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心理科朱宇章概 述n人格障碍又称变态人格或异常人格。是一组以人格结构和人格特征偏离正常为特征的精神障碍。患者不能保持稳定的人际关系和难以适应社会生活,明显影响社交功能和职业功能,不但给别人带来伤害,患者自己也感到痛苦。人格障碍开始于儿童、青少年时期,并一直持续一生。儿童和青少年的人格还没有形成,因此18岁以前诊断为儿童行为障碍,18岁以后方可诊断为成年人格障碍。 诊断标准 n症状标准 个人的内心体验与行为特征(不限于精神障碍发作期)在整体上与其文化所期望的和所接受的范围明显偏离,这种偏离是广泛、稳定和长期的,起始于儿童期或青少年期,并至少有下列1项:(1
2、)认知(感知及解释人和事物,由此形成 对自我及他人的态度和行为的方式)的 异常偏离。(2)情感(范围、强度及适切的情感唤起和 反应)的异常偏离。(3)控制冲动及满足个人需要的异常偏离。n严重标准特殊行为模式的异常偏离,使病人感到痛苦或社会适应不良。3、病程标准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期,现年18岁以上已持续2年。4、排除标准 人格特征的异常偏离并非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表现及后果。躯体疾病及精神障碍所致人格特征偏离正常乃原发疾病的症状称为人格改变。强迫型人格障碍 n过分的疑虑,患者经常焦虑不安和顾虑,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总担心发生意外变故,惶惶不可终日; n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拘泥于事物的细节,做事循
3、规蹈矩,否则就焦躁不安,往往沉溺于某职责或道德规范的苛求上,而难以自拔; n平时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往往避免或推迟做出决定; n不合理地坚持要求别人严格地服从或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否则感到极不愉快; n平时对自己过分严格要求,表现过分拘紧、刻板、没有业余爱好,缺少友谊交往,缺乏愉快和满足体验,而较易于内疚和悔恨; n经常检查自己的工作细节等,唯恐出错;癔症型人格障碍 n情绪表达过分夸张,整个精神活动都带着浓厚的情绪色彩,具有表演性,故意惹人注意;n情感肤浅,极易变化,方才气愤不已,一会就能若无其事等; n暗示性高,易接受别人暗示的影响; n自我中心,只考虑自己,不顾及别人。需要自己成为注意的中
4、心,希望得到人们的赞扬与同情; n有丰富的幻想,理智易受感情蒙蔽,任性,有时甚至把想象和现实掺杂在一起,让人难以区别; n人际关系差,自我放纵,喜怒无常,又总想支配和操纵别人,依赖性又强; 偏执型人格障碍 n敏感多疑,往往把别人无意的甚至好意的行为,误解为怀有恶意或轻蔑自己,不信任别人,好猜疑; n易于产生病理嫉妒信念,如无端怀疑自己的妻子有外遇; n易感委屈、挫折,常常记恨、想报复,并将挫折和失败的原因归咎于他人;n极端自信、自负,总想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重视追求个人的利益和权势,自尊心很强;n固执己见,好与人争辩,工作能力往往较强; n缺乏同情与热心,不拘言笑。别人对其往往敬而远之; 分
5、裂样型人格障碍 n个性孤僻、退缩,总是单独活动; n情感比较冷淡,兴趣与爱好甚少; n人际交往方面没有朋友,互不介入 , 常表现胆怯与害羞; n处事敏感,行为古怪,活动能力差, 无进取心; 治疗 n药物治疗:抗精神病药物 、心境稳定剂 抗焦虑药物 n心理治疗:鼓励、强化 n教育和训练:工读学校、劳动教养 预 后 n人格障碍随年龄的增长也可能逐步缓和。如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在中年以后尽管仍存在人际关系冲突,但攻击行为大大减少,通过积极引导可进一步朝好的方向转化。但总体而言,人格障碍治疗效果有限,预后欠佳,因此在幼年时期培养健全的人格尤为重要。 性行为障碍 n性行为障碍是指性变态行为, 即不正常的性行
6、为。 分 类n性行为对象异常:同性恋、恋兽癖 恋物癖 n性行为方式异常:窥阴癖、露阴癖 性施虐癖、性受虐癖 n性行为违反社会规范:恋童癖 病因n生物学因素 :内分泌异常、性染色体畸变 双性结构的残余 n心理因素 :性教育不当、成长环境 n社会因素 :文化背景 诊断性心理障碍的共同特征如下:n与正常人不同,即性冲动行为表现为性对象选择或性行为方式的明显异常,这种行为较固定和不易纠正;n行为的后果对个人及社会可能带来损害,但不能自我控制;n患者本人具有对行为的辨认能力,自知行为不符合一般社会规范,迫于法律及舆论的压力,可出现回避行为;n具有前述各分类的特点:n除了单一的性心理障碍所表现的变态行为外,一般社会适应良好,无突出的人格障碍;n无智能障碍。临床表现n同性恋:是指以同性为满足性欲的对象 n异装症:穿着异性服装而得到性满足 n恋物症:通过接触异性用品而引起性的兴 奋和满足 n窥阴症:反复多次窥视异性裸体状态、性活 动,以此获得性兴奋的偏爱方式 n露阴症:是指反复在不相识的异性面前突然 显露性器官,以达到性刺激的目的治疗n正面教育:危害性 、风俗习惯 n心理治疗:理解领悟、心理纠正 n行为矫正:厌恶治疗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