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肌肉痛.ppt

上传人(卖家):无敌的果实 文档编号:306074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2.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肌肉痛.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15-肌肉痛.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15-肌肉痛.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15-肌肉痛.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15-肌肉痛.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神经-肌肉接头 和肌肉疾病,神经内科 侯世芳,骨骼肌的解剖,6,乙酰胆碱受体:跨膜糖蛋白,5个亚单位组成,一个受体能结合2个Ach分子。结合后通道开放,引起钠内流和钾外流。,乙酰胆碱受体,骨骼肌疾病临床特征,肌肉疲劳或无力 肌肉萎缩 肌肉疼痛 肌肉痉挛或强直 肌肉假性肥大,疾病临床分类,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疾病: 突出前膜: Lambert-Eaton综合征、 肉毒中毒、 高镁血症、氨基糖苷类药物; 突出间隙:有机磷中毒 突触后膜:重症肌无力,肌肉本身疾病: 肌细胞膜电位异常:周期性瘫痪,强直性肌营 养不良、先天性肌强直 能量代谢障碍:线粒体肌病 肌细胞膜内病变:各种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代

2、谢性肌病(脂质沉积型肌病、糖原沉积症等),重症肌无力 myasthenia gravis(MG),教学要求,掌握: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原则 基本掌握:Lambert-Eaton综合症的临床表现 了解:重症肌无力和Lambert-Eaton综合症的电生理特点 拓展;重症肌无力的研究进展,Myasthenia Gravis(MG),指主要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介导细胞免疫依赖、补体参与、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NMJ)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AchR)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The main feather of MG usually referred to simpl

3、y as myasthenia,is a fluctuating weakness of certain voluntary muscles,perticularly those innervated by motor nuclei of the brainstem and spinal cord: ocular,chewing,facial,throat ,tongue and limb. Manifest weakening during continued activity , quick restoration of power with rest.,Historical Note,1

4、672英国 Willis描述了一个具有”肌疲劳现象”的患者。 1895年德国Jolly 描述了2例典型病例,重复刺激运动神经产生肌疲劳肌无力反应,首次命名为重症肌无力 ( myasthenia gravis,MG) 1901年德国神经病学家Hermann Oppenheim 首次提出MG与胸腺异常相关 1934年Mary Walker提出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溴吡斯的明治疗MG。 1937年Blalock 首次提出切除胸腺治疗MG。,1958年美国Osserman临床分型,1971年改良 1960年Simpson and Nastuck提出MG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1973年MG动物模型制作成功(e

5、xperimental autoimmuneMG,EAMG) Fambrough等证实突触后膜 AChR数量明显减少,证实了病变部位,主要由AChR-ab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为以后的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和免疫治疗提供了证据。 2000年美国MG学会提出了基于定量测试的临床分型(MGFA临床分型)与定量评分(quantitative MG score,QMG) 2001年,发现 AChR-ab阴性患者出现抗MuSK抗体等其他抗体,提示:MG可由非AChR的其他抗原所致,自身免疫肌病证据,1)AchR主动免疫动物,EAMG动物模型 2)被动免疫。 3)MG患者血中AchRAb升高 4)与胸腺异常有

6、关 5) 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MG诱发起始部位:胸腺(thymus);then:骨髓、淋巴结 约90%患者并发胸腺异常-胸腺增生(thymus hyperplasia)80%、胸腺瘤(thymoma)15%;胸腺切除(thymectomy)有效; 分子模拟学说(molecular mimicry) :特定的遗传素质下,由于病毒或其他非特异性因子感染胸腺后,可使其上皮细胞变成具有新的抗原决定簇的“肌样细胞”,与骨骼肌上的AchR的抗原性相似,其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的AchR-Ab可与胸腺及骨骼肌上AchR发生免疫应答,使AchR大量破坏,导致骨骼肌NMJ传递障碍而产生肌无力,病理

7、改变,肌纤维:变化不明显,有时见到散在肌纤维坏死,淋巴细胞浸润。 神经肌肉接头:病变明显,突触后膜皱褶丧失或减少,间隙加宽,免疫电镜可见突触后膜上有免疫复合物沉积。 胸腺:80%患者胸腺增生,10-20%合并胸腺瘤,为淋巴上皮细胞型。,Clinical manifestation,临床表现:一般资料,患病率:5-15/10万,发病率为0.2-0.5/10万。 发病年龄:任何年龄, 10岁:占10。两个高峰,第1高峰:20-30岁,女性多;第二高峰:50-60岁,男性较多。胸腺瘤多见于50岁以后的男性。 起病:隐袭、亚急性 诱发和加重因素:精神负担)(emotional upset),情绪障碍,

8、感染(respiratory),接种疫苗,月经期、妊娠或产褥期,全麻。,哪些肌肉易感?,extraocular muscles facial muscles chewing muscle throat muscle tongue muscle neck muscles limb proximal muscles breathing muscle 平滑肌和心肌不受累,眼外肌(extraocular muscles),Initial manifestation in 50 of the cases,eventually in more than 85-90% 。 Unilateral painle

9、ss ptosis without ophthalmoplegia or pupillary abnormality in an aduit will most often prove to be due to MG Usually accompanied ophthalmoplegia ,manifest diplopia ,does not correspond to a particular innervation Usually accompanied by weakness of eye closure,其他肌群,: 表情肌:80受累及,5-10为首发或唯一受累处。 闭眼无力,苦笑面

10、容、鼓腮不能,闭口力弱 咽喉肌:谈话声音逐渐变弱含糊、饮水呛咳吞咽困难, 咀嚼肌:咀嚼费力,进食时间延长,常伴体重下降。 四肢:仅极少数为首发,近端重,双侧对称。 颈肌、躯干肌可受累,常有抬头困难、翻身起床困难。 累及膈肌及呼吸肌,出现呼吸困难称为重症肌无力危象(MG crisis) 无力的特点:肌无力呈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晨轻暮重。 部分病人合并甲状腺疾病或其他结缔组织病。,Clinical classification,Osserman classification,I型:ocular type:单纯眼外肌受累,无其他肌群受累的临床及电生理表现,不向其他部位发展,预后好。 II型:ge

11、neralized type IIA型:轻度全身型:四肢轻度无力,无明显延髓肌肉受累, IIB型:中度全身型:四肢明显无力,或延髓肌肉受累明显。 III型:acute severe type:起病急,全身骨骼肌受累,很快加重,半年内出现呼吸肌受累。 IV型:late severe type:起病半年后出现呼吸肌受累。,其他类型,青少年型MG:10%,单纯眼肌型多见,占60%,全身少见,激素治疗效果好。 新生儿型MG:母亲是患者,12%新生儿因体内抗体高而发病,数周逐渐改善。 先天性MG:母亲不患病,有家族史,婴儿期出现症状,多为男孩,为AchR基因突变所致的遗传病。 药源性MG:青霉胺。,重症

12、肌无力危象(MG crisis),出现呼吸肌无力,以致不能维持正常换气功能时,称为重症肌无力危象。分三种: 肌无力危象(myasthenic crisis):为疾病本身发展所致,新斯的明肌注暂时好转。 胆碱能危象(cholinergic crisis):因使用胆碱酯酶药物过量所致。临床除呼吸困难外,还可见皮肤潮红、心动过缓、肌束颤动、瞳孔缩小、气道分泌物增多等,肌注新斯的明加重。 反拗性危象(brittle crisis):对药物无反应,可能与AchR敏感性降低有关。,辅助检查,疲劳试验(Jolly test):受累肌肉反复收缩后出现无力, 冰试验:冰袋放在力弱的肌肉上(上睑)两分钟,使温度从

13、3529,肌力明显改善为阳性;(睑裂比基线开大2mm以上)。机制:可能与AChE随温度活性减低有关 休息试验:病人在安静、黑暗的房间闭目休息30分钟后肌无力好转,维持2-5分钟为阳性。 新斯的明试验(neostigmine test):新斯的明1.5mg+阿托品0.5mg im 10分钟后起效,20-30分钟最好, 症状改善明显或临床相对评分60%为阳性,可确诊。,电生理(Electrophysiologic studies),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 重复神经刺激(repetitive nerve stimulation,RNS): 指采用低频(25 Hz) 和高

14、频(10Hz20Hz)超强重复电刺激神经干,在相应肌肉记录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常规检查的神经包括面神经、副神经、腋神经和尺神经,结果判断用第4或5波与第1波的波幅相比较,低频波幅衰减15以上为异常,称为低频波幅递减,为MG特异性表现(高频也衰减),单纤维肌电图(SFEMG):同一运动单位支配的肌纤维间的间隔时间(jitter),延长55微妙为阳性。敏感性高 其他:胸腺CT:胸腺增生或胸腺瘤 免疫学检查:AchRAb等测定、各种自身抗体 甲功全套,中年以上查肿瘤标志物。,实验室检查-5种自身抗体,AChRAb:阳性率85-95%。 其他抗体: 抗肌肉特异性络氨酸肌酶抗体(抗MuSK-Ab):与重症

15、MG有关 抗兰尼碱受体(Ryanodine,RyR-Ab)抗体:与胸腺瘤有关 抗连结素(Titin-Ab) 抗体:与胸腺瘤和晚发型MG有关 抗乙酰胆碱酯酶抗体(AchEab),诊断依据,(1)临床特征:某些特定的横纹肌群肌力表现出波动性无力和疲劳现象,眼外肌受累最常见,肌无力症状晨轻暮重,持续活动后加重,经休息后缓解。 (2)疲劳试验阳性 (3)新斯的明试验阳性。 (4)电生理学特征:RNS波幅递减15以上;和/或SFEMG“颤抖”增宽,伴有或不伴有阻滞。,鉴别诊断,肌无力综合征,又称 Lambert-Eaton shydrome,为突触前膜钙离子通道蛋白异常所致 中老年男性多见,2/3伴发恶

16、性肿瘤,小细胞肺癌多见,也可不伴肿瘤, 主要累及四肢,下肢明显,眼肌面肌受累少见,肌无力特征是开始活动后反而减轻,继续活动后又加重,多伴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新斯的明试验反应差。 肌电图:高频重复电刺激波幅递增,100%为阳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儿童起病,有家族史,进行性缓慢加重,可见对称性双侧眼外肌麻痹,面肌麻痹、球麻痹,四肢近端无力伴肌肉萎缩。肌酶升高,无波动性及疲劳现象。对胆碱酯酶药物无效。电生理肌源性损害,肌活检和基因检测确诊,治 疗,治疗方法,1、改善症状的胆碱酯酶抑制剂 2、首选去除病因胸腺切除 3、急性加重期短程免疫治疗:血浆置换、大剂 量免疫球蛋 白(IVlg)冲击治疗,大剂量

17、激素冲击疗法。 4、稳定病情的长程免疫治疗:非激素免疫抑制剂 (硫唑嘌呤、麦考酚酯、环孢素,他克莫司(FK506)、环磷酰胺等) 可短期配合激素口服,除儿童外不主张长期用激素,对症治疗,胆碱酯酶抑制剂:抑制胆碱酯酶活性,Ach 降解减少存活时间延长。 代表药物:溴吡斯的明(pyridostigmine bromide) 和新斯的明(neostigmine) 溴吡斯的明60120mg tid,po,一天不超过8片 仅对症,不治本.可配合山莨菪碱5-10mg,tid.po.应与免疫治疗合用 肌无力危象时:新斯的明1.5mg+阿托品1mg,肌注.,病因治疗,胸腺摘除(thymectomy)首选: 适

18、应症:1、18岁65岁之间胸腺增生各型患者 2、任何年龄胸腺瘤者。 术后根据病情和胸腺病理配合免疫抑制剂,必要时胸腺放疗。 效果:年轻女性增生者术后效果好。5年内效果最好。,免疫药物治疗,急性期或术前短期强化治疗 三种:激素冲击疗法、IVLG和血浆置换疗法: 1、大剂量激素冲击方法:甲强龙(methyl prednisolone):1000mg/d,入500ml盐水静点,以后每三天减半量,60mg以后改口服 ,以后根据病情慢减量 副作用:早期一过性加重、高血压、高血糖、胃溃疡、骨质疏松、低钾等 -,2、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冲击治疗:方法:

19、0.4g/kg.d静点,五天为一疗程。适用于各种类型,多为抢救用药,也有预防复发作用 3、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方法:每次血浆交换量为30一50 mlkg,每周2-3次,进行35次。 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凝血系统疾病等慎用;目前少用,长期巩固治疗应用免疫抑制剂(immunosuppressants): 可与短程治疗同用或单独应用, 代表药物:硫唑嘌呤、环胞菌素A、他可莫司、环磷酰胺(用于恶性胸腺瘤患者)。 注意:低剂量开始逐渐加量。监测白细胞、血小板及肝肾功能,疗程1-2年,危象的处理,是MG最危急状态,要充分重视。基本处理原则: 1、保持呼吸道通畅,抗感染。 2

20、、初步鉴别是何种类型的危象,一般先给予新斯的明1.5mg im,如无好转予无创呼吸机,效果不好尽早插管上呼吸机。然后再配合其他疗法。,应慎用的药物,部分抗感染药物(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等以及两性霉素等抗真菌药物) 部分心血管药物(如利多卡因、奎尼丁、B受体阻滞剂、维拉帕米等), 部分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乙琥胺等) 部分精神科药物(如氯丙嗪、碳酸锂、地西泮、氯硝西泮等 部分麻醉药物(如吗啡、哌替啶等),部分抗风湿药物(如青霉胺、氯喹等)。禁灌肠;,预后与展望,目前治疗效果比较好的神经免疫病,我院90%以上患者经综合治疗后达到临床痊愈。 危象患者,随着机械通气、重症监护技术以及免疫治疗的发展,直

21、接死于MG者几乎为零。 目前研究热点:发病机制、自身抗体、临床分型、治疗,肌肉疾病,肌细胞膜电位异常:周期性瘫痪,强直性肌营 养不良、先天性肌强直 肌细胞膜内病变: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代谢性肌病(线粒体肌病、脂质沉积型肌病、糖原沉积症等),周期性麻痹 periodic paralysis,PP,教学要求,掌握: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了解:低钾性、正常血钾性、高钾性周期性麻痹的 发病机制、 拓展:离子通道病的研究进展,定义,反复发作的骨骼肌迟缓性瘫痪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肌病。通常持续数小时到数天,伴血清钾离子浓度的改变。发作间期完全正常。 根据血清钾水平分三类: 低钾型周期性

22、瘫痪(hypokalemic pp):最多 高钾型周期性瘫痪(hyperkalemic PP) 正常血钾型周期性瘫痪(normokalemic PP) 继发于其他疾病(甲亢、肾脏疾病、醛固酮增多症)等所致低钾导致的瘫痪称为继发性周期性瘫痪:,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hyp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HoPP,病因及发病机制,最常见类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国内散发多 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离子通道病(ion channel disease)。 离子通道病,是因离子通道功能异常而引起的一组疾病,与通道基因的突变有关。主要累及神经和肌肉系统。包括钙通道、钠通道、钾通道、氯通道病等 H

23、oPP为骨骼肌钙通道病。致病基因位于1q31:编码肌细胞钙离子通道-1亚单位的基因(CACNA1S)。,临床表现,1、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青壮年发病居多,男性多于女。数周或数月一次,随年龄增长发作减少 2、诱因:饱餐、过度劳累、剧烈活动后休息、寒冷、焦虑、月经前期、酗酒等。 3、起病急,运动后或饱餐睡眠中晨醒时最易发病。 4、临床表现: 对称性四肢软瘫,从下肢开始,近端明显。12小时达高峰,一般持续624h,发作间期正常 意识、头面部肌肉及呼吸肌一般不受累,辅助检查,血清钾测定:发作时降低,最低可达12mmol/l。 心电图:典型低钾性改变。 肌电图:动作电位波幅降低,严重时消失 诱发试验:对发

24、作间期血清钾正常者适用,口服葡萄糖2g/kg,同时皮下胰岛素1020单位,23h 可诱出瘫痪发作为阳性,可诊断,阴性不排除。,诊断,典型周期性发作的四肢迟缓性瘫痪, 实验室检查血清钾降低, 诱发试验阳性者。 阳性家族史者。 补钾后明显好转,鉴别诊断,1、散发病例应排除继发性低钾性瘫痪如甲亢,原醛、肾小管性酸中毒,应用排钾利尿剂、皮质激素等。根据原发病的特殊症状可鉴别 2、吉兰-巴雷综合征:常与第一次发作的周期性瘫痪混淆,上升性麻痹,颅神经受累及有感觉症状提示神经源性疾病。腰穿脑脊液检查及肌电图检查可鉴别。,治疗,急性发作期: 1. 静脉给氯化钾,每小时不超过1克,以免影响心脏功能。 2. 口服

25、5-15克钾(补达秀2克3/日);10%氯化钾20-40ml隔2-4小时可重复给药。 3. 醋氮酰胺125mg tid。 预防发作:避免诱因,平时勿过饱,忌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发作频繁者可于间歇期10%氯化钾10ml,tid。乙酰唑胺250mg tid,低钠高钾饮食。 预后良好。,高钾性周期性麻痹 (hyper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少见,10岁前起病,常显遗传,男性多见 致病基因:17q13,编码骨骼肌钠通道的-亚单位(SCN4A)基因突变,为钠通道病, 症状除发作性无力外还有肌肉痛性痉挛,发作时间短暂(数分钟到数小时)伴血钾升高,血钙降低, 发作时心电图呈高钾

26、性改变:T波高,室上速 治疗预后:补钙或降低血钾治疗有效,10%葡萄糖酸钙10-20ml 静推,或10%GS500ml+胰岛素10-20u静点,排钾利尿剂。预后良好,正常血钾性周期性麻痹,normoPP,罕见,常显遗传,10岁前发病 发作性全身无力,持续时间长,一般数小时到数天,发作时血清钾正常,其他电解质也正常。平素嗜盐,限盐或补钾加重,补钠好转 致病基因:与高钾性周期性麻痹相同,也是17q13,编码骨骼肌钠通道的-亚单位(SCN4A)基因突变,为钠通道病,故目前认为可能为高钾性周期性麻痹特殊类型 治疗:1、补钠;NS500ml静点,2、补钙:10%葡萄糖酸钙10ml静推,或碳酸钙口服。预防

27、:高盐饮食,乙酰唑胺 0.25 tid。避免含钾高的食物。,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progressive muscular dystrophy,PMD,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基本掌握: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了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病理特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一组单基因遗传性肌肉变性病,以缓慢进行性骨骼肌对称性无力和萎缩为特征,遗传方式多样,根据致病基因和临床特征不同临床共分为五大类: 1. 性联肌营养不良症(X-linked Muscular dystrophy)又称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最常见类型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 2.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

28、Facioscapulohumeral Muscular dystrophy) 3.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Limb-girdle Muscular dystrophy) 4. 远端型肌营养不良症(Distal Muscular dystrophy) 5. 眼肌型肌营养不良症(Ocular Muscular dystrophy),Duchenne 肌营养不良:HE染色可见散在深染变性肌纤维,炎细胞浸润,病理改变 肌纤维萎缩,呈小圆形,大小不一, 玻璃样纤维,尤其在早期明显,呈圆形、均质状,玻璃样纤维代表早期坏死。 3、严重者可灶性坏死、空泡形成,有吞噬细胞。 4. 核中心移位。 5. 晚期肌细胞

29、普遍萎缩,有脂肪细胞及束间及肌内膜纤维结绨组织增生,假肥大。,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发病机制:Duchenne型由于Xp21序列的基因缺陷所引起,该区基因具有制备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的功能,这种蛋白质位于肌细胞内层,是一种细胞骨架蛋白,具有支架、抗牵拉和防止肌细胞膜活动时撕裂的功能。在基因缺陷的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病人中,肌纤维缺乏Dystrophin因而引起肌细胞膜功能障碍,使大量的游漓钙、高浓度的细胞外液和补体成分进入肌纤维内,引起肌细胞内的蛋白质释放和补体激活,导致肌原纤维断裂、坏死。,临床特征,1. 性连隐性遗传,均影响男孩。我国最常见的遗传性肌病 2.

30、 骨盆带肌肉无力为突出症状,Gowers现象(髋腰肌和股四头肌无力), 鸭步(臀中肌无力),游离肩(肩胛带松弛),翼状肩胛(前锯肌无力), 脊柱前凸(背脊伸肌无力)。 3. 肌肉的假性肥大腓肠肌最常见。 4. 颅神经支配的肌肉始终不受累。 5. 可有心肌和心脏传导系统障碍、智能减退等发育异常。 6. 多数病人在25-30岁以前因呼吸道感染、心衰或慢性消耗而死亡。 7. CPK可增高20200倍,晚期大量肌肉萎缩则降低。 8. EMG:肌原性改变。,Becker型肌营养不良,性连隐性遗传,均影响男孩。 发病比较晚,15岁左右开始发病,可存活40多岁,首先也影响骨盆带肌肉,以后累及肩胛带肌,并伴有肌肉的假性肥大,颅神经支配的肌肉始终不受累。 不伴心脏及智能问题 8. CPK增高。 9. EMG:肌原性改变。 病人多数在起病后15-20年不能行走,在晚期有的也发生肢体挛缩和骨胳畸形,小结,掌握: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和临床分型、治疗方法 基本掌握:Lambert-Eaton综合症的临床表现 掌握:周期性麻痹的临床分型和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基本掌握: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分类和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的临床特点,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商业、管理、HR类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15-肌肉痛.ppt)为本站会员(无敌的果实)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