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宜昌一中 2022 年春季学期高一年级六月阶段性测试 历史试题 历史试题 第 I 卷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湖州 南浔志 中记载当地丝商刘贯经“祖若父及诸父咸佐人丝业, 及缀学执业于丝绸店”,“自泰西诸国通商上海,湖丝出口益伙,颐岁可十万包。”他即投身丝绸外贸,“不数年,业翔起,当同治初,已殖财数十万,号巨富。”据此分析可知当时( ) A.自然经济依然根深蒂固 B.商品经济
2、得到充分发展 C.中国逐渐卷入世界市场 D.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产生 2.陈独秀在 1919 年提出, “最进步的政治, 必是把社会问题放在重要地位, 别的都是闲文”,若“社会经济的问题不解决, 政治上的大问题没有一件能解决的。 社会经济简直是政治的基础”。比较他三年前所说的“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可见陈独秀的思想( ) A.从个体伦理自觉向社会经济民生倾斜 B.从资产阶级自由思想走向马克思主义 C.依然体现了重视国家轻视国民的取向 D.强调伦理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同等重要 3.下表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军兵力配置情况(局部),表中清军兵力配置情况反映了( ) 对外 对内 1857
3、年底,英法联军占领广州,清廷未派援军收复广州 大批军队集结于南京周围 1858 年 5 月,英法舰队列阵于大沽口外,相对峙的清军约 1 万人,援军不过 6000 大量军队驻扎于江南、江北大营。曾国藩军营、胡林翼军营等处兵勇更多 1860 年 4 月,英法联军次第占领舟山、芝罘、 大连湾,清军未做任何抵抗,福山、金州相峙的清军仅以千计 对付山东、河南、安徽等地捻军的兵数以万计 1860 年 8 月起,英法联军猖獗于大沽、天津,直犯北京,此处清军总兵力 20 万,真正机动作战的不过 5 万余人 太平天国战场上,除被打垮的江南大营6 万兵勇外,能机动作战的兵力达 10 万之巨 据茅海建近代的尺度:两
4、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整理 A. 清廷的本质决定其战争政策 B. 洋务派奉行剿抚并用的方针 C. 中外势力联合镇压人民起义 D. 东南地区成为中外争夺焦点 4.下表为中国近代某一历史时期,一些阶层占国民党党员的比例统计表(整理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的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这一情况的出现主要是( ) 阶层 农民 工人 学生 商人 军、警、法、政、自由职业者等 占国民党党员的比例 40% 23% 25% 10% 极低 A. 辛亥革命成功的有力推动 B. 新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导 C. 国民大革命高潮到来的结果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5.林则徐给英国女王的信中写到: “洪惟我大皇帝抚绥中外,窃
5、喜贵国王深明大义,感激天恩, 是以天朝柔远绥怀, 倍加优礼, 贸易之利垂二百年, 该国所由以富庶者, 赖有此也。 ”导致上述观念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 B.闭关锁国政策实施 C.传统文化长期领先世界 D.专制主义空前强化 6.有学者研究发现, 中国古代地方官员的名称有些听起来不像常设官员, 其名称往往带有动词。比如刺史,“刺”即刺探,其本意为临时派出,后演变为州牧;比如行省长官“行中书省事”,意指临时行使中央特派之事,后变成固定的地方官;比如巡抚,意指代皇帝巡行地方,后巡行变为常设。这表明( ) A. 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具有随意性 B. 临时委派的做法杜绝了地方割据的出
6、现 C. 监察是中国古代地方官员的主要职责 D. 王朝政府注重协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7.亚里士多德强调健康的身体是城邦公民参与政治活动、 参加战争和过美好生活的基本条件。体育场馆是城邦公民的主要社交场所,在这里培养了古代雅典人的民族认同感、公民意识、公平竞争和自由精神等。材料表明,体育在古代雅典( ) A.推动民主体制建立 B.是城邦政治的基石 C.对城邦具有塑造力 D.是男性公民的特权 8.1891 年古文物专家詹姆斯狄奥多尔本特写道:“我对这地区(古津巴布韦)的废墟古物没有多少信心。我认为,它们都是本地的。”可在挖出四只皂石鸟后写道:“(这些艺术品)似乎弹奏着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弦音一句话绝
7、不是非洲的。”材料观点本质上反映了( ) A.古津巴布韦文化与外来文化没有联系 B.认可外来文明对古津巴布韦文化的影响 C.对非洲文明存在种族歧视的错误倾向 D.时代和阶级局限性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9.美洲变种小麦是在普通小麦的基础上,培育出来的新品种。1750 年以后,这种小麦在欧洲开始广泛种植,使白面包不再是欧洲富人地位的象征。这说明( ) A.商业革命推动欧洲社会等级趋于平等 B.欧洲人对食物原料的开发趋于世界化 C.殖民扩张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经济生活 D.原产于美洲的作物通过新航路引入欧洲 10.马丁路德曾说:“我们都是神甫,都有一个信仰、一个福音、一个圣礼,那么我们对于信仰的真伪,为
8、什么不也都有权去审查和评判呢?”这反映出马丁路德( ) A. 强调上帝权威 B. 具有平等观念 C. 否认圣经地位 D. 推崇世俗政权 11.1883 年, 美国国会通过了“文官制度法”。 根据这个法案, 美国政府形成了“两官分途”,政府官员分为具有党派立场的政治官员和不受党派力量控制的中立事务性官员, 后者在美国政府中所占比例一开始只占 10,1930 年占 80,1970 年达到 85,此后一直在 85上下徘徊。美国政府“两官分途”的形成( ) A. 削弱了精英政治的影响 B. 缓和了两党之间的矛盾冲突 C. 保证了公共行政的稳定性 D. 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12.长篇小说南方与北方
9、中的一些情节反映了 19 世纪中期英国的某种历史现象。下表是小说中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生活片段,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地点 故事情节 陈尔斯通 (南方农业小镇) 马格丽特与表妹伊迪丝一直在谈着结婚的仪式和礼服,还谈到使一架钢琴的琴音调整是多么困难,以及伊迪丝婚后到苏格兰旅行时应该带些什么衣服 米尔顿 (北方工业城市) 马格丽特在为家里寻找佣人时发现,米尔顿的女人们宁愿干工厂里薪水更高又有着更大独立性的工作,也不愿做佣人 A.妇女外出活动增多 B.女性工作权利获得保障 C.传统社会观念变革 D.工业革命激化社会矛盾 13.有史学家认为,列强对世界的控制有时是通过旧的手段例如武力完成的。但更为经常
10、的是通过贸易、投资和商业活动从殖民地获利,在不直接进行政治控制的前提下,影响殖民地的事务。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殖民活动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B.经济手段是殖民扩张的常用方式 C.殖民扩张是亚非拉落后的根源 D.帝国主义不以控制殖民地为目标 14.学者徐蓝说,欧共体实行的以一系列洛美协定为代表的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的政策, 尽管存在缺陷, 却是欧共体与发展中国家探索南北合作的途径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有益尝试, 更是欧共体希望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以加强其欧洲特性的突出表现。这实质上反映了( )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B.发展中国家与欧洲结盟 C.美国的影响力在减弱 D.世界格
11、局的多极化趋势 15.下表是“克林德碑”的相关信息,其变化说明( ) 时间 事件 1900 年 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在北京东单牌楼与清军发生冲突,被清军当场击毙,即“克林德事件” 1901 年 辛丑条约签订后, 醇亲王载沣赴德国谢罪, 清政府在克林德被杀处建立牌坊,即“克林德碑” 1918 年 德国在一战中战败,中国成为一战战胜国。克林德碑改名为“公理战胜碑” 1952 年 在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上,为表扬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所作的贡献, “公理战胜碑”改为“保卫和平碑” A.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 B.中国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D.维护民族尊严
12、与正义的基础是国家实力 16.1965 年戴高乐对美元超级霸权批评道: “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 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 ”戴高乐批评的“美元超级霸权”始于( ) A.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 C.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D. 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成立 第第 IIII 卷卷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二、材料题(本大题共 4 4 小题,第小题,第 1717 题题1818 分,第分,第 1818 题题 1212 分,第分,第 1919 题题 1010 分,分,第第 2020 题题 1212 分,共分,共 5252 分)分) 17.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贡制度从内部而言是中原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及其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从外部而言则是中原王朝对本国以外其他藩属国及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 朝贡制度是索主国中国与东亚各藩属国之间政治秩序维护的主要手段, 在古代东亚地区具有重要地位, 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所指出: “纳贡是古代中国人唯一承认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形式。 中国周边属都要对中国进行朝贡包括纳税、 进贡方物等等。 对此类朝贡中国各封建王朝也给予了相当丰厚的回赐。朝贡制度始于西周,至明朝达到鼎盛。朝贡国向明朝称臣采用明朝年号年历等;明朝政府则对其国王予以册封、 赏赐。 有些朝贡国在王位继承过程中出现的逆现象以及不守华夏
14、礼节等问题, 明朝政府多以发布谕令并遣使责问, 同时对“却贡”等行为进行动诚和惩罚,而不是粗暴地干涉其内政。 据陶继波明清时期东亚朝贡制度变迁略论等整理 材料二 公元前 241 年,第一个罗马行省西西里行省建立。罗马对第一块海外领土”(印西西里行省) 的管理, 俨然是一副大国统治者的模样它拒结给予西西里行省“平等盟员”的身份与权利, 而是公然室称西西里行省是“罗马国家的领土”, 从而开启了赤裸裸吞并被征服地区的领土并削被征服民族的霸国强权政治的先河。 公元前 227 年, 罗马国家的首批行省总督上任,标志着罗马行省管理体制正式建立,到公元前 1 世纪和公元 1 世纪时,地中海世界的施大多数地区
15、都建立了罗马行省。 后来随着罗马化的深入, 越来越多的行省居民取得了完全的或不完全的公民权, 直到公元 212 年所有罗马居民都取得了公民权这样所有罗马行省的居民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这种关系反映在法律上则是罗马法在市民法和万民法统一以后,逐渐成为适用于平等主体之间关系的法律。 摘编自朱景文古代中国的朝贡制度和古罗马的海外行省制度中华法系和罗马法系形成的制度基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朝贡制度的特征,并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做简要评价。(10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罗马的行省制度和中国古代的朝贡制度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模式上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两种模
16、式长期存在的原因。(8 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年是一个非常的时代,处于制宪政治时期,而非常态政治时期。制宪政治要解决的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因此,参与制宪的各个党派虽然有各自的价值、信念和利益,但要求他们在制宪的时候,暂时放下党派之私见和私利,从国家的长远和整体利益出发,制定超越党派的永久宪法。美国在建国之初也曾出现过私人利益泛滥、普遍出现腐败、派系与党争等一系列问题。面对人性中的幽暗,联邦党人非常具有政治智慧,他们不是像法国大革命那样以公共的善的名义去压抑私利的恶,而是通过建立分权的宪政制度,以恶制恶,相互平衡,将恶转化为善,将私人利益转化为公共利益。在费城制宪
17、会议的过程之中,虽然各州、派系之间有利益冲突,但为了实现共同的国家未来和长远的政治秩序,大家一方面相互承认对方的逐利冲动, 另一方面寻求利益整合和政治妥协的可能性。 美国人坚信,只要有适当的制度性安排,各种分散的私人利益可以“共和”为民族的整体利益。 许纪霖辛亥后民初的制度转型为何失败? 材料二 所谓立宪政体, 所谓国民政治, 果能实现与否, 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 是以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
18、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与欧美各国之共和立宪绝非一物。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1916 年 2 月) (1)根据材料一,民国初期和美国独立初期面临的相同政治问题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在解决该问题时所体现出的“政治智慧”。(6 分) (2) 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 分析民国初年立宪政体在中国不能真正建立的原因。 (6 分) 1920 世纪以来国际秩序不断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战后缔结的和约全面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特点对世界历史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国际联盟作为第一个立誓共同防御侵略、以非暴力方法解决争端的世界范围的国际合作组织在民族自决原则的基础上
19、重新划分欧洲边界的特点国际联盟第 22 条把从同盟国手中获得的殖民地居民看作是“在现代世界的紧张形势下还不能自己站立的民族。 ”因此,这一条款规定: “这些民族的监护应该委托给那些先进民族” 。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作为二战的重要成果, 二战后期确立的国际秩序依然是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基础,由国际政治经济变化的现实, 通过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国际治理法治化。 使之得到进一步补充、完善与发展,并能够可持续地维护和平。 徐蓝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的新进展 材料三 国际主义联合的出现构成了 20 世纪民族独立与反霸权运动有别于 19 世纪的重要特性, 并真正将这一运动导向了一个新的、 试
20、图建立平等的国际新秩序的方向。 换句话说,与那种西方中心的、试图通过自上而下制度设计而达成的“世界和平”构想不同,来自第三世界的反抗政治实践,通过不断的抗争与联合的形式,自下而上地保卫并推进了联合国宪章中所保证的平等权利。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国际会议协商而自上而下制定的那种新世界平等理想,不断遭到来自强权政治与实力政治的挑战。 殷之光国际主义:从第三世界独立历史出发的普遍性世界秩序叙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巴黎和会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 (4 分)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二战后确立的国际秩序”的实质,并概括材料二对它的评价。 (3 分) (3) 据材料三分析第三世界所倡导的国际新秩
21、序的特点, 并指出其推动新秩序建立的方式。(3 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 世纪 16 世纪之交,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在这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人类所取得的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就, 几乎皆与西欧一次又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海外扩张密切相关,它们标志着世界资本主义曙光的来临。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15 世纪 16 世纪之交西欧社会变革”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 分) 2022 年高一六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丝商刘贯
22、经利用通商机会,与西方国家贸易,最终殖财数十万,号巨富,说明当时中国已经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 正确;题干内容与自然经济无关,排除 A;B 中的“充分发展”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涉及的是商业而非工业,因此不能证明当时民族工业开始产生,排除 D。 2.A【详解】“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说明陈独秀强调伦理问题的重要性, “社会经济的问题不解决, 政治上的大问题没有一件能解决的”说明陈独秀重视社会经济民生问题,材料辨明陈独秀从个体伦理自觉向社会经济民生倾斜,故选 A,排除 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陈独秀的思想走向马克思主义,排除 B;材料没有涉及重视国家轻视国民的信息,排除 C。 3.
23、A【详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对抗英法联军的军力“仅以千计”或“真正机动作战的不过 5 万余人”,派去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等农民起义的军力则“数以万计”,“能机动作战的兵力达 10 万之巨”,表明清政府在对外战争中的军事力量投入远远小于对内镇压农民起义的军事力量投入,反映出清廷的本质决定其战争政策,A 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洋务派奉行“剿抚并用”的方针, 排除 B 项; 中外势力“联合”镇压人民起义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C 项;东南地区成为中外争夺焦点与材料连续提到芝罘、大连湾、大沽、天津、北京等北方城市不符,D 项错误。 4.B【详解】从材料表格国民党党员中工人、农民所占的比例非常高
24、,可知这一时期是代表工农阶级的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国共两党以党内合作方式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新三民主义是这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故选 B 项;辛亥革命没有波及到农村,不可能推动农民加入国民党,排除 A 项;国民大革命高潮即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合作之后共同领导的,排除 C 项; 共产党和国民党以党外合作的方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不会出现国民党党员主要由农民、工人组成的现象,排除 D 项。 5.A【详解】根据“我大皇帝抚绥中外,是以天朝柔远绥怀”可知林则徐的信中体现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导致这种观念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自然经济下中国自给自足,农耕经济取得
25、较大成就,领先世界,因此对其它国家的交往中出现这种情况,故选 A;闭关锁国政策、传统文化的领先世界和专制主义空前强化也都是小农经济导致的结果,排除 BCD。 6.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不管是刺史、还是巡抚都是中央派出前往地方进行管理,代表中央管理地方的行政事务,体现出中央和地方分权的特点,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达到有效管理地方的效果,故答案为 D;材料内容可知是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统治,虽然可能随着时间变化职能产生变化,但是并不是随意性的,A 错误;B说法绝对化,排除;C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并且监察不是每一位地方官员的主要职责,排除。 7.C【详解】根据“健康的身体是基本条件”以及体育场对培养
26、公民的素养起到重要作用这些信息可以看出,体育在雅典城邦产生了重要影响,有塑造城邦公民的素养的作用,故C 正确;材料没体现民主政治,排除 A;公民是城邦政治的基石,排除 B;材料强调体育对城邦所起到的作用,而不是强调体育是特权,排除 D。 8.C【详解】据材料内容可知,本特对古津巴布韦的认识,由初认为古津巴布韦文化都是本地的废墟古物, 后来在挖出皂石鸟后又认为古津巴布韦文化来自于地中海文明, 绝不是非洲的,这些语言就可以看到本特存在种族歧视的误倾向,故 C 项正确;据材料“在挖出四只皂石鸟后写道: (这些艺术品)似乎弹奏着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弦音一句话绝不是非洲的”可知,A 与材料不符;据材料“在挖
27、出四只皂石鸟后写道:(这些艺术品)似乎弹奏着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弦音一句话绝不是非洲的”可知,B 是主观臆断;据所学可知,对非洲文明的推理判断,讲求的是科学,与时代和阶级局限性无关,D 项错误。 9.B 【详解】 美洲的小麦在欧洲广泛种植, 反映出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的过程中,欧洲人对食物原料的开发趋于世界化。故答案为 B 项。材料没有涉及“欧洲社会等级趋于平等”,排除 A 项;材料反映的是殖民扩张对欧洲人生活的影响,排除 C 项;从材料中的“美洲变种小麦是在普通小麦的基础上,培育出来的新品种”来看,在欧洲广泛种植的小麦并不只是美洲的原有品种,排除 D 项。 10.B【详解】材料内容是马丁
28、路德宣称每个人人都是神甫,都有一个信仰、一个福音、一个圣礼,同时也有权去审查和评判信仰的真伪,表明马丁路德认为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有权对自己的信仰提出看法,故选 B;材料主要突出平等观念,没有强调上帝的权威,A错误;CD 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11.C【详解】不受党派控制的中立事务性官员占据美国政府的绝大部分,这种做法有利于使政府行政避免受到政党政治的影响,保证公共行政的稳定性,故选 C 项;“两官分途”主要是为了保证公共行政的稳定性, 并非是削弱精英政治的影响, 与缓和两党矛盾也没有必然关系,更不一定会加强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排除 ABD项。故选 C。 12.C 【详解】 根据时间信息“1
29、9 世纪中期”和“米尔顿的女人们宁愿干工厂里薪水更高又有着更大独立性的工作也不愿做佣人”可以看出, 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 传统社会观念正在发生变革,故答案为 C 项;材料不能说明妇女外出活动增多,排除 A 项;材料中米尔顿的女人们宁愿到工厂工作也不愿做佣人, 说明工业革命给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 而不能得出女性工作权利得到保障,排除 B 项;材料未涉及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矛盾激化不能反映,排除 D 项。 13.B【详解】根据“更为经常的是通过贸易、投资和商业活动从殖民地获利”可知,列强殖民扩张的常用方式是经济手段,故 B 正确;早在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已经开始殖民扩张,A 错误;材料主
30、要反映列强的侵略方式,无法得出殖民扩张是亚非拉落后的根源的结论,排除 C;材料反映列强殖民扩张的常用方式是经济手段,并不能说明帝国主义不以控制殖民地为目标,排除 D。 14.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有益尝试”、“用一个声音说话”等信息说明了欧共体对世界格局的影响,D 项正确。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多极化趋势 15.D【详解】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向中国挑衅被击毙,却建立“克林德碑”以向德国谢罪,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的屈辱外交;新中国成立后,改为“保卫和平碑”,以为表扬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所作
31、的贡献, 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其变化说明国家实力是维护民族尊严与正义的基础,故选 D;在克林德被杀处建立牌坊,无法体现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排除 A;1952 年新中国已经成立,排除 B;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指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 不符合题意. 16.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主导下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取得了等同于黄金的地位,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故 A正确;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属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与材料无关,故 B 不正确;世界贸易组织也是属于世界贸易体系,与美元霸主地位的确立无关,故 C
32、 不正确;联邦储备委员会是美国国内的金融机构,与美元霸主地位的确立无关,故 D 不正确。 17.(1)特征:历史悠久; 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是其存在的物质基础; 具有较强的政治隶属性和等级性; 以不干涉朝贡国内政与和平主义为原则。(任答三点 6 分) 评价:朝贡制度是宗藩体系下古代东亚各国与中国之间的主要外交形式,是古代东亚地区国际秩序的基本保障; 朝贡体系在国际秩序维持中的有益经验对于当下东亚地区的区域性国际关系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处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两点 4 分) (2)不同之处:古罗马的行省制度主要是依靠军事征服来维持,而中国古代的朝贡关系则是通过和平主义方式进行; 古罗马的行省制
33、度以经济掠夺为目的.古代中国的朝贡制度具有互利性; 罗马及其行省之间的关系实现了从等级制向平等关系的转变, 中国与朝贡国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不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任答两点 4 分) 原因:古罗马军事实力强大、商品经济发达、罗马法不断完善; 古代中国国力强盛、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农耕经济发达。 (两点 4 分) 18.(1)相同问题:党派之争,利益群体之争; 制定宪法,建立稳定的政治体制,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两点 4 分) 政治智慧:各种利益群体相互妥协; 分权制衡; 利益兼顾; 确立共和政体和联邦制度。(任答两点 2 分) (2)原因: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政治力量忙于争权夺利,不
34、顾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导致政局不稳; 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国民素质低下,不能承担公民的政治责任;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三点 6 分) 19 (1)方式:建立国际联盟;实行民族自决;推行委任统治。 (任两点 4 分) (2)实质:美苏两分天下。 (1 分) 评价:一方面,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发展完善。 (2 分) (3)特点:平等,公正,合理。 (1 分) 方式:自下而上的抗争与自上而下的协商相结合。 (2 分) 20. 示例示例 1: 论题:15 世纪 16 世纪之交西欧社会经济变革。经济变革。 (2 分)分) 阐述: 15 世纪 16 世纪之交,地理
35、大发现使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西欧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贸易中心转移,出现“商业革命”; 同时黄金、白银大量流入,物价上涨,出现了“价格革命”。 所有这些都加速了西欧封建经济的瓦解,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8 分) 综上: (2 分) 示例示例 2: 论题:15 世纪 16 世纪之交西欧社会思想文化变革思想文化变革(2 分) 阐述: 15 世纪 16 世纪之交,文艺复兴在意大利进入全盛时期,并在欧洲其他国家广为传播;文艺复兴不仅在文学艺术领域,而且在政治思想、哲学思想、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展开。 16 世纪初,在德国爆发继而席卷西欧的宗教改革是一场规模更大,
36、影响更为深远的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影响下,民众思想得到解放,人文主义得到传播和发展。 (8 分) 综上: (2 分) (“示例”仅为阅卷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详解】紧扣“世界资本主义曙光世界资本主义曙光的的来临来临”结合材料中的时间“15 世纪世纪 16 世纪之交世纪之交”从经济、思想角度任意选取一个论述即可。若选取经济角度,论题可拟为:15 世纪 16 世纪之交西欧。社会经济发展。论述时主要结合新航路开辟给欧洲所带来的经济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总结时强调其推动了西欧从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转型。若选取思想方面,论题可拟为:15 世
37、纪 16 世纪之交西欧社会思想文化变革。论述时主要结合 15-16世纪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影响,促进民众思想解放的角度进行。其他角度也可,能自圆其说即可。 宜昌一中2022年春季学期高一年级六月阶段性测试 历史答题卡宜昌一中2022年春季学期高一年级六月阶段性测试 历史答题卡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考场/座位号:考场/座位号: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3主观题答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4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5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正确填涂缺考标记正确
38、填涂缺考标记准考证号0 1 2 3 4 5 6 7 8 90 1 2 3 4 5 6 7 8 90 1 2 3 4 5 6 7 8 90 1 2 3 4 5 6 7 8 90 1 2 3 4 5 6 7 8 90 1 2 3 4 5 6 7 8 90 1 2 3 4 5 6 7 8 90 1 2 3 4 5 6 7 8 9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A B C D2A B C D3A B C D4A B C D5A B C D6A B C D7A B C D8A B C D9A B C D10A B C D11A B C D12A B C D13A B C D14A B C D15A B C D16A B C D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7. (18分)(1)(10分) (2)(8分) 第1页 共4页 18.(12分)(1)(6分) (2)(6分) 19.(10分)(1)(4分) (2)(3分) (3)(3分) 第2页 共4页 20. (12分) 第3页 共4页请勿在此区域作答或 者做任何标记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