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如果一个人的存在价值需要依靠别人来评定,这样的生命是可悲的【作文题】有人说:如果一个人的存在价值需要依靠别人来评定,这样的生命是可悲的。对此,你怎么看?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下水文一存在于此岸徐黎佳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会透过对方的言行举止、社会地位对其产生评定,个体同时也或多或少地感知到周围他人对自己的评定。如若人的存在价值也倾向于依靠他者标准来被建构,这是抹杀自我独特性的消极取向,无怪乎这样的生命是可悲的。取用他人设定的评定标准审视自我的存在价值,很容易陷入破碎晦暗的情境里。或许他者将获取功名富贵视作生存于世的最高准则,那么平淡但充满温情的一生将不予承认;或许他者将超越前
2、人、创造新事物视作生命最大的意义,那么“平凡岗位上的螺丝钉”的存在价值会变得尘埃一般轻。因人认知能力的有限、理解包容心的匮乏,他人对存在价值的理解是带有自我局限性的。在探问人的存在价值如何评定的话题下,最富原则又最具体的问题是存在价值的内涵包括哪些?亚里士多德说,“人的灵魂以某种方式是一切存在者。”在我看来,人的存在价值既有其生理学意义,又涵括了社会与精神层面的意义。就人社会层面的存在价值而言,一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多少是有目共睹的,但从精神层面来看待人的存在价值,它又是难以被高度抽象概括的产物。由人的个性态度、奋斗志向、生活经历等组成的生命细节独属于自己,这些人类精神层面的存在价值难以被直观量化
3、进而受他人评估,更遑论他人使用的评定工具语言与逻辑并不能还原个体独特丰富的精神领地。不过难以否认的是,一个人的存在价值也有全然依赖别人评定的特殊时间段。拉康认为,婴儿通过“照镜子”确立自我与他人。在婴幼儿时期,个体的存在感是以他人意识为前提的,比如父母亲的眼神鼓励能给予孩子自信,班集体的肯定接纳提供孩子归属感。在每个个体的自我意识建立之初,外界的评定给我们提供确立自我的空间,而其中和自己关系越密切、影响力大的他人更能产生这方面的决定性作用。但当我们的自我概念较为稳固之时,别人的评估仅仅作为可选的参照系。费斯廷格提出的“社会比较理论”认为,当个体发现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和类似于自己条件的他人对自己的
4、评价一致时,就加强了自我评价的信心;反之,则会感到受威胁。从这一角度而言,别人对自己的评定能影响存在体验,但这并不会在根本上决定我们的存在价值。存在价值的支点始终来自于个体内在,这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感性天赋。近来,我们看到了一篇特殊的“网络求助帖”,“90后”农民工陈直想出版自己翻译的海德格尔导论,再多的非议也阻挡不了他不断自学、想要出版的信念。这是他将自我存在的价值立于物质生活之上,也立于别人评定之外所带来的沉稳笃定。正如海德格尔所言,“我们绝不应当让恐惧或别人的期望划定我们命运的边界。”直面真实坦荡的自我诉求,一个人的存在价值被最大化地发扬了!回归到生命本身,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与力量
5、。最后,人们会发现存在价值的痕迹无不来自灵魂发出的声音,而每一处生命细节也因此值得回味。【点 评】在整体风格上呈现中正,隽永的特点。从解题上,文章始终牢牢扣准“人的存在价值”,围绕其本质含义不断深挖其内核,尤其是在生命的自我特点论述上持续推进,让文章展现出超出同类文章一头的思想深度。在构思上,文章可谓一波三折,从“价值本身的内涵”,到“存在价值之于人的独特意义”,进一步“在外界和自身中寻觅存在的平衡”,最终回归于“自我意识的内在选择”,行进之中起伏反复,论述角度多样变化,从而从多维性上分析“存在价值”与“个体生命”的根本关系。下水文二草木有本心,何须他人议?李歆捷风过之后,草木依旧,人们便声称
6、疾风知劲草。然而草的韧性早在我们言说之前便已存在,正如一个人的存在价值无需依靠别人来评定。是的,草木有本心,何须他人议?生活中不少人将自我存在的价值窄化理解为客观上的社会实践意义,并渴望通过外部评定照见自身所在。无法否认,向外实践的确是个体价值的一部分,外部的反馈机制也以一种不为我们意志转移的客观参照帮助个体认知自我。很容易想象,年幼孩子在自觉劳动后受到父母的表扬,他不但能意识到劳动的光荣,还能通过正向刺激的反馈,加强自我的劳动积极性。但是他人的评定未必能全面包涵人的存在价值难道这个孩子生命的全部意义仅限于扫个地?更何况父母之外的更多人基于不同立场和利益指向,做出的评定未必是客观无害的:“孩子
7、,我夸你几句,你帮我家也打扫了吧!”福柯说:话语即权力。这是否意味着评定我们存在价值的他人话语背后潜藏着的是一种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那么当别人由于信息偏误、立场先行等原因做出不当评定后,是否意味我们要迎合他人说法改变自身?还是说在评定的单向价值输出下,我们的存在价值只能坍缩成扁平,在他人的指点下迷茫一生?其实孩子是因为意识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才能无保留相信父母的评定他对于评定的接受是自我意识选择的结果,而非做他人评定话语下的奴隶。正如草木自有本心长成参天巨树,无需借助他人议论确立自身存在。何况,外人评定至多助我们“认知”自我存在,而自身存在价值的“确立”又如何向外借力呢?人类辉煌的文明史本质上是一
8、段不断探寻生命存在价值的思想史:感叹物质速朽,我们无法与时间抗衡来确立价值;无奈人言可畏,众说纷纭中难觅亘古不变的评定最终我们发现,答案一直在我们自身:“人是一棵会思考的苇草”,短暂超脱生命的脆弱,人因思想而不朽;“我思故我在”,思想让人们在怀疑、探寻、构建中确立自我存在;“存在价值在于选择”,故而生命的存在价值在人生选择中化为具体行动中确立价值意义。当个体明晰这一点,就如同草木有了本心,自然不会为他人的评定而更改。如同死去战士的存在价值并不会因为苍蝇营营乱语而湮灭,又好似随意指摘的评论家早已身名俱灭,四杰却不废江河,万古长流。归根结底,建立明晰自我的个体意识来确立存在价值,并非鼓吹主观唯心主
9、义的作用,而是说由于存在先于本质,人生的存在价值本应该由我们自己定义和确立,这才是生存实践的必要前提。当然,为了能更好匡正自身思想,积极思考他人对我们的有益评定未尝不可。只是我们要知道,风能扶起一片草叶,却不能吹动一个灵魂它需要自己生长。当今社会具有两个不同以往的时代语境:全民狂欢式的外部评价环境和几何增长式的冗余信息态势,这似乎都在一片繁芜中阻遏我们思维的自我确立。这更需要我们在这个时代加强自我意识的探索和调控,来抗衡外部的干扰。还是先前那个打扫卫生的孩子,长大之后是否还在扫除?如若为他人评定所扰,他会和祥林嫂一起在祝福声中沉沦于黑暗吗?或是他能不屈从于他人指摘而有自我决断,那么娜拉会带着他
10、跨出旧世纪的大门,去寻觅自身的存在意义在新时代的春风里,他会发现草木早已长成一片绿野芳林。【点评】文章充分体现出“自由表达”的况味,一是有“理趣”,把人的存在价值阐明了;二是有“情趣”,挥洒自如的文字便是最好的证明。文章以“风过之后,草木依旧”起兴,由“草的韧性早在我们言说之前便已存在”揭示出自我存在的价值不因外部条件而发生转变,快速入题。文章最巧妙的是,上下文选用的意象相互勾连、彼此阐发,由此让作者的演绎在不断累积后爆发出耀眼的思维火花。具体来说,以“打扫卫生的孩子”为例引出“外部的反馈机制能帮助个体认知自我”作为论证基础,文意却在此后一段中陡然一转,“他人话语背后潜藏着的是一种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辩证思考得出人不能自觉沦为“他人评定话语下的奴隶”。文章的后半段则开始阐明核心话题:生命的存在价值在于何处?李老师用饱含深意的话语向我们阐明存在价值在于选择,在于自我行动,归根到底由自己定义和确立,彰显出作者十足的洒脱与自信。该下水作文是一次很出色的示范,关心时代、永葆真诚才能写出跳脱范式、彰显个性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