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密训高频考点重点汇总.docx

上传人(卖家):李老师yy 文档编号:3162362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密训高频考点重点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密训高频考点重点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绪论知识点名称内容1.概念:(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特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提高预测、引导及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提升工作绩效及员工满意组织行为学概念及学科性质2.性质:(1)跨学科性(2)系统性(3)权变性(4)实用性(5)科学性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1.内容:(1)个体心理与行为(2)群体心理与行为(3)组织行为(4)领导行为1.对它有主要页献的学科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和政治学等2.社会学研究处于社会中的人的行为。社会学家关注的是个体,主要研究个体及其社会行为以及人类社会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变

2、化发展规律。社会学对组织行为学的最大贡献是关于组织中群体行为的研究,特别是正式和复杂的群体。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1.组织行为学是在组织管理学和人事管理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而来的。(1)早期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中提出。组织行为学 (2)工业心理学。闵斯特伯格是创始人,心理学与工业效率,正式把心理学运用到工业管理之中。的学科产生 解决人与机器的关系。(3)工业社会心理学。梅奥,人际关系学说-“霍桑试验”-发现了工作群体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研究人人相互关系。(4)管理心理学。莱维特,于1958年出版了经过系统研究的著作管理心理学。1.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发展组织

3、行为学 (1)阶段1:泰勒科学管理之父;韦伯行政组织理论之父;法约尔经营管理之父的学科发展 (2)阶段2:梅奥通过霍桑实验创立人际关系学说;麦格雷戈“X理论”和“Y理论”(3)阶段3:费德勒最早对权变理论作出理论性评价管理要随机应变(4)阶段4:观念转变管事到管人从事为中心到人为中心,从对纪律到对行为研究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调查法(3)个案分析法(4)实验法(5)心理测验法(6)情景模拟法心理测验法下具体考点:心理测验是使个体行为量化的主要工具要进行偏差控制。以信度表明可靠性;效度表明有效性。第一章 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知识点名称内容1.经济人假设(1)

4、提出者:亚当斯密(2)假设起源:“享乐主义”的哲学观点和亚当斯密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3)基本观点:把人看做是“经济人”,认为工作的主要动机就是获得经济报酬(4)基于该假设的管理:“胡萝卜加大棒”。采用任务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情,与工人无关实施明确的奖惩制度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 1.社会人假设 (1)提出者:梅奥(2)假设起源:霍桑实验(3)基本观点:人是“社会人”管理工作要“以人1/14 为中心”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群体”建立新型的领导方式,善于倾听,进行良好沟通(4)基于该假设的管理:管理人员不应只关注生产,还应把关注点放在关心人的需要上管理人员在注重指挥、监督和控

5、制等的基础上,还要关注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管理人员应起到联络人的作用,负责上下级之间的信息沟通主张“参与管理”的管理方式1.自我实现人假设自我实现人 (1)提出者:马斯洛、克里斯阿吉里斯和道格拉斯麦格雷戈(2)假设起源: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假设论(3)基本观点:人总是会自我实现(4)基于该假设的管理:把管理的重点从重视人的因素转移到重视工作环境上面只有内在的激励才能从根本上满足人的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权力下放,建立参与决策制度管理者应尽可能为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创造良好的条件,减少和消除障碍1.复杂人假设复杂人假设 (1)提出者:沙因(2)假设起源:对前三种固定模式的批判(3)基本观点:“变”(

6、4)基于该假设的管理:“变”。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来提高管理效率采用富有弹性的、灵活多变的领导方式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华生的1.华生的行为主义主要内容:(1)学习是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2)心理学研究的是可以测量的刺激行为主义 和反应(3)行为源于后天学习(4)刺激影响行为1.托尔曼-目的性的行为主义结论:刺激和反应之间存在中间因素,如认识、期望、目的等。2.赫尔-内驱力理论(原始性内驱力和继发性内驱力)新华生主义 原始性内驱力-同生物性需要状态是相伴随-如:饥饿/口渴/空气/体温调节/睡眠继发性内驱力-情境-如:戏剧/故事/旁人3.斯金纳-强化理论(1)基本原理某种行为对人有利时,这种行为会重复

7、出现(2)当行为后果对其不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弱化卢因群体动 1.卢因的观点:B=f(P,E)力论B是个体行为,P是个体的内部驱动力、内部特征,E是个体所处的群体环境。1.行为的基本特征:(1)目的(2)自主(3)社会(4)连续(5)持久(6)可塑性2.人的行为模式(3种)个体行为规律(1)SR模式(2)SOR模式(3)B=f(P,E)模式3.个体行为分析:(1)应该同时考虑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2)应该同时考虑外在行为和内在动机(3)应该同时考虑积极动机和消极动机1.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它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影响人的行 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心理过程包

8、括:认识、情感与意志过程。为的心理因 2.个性心理:又称为人格,是个体带有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素分析(1)个性倾向性:是指个体在和客观现实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对事物所持有的看法、态度和倾向。具体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态度、理想、价值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是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心理机能的特殊结合。第二章 个性心理与行为2/14 知识点名称内容1.行为三步走:需要动机行为(1)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2)动机则是推动人类进行活动的直接原因。2.需要的特点:(1)指向性(2)多样性(3)层次性(4)潜在性(5)可变性(6)社会制约性需要动机与 3.动机的三种机能:

9、(1)选择机能:指导人们作出相应选择(2)强化机能:驱使动机重复出现或不行为再出现(3)始发机能:动机是个体行为发生的直接动因4.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总而言之:很复杂(1)同一动机可以引发多种不同的行为(2)同一行为可以源自不同的动机(3)一种行为可能由多种动机所引发(4)合理的动机可能会引起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行为(5)错误的动机有时会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所掩饰。1.概念: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一个人基本的信念和判断。2.价值观的形成来源:(1)家庭(2)社会(3)大众媒体3.价值观的属性:(1)内容属性(2)强度属性价值观4.价值观对组织的作用: (1)价值观是研

10、究各个成员对组织认同程度的核心衡量指标;(2)价值观是了解组织成员的态度及动机的基础,管理者可在此基础上对组织成员进行行为分析;(3)价值观会使个体对那些不被其所在群体或组织接受的信仰、态度及行为进行合理化;(4)价值观会影响企业领导人的决策行为。1.概念:是指一个人对个体或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趋向。态度2.态度的心理结构(ABC模型):(1)知觉成分(2)情感成分(3)行为意向成分3.态度在工作中的功能:(1)调整功能(2)自我保护功能(3)价值表现功能(4)知识功能4.态度对行为的影响:(1)影响认知和判断(2)影响行为效果(3)影响忍耐力(4)影响相容性1.概念:是指人们体验到的一

11、种愉悦或积极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是人们通过对自己的工作或工工作满意度 作经验进行评价而产生的。2.实质: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意识形态,其实质是一种态度。3.影响因素:(1)挑战性的工作(2)公平的报酬(3)支持性的工作环境(4)和睦融洽的同事关系1.概念:是指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的反映,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2.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3.特征:(1)选择性:把知觉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2)整体性:把许多部分或属性的客观对象当做个整体来反映(3)理解性:人们往往根据过去的经验对当前的知觉对象进行解释(4)恒常性: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会保持其稳定性知觉4

12、.社会知觉:它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某个具体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5.知觉过程:观察选择组织解释反应1.首因效应:本质为优先效应,当不同信息相互结合的时候,人们总会倾向于关注最前面的信息。个体知觉陌生人时,首因效应发挥作用大。知觉偏差 2.近因效应:最后的深刻印象冲淡过去的印象,并对以后对该对象的社会知觉产生强烈的影响。个体知觉熟悉的人时,近因效应发挥作用大。3/14 3.晕轮效应:在知觉过程中,常从或好或坏的局部印象出发,进而扩展到全部的或好或坏的整体印象。4.投射效应:指人们通过将自己的品质投射到他人身上,从而形成的关于他人的印象。5.对比效应:指在对两个

13、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进行知觉时,人们总是会不自觉地将其放在一起进行比较6.心理定势:人们在认识特定对象时心理上的准备状态。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使人们对主观刺激的知觉更迅速、更具方向性,但也可能歪曲事实。7.刻板效应:指对某一类事物或人产生的一种较为固定的、具有概括性的、笼统的印象。1.海德的恒常原则归因理论(海归):海德首次提出归因理论,认为我们对行为解释时,一般采用两种方式:(1)外部归因(2)内部归因。2.凯利的三要素理论:凯利认为,判断归内因还是归外因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由三个要素决定:(1)特殊性(2)共同性(3)一贯性归因理论3.罗特的控制源理论:(1)内控者:认为自己有能力控制事件的发生(

14、2)外控者:认为事件的发生是外部因素造成的(3)控制源对于成功的期望有重要影响。成功之后,当其将成功归于自己,其对下次下次成功期望比较高。成功之后,当其将成功归于外因,其对下次下次成功期望比较低。4.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与失败时的四种原因1.概念:是个体拥有的,并带有倾向性的、经常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品质的总和。2.个性的基本特征:(1)差异性(2)倾向性(3)稳定性(4)整体性(5)社会性1.概念:一个人自然特征和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个性气质2.气质的类型:(1)胆汁质(2)多血质(3)粘液质(4)抑郁质3.考试注意点:(1)是先天的个性心

15、理特征(2)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3)没好坏能力与性格 1.能力:一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而在主观方面所具备的心理特征情绪2.性格:(1)是个性中最重要、最显著的心里特征,在个性中起核心作用(2)有好坏之分1.情绪的概念:个体受到某种刺激之后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的状态,有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分。2.情绪在组织行为中的应用(1)选聘员工(2)决策(3)创造力(4)激励(5)领导力(6)谈判1.概念:也叫“组织认同感”。员工对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情绪依赖及参与程度。2.包括三部分:(1)感情承诺(2)持续承诺(3)规范承诺3.建立组织承诺:组织承诺(1)建立高感情承诺。(使员工对企业有感情)

16、培养员工更高的感情承诺和规范承诺,会带来更低的缺勤率、更低的离职率及更高的绩效。(2)建立财务类的持续承诺。(使员工不离职)通过营造适宜的工作环境,为员工能高度投入工作创造条件,对员工的付出,组织需要适时肯定,通过公平的报酬系统和晋升系统给予回报。组织1.概念:指个体的行为是自主的,并非直接或外显地由正式的奖励体系引发的,一般包括无私帮助他人,主动参与组织活动、承担超过常规的任务要求。公民行为2.特点:(1)主动自发(2)自我裁量(3)与正式报酬不直接相关(4)对组织长期效能有关键作用第三章 群体行为基础知识点名称内容4/14 1.群体的概念:由若干个体组成的为实现组织目标和利益而相互信赖、相

17、互作用的人群集合体。2.类型:(1)按构成的原则和方式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群体的概念 1)正式群体:命令型群体任务型群体;2)非正式群体:利益型群体友谊型群体及类型(2)按成员关系的密切程度分为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3)按群体规模的大小分为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4)按照群体是否存在分为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5)按在社会上发挥作用分为参照群体和一般群体(6)按照群体的开放程度分为开放型群体和封闭型群体群体的作用 1.作用:(1)完成组织任务(2)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3)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4)协调人际关系(5)促进成员间的相互激励。群体发展的 1.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五阶段模型 (1)形

18、成阶段,群体发展的初始阶段(2)震荡阶段,各个成员应该扮演什么角色(3)规范化阶段,群体表现出凝聚力(4)执行阶段,完成大部分实质性工作(5)中止阶段,目标已实现,做解散准备。1.间断-平衡模型(1)由鲍姆加特纳和琼斯提出。间断-平衡模型(2)第一次会议确定的内容:群体成员完成其项目所要求的行为模式和假设的基本框架及群体的发展方向。(3)结论:群体在其存在过程当中会有一个短暂的变革时期,而这一变革是由于群体成员意识到任务时间期限的紧迫性而引发的。间断平衡模型适用于描述临时性工作任务群体的发展变化情况。1.群体外部影响因素(1)外部因素包括:组织的整体战略、职权结构、规章制度、资源、员工录用过程

19、、绩效评估和奖励体系、组织文化及工作物理环境。群体外部影响因素(2)工作群体能够做什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条件。(3)职权结构通常决定着工作群体在组织权力结构中的位置,决定着群体的正式领导者和群体之间的关系。群体结构 1.群体结构变量主要包括:角色、群体规范、从众行为、群体规模、群体构成和群体凝聚力。1.角色:是人们对于在某一社会单元中占据特定位置的个体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2.角色认同:是指在一种角色中,态度与实际行为保持一致。3.角色直觉:是指个体对于自己在特定情境中应该如何表现的认识和了解。角色4.角色期待:是指在某个特定情境中别人认为你应该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5.角色冲突:当个体面

20、对相互之间存在分歧的多种角色期待时,就会产生角色冲突。6.心理契约:管理层对员工的期待及员工对管理层的期待。(在员工组织关系中,心理契约界定了角色期待)7.一个组织之中,成员有三种比较典型的角色表现:自我中心角色;任务角色;维护角色。1.概念:是指群体成员认同与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标准。群体规范2.群体规范具有一种公认的社会力量,直接引导和限制着个体的态度与行为,使群体成员明白该做什5/14 么、不该做什么。3.作用:(1)支柱作用(2)评价标准的作用(3)群体动力的作用(4)具有行为导向和矫正作用1.概念: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采取和大多数人一致的意见和行为。2.起源:从众行为

21、源于群体的压力。从众行为1.群体规模的主要内容:群体规模(1)成员为奇数的群体似乎比偶数的群体更有利。(2)5人或7人组成的群体在执行任务时,比更大或更小一些的群体更有效。(3)异质性群体由相互差异很大的个体组成的群体。拥有多种能力和信息,工作效率也会更高。群体凝聚力 1.群里的成员彼此互相吸引,并作为群体的一员而自豪,说明群体有凝聚力。归属感&认同感&力量感群体2.表现形式:自然凝聚力;工作凝聚力;领导者凝聚力;情感凝聚力1.协同效应:群体互动的结果大于个体努力累加之和。互动过程2.惰化效应:群体互动的结果小于个体努力累加之和。3.社会促进效应:个体与其他人一起工作时,因他人的在场激发了他的

22、工作动机,绩效水平提升。1.头脑风暴法:通过小型会议的组织形式,诱发集体智慧,相互启发灵感,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程序法。要点:612人大家自由发言任何人都不能对别人的观点加以评价(1)优点:帮助群体解决实际困难参与性强加深成员对问题理解集中集体智慧,相互启发。(2)缺点:主持者的要求高防跑题主持者参与机会少受讨论者水平的限制问题不都适合讨论。2.德尔菲法:目的是调查某一特殊领域内专家的共识意见。(1)优点:可以避免成员间的相互影响地点的灵活性。群体(2)缺点:步骤较多、耗时长,不适用于急迫决策没有成员之间面对面的互动。3.名义小组法:召集为数不多的人介绍问题、每人写下看法、向其他人说明自己观点、讨

23、论、出结果。(1)优点:既有不相互影响、独立创造的过程,又有一起讨论互动,结合个人和群体决策的双重优点。4.电子会议法:将名义小组法与复杂的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决策方法(1)优点:是匿名、可靠、迅速。(2)缺点:得到的信息不如面对而沟通得到的信息丰富。5.群体决策的优缺点:(1)优点: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观点多样,信息全面;决策更加民主化,更容易被组织接受(2)缺点:耗时长;成员会受到群体压力;会掩盖个人责任;领导者个性强压制创造性6.防止群体决策弊端的方法:制定合理的决策程序;鼓励群体成员参与决策;选用科学的决策方法1.积极和消极作用:(1)积极:弥补正式群体满足需要的不足满足信息沟通的需

24、要是正式群体凝聚力强度的晴雨表(2)消极: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工作效率容易传播谣言会产生破坏作用2.特点:自发形成;靠兴趣、情感、共同需要等情感因素来维持;领导者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有强有非正式群体 力的群体规范;有很强的凝聚力;内部信息传递畅通、迅速;具有自卫性和排他性,相对的不稳定性3.如何有效管理非正式群体?(1)正视并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2)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积极型非正式群体要支持和保护并发挥其作用中间型和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应当积极引导破坏性的非正式群体要采取分化瓦解的政策。(3)注意做好非正式群体中核心人物的工作。通过核心人物带动其他成员。6/14 第四章 沟通知识点名

25、称内容1.概念:是指两个或多个主体之间交换信息、思想及情感的过程。2.实质:是信息传递和被理解的过程沟通的含义及功能3.功能:(1)传递信息(首要)(2)推进了解(3)控制行为(4)协调关系(5)帮助决策4.环节:发讯者-编码-信息传递-接收信息-译码-收讯者-反馈(最后重要环节)1.按信息沟通渠道分: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1)正式沟通按信息流向分:上行、下行、水平和斜向上行沟通:下级向上级进行工作汇报、交谈、定期的工作总结、申诉、建议和意见、书面总结等下行沟通:上级向下级下达指标、指令、绩效反馈斜向沟通:发生在统一组织中但不是同一部门和层级人员之间的沟通水平沟通:同一工作群体内部的沟通及同级

26、别同层次成员间的沟通(2)正式沟通按沟通网络分:链式、轮式、环式、全通道式、Y式和倒Y式链式沟通考点: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传递;组织规模很大且需要分层授权管理时最有效轮式沟通考点:有一个成员是信息中心;适合处理日常问题正式沟通的分类环式沟通考点:每个成员都可与两侧的沟通;组织成员有一致满意度,有利于建立高昂的士气Y式沟通考点:4个层级、第二层主管是沟通中心;是链式和轮式的结合体倒Y式沟通考点:适用于一个主管自身的工作量非常大且繁重,急切需要人进行信息筛选时全通道式沟通考点:开放式;每一个成员间都有联系,利于思想交流、共同决策,但容易混乱2.按信息传递方式分:单向沟通(无反馈的)和双向沟通(有反馈

27、的)3.按信息沟通媒介分类: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非正式沟通 1.特点:灵活、松散、随意、表露真实想法(待定)、速度快、灵活、情感性强、派生、个人目的性2.分类:(1)单串(2)饶舌(3)集合(传播效应最高)(4)随机1.有效沟通的措施:(1)改善沟通环境(人际关系和谐、组织文化、领导平易近人、空间距离短)(2)有效反馈如何(3)有效授权(明确分工、指明授权范围、鼓励下属参与)(4)有效训导有效沟通 (5)完善沟通网络(多组织郊游、联谊会、聚会等和员工座谈会)2.如何有效反馈:(1)强调具体的行为(2)反馈要对事不对人(3)使反馈集中指向接收方和你的共同目标(4)准确把握反馈良机(5)确保理解(

28、6)把消极反馈指向接收者可以控制的行为上互联网时代 1.互联网时代的沟通特征:的沟通特征 (1)扁平化的沟通流程(破除部门障碍;进行直接沟通,解决了垂直沟通的问题,减少了管理层级)(2)透明化的沟通模式(3)互动化的沟通活动(4)沟通对象个性化(5)沟通趋于电子化1.障碍:(1)文化差异(感知、思维方式、价值观、社会规范)跨文化沟通 高文化背景:通过语言传达的只是有限的信息,必须要从谈话背景中进行推论和解释。7/14 的障碍及改 低文化背景:人们通过自己所说的词语直接传达信息,并不需要考虑谈话的背景。进(2)民族文化优越感(3)语言差异(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4)非语言差异(身体语、空间语、时

29、间语)2.改进:(1)树立共同价值观,找到切入点和共同点(2)加强跨文化培训(3)海外管理人员本土化第五章 团队知识点名称内容1.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相互作用和协作,以便完成组织预定的某项目标的最小单位。2.三个要素:(1)人员2,规模都低于15人(2)团队人员规律地接触(3)团队人员共享绩效目标团队的概念 3.团队工作方式的好处(1)对个人: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增加了员工的相互作用,满足社会需求,更好应对压力,工作满意感增强团队工作提高了员工的技术、决策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2)对组织:增强灵活性可以随时重组团队,重新分配任务在减员的情况下仍可保持和提高生产率促进了组织范围内的沟

30、通。1.团队的特征(1)价值观共识化。共同的目标与价值观是团队之魂,是一个群体之所以成为一个团队的首要条件。(2)团队的工作主旨是委托和授权。团队的特征(3)团队成员平等、信任、注重交流。(4)高素质员工是关键。团队规范以任务为核心,鼓励高效的工作,制裁低效低质量的工作。团队建设的发展阶段1.团队建设的发展阶段:(1)组建期(人先凑齐)(2)激荡期(冲突加剧)(3)规范期(表现出凝聚力)1.情绪认同。群体与群体任何成员具有共同感受的能力。不仅是群体中人际关系发展水平的标志,而且有效的群体情绪认同可以改变成员的行为。2.共生效应。个体与个体,或个体与群体间相互依存、相互激励的社会心理现象。建立团

31、队,最重要的是在认知上形成强烈的、积极的归属感和“我们感”。团队建设的 3.心理相容。是指群体成员之间心理上的相互理解、容纳和协调,一个人或者若十人的行为会引起群心理机制体的肯定性反应。人们观点和信念的一致性是心理相容产生的最主要原因。群体内成员相互间物质利益分配的合理性是心理相容的根源4.参与心理。工作积极,员工对管理者提出意见。体现着组织对“员工参与”的重视。5.共同的信念。互相尊重是一个重要的共同信念综上所述,团队建立和工作的心理机制:首先是使成员“属于”这个团队,其次是使成员“分享”和“表现”这个团队。虚拟团队特征及重要使用者1.特征:(1)成员具有共同目标(2)成员地理位置离散性(3

32、)电子沟通方式(4)宽泛型组织边界。2.虚拟团队的重要使用者:(1)惠普(2)波音(3)福特(4)惠尔丰(5)皇家壳牌公司虚拟团队的 1.虚拟团队的作用:(1)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专长(2)成本的降低、周转时间的下降、远程成员间的8/14 作用整合(3)跨组织的宽泛联合、协调完成复杂的商业任务。第六章 冲突内容知识点名称1.冲突的概念:(1)冲突的存在不仅是一个客观性的问题,也是一个主观性的问题。(2)冲突产生的必要条件是存在某种形式的对立或不相容以及相互作用。(3)冲突的主体可以是群体、组织、个人,客体可以是利益、权利、资源、目标方法等。(4)冲突是一个过程。冲突的定义1.冲突的不同观念:(1)

33、传统观念。冲突都是消极的、有害的,常常与暴乱、破坏和非理性联系在一起。冲突的不同 该观念下的管理:把防止和消除冲突作为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观念(2)人际关系观念。冲突是客观存在和与生俱来的,不可能彻底消除,它有时对群体的工作绩效有益。该观念下的管理:管理者都认为应当接纳冲突,适当控制和利用冲突。(3)相互作用观念。冲突对于组织既有建设性的一方面,又有破坏性的一方面。该观念下的管理:没有冲突,组织会失去生机与活力;过于分裂与对抗,则造成人心涣散。1.冲突的特征(1)客观性。冲突是客观存在的,是组织的本质特征之一。冲突的特征(2)主观直觉性。当客观存在的内在矛盾斗争,导致人进入紧张状态时,冲突

34、才会被人意识和感觉到。(3)程度性。不仅要区别冲突的性质,而且要进一步区别冲突的程度。(4)二重性。以“破坏性冲突”和“建设性冲突”为主要特征的冲突表现。1.根据冲突对组织的影响不同分为建设性冲突和破坏性冲突。冲突的类型 建设性冲突的特点:(1)关心目标(2)对事不对人(3)促进沟通破坏性冲突的特点:(1)关心胜负(2)针对人(人身攻击)(3)阻碍沟通2.根据冲突产生的原因不同分为目标冲突、认知冲突、情感冲突及程序冲突1.杜布林对冲突根源的分析:(1)人的放肆本性(2)争夺有限资源(3)价值和利益的冲突(4)基于本位的冲突(5)追逐权力(6)责任不清(7)引进变革(8)组织的气氛2.罗宾斯对冲

35、突根源的分析:(1)沟通因素(2)结构因素(3)个人因素3.纳尔逊和奎克对冲突根源的分析:冲突的来源分为两大类:结构因素和个人因素(1)结构因素:专业化;相互依赖性;共用资源;目标差异;职权关系;地位矛盾;管辖权的模糊(2)个人因素:技术和能力;个性;观念;价值观和道德观;情绪;沟通障碍;文化差异1.庞迪的冲突分析模式冲突产生的根源(1)讨价还价模式。竞争稀缺资源(2)官僚模式。上级对下级行使职权,指使控制下属冲突的过程 (3)系统模式。各单位或部门间缺乏合作与协同2.罗宾斯的冲突分析模式(1)阶段1:潜在的对立或不一致。前提条件:沟通结构个人因素(2)阶段2:认知和人格化。认识水平上的冲突和

36、情感水平上的冲突。(3)阶段3:行为意向。竞争协作迁就回避折中9/14 (4)阶段4:行为。公开的冲突。(5)阶段5:结果。提高或降低群体绩效。托马斯二维 1.内容:以“合作”为横坐标,以“坚持己见”为纵坐标,定义了冲突行为的二维空间,并在此基础模式上组合形成了五种冲突管理策略:竞争;回避;妥协;迁就;合作。1.如何预防群体间冲突?群体间冲突的预防(1)加强信息公开与分享(2)正式和非正式交流(3)正确选拔群体成员(4)把蛋糕做大(5)防止本位主义,强调整体观念,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6)分清责任和权利(7)建立崇尚合作的组织文化和群体风气第七章 组织结构与组织变革知识点名称内容1.作为动词主要

37、内容有:(1)组织机构的设计(2)适度分权和正确授权(3)人力资源管理2.作为名词主要内容有:(1)必须有目标(2)必须有分工与协作(3)要有不同层次的权力与责任组织的概念 3.多个角度看组织(1)组织结构的角度看:是为了达到某些目标经由权力和责任制度而构成的人的集合;(2)组织形态的角度看:组织是两人或两人以上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活动或效力系统;(3)组织行为的角度看:组织是开放的社会系统,具有许多相互影响、共同工作的子系统。1.组织的分类组织的分类 (1)按组织的社会职能分类分为:文化性组织、经济性组织和政治性组织。(2)按组织内部是否有正式分工关系分类分为: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3)按运

38、用权力和权威的程度分类分为:功利性组织、规范性组织、强制性组织、混合性组织。1.古典组织理论。(1)泰勒科学管理理论。其组织理论思想主要有:设置计划部门,实行职能制,实行例外原则。(2)亨利法约尔经营组织理论。提出管理5大要素:计划、领导、组织、协调、控制。(3)马克斯韦伯行政组织理论。组织结构应该是“科层结构”,官僚组织是理想的组织模式。2.近代组织理论。以科层结构为基础,同时吸取了心理学、社会学关于“群体”的观点。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包括:组织理论的 (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3)麦克利兰的激励需求理论(4)麦格雷发展戈的X理论、Y理论;(5)波特和劳勒合作提出

39、的波特劳勒模式;3.现代组织理论。(1)社会系统学派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有意识协调活动的系统,是一种协作系统代表人物:巴纳德。(2)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组织既是一个社会系统,又是一个技术系统代表人物:特里斯特。(3)权变系统组织是约定俗成的,并且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代表人物:伍德沃德、斯托克、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组织结构及三要素1.概念:组织结构是指组织中各部分相对稳定的组织模式。本质:反映了组织成员之间分工协作关系。2.组织结构三要素:复杂化正式化集权化10/14 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1.古典原则:(1)分工原则(2)统一指挥原则(3)控制幅度原则(4)部门化原则2.现代原则:(1)开放性原则(2)

40、动态性原则(3)制约性原则1.直线制。最早也是最简单的组织形式。各级行政单位从上到下实行垂直领导。适合小企业。(1)优点:结构简单,职责分明,命令统一(2)缺点:负责人需多种知识和技能,业务比较复杂2.职能制。设置职能机构,从事职能管理工作。一般企业不采用。(1)优点:管理工作比较精细,充分发挥专业管理作用(2)缺点:形成多头领导,容易纪律松弛。3.直线职能制。它是在直线制和职能制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建立起来的。绝大多数企业采用。(1)优点:保证集中统一,又充分发挥管理机构作用(2)缺点: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性较差。4.事业部制。又称“斯隆模型”,也叫联邦分权化,是一种高度集权下的分权管理体制

41、。适合大企业。(1)优点:独立核算更能调动专业化生产事业部之间竞争利于企业发展事内部比较容易协调组织结构类型 (2)缺点:只考虑自身利益,难以相互沟通公司与事业部的职能机构重叠,管理人员浪费5.模拟分权制。介于直线职能制和事业部制之间。适合钢铁、化工企业。(1)优点:调动积极性高层管理人员减少繁琐事用更多精力思考战略制定(2)缺点:不易为模拟的生产单位明确任务各生产单位的领导不易了解企业的全貌6.矩阵制。既有垂直领导系统,又有横向领导关系。适用于临时、复杂的重大项目。(1)优点:机动灵活任务清楚,目的明确加强了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和信息交流(2)缺点:项目负责人责任大于权力项目组成人员来自各部门

42、,易产生临时观念机械式与有 1.机械式结构特点:以严密的金字塔型组织形式为代表,它具有高度复杂化、正式化与集权化的特点。机式结构 2.有机式结构特点:柔性、动态调节、专业技术人员增多、职工队伍素质不断提高、重点在说服1.概念:组织为实现自身目标,据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变化对现状进行修正、改变和创新的过程。2.原因:(1)外部环境: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改变科学技术进步竞争观念改变资源的变化(2)内部环境:管理人员的更替与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技术条件的变化组织成员的期望与变革组织变革3.变量:(1)结构(2)技术(3)人员(主线是组织成员间的权力再分配)(4)任务4.方式:(1)人员导向型:知识的改变个

43、人态度和行为的改变群体行为的改变工作绩效的改进(2)组织导向型:群体行为改变个体行为改变个体态度和知识改变(3)系统导向型:从组织结构、环境、技术、员工各方面同时变革组织变革的1.组织变革的阻力:(1)对未来不确定的焦虑(2)习惯(3)担心变革会影响自己的收入和地位阻力及克服2.克服阻力的策略:(1)营造强烈的归属感(2)谈判(3)操纵和收买(4)强制策略第八章 组织文化知识点名称内容组织文化的 (1)迪尔和肯尼迪:文化由企业环境、价值观(核心)、英雄人物、典礼仪式、文化网络五要素组成。(2)组织文化因素理论:形成企业文化唯一的而且是最大的影响因素是企业环境。组织文化的 1.特征:(1)整体性

44、(2)独特性(最重要)(3)继承性(4)创新性(5)连续性概念11/14 特征组织文化的 1.积极功能:组织文化向组织成员展示某种信念与态度。积极功能(1)导向(2)凝聚(3)约束(4)激励(5)辐射(6)调适(7)创新功能(精髓)2.消极功能:(1)削弱创造性(2)制造障碍、减少多样化(3)文化不兼容,难以成功兼并和收购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组织文化理论源于日本,研究中心却在美国。1.霍弗斯坦德文化差异理论四个层级:物质生活文化、制度管理文化、行为习俗文化、精神意识文化四个层级构成。五个维度:权力距离、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度与女性度、不确定性避免、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2.迪尔和肯尼迪的组织文化因素理论组织文化理论企业文化是由五个因素组成的系统: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文化网络和企业环境。(1)价值观是核心(2)企业环境则是形成企业文化唯一的且是最大影响因素3.帕斯卡尔和阿索斯的7S管理框架硬管理要素:(1)策略(2)结构(3)制度软管理要素:(4)人员(5)作风(6)技能(7)最高目标1.影响因素:(1)内部:组织的创始人(2)外部: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密训高频考点重点汇总.docx)为本站会员(李老师yy)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