3.电脑4.音响评价等级优秀口合格 口不合格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课堂导入片段视频(结合实际授课内容调整)一、
9、任务描述:提交与课堂导入设计对应的课堂导入实录片段,一般不超过5分钟。二、评价标准:1、导入片段清晰完整,与课堂导入设计充分对应;2、针对教学主题选用的媒体资源/工具恰当,具有创新性;3、学生学习注意力与兴趣得到充分激发,奠定了良好的课堂学习基调;4、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导入的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学习价值;5、教师技术操作娴熟,媒体应用准备充分。知识备份(根据实际情况删减)分数除法单元中国编排在六年级上学期(简称为六上),韩国课改后的新教材分数除法单元编排在六年级第一学期(简称为6-1)和六年级第二学期(简称为6-2)。因此,为了掌握整个教学系统上分数除法教学过程,分析了人教版六上和韩国教材的
10、6-1、6-2的分数单元。由于整数除以整数中国教材编排在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与除法”也分析了。分析单位是中国教材的单元引入情境、例题、做一做,韩国教材的活动。本研究聚焦于分数除法的新课,中国教材中属于综合评价部分的“练习”和韩国教材的单元评价都不在研究对象之列。3.3.4 课堂观察与录像拍摄课堂的方法是基于LPS研究方法。由于LPS研究方式还观察师生互动,设置摄像机三台,一台是拍老师(Teacher Camera),一台拍一个小组(四个人)的学生(Student Camera),另外一台是拍整个课堂(Whole Classroom Camera)(Kaur,Anthony
11、,Ohtani,& Clarke,D.,2013)。本研究关注教师与师生互动,在提前访谈时两位教师都说,数与运算的课一般不涉及小组活动,设置方式与LPS的方式有所不同。另外,转录老师和学生互相交流的情境时,有可能视频的录音不太清楚,一台录音笔带在教师的身上。在本研究中摄像机和录音机的设置计划如下(图 3-6)。为了拍老师的行为,摄像机设置在课堂后面的中间位置,面向黑板。课堂前侧面还设置了另外一台的摄像机,面向整个学生及其观察学生的学习与教师互动的行为。当初设计设置摄像机的时候,研究者以为没有小组活动,计划两台摄像机设置在教师前后固定位置,还有另外带了一台手机,为了拍同座活动或者突发情况等。后来
12、,韩国教师决定设计了小组活动,因此需要拍摄小组活动,研究者手拿一台手机,拍需要的情境。3.4 收集数据在质性研究中,数据的收集与研究的结构效度和信度是密切有关(罗伯特.K.殷,2004)。在本研究设计收集数据的多元化,收集访谈录音,课堂视频,研究记录等。3.4.1 提前访谈 与课后访谈两位教师的提前访谈是访谈前几天约好时间,访谈过程中,一台录音笔放在桌子上进行录音以及研究者打印了一份访谈提纲简单笔记老师的回答。访谈前,先通知老师将会录音,访谈的所有内容会匿名处理,如果老师不想回答的内容,可以直接告知研究者。对于C老师还有另外一个告知,就是研究者是韩国人,如果有不太清晰的表达直接问研究者。访谈方
13、式是半结构化的,先准备访谈提纲,然后访谈过程中研究者判断需要深化理解就补充提问,以及研究者已经掌握的内容不问。两位老师的访谈时间都是一个小时左右。课后访谈也是提前预告的。得了老师的同意,拍完最后一课的当天,在学校进行了访谈,进行了一个小时左右。访谈结束了以后,转录访谈的内容。访谈中得到的信息是在第三章的“3.2.研究对象”、第四章的老师的教学设计中仔细阐述。3.4.2 课堂观察 数据由于中国和韩国的学制不同,如图 3-7,使得分数除法单元编排在韩国教材六年级第二学期和中国的六年级上学期,两个学期期间是一致的。观察的韩国学校九月初开学以及分数除法是第一单元,中国的分数除法是在第三单元,首先在韩国首尔拍课堂,然后回中国再找了上第三单元的课堂。在韩国拍课堂的期间是2019.09.03-09.09,总共拍了六节课,中国拍课期间是2019.10.08-10.14.,总共拍了四节的新课(排除练习课)。知识备份(根据实际情况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