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影主题型文本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经典散文作品。这篇文章是八年级散文单元的第一篇,是一篇典型的写人记事散文。文章的叙述和描写都非常简净,语言朴素,情感深挚。文章以“背影”为线索,记述了与父亲车站送别,父亲为我买橘子的情景,刻画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父亲的形象,表达了真挚的父子之情,抒发了对父亲的深切思念。学情分析结合七年级对散文的阅读学习,八年级学生已经了解散文的基本类型,体会文章的情感倾向。而背影的阅读,从字面上初看似乎不难理解,但要真正读懂文中所写的父子之间的情感,不仅仅要读懂文字本身,还应联系创作背景,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阅读,读懂文中隐藏的情感,方能体会作者的用心,也让学生获得
2、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启迪。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感知父亲形象,感受文中的父子情。2.把握文中“我”的情感态度的变化,深入理解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读懂课文,感知父亲形象,感受文中的父子情。2.把握文中“我”的情感态度的变化,深入理解课文。文本类型 主题型文本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方法比较法、点拨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聊聊“父子关系”说到父与子,你会想到什么呢?预设:德国漫画家埃奥卜劳恩创作的幽默漫画作品父与子;会想到诫子书中诸葛亮对诸葛瞻的恳切教导;会想到红星照耀中国里毛泽东与父亲的激烈争吵;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了。看来无论古今,无论中外,父子关系似乎一直都是人们十分关注的话题。今天,我们也要
3、穿越时空,通过文字去走近一对父子,去看看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不一样的亲情故事。请大家翻开课本,读出我们今天的课题背影。文章的题目是背影,写的是_的背影,文章第一句话就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怀的是他的背影。”接下来我们就来读课文,来看看为什么父亲的背影令儿子如此难忘。二、初读,比较中见父子关系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5自然段,认真思考,圈点批注,将阅读的感受随文记录下来。问题:(1)你觉得这一对父子之间的关系如何?预设:不太好。有隔膜,父亲和儿子之间想法不太一样。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叫做有代沟。(2)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明确:第一处,父亲:是本已决定,对茶房再三嘱咐,踌躇又踌躇,终
4、于不放心,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儿子去。儿子:“是没什么要紧的了”,再三劝阻。父亲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第二处,父亲:搬运行李需行小费,父亲讲价钱。儿子:认为父亲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第三处,父亲:给儿子拣定了靠车门的座位,嘱儿子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儿子。儿子: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两相比较,父子之间的关系的确是有隔膜的。(3)一句话概括你眼中的父子关系。PPT:父亲对儿子_,儿子对父亲_小结过渡: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儿子对父亲,不以为然。父亲对儿子,总是关爱有加;儿子对父亲,对父
5、亲所做的一切,似乎并不领情。PPT:直到_,这种感情发生了变化明确:直到儿子看到父亲攀爬月台为他买橘子时的背影,他才潸然泪下,这种感情才发生了变化。那么,为什么父亲的背影会让儿子感动流泪?我们一起来穿越时空,走进离别的车站。我们来朗读第6自然段,聚焦文中对父与子的描写。三、细读,比较中见父子深情PPT:1.品读背影,感受父子深情。朗读课文,设身处地地体会文中描写的情景,想想:为什么父亲的背影会让儿子流泪?预设:因为儿子感受到了父亲的艰难和不容易,感受到了父亲对他的爱。而最能表现父爱的,就是父亲上下月台时的背影了。文中怎样刻画父亲的背影?PPT: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6、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明确:先通过外貌描写(衣着、体型)、再通过动作描写来刻画,仿佛用特写镜头细致地展示父亲爬月台的动作,让父亲的背影定格再了那里。2.课文通过哪些描写来刻画父亲的背影?在你眼中,父亲的背影是怎样的?PPT:父亲的衣着_父亲的动作_这是一个_的背影明确:父亲的衣着:朴素、臃肿父亲的动作:蹒跚、笨拙、努力这是一个朴素的、沉重的、肥胖的、艰难的、蹒跚的、苍老的、努力的、笨拙的背影。就是这样的背影,令儿子为之动容,两次流下了眼泪。也令读者为之感动。PPT
7、:除了外貌和动作,作者在这一段还通过_描写来刻画父亲的形象?请同学们聚焦文中对父亲的语言描写。PPT:“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面没人。”“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的语言_明确:父亲的语言平淡、质朴、简单,含蓄而深沉,充满关切和不舍。那么儿子呢?儿子的表现又是如何?PPT:关注文中对儿子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说说看,父亲的爱,儿子感受到了吗?明确:感受到了,通过他的两次流泪可以看出:一次是看到父亲爬月台买橘子时的艰难的背影,“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一次是“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
8、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除了流泪,还有什么地方能够表现:儿子感受到了父亲的爱?PPT: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这一个”搀“字,让我们感受到了_明确:儿子对父亲的爱的回应。小结:比较父亲和儿子语言和动作,我们不难发现:PPT:儿子的话平直,从拒绝到不再强辩。儿子的动作,从“望”到“拭”到“搀”再到深情凝望,流下眼泪。儿子的心理,从暗笑父亲的迂到担心和感动。父亲的话平淡、质朴、简单,含蓄而深沉,充满关切和不舍父亲的穿着朴素、臃肿父亲的动作笨拙、费力、艰难他的行胜于言,感情克制含蓄这让我们想起了诗人吕德安的父亲和我当中的诗句:PPT:我们走在雨和雨的间歇里肩头清晰地靠在一起却没有一句要说的话
9、这似乎是一种中国式父子关系的写照。此前父亲对他的好他一概不接受,不领情,似乎是父亲的一厢情愿,我们只看到了父亲的付出,却看不到儿子回报。而在这一段,父亲攀爬月台时笨拙的、臃肿的、艰难的背影却触动了儿子,让他潸然泪下。这是儿子对父亲的爱的回应。他感受到了父亲的艰难不易,感受到了父亲含蓄的爱。以至于时隔8年,他依然对“那年冬天”的浦口车站记忆深刻,父亲的背影令他一生难忘。四、追溯背影故事PPT:背影是一篇纪实散文,写于1925年10月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文中所写的事发生在1917年。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中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
10、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现在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让我们齐读最后一段,看看车站一别之后,这一对父子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1.说说你读出的儿子对父亲的态度。PPT:我读出了儿子对父亲的_预设:理解、体谅:“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思念:“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2.父亲对儿子,还像从前那样好吗?明确:没有从前好了。“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忘却我的不好”,这又是怎么回事,“不好”从何而来?为什么又会有这样的变化?从1917年赋闲之后,父亲就长期失业,家庭经济近于破产边缘。PPT:背景资
11、料:(摘自王君听王君讲经典名篇)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婚姻,朱自清有怨言。父子生隙。1916年,朱自清上北大后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自清”,父亲很生气。1917年,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顿。朱自清二弟几乎失学。背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1921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工资。父子发生剧烈矛盾。朱自清离家出走。1922年,朱自清带儿子回家,父亲不准他进门,只能怅然离开。后来朱自清再次回家,父亲不搭理他。父子开始长达数年的冷战。1925年,朱自清父亲写信给儿子:“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12、”朱自清在泪光中完成了背影。这样,我们就明白了背影的背后父子之间的恩恩怨怨,在望父买橘的“背影”出现以前,朱自清就已对父亲有怨,父子生隙;在“背影”之后,父子二人又各自东奔西走,经历了几次争吵,长期不睦。所以,“二年余不相见”,其实这背后包含了太多想说又无法言说的情感。那么,你认为朱自清写背影,是想要表达什么?明确:他所要表达的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情感。这其中,是对父亲的原谅,当他自己为4个孩子的父亲,艰难地维持生计。他已能够体谅父亲,感念父亲当年待他的好。写这篇文章有对当年自己思想行为的忏悔以及对父亲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慨叹。说到这里,背影的故事不禁令我们感慨,在这个是世界上,有多少亲人不是像文章里的父子那样爱的艰难?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都渴望被父母理解,但却又常常选择了背过身去,留给对方一个沉默的背影五、走出背影,走进生活PPT:或许背影里父子关系,相处模式会带给你很多思考,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说说你怎样理解作者写到自己“聪明过分”的行为?你是否又类似的表现?学生畅所欲言。结语:父亲的背影,令人心疼,那是困窘的境遇里的一份关爱;父亲的背影,令人感动,那是动荡的乱世里的一种慰藉;父亲的背影,令人难忘,那是忙碌的奔波里的一种思念,是生命长河里的令人倍感温暖的港湾希望生活中的你,也能珍视亲情,善待亲人,有和谐之家,感受亲情之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