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审计概论知识点名称内容1.2.审计的特征是审计有别于其他管理活动的独特之处。审计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评价和鉴证活动审计的最主要特征是独立性,体现为机构独立、业务工作独立、经济独立。独立性审计主体审计的执行者。(审计的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3.对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而言,单位主管机构和相关领导为授权者。(国家审计机关、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等)审计的授权者4.对社会审计而言,授权审计者是委托者。5.政府审计的对象为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国家财政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政府审计的对象(即客体)6.内部审计的对象为本部门、本单位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有关的经济活动。7.社
2、会审计的对象为委托人指定的被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8.审计依据主要包括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9.企业内部的预算计划、经济合同等。(注意:注册会计师个人经验与判断不能作为审计依据)10.按审查书面资料的顺序划分:(1)顺查法/正查法;(2)逆查法/倒查法11.按审查书面资料的数量和范围划分:(1)详查法;(2)抽查法12.按审查书面资料的技术内容划分:(1)审阅法;(2)核对法;(3)分析法;(4)复算/验算法审计依据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13.盘点法、调节法、观查法、查询法、鉴定法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注意:(1)审计方法要适应审计的目的。(
3、2)审计方法要适合审计方式。(3)审计方法要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14.审计从古至今的演化(1)西周形成“上计”制度,当时设置的“司会”一职,除了负责财政经济的全面核算以外,还同时行使内部审计之权。我国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2)宋代设立“审计司”和“审计院”,是我国审计定名之始。(3)1918年9月7日,北洋政府农商部颁布了会计师暂行章程。(4)1983年9月正式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2 / 11 共和国审计法。我国现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15.1918年,谢霖领取了第一号会计师证书,成立我国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正则会计师事务所。16.1993年10
4、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确定了法律地位。17.2006年注册会计师协会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国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18.国外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19.详细审计阶段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会计报表审计阶段现代审计阶段。审计的职能20.经济监督职能、经济评价职能、经济鉴证职能21.制约作用、促进作用、证明作用审计的作用第二章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22.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分为两个层次:基本原则、具体要求。23.基本原则包括:(1)独立、客观、公正;(2)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关注;(3)保密;(4)职业行为;(5)技术准则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
5、规范24.对社会公众的责任;对客户的责任:注册会计师对社会公众履行责任的同时,也对客户承担着特殊责任。包括:(1)注册会计师应当在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前提下,竭诚为客户服务;(2)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业务约定履行对客户的责任;职业行为(3)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执行业务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保密,并不得利用其为自己或他人谋取利益;(4)除有关法规允许的情形外,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以或有收费形式为客户提供鉴证服务;对同行的责任;其他责任:能否争取到业务、拥有较多的客户,关系到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存和发展。专业胜任能力25.注册会计师应当具有专业知识、技能或经验,能够胜任承接的工作。对无法胜任的审计业务应拒绝接受
6、委托。26.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的精髓,独立性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做到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保持形式上的独立性,目的是保持公众对执业界的信任,避免拥有充分相关信息的理性第三方合理推定会计师事务所或鉴证小组成员的公正性、客观性或职业谨慎性受到威胁。27.可以威胁独立性的情形包括:经济利益、自我评价、关联关系和外界压力28.中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对其能力进行广告宣传以招揽业务,理由如下:(1)注册会计师的服务质量及能力无法由广告内容加以评估;(2)广告可能威胁专业服务的精神;独立性的含义业务招揽与宣传(3)广告可能导致同行之间的不当竞争。保密义务的豁免29.注册会计师在三种
7、情况下可以披露客户的有关信息:(1)取得客户的授权。3 / 11 (2)根据法规要求,为法律诉讼准备文件或提供证据,以及向监管机构报告发现的违反法规行为。(3)接受同业复核以及注册会计师协会和监管机构依法进行的质量检查。30.在接受委托前,后任注册会计师向前任注册会计师询问的内容应当合理、具体,尤其注意是否发现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存在诚信方面的问题。委托前的沟通收费考虑的因素31.(1)专业服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2)所需专业人员的水平和经验;(3)每一专业人员提供服务所需的时间;(4)提供专业服务所需承担的责任第三章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与法律责任32.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含义与目标33.鉴证业
8、务要素是指鉴证业务的三方关系、鉴证对象、标准、证据和鉴证报告。(1)三方关系。三方关系分别是注册会计师、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2)鉴证对象与鉴证对象信息。鉴证对象信息是按照标准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和计量的结果。(3)标准。有如下特征:相关性;完整性;可靠性;中立性;可理解性。(4)证据鉴证业务要素(5)鉴证报告注意:预期使用者指预期需要阅读或使用鉴证报告的个人或组织,责任方可能是鉴证报告的预期使用者之一,但不是唯一的预期使用者。管理层作为企业编制财务报表的责任方,可以同时成为预期使用者,但不能是唯一的预期使用者,否则三方关系将不存在。34.鉴证业务分为审计业务、审阅业务与其他鉴证业务。鉴证业务的
9、基本分类鉴证业务和非鉴证业务质量控制制度的目的和要素35.鉴证业务包括审计业务、审阅业务和其他鉴证业务(如内部控制鉴证);非鉴证业务主要指相关服务,主要包括代编财务信息、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对客户提供税务咨询、管理咨询等。36.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业务质量控制从会计师事务所层面上进行规范,适用于包括历史财务信息审计业务在内的各项业务。37.在审计实务中,主任会计师对质量控制制度承担最终责任。38.被审计单位方面的责任在于错误、舞弊与违法行为;经营失败。39.注册会计师方面的责任导致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根本原因是注册会计师自身的违约;过失;欺诈行为。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
10、因业务工作底稿的归档要求40.对鉴证业务包括历更财务信息审计和审阅业务、其他鉴证业务,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自业务报告日起,对业务工作底稿至少保在10年。4 / 11 第四章审计目标与计划审计工作我国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41.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合法性指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公允性指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具体审计目标42.具体审计计划包括风险评估程序、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和其他审计程序。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审计范围、报告目
11、标、审计方向等事项。43.管理当局的认定包含以下三类:管理当局对财务报表的认定(1)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发生;完整性;准确性;截止;分类。(2)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存在;权利和义务;完整性;计价和分摊。(3)与列报相关的认定发生及权利和义务;完整性;分类和可理解性;准确性和计价。44.审计业务约定书虽然是注册会计师在承接业务时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但具有经济合同的性质,一经约定各方签字认可,即成为法律上生效的契约,对各方均具有法定约束力。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含义45.(1)重要性概念中的错报包含漏报;(2)重要性概念必须从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来考察,因为会计报表是为了满足会计报表使用者的信
12、息需求而编制的;(3)重要性包括对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的考虑;重要性的定义(4)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5)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职业判断。注意:根据重要性审计准则,在任何情况下注册会计师都应当要求管理层对已识别的错报调整财务报表。如果认为不同报表的重要性水平不同,应该选择较低的重要性水平作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46.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在确定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时,应当考虑:重要性水平分类(1)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性质及错报的可能性。(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重要性水平与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
13、关系。47.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主要有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费用总额、毛利、净利润等汇总财务指标。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应使用被认为对任何一张会计报表都重要的最小的错报或漏报总体水平。从数量方面考虑重要性从性质方面考虑重要性48.对于收益不稳定的被审计单位或非盈利组织来说,不能选择税前利润或税后净利润作为判断重要性水平的基准,因为收益不稳定,不能作为重要性的基准。实施风险评估程序49.只有认为控制设计合理、能够防止或发现和纠正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注册会计师才有必要进行控制测试。审计计划50.具体审计计划包括风险评估程序、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和其他审计程序。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注册会计师应
14、当考虑审计范围、报告目标、审计方向等事项。5 / 11 第五章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51.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审计证据的含义审计证据的来源52.内部证据是由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和员工编制和提供的书面证据,如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记录、管理层的声明书以及其他各种由被审计单位编制和提供的有关书面文件;外部证据是由被审计单位以外的组织机构或人士编制的书面证据。53.资产类审计侧重于防止高估和虚列资产,负债类审计侧重于防止低估和漏列负债。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资产负债表相关),多记存货,存在认定。存货高估有
15、可能成本高估,最终导致利润虚减。认定的含义54.(1)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2)内部控制有效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比内部控制薄弱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3)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间接获取或推论得出的审计证据更可靠。审计证据的适当性(4)以文件记录形式存在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5)从原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传真或复印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55.风险越大,问题越多,需要收集的实质性程序的审计证据越多。如果业务性质比较简单、内部控制比较健全、被审计单位是会计实事务所的常年客户,问题远远没有可能存在舞弊的风险大。审计证据的充分性56.尽管审
16、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相关,但如果审计证据的质量存在缺陷,那么注册会计师仅靠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可能无法弥补其质量上的缺陷。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获取审计证据的成本与所获取信息的有用性之间的关系,但不应以获取审计证据的困难和成本为由减少不可替代的审计程序。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时,应对以下事项予以特殊考虑:(1)文件记录可靠性的考虑;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与适当性之间的关系(2)使用被审计单位生成信息的考虑;(3)证据相互矛盾时的考虑;(4)获取审计证据时对成本的考虑。57.定义:注册会计师对指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获
17、取的资料,形成的审计工作记录。审计工作底稿所有权属于执行项目的会计师事务所,应由会计师事务所安全保管工作底稿。58.归档期:在审计报告日后将审计工作底稿规整为最终审计档案是一项事务性的工作,不涉及实施新审计程序或得出新的结论。在归档期间对审计工作底稿作出的变动属于事务性的,注册会计师可以作出变动。注册会计师可以删除或废弃被取代的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报告日后的60天内。如果注册会计师未能完成审计业务,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业务中止后的60天内。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底稿的时限59.保存期限: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自审计报告日起,对审计工作底稿至少保存10年。如果注册会计师未能
18、完成审计业务,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自审计业务中止日起,对审计工作底稿至少保存10年。6 / 11 审计工作底稿的要素60.特定项目或事项的识别特征、重大事项、针对重大事项如何处理矛盾或不一致的情况。第六章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与应对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61.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足够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是一个连续和动态地收集、更新与分析信息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62.含义:对内部控制了解的深度;内部控制的局限性,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审计程序是穿行测试。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的责任主体是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对内部控
19、制负有责任。内部控制的含义和要素63.要素:控制环境包括治理职能和管理职能,以及治理层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措施。管理层的理念和风格、职权与责任的分配、人力资源政策与实务属于控制环境的内容。控制环境薄弱将导致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控制活动是指有助于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包括与授权、业绩评价、信息处理、实物控制和职责分离等相关的活动。64.含义:如果针对特别风险仅实施实质性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使用细节测试,或将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结合使用,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作此规定的考虑是,为应对特别风险需要获取具有高度相关性可靠性的审计证据,仅实施实质性分
20、析程序不足以获取有关特别风险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实质性程序的含义和要求65.要求:由于内部控制存在固有局限性,无论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结果如何,注册会计师都应当针对所有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实施实质性程序,应付债券属于重要账户但业务不多,可省略控制测试的步骤而直接进行实质性程序。特别风险的含义66.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最直接的目的是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这些风险通常简称为特别风险。形成审计意见时对审计证据的综合评价67.重大错报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注册会计师只能对其进行识别和评估,而不能控制和消除。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得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21、,以便在完成审计工作时,能够以可接受的低审计风险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意见是正确的。可能表明被审计单位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事项和情况68.一般来说,薄弱的控制环境可能会影响多项认定,往往难以限于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所以此时会认为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较高。某些重大错报风险可能与财务报表整体广泛相关,进而影响多项认定。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很可能源于薄弱的控制环境。难以限于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第七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69.主营业务收入的实质性程序营业收入的实质性程序(1)取本期一定数量的销售发票,检查开票、记账、发货日期是否相符,品名、数量、单价、金额等是否与发运凭证、销售合同或协议
22、、记账凭证等一致。7 / 11 (2)抽取本期一定数量的记账凭证,检查入账日期、品名、数量、单价、金额等是否与销售发票、发运凭证、销售合同或协议等一致。(3)销售的截止测试。对销售实施截止测试,其目的主要在于确定被审计单位主营业务收入的会计记录归属期是否正确:应记入本期或下期的主营业务收入有否被推延至下期或提前至本期。同一适当会计期间的销售收入截止测试之一就是发货日期,发货日期是指仓库开具出库单并发出库存商品的日期。因此,为了确保销售收入截止的正确性,审计人员应当要求被审计单位发运单连续编号并在发货当日签发。70.“存在或发生”认定或“完整性”认定,说明是想证明销售收入是否虚构或漏记。将账簿记
23、录与原始凭证核对是最佳的审计程序。(由账簿记录追查至原始凭证针对发生认定,由原始凭证追查至账簿记录针对完整性认定)71.债务人函证应收账款:函证的方式。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应于商品已经发出,劳务已经提供,并已将发票账单提交银行、办妥收款手续时确认收入的实现。通过函证应收账款,可以比较有效地证明债务人的存在和被审计单位记录的可靠性。对于资产,重点关注其高估;对于负债,重点关注其低估。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72.概念:函证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获取影响财务报表或相关披露认定的项目的信息,通过直接来自第三方对有关信息和现存状况的声明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73.函证应收账款主要实现的认定是存在。“函证
24、”应收账款就是向应收账款相关的债务方询问债权的真实性,金额是否正确,以防止被审计单位高估资产。函证应收账款的目的在于证实应收账款账户余额的真实性、正确性,即证实应收账款的存在,防止或发现被审计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在销售交易中发生的错误或舞弊行为。74.概念:检查原始凭证是最为有效的替代程序。此处审查与应收账款相关的销货凭证是最有效的审计程序。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75.应用:对未函证应收账款,注册会计师应抽查有关原始凭证,如销售合同、销售订单、销售发票副本、发运凭证及回款单据等,以验证与其相关的应收账款的真实性。76.(1)确定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应收账款是否已存在;(2)确定所有应当记录的应收账款是
25、否均已记录;应收账款的审计目标(3)确定记录的应收账款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4)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可回收,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和比例是否恰当,计提是否充分;(5)确定应收账款及其坏账准备期末余额是否正确;(6)确定应收账款及其坏账准备是否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列报。77.适当的职责分离有助于防止各种有意或无意的错误。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试行)中的规定,可以确保办理销售与收款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1)单位应当将办理销售、发货、收款三项业务的部门(或岗位)分别设立;(2)单位在销售合同订立前,应当指定专门人员就销售价格、信用政策、发货及收款方式等具体
26、事项与客户进行谈判,谈判人员至少应有2人以上,并与订立合同的人员相分离;(3)编制销售发票通知单的人员与开具销售发票的人员应相互分离;(4)销售人员应当避免接触销货现款;适当的职责分离(5)单位应收票据的取得和贴现必须经由保管票据以外的主管人员的书面批准。8 / 11 第八章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应付账款的审计目标78.为负债项目,应收账款完整性的审计是重点。79.(1)获取或编制应付账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2)根据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对应付账款进行分析程序。被审计单位为了粉饰财务报表,往往会低估负债,所以审计应付账款时,注册会计师应侧重于审查其完整性。(3)函
27、证应付账款。一般情况下,应付账款不需要函证,但如果控制风险较高,某应付账款明细账户金额较大或被审计单位处于财务困难阶段,则应进行应付账款的函证。进行函证时,注册会计师应选择较大金额的债权人,以及那些在资产负债表日金额不大、甚至为零,但为企业重要供货人的债权人,作为函证对象。函证最好采用肯定/积极形式,并具体说明应付金额。如果存在未回函的重大项目,注册会计师应采用替代审计程序。应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4)查找未入账的应付账款。为了防止企业低估负债,注册会计师应检查被审计单位有无故意漏记应付账款行为。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收到的购物发票,关注购货发票的日期,确认其入账时间是否准确;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应付
28、账款明细贷方发生额的相应凭证,确认其入账时间是否正确。80.概念:函证主要是应对本期新增的固定资产。在对被审计单位初次审计时,应对所有固定资产全面观察,在以后审计年度,实地观察的重点应该是本期新增加的重要固定资产。81.要点:(1)检查减少固定资产的授权批准文件;固定资产的实质性程序(2)检查不同原因减少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是否符合规定,验证其数额计算的准确性;(3)结合“固定资产清理”好“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益”科目,抽查固定值产账面转销额是否正确;(4)检查是否存在未作会计记录的固定资产减少业务。82.(1)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存在(存在性);(2)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完整(完整性);固定
29、资产的审计目标(3)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权利和义务);(4)确定固定资产的计价是否恰当(计价和分摊);(5)确定固定资产的期末余额是否正确(计价和分摊);(6)确定固定资产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分类和可理解性)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测83.订购单、验收单均连续编号,此内部控制主要是为了防止漏记,属于“完整性”认定的关键内部控制程序。试第九章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84.审查存货余额存货的实质性程序(1)核对各存货项目明细账与总账、报表数是否相符。存在是指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真实存在的,从存货盘点记录中选取项目追查至存货实物,是为了证实盘点记录中的存货真实存在。(2)存货
30、的分析性复核:毛利率的波动可能意味着被审计单位存在以下情况;销售价格发生变动;销售产品总体结构发生变动;单位产品成本发生变动;固定制造费用比重较大时销售数量发生变动。9 / 11 (3)存货临盘含义:注册会计师应该亲临现场观察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盘点。在此基础上,注册会计师应根据需要适应抽查已盘点存货。85.从存货实物追查至盘点记录可以检查盘点记录是否存在漏记的情况,与其完整性有关。对所有权不属于被审计单位的存货,注册会计师应当取得其规格、数量等资料,确定是否已分别存放、标明,且未被纳入盘点范围。86.概念:存货监盘程序主要包括观察程序、检查程序。存货监盘程序注意:需要特别关注的情况有存货移动情况
31、、存货的状况、存货的截止、对特殊类型存货的监盘。87.应用:监盘涉及到观察实物,可以获取实物证据。除非出现无法实施存货监盘的特殊情况,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必要的替代程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必须亲自观察存货盘点过程,实施存货监盘。88.存货种类繁多、收发频繁说明总体较大,不适用全面审计。因存货价值差异较大,所以适用分层抽样存货。种类多,变动频繁,价值差异较大,可以根据不同价值进行分层,更易于审核和处理。第十章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存货抽样营业外收入的实质性程序89.对营业外收入中各项目,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理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接受捐赠利得等相关账户记录核对相符,
32、并追查至相关原始凭证。90.对应付债券的实质性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取得或编制应付债券明细表(2)审查应付债券业务的合法性应付债券的实质性程序(3)审查应付债券业务的真实性(4)审查应付债券业务会计处理的及时性、完整性(5)审查应付债券在资产负债表中是否得到恰当的披露。被审计单位的应付债券应按不同的类别在资产负债表中分别列示。按规定应付债券在资产负债表中进行披露时,应列在长期负债项下,对于将于1年内到期的应付债券应当单独列示在流动负债下“1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项目内进行反映。91.(1)筹资与投资循环涉及的资产负债表项目主要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资本公积、应付利息、实收资本等。筹资涉
33、及的主要业务活动(2)筹资与投资循环涉及的利润表项目主要包括:财务费用、投资损益等。第十一章货币资金审计库存现金的实质性程序92.一般包括:(1)核对库存现金日记账与总账的余额;(2)监盘库存现金93.由于库存现金对被审计单位来说可操作性很强,为了保证审计程序的效果,注册会计师往往采用突击检查的方式进行监盘。如果给了被审计单位准备的时间,被审计单位很可能通过资金的来回调度和暂时性的借债来满足检查当天现金存量的要求,所以要增加审计程序的不可预见性。94.银行对账单余额和日记账余额不符,最常见的原因是存在未达账项,因此最有效的审计程序是审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存款的实质性程序10 / 11 9
34、5.注册会计师对结账日前后一段时期内现金收支凭证进行审计,以确定是否存在跨期事项。96.回函无差异,可以合理保证银行存款不存在重大错报,但不能确定银行存款的所有相关认定都是正确的。第十二章审计报告97.签发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条件(1)会计政策选用、会计估计的作出或财务报表的披露不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虽影响不大,但不至于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2)因审计范围受到限制,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虽影响重大,但不至于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98.注册会计师在编写审计报告时在意见段使用了“除存在上述问题以外”的术语,这种审计报告属于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否
35、定意见的审计报告99.如果审计报告里出现“由于上述问题造成的重大影响”等专业术语,那么该报告是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100.审计报告的引言段应当说明被审计单位的名称和财务报表已经过审计,并包括下列内容:(1)指出构成整套财务报表的每张财务报表的名称;(2)提及财务报表附注;审计报告的格式(3)指明财务报表的日期和涵盖的期间;(4)强调事项段紧接在审计意见段之后。审计报告日期101.审计报告日期不能早于完成审计工作的时间,应当实施的审计程序都完成是确定审计报告日期首先要考虑的因素。的填列规则审计意见的形102.在完成审计工作前,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是否已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的水平,是否需要重新考虑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如果发现审计风险高于可接受的水平,应考虑实施追加审计程序或扩大审计范围。审计范围受限或发现错报时应视情况出具非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成审计报告的作103.注册会计师签发的审计报告(社会审计),不同于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审计报告,是以独立的第三者身份,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合法性、公允性发表意见,具有鉴证作用。用104.(1)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2)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才能出具审计报告;(3)注册会计师通过对财务报表发表意见履行业务约定书约定的责任;(4)注册会计师应当以书面形式出具审计报告。审计报告的特征1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