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测试题义务教育课程方案部分(2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培养目标是_、_、_。2.义务教育课程包括_、_和_三类。以_为主体,奠定共同基础。3.义务教育课程九年一贯设置,按“_”学制或“_”学制安排。4._在一至九年级开设(初中阶段可选择分科开设物理、化学、生物学)。5._课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划设置,原则上在部分年级开设。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1.简述义务教育课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数学课程标准部分(80)分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38分)1.数学是研究_和_的科学。2.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_根本任务、实施
2、_的功能。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具有_、_和_。4.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以_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_。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以_为本,以_为导向,进一步强调使学生获得数学_、_、_和_(简称“四基")的获得与发展,发展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_、_、_和_的能力(简称“四能”),形成正确的_、_和_。6._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7.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眼光主要表现为:_(包括数感、量感、符号意识)、_、_与_。8.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思维主要表现为:_、_或_
3、。9.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语言主要表现为:_、_或_、_。10.义务教育数学核心素养具有_、_和_,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表现。小学阶段侧重_,初中阶段侧重_。11._主要是指对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及运算结果的直观感悟。12._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13._主要是指能够感悟符号的数学功能。14._主要是指通过对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抽象,得到数学的研究对象,形成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和方法的能力。15._主要是指根据法则和运算律进行正确运算的能力。16._主要是指运用图表描述和分析问题的意识与习惯。17._主要是指对空间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关系的认识。18.
4、_主要是指对逻辑推理过程及其意义的初步感悟。19._主要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规则推出其他命题或结论的能力。20._主要是指对数据的意义和随机性的感悟。21._主要是指对数据的意义和随机性有比较清晰的认识。22._主要是指对数学模型普适性的初步感悟。23._主要是指对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有清晰的认识。24._主要是指有意识地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与规律,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25._主要是指主动尝试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科学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26.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逐步会用_,会用_,会用_(简称“三会”)。27.义务教育阶段数
5、学课程内容由_、_、_、_四个学习领域组成。28.数与代数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在小学阶段包括“_”和“_”两个主题。29.图形与几何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在小学阶段包括“_”和“_"两个主题。30.统计与概率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之一,在小学阶段包括“_”“_”和“_"三个主题。31.数学评价方式应包括_、口头测验、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_、成长记录等,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32.数学评价主体应包括_、_、家长等。综合运用教师评价、_、学生相互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考查。33.学业水平考
6、试由_组织实施,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对学生学完本课程后课程目标达成度进行终结性评价。34.考试形式以_为主,可釆用基于信息技术的考试方式,并与_、_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相结合。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5分)1.简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理念。2.如何选择数学课程内容?3.如何进行数学课程内容组织?4.如何呈现数学课程内容?5.简述义务教育数学核心素养。6.简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总目标。7.数学课程学业质量标准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评估学生核心素养达成及发展情况。三、论述题(每题7分,共7分)1.论述如何制订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测试题答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部分一、填空题1.有理
7、想 有本领 有担当2.义务教育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类。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奠定共同基础。3.义务教育课程九年一贯设置,按“六三”学制或“五四”学制安排。4.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起始年级为三年级;科学在一至九年级开设(初中阶段可选择分科开设物理、化学、生物学)。5.地方课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划设置,原则上在部分年级开设。二、简答题1.简述义务教育课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坚持全面发展,育人为本(2)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3)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4)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5)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数学课程标准部分(80)分一、填空题(每空0.5分,
8、共38分)1.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2. 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的功能。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5.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一步强调使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简称“四基")的获得与发展,发展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9、能力(简称“四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6. 数学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7. 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眼光主要表现为:抽象能力(包括数感、量感、符号意识)、几何直观、空间观念与创新意识。8. 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思维主要表现为:运算能力、推理意识或推理能力。9. 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语言主要表现为:数据意识或数据观念、模型意识或模型观念、应用意识。10. 义务教育数学核心素养具有整体性、一致性和阶段性,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表现。小学阶段侧重对经验的感悟,初中阶段侧重对概念的理解。11. 数感主要是指对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及运算结果的直观感悟。12. 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
10、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13. 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感悟符号的数学功能。14. 抽象能力主要是指通过对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抽象,得到数学的研究对象,形成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和方法的能力。15. 运算能力主要是指根据法则和运算律进行正确运算的能力。16.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运用图表描述和分析问题的意识与习惯。17. 空间观念主要是指对空间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关系的认识。18. 推理意识主要是指对逻辑推理过程及其意义的初步感悟。19. 推理能力主要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规则推出其他命题或结论的能力。20. 数据意识主要是指对数据的意义和随机性的感悟。21. 数据观念主要是
11、指对数据的意义和随机性有比较清晰的认识。22. 模型意识主要是指对数学模型普适性的初步感悟。23. 模型观念主要是指对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有清晰的认识。24. 应用意识主要是指有意识地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与规律,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25. 创新意识主要是指主动尝试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科学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26.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逐步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简称“三会”)。27.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由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学习领域组成。28
12、. 数与代数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在小学阶段包括“数与运算"和“数量关系"两个主题。29. 图形与几何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在小学阶段包括“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和“图形的位置与运动"两个主题。30. 统计与概率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之一,在小学阶段包括“数据分类”“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和“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三个主题。31. 数学评价方式应包括书面测验、口头测验、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课内外作业、成长记录等,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32. 数学评价主体应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综合运用
13、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考查。33. 学业水平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对学生学完本课程后课程目标达成度进行终结性评价。34. 考试形式以纸笔测试为主,可釆用基于信息技术的考试方式,并与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相结合。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5分)1.简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理念。(1)确立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2)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3)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4)探索激励学习和改进教学的评价(5)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2.如何选择数学课程内容?(1) 保持相对稳定的学科体系,
14、体现数学学科特征;关注数学学科发展前沿与数学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 与时俱进,反映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需要;(3)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发展核心素养。3.如何进行数学课程内容组织?(1) 重点是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2) 重视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3) 重视数学内容的直观表述,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4) 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形成,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4.如何呈现数学课程内容?(1) 注重数学知识与方法的层次性和多样性,适当
15、考虑跨学科主题学习;(2)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适当采取螺旋式的方式,适当体现选择性,逐渐拓展和加深课程内容,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5.简述义务教育数学核心素养。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2)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3)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6.简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总目标。(1)获得适应未来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探索真实情境所蕴含的关系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
16、问题。(3)对数学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了解数学的价值,欣赏数学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质疑问难、自我反思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7.数学课程学业质量标准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评估学生核心素养达成及发展情况。(1)以结构化数学知识主题为载体,在形成与发展“四基"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运算能力、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等。(2)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与社会情境,以及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数学与科技情境中,在经历“用数学的眼光发现和提出问题,用数学的思维与数学的语言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模型观念、数据观念、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
17、3)学生经历数学的学习运用、实践探索活动的经验积累,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初步养成独立思考、探究质疑、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初步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三、论述题(每题7分,共7分)1.论述如何制订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要体现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充分考虑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中的达成。每一个特定的学习内容都具有培养相关核心素养的作用,要注重建立具体内容与核心素养主要表现的关联,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将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体现在教学要求中。例如:确定小学阶段“数与运算”主题的教学目标时,关注学生符号意识、数感、量感、运算能力等的形成;确定初中阶
18、段“图形的性质"主题的教学目标时,关注学生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等的形成。(2)处理好核心素养与“四基”“四能”的关系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是对“四基"“四能"教学目标的继承和发展。“四基”“四能”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核心素养对“四基”“四能”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要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同时,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在分析问题的同时,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在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3)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体现整体性和阶段性核心素养是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核心素养在不同学段的主要表现体现了核心素养的阶段性和各阶段之间的一致性。要依据核心素养的内涵和不同学段的主要表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全面分析主题、单元和课时的特征,基于主题、单元整体设计教学目标,围绕单元目标细化具体课时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的指导作用,在实现知识进阶的同时,体现核心素养的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