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课外古诗阅读》导学案及答案(校公开课).doc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文档编号:3189431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课外古诗阅读》导学案及答案(校公开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一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课外古诗阅读》导学案及答案(校公开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导学案-诗歌班级 姓名 学号 一、课内知识梳理。秋词 (唐 刘禹锡)1.赏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答:对比,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己的颂秋对比,赞美秋景胜春光,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心境。2.“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信念?答:表现诗人因变法屡遭贬谪,不同腐朽势力妥协,愈挫愈勇,奋发向上的坚定信念。3.“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字,有何妙处?答: 一个“排”字,写出了孤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抒发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这正是诗人虽遭贬谪,却绝不消沉的顽强意志的生动体现。4.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答:

2、借托鹤冲天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5.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抒发了诗人因支持变法屡遭贬谪、愈挫愈勇的豪壮情怀。 6.本诗中刘禹锡对秋天的感受与其他诗人有何不同?答:诗人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认为“秋日胜春朝”。该诗虽是写秋,却不悲秋,而是爱秋赞秋。抒发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1.赏析“君问归期未有期”答:设问,妻“问归期”,我“未有期”。一问一答包含了诗人太多的苦涩与无奈。2.分析“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中“秋”的作用?答:诗中的“秋”字交代季节,烘托人物孤独凄凉的心情,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3.赏析“巴山夜雨涨秋池”

3、中“涨”字的妙处。答:“涨”字,一语双关,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愁思之绵绵深重。4.“巴山夜雨涨秋池”这句景物描写的作用?答:交代了季节和天气,渲染了清冷凄凉的氛围,烘托了作者久客他乡的孤寂、凄凉的心情。 5.诗中两处“巴山夜雨”所描写的场景是否相同?答:不同,前一处是实写眼前的场景,后一处是虚写想象中的和妻子团聚后烛光下共话当日巴山夜雨的情景。6.本诗构思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答:身在此地而想彼地之思,两者完美统一,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巴山夜雨”重复使用,表现了时间与空间的回环往复。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南宋 陆游)1.“僵卧孤村”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处境?答:描绘了诗人年老久病

4、,无所作为的处境。2.试分析后两句的表现手法及作用。答:虚实结合,诗人巧借自然界的风雨,由现实转入梦境,使“铁马冰河”的梦境和“为国戍轮台”的壮志有机地融为一体,给烈士暮年增添了悲怆的色彩。表达了诗人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达诗人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也饱含壮志难酬的痛切愁思。4.为什么以“风雨”为题?答:“风吹雨”一语双关,既是指自然界的风雨,又象征了南宋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的处境。潼关 (清末 谭嗣同)1.诗歌前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答:前两句写出潼关古城高耸、空旷、辽远、寂静的特点。2.请赏析“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

5、潼关不解平。”的妙处。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将河流、秦岭山脉人格化,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河流奔腾壮阔,秦岭巍峨险峻,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二、巩固练习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襄邑道中 (南宋 陈与义)飞花两岸照船江,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注:此时诗人陈与义年仅二十七,初入仕途。 5.两首诗均为诗人在行舟上所作,请结合诗句分析两首诗如何表现“舟行江上”的? 6.分析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5.李诗巧用地名表现“舟行江上”。后两句中诗人乘舟从清溪出发,途经三峡前往

6、渝州。陈诗以景物衬托舟行。前两句是静景生动(化静为动)以两岸的花与树来表现舟行之快。后两句是动景生静(化动为静)。以江上行舟上的“我”去观流动的云,物与我俱静,写出平原行舟平稳的特点。 6.李诗表达诗人对故友的深深怀念和诚挚情谊。陈诗表现了风华正茂的诗人对自己才华和前程充满信心,抒发了豪迈俊发而又沉稳自信的襟怀。塞上听吹笛 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明月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 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注】梅花落:乐曲名。9.两首诗都写月夜闻笛,所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 100.两首诗的结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请

7、简要分析。 9.两首诗都表达了征人思乡的感情。高诗写冰雪消融,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风传笛曲,一夜之间声满关山,意境澄澈壮阔,感情哀而不伤(乐观开朗);李诗写月如秋霜,充满寒意,夜风送来呜咽的芦笛声,意境寒冷凄清(愁惨),感情悲凉哀怨。10.高诗寓情于景,由听到的梅花落的乐曲想象故乡的梅花四处飘散,一夜之中洒满关山的情景,从而让读者感受到诗中寄寓的思乡的感情;李诗直接抒情,凄凉幽怨的芦笛声,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望乡”直接点明思乡之情。(或:李诗叙事抒情,通过叙写征人望乡,表现思乡之情)秋词二首 刘禹锡(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领诗情到碧霄。(二)山明水净夜来霜,数

8、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注 嗾,指使狗时发出的声音。13.“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中的“排”字用得十分精辟传神,请作一点赏析。 14.这两首诗都提到了“春”,那么,两首诗中“春”的作用是否一致?为什么? 13.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仙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充满了动感,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14.不一致。前诗并没有否定春的生气和活力,并且用来正衬秋的生气和活力;后诗否定了繁华浓艳、教人轻浮若狂的春色,诗中用来反衬秋色的清净高雅。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微山亭赋韵 江总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

9、日几花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 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注】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岑参,盛唐边塞诗人。安史之乱中,长安沦陷,故有此诗。15.这两首诗都是五言绝句,都写了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的名称是 ,第一首写了节日中 的习俗,第二首写了节日中 的习俗。(3分) 16.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什么异同?(4分) 参考答案:15.重阳节(1分) 赏菊(1分) 登高或饮酒(1分)16.江诗:从诗的第三句中“篱下菊”的用典(1分)可知,诗人在表达对故乡的怀想和思旧之情的同时,流露出了归隐田园(1分)的情怀。岑诗:该诗是在长安沦陷时所作,故第三句有“遥怜”(1分)二字,表现了诗人面对故乡长安遭受战乱时的痛苦之情及收复失地(1分)的渴望。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示儿 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17.本诗与示儿在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 18.诗中僵、尚二字用得好,请你说出一点理由。 参考答案:17.同 :爱国思想;异:示儿表达了渴望国家统一的愿望,十月四日风雨大作 表达了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愿望。18.答僵写出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凄凉,尚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统编)部编版 > 七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初一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课外古诗阅读》导学案及答案(校公开课).doc)为本站会员(副主任)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