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录 小学劳动教育宣传展示月活动实施方案-1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4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16职业中学劳动教育工作方案劳动教育实施方案-23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32小学劳动教育宣传展示月活动实施方案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五育并举,全面宣传展示我校劳动教育成果,扎实推动劳动教育走实走深。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实践活动。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我校决定从2022年起,每年9月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劳动教育宣传展示月
2、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活动时间2022年9月二、活动主题热爱劳动,健康成长三、活动内容(一)开设一堂劳动思政课,涵养劳动情怀。以班、队课等多种形式,组织师生学习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化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开展“弘扬劳动精神,致敬劳模先锋”主题活动,深入剖析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内涵,传递“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号召师生在生活与为学中传承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二)学习一项生活技艺,提升劳动本领。利用家长进课堂的机会,邀请有一定劳动特长或劳动技能娴熟的家长担任劳动教育辅导员,开展花草种植、家居美化、收纳整理、烹饪美食、手工剪纸等劳动课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劳动技能。体会
3、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让学生“会动手、爱劳动、能设计”,进一步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组织一次劳动实践,践行劳动精神。五一劳动节期间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居家劳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劳动光荣,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珍惜当下美好生活。(四)举办一期劳动主题作品征集,交流劳动收获。以“我与劳动者同行”为主题,四到六年级的同学写征文、一至三年级的同学和家长一起制作亲子小报,交流参加劳动实践的收获,展现新时代劳动精神,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主旋律,在师生中掀起崇尚劳动。致敬劳动者的热潮。(五)开展一次主题宣传,营造劳动氛围。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通过国旗下讲话、
4、广播站、公众平台等渠道,广泛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让师生感受并领悟勤勉敬业的劳动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四、具体内容:1、启动仪式、宣传教育。利用国旗下讲话、广播站、众平台等渠道,广泛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让师生感受并领悟勤勉敬业的劳动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2、“弘扬劳动精神,致敬劳模先锋”中队主题活动。开展“弘扬劳动精神,致敬劳模先锋”主题活动,深入剖析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内涵,传递“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号召师生在生活与为学中传承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3、家长进课堂。利用家长进课堂的机会,邀请有一定劳动特长或劳动技能娴熟的家长担任劳动教育辅导员,开展花草种植、家居美化
5、、收纳整理、烹饪美食、手工剪纸等劳动课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劳动技能,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让学生“会动手、爱劳动、能设计”,进一步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根据区党委、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意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评价系统,探索具有县域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推动全县中小学劳动教育有效实施,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通过劳
6、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到2025年,建立健全劳动教育长效机制,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配齐建强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完善督导考核评价体系,努力打造劳动教育品牌,创建劳动教育示范基地10个、劳动教育示范学校5所,形成4门劳动教育精品课程,全县中小学一体化劳动教育体系基本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二、主要内容针对不同学段、类型学生特点,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
7、态,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一)小学低段:注重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乐趣,掌握小学阶段基本生活技能,深知人人都要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二)小学中高段:注重围绕卫生、劳动习惯养成,让学生做好个人清洁卫生,主动分担家务,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到劳动光荣。(三)初中阶段:注重围绕增加劳动知识、技能,加强家政学习,开展社区服务,适当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初步养成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的品质和职业意识。(四)普通高中阶段:注重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参加生产劳动、开展服务性劳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理解劳动创造
8、价值,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三、重点任务(一)确保开齐开足课程。全面落实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根据各学段特点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中小学劳动教育课要与通用技术、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等进行统筹,每周不少于1课时。其他课程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形成体现地方和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二) 科学合理安排课外劳动时间。强化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教育引导学生要参与劳动实践,主动分担家务,热心志愿服务,自己事自己做。中小学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劳动时间,小学1至2年级不少于2
9、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由学校自主安排,以集体劳动为主。(三) 创新劳动教育方式方法。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以评价方式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采取与劳动教育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等组织形式,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开展丰富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举办“劳模大讲堂”“大国工匠进校园”、优秀毕业生报告会等活动,让师生在校园里近距离接触劳动模范,聆听劳模故事,观摩精湛技艺,感悟勤勉敬业的劳动精神。充分运用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线上线下情景式教学。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将劳动教育
10、教学成果纳入县级教学成果奖励评奖范围。(四) 拓展劳动实践场所。县教体局统筹规划配置中小学劳动教育资源,规划一批土地、温棚等作为学农实践基地,认定一批城乡社区、图书馆等事业单位、社会机构、公共场所作为服务性劳动基地。充分利用现有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为中小学组织学生劳动提供服务。优化综合性教育基地布局,加快建设校内劳动教育评价机制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综合基地,逐步建好、配齐劳动实践教室、实训基地,丰富劳动教育资源。(五) 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规范评价程序和方法。运用数据分析手
11、段,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记实评价。做好中小学生劳动素养质量监测,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六)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配齐劳动教育必修课专任教师。设立劳模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荣誉教师岗位等,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推动中小学、职业院校与普通高等学校建立师资交流共享机制。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保障劳动课教师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先评优、专业发展等方面与其他专任教师享受同等待遇。配齐县级专(兼)职劳动教育教研员,加强对全县中小学劳动教育指
12、导。四、评价指导意见(一)小学低段:重点评价劳动意识的建立、生活习惯养成、学会分类整理、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的认识、安全意识建立、环境卫生打扫、小手工活动等一级指标。(二) 小学中高段:重点评价劳动习惯养成、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家庭小“卫士”、学会劳动规划和基本工具的使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食物制作、绿色环保出行、集体合作观念、中华礼仪、家乡菜的制作、手工设计与小制作、美育提升、社会调研等一级指标。(三)初中段:重点评价劳动知识技能、家政学习、社区服务(环保、宣传、倡议、爱心资助)、适当参加生产劳动、校内外公益劳动、家庭护卫角色互换、绿色环保出行、劳动和军事技能掌握、工匠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认
13、识与食物制作、安全框架评估、集体合作观念、中华礼仪、社会关爱、家乡自然地理与人文认识、非遗传承、手工设计与制作活动、职业劳动体验、园艺认识、美育提升、社会调研、计算机网络科学实验与物联网、劳动实践中的仿生设计等一级指标。(四)普通高中段:重点评价职业体验参与度、服务性劳动的开展、农业与工业生产劳动、劳动技能掌握、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家庭护卫角色互换、绿色环保出行、劳动和军事技能掌握、工匠精神、建立评判质疑的研究学习精神、国家自然地理与人文情怀、社会关爱、中华文明传承、非遗传承、设计与制作、美育提升、社会调研、计算机网络设计与物联网、劳动实践中的仿生设计等一级指标。在劳动教育实践过程中,加强过程
14、性评价和建立劳动清单制度。此外,对中小学学习地方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实践及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评价要求。五、实施阶段及措施(一)第一阶段:初步开展(2022年9月一2023年1月)1、制定并下发XX县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明确劳动教育主要内容和重点任务,指导各中小学依据具体情况,按照“一校一案”“各有特色”的原则,制定符合实际的校级实施方案。2、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3、各中小学确保劳动教育课程开齐开足,每周至少1节。根据自身硬件设施和教师特长,创新劳动教育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爱美等方面的能力。4、根据区市级劳动教育指导意见,确定县级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制
15、定评价标准,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规范评价程序和方法。5、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展校内外劳动实践课程。在学校日常教学中XX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整治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对教室、楼道、操场等公共区域和绿化带卫生清扫以及美化工作,组织学生进行校园保洁等劳动实践活动。在校内开辟劳动实践基地,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场地设施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符合中小学生发展的劳动教育基地,扩大学生实践活动场地。6、根据政协提案和学校实际,选择10所有条件的学校建设劳动教育基地及劳动体验室,由学校提出建设意见,教育体育局统一实施建设。(二)第二阶段:深入开展(2023年3月一2023年6月)1、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课程教学,
16、由教研联盟组织教师充分结合地方传统劳动特色、地域文化,设置系统、连续的劳动教育教学内容,小学分低段、中段、高段,初高中分年级,编写劳动实践指导手册,明确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工具使用、考核评价、安全保护等劳动教育要求,形成既有共性又有特色的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积极推进跨学科融合劳动教育,结合学校发展特色和课程建设计划,对劳动教育主题进行组合、优化和再开发,构建具有地域及学校特色的活动项目。在语文、历史、思政等学科和德育工作中XX劳动观念内容,在科学、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地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训练,在其他学科教学和团队活动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2、
17、落实家校联合,促进学生日常劳动习惯形成。开展每月一主题“家庭会议”“德育作业”或“亲子实践”等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密切联系家长,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开展劳动教育,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人的事情帮着做,公益的事情争着做”的价值观念。围绕卫生、劳动习惯养成,让学生做好个人清洁卫生,主动分担家务,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到劳动光荣与乐趣。3、组织校外劳动实践活动。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教育工作计划,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XX县挂牌命名的研学基地,根据就近原则,开展特色活动、劳动实践,通过劳动教育提升学生劳
18、动技能,体验劳动的快乐。与学校附近的社区、养老院联系,结合“学雷锋日”“爱国卫生日”等,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开展适合中小学生的公益劳动和社区志愿者服务,让学生掌握一定劳动技能,体验劳动的意义,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4、定期举行线上线下各类劳动技能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习并得到劳动技能的提升。结合传统节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劳动创造美好,培养勤俭、创新的劳动精神,同时也帮助学生了解节日习俗。5、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强化每位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升实施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
19、项培训,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专家培训讲座,开拓视野;开展劳动教育教研活动,夯实基础。通过专家引领、校本研修、反思总结,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研究,不断改进劳动教育方法和组织形式,注重激发学生内在需要和动力,提高教育效果。6、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俱乐部活动,进行手工制作、创造发明、电器维修、班务整理、室内装饰、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劳技展演等,以活动为载体营造氛围,提高学生劳动意识。7、开展劳动技能小标兵评比大赛,宣传身边的劳动模范、生活小达人等,教育影响更多的学生。第三阶段:提炼总结(2023年7月2023
20、年12月)1、通过开展班级学生劳动课展示、评选班级劳动小能手、劳动教育主题大型汇报评比和优质课竞赛等活动,提炼劳动教育成功经验、特色和亮点,择机开展县级大型观摩活动进行成果推广,多举措营造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推动劳动教育工作有效实施。2、健全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加大劳动教育督导检查,并将督查结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考核中。评价内容包括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并将具体劳动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为升学、评优提供重要参考。3、组织评选劳动教育示范校,并在全县进行劳动教育成果展示。4、梳理劳动教育优秀课例、劳动小能手技能展示资料,在全县展开评比,形成精品课例。
21、(四)第四阶段:成果应用推广(2024年1月之后)1、常态化开展特色劳动教育实施。2、根据各校硬件、师资情况,继续挖掘潜力,形成新的特色,提炼新的成果展示推广。六、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宣传引导,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并督促落实,认真解决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教育体育局要会同有关部门为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保障条件。宣传部、融媒体中心要加强宣传力度,财政局要加大教育投入,会同教育体育局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统筹安排支持劳动教育工作。编办、人社局要依法落实承担劳动教育的教师待遇,为学校招聘劳动教育教师提供支持。发改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审批服务管理局要精心规划各中小学实践用地。乡镇街道办积极
22、为学校提供劳动实践场所及活动资源。(二)全经费保障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建设校内劳动教育场所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学校可按照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等资金开展劳动教育。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三) 加强统筹和协调。各中小学要成立由中小学校长任组长的劳动教育课程领导小组,具体承担劳动教育实施规划、组织、协调与管理等方面的任务,确保劳动教育的时间、师资、经费、场地、设备等落实到位。校长是劳动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要安排专人负责劳动教育落实情况,从“五育并举”的战略高度制定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
23、加强劳动教育活动,不得挤占、挪用劳动教育时间,辩证处理好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集体劳动和个体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和重复劳动、现实劳动(线下)与虚拟劳动(线上)、学校劳动和家庭劳动及社会劳动之间的关系。(四) 防范劳动安全风险。要建立政府负责、社会协同、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安全管控机制。建立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风险分散机制,鼓励学生购买劳动教育相关保险。学校要加强师生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教育,建立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并将安全职责压实到人。开展校外劳动教育活动必须制定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和风险防控预案,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认真排查、清除学生劳动实践
24、中的各种隐患。(五) 加强督导考核。将全县劳动教育实施情况、开设情况纳入教育督导体系,建立健全考核机制,调动学校工作积极性。对学校劳动教育开课率、有序性、针对性和保障措施进行督查和指导。强化督导考核结果的应用,劳动教育督导情况作为学校及其主要负责人考核奖惩的依据。着力推广优秀课程经验和教学成果,开展劳动教育课程优秀课例评选、课题研究、成果展示等活动,建立优秀案例库。要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对劳动教育工作成绩突出的学校进行大力宣传,努力在全县营造劳动教育良好氛围。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为了全面落实上级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结合中小学
25、劳动教育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培养目标着眼于学生健康成长,重点关注学生劳动意识、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劳动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促进学生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整体提高劳动素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三、工作目标1、坚持思想引领、有机融
26、合、整体规划并实施劳动教育,推动建立体现“五育融合”理念,以劳动素养培养为目标的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普通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2、构建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全方位参与支持的贯通一体、开放协同的新时代劳动教育工作格局,形成推进劳动教育合力。3、培育构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育名师”三级教师成长阶梯;利用两年时间,创建5个县级示范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10所劳动教育示范学校;遴选一批社会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积极争创省市级示范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劳动教育示范学校。4、大力推进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探索具有特色的中小学劳动教育模式。四、
27、工作任务(一)落实劳动教育课程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每周两节中,拿出一节上劳动教育课,可集中或分散使用。三年级以上年级可设劳动日,每月1次;也可设劳动周,每学年1次。各校结合实际加强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学生发展的劳动教育模式,完善地方及校本课程研修,充分结合地方传统劳动特色,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形成科学实用的校本教材体系。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加强劳动教育,在其他学科教学和团队活动课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二)确定劳动教育内容根据教育目标,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
28、动教育。各校依据本校特色制定校本劳动教育清单,以学期、月、周为单位,对本校劳动教育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清晰呈现基本目标、课时安排、主要劳动实践活动等内容。1、校内劳动各学校在上好每周至少1节劳动教育课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清洁环境、美化校园的活动。校内学生力所能及的劳动应安排学生完成,设立宿舍清洁、食堂帮厨、校园绿化等勤工助学岗,引导学生走进劳动一线。学校草地、花坛、食堂、餐厅、宿舍、文体设施等作为学生接受劳动实践的场所。各学校要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劳技竞赛,以活动为载体营造氛围,提高学生劳动意识。2、校外劳动各中小学要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教育工作计划。小
29、学高年级、初中、高中,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辟“校园农场”,设立校本劳动技能培训基地或“田园课堂”,适当开展种养劳动实践。各学校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组织学生开展与劳动实践有关的活动。3、家务劳动各学校每周给学生安排适量的家庭劳动作业,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做饭、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假期布置一定家务实践劳动任务。各学校保证1至2年级家庭劳动时间每周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每周不少于3小时。各学校指导家长每年有针对性地教给孩子1至2项生活技能,每学期召开一次以劳动教育为
30、主题的家长会,转变家长对孩子参与劳动的观念,使他们懂得劳动在孩子学习、生活和未来长远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和作用,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三)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各学校因时因地因校制宜,立足自身优势,强化特色,开展劳动教育基地、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农村学校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确认一批土地、山林、草场等作为学农实践基地。城镇无劳动教育基地学校可以利用素质实践基地、红山女神博物馆、工业园区等开展校外劳动实践教育。力争用2年左右时间创建5个县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措施,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采取有效措施,保持
31、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教研部门加强对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经常性组织教研活动,促进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化,逐步构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育名师”三级成长阶梯。积极聘请思想品德优良的社会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学校劳动教育校外辅导教师。(五)健全经费投入机制采取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建设县级和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学校可按照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等资金开展劳动教育,也可采取学校购买服务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三、保障机制(一)强化组织保障各学校要成立校长或书记任组长的劳动教育领导小组,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抓、德育领
32、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和人员配合抓,确保学校劳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加强校内统筹,既要发挥班主任、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也要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加强校外协调,积极借助家庭、社会,特别是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力量,为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会治理提供机会和平台。(二)建构实施方案各学校要根据实际,以学期为单位规划好一套行之有效的劳动教育实施方案,鼓励探索“一校一案”。3至6年级学生每学年完成1次社会服务和1种职业体验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集体劳动;初高中学生每学年完成至少2次社会服务和2种职业体验活动,积极进行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为中高考劳动教育素质综合
33、评价做好充分准备。(三)开展劳动教育成果系列评选活动每学年末开展劳动教育成果展播活动,各校将劳动教育成果以文字、照片、短视频等形式汇成微文,在教育局网站进行推送展播;每学年定期开展劳动教育精品课评选活动或者中小学生劳动技能大赛;每学年开展县级劳动教育特色示范校与最美劳动基地等评选活动。(四)加强督导考核各校建立学生劳动素养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括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既要记录结果,也要记录劳动过程中的关键表现,具体劳动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归档。每学年针对上述内容对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进行量化考核。(五)强化安全保障各中小学校要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
34、,强化劳动风险意识,要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六)加强宣传引导引导家长树立正确劳动观念,支持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引领师生积极参与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活动。鼓励和支持创作更多以歌颂普通劳动者为主题的优秀作品。在校园宣传栏与班级微信群等大力宣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弘扬劳动光荣、劳动美丽的传统,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不劳而获、贪图享乐、崇尚暴富的错误观念,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职业中学劳动教育工作方案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
35、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指导思想我校劳动教育工作将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劳动基地建设,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坚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生活、生存技能,在动手动脑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二、劳动教育领导小组组长
36、:XXX副组长:XXX、XXX、XX成员:XXX、XXXX、XXXX班主任三、基本原则1、育人为本。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以诚实劳动报效国家、奉献社会。2、遵循规律。将劳动实践教育有效融入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段特点、学生特点、学业特点,与专业发展有机结合,选择恰当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3、融合专业。结合学生专业学习过程和特征,探索建立产教融合的劳动教育方式,将劳动教育与实习实训活动有机融合,明确劳动教育时间,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强化诚
37、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4、实践导向。将劳动实践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让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主要目标(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观念,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二)通过劳动精神教育,增强学生职业荣誉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通过劳动实践教育,培养学生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
38、良好劳动习惯。创新劳动教育模式,“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知行合一,逐步建立有我校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建立新颖高效的劳动教育体系。(三)用3一5年时间,争创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劳动教育特色示范学校,实现中职劳动教育常态化,形成学校、企业、社会、家庭普遍重视劳动教育良好氛围。统筹区域多样化劳动教育资源,推动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丰富的教育资源、多样化的方式方法、健全有效的教育机制,形成立体、开放的中等职业教育劳动教育体系。五、工作措施(一)科学建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将劳动教育纳入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培养目标,结合专业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结合
39、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注重选择新型服务性劳动的内容,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创新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每学年不少于16学时。将学生管理一日常规与每天劳动时间有机结合,与实训实习有机结合,发挥实习实训课在劳动教育中的载体作用。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每学年设立一个集体劳动周,根据专业、年级实际情况自主安排。根据需要编写职业学校劳动实践指导手册,明确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工具使用、考核评价、安全保护等劳动教育要求。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鼓励学校与企业合作或自主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结
40、合学校、社区、社会资源,开发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社区劳动实践课程。开发校外劳动实践教育课程。职业学校要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及其他战略新兴产业,结合专业设置,基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开发企业劳动实践课程。(二)有效组织多种形式的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切实承担劳动教育主体责任,明确实施机构和专职人员,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不得挤占、挪用劳动实践时间。将劳动课程纳入学校课程管理,明确劳动教育目标,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设计学生劳动技能培养目标,将学校、企业、社会、家庭劳动实践有机结合,有序开展。统筹组织好学校劳动实践。结合
41、学生管理一日常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学生创设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食堂劳作、教室环境美化、实训室清扫、勤工俭学等劳动实践岗位,建立学校、系部、班级劳动实践岗位系统图谱,引导学生自主制定校内劳动实践公约,倡导学生自治管理,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劳动服务理念。组织实施好劳动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向社会、企业,参加校外劳动锻炼。基于产教融合的企业劳动实践。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及生产性实训基地,鼓励学生用技能参加劳动,通过劳动促进各专业交流,引导学生尊重规范和标准,积累职业经验;将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相结合,鼓励创新型劳动,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三)积
42、极开展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充分发挥家长职责。各班级要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和沟通形式,广泛宣传加强劳动教育的意义和措施,使广大家长深刻领会劳动实践在学生学习、生活和未来长远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和作用,引领家长自觉成为孩子家庭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育人合力。合理安排劳动作业。针对中职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明确家庭劳动内容,布置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作业,以一定形式保持与家长的交流反馈,并表彰鼓励积极参加家庭劳动的学生。(四)大力推进社会劳动实践教育明确校外劳动实践教育实施要求。将校外劳动实践纳入社会实践范畴。加强组织管理,合理安排一定时间的校外劳动实践。推行学校集体组织与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的方式,保障学生
43、劳动实践活动数量和质量。通过各类培训提升教师指导能力,教师躬亲示范,以身作则,结合各类基地特点组织劳动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参加劳动,逐步提升学生劳动实践能力。加强对教师劳动教育参与度和劳动教育能力、实践指导能力等的考核。公益劳动实践教育方式。联合社区、街道及各类公益场所,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校团组织的作用,做好学生志愿服务的具体组织实施,教育引导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加强劳动,培育良好的社会公酒1心。(五)加强劳动教育载体和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保障。积极协调和引导企业公司、工厂农场等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开放实践场所,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参与新型
44、服务性劳动,使学生与普通劳动者一起经历劳动过程。组织动员相关力量、搭建活动平台,共同支持学生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区治理。建设部分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制定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标准,力争挂牌省级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率先建成一个规模适度、课程完备、管理规范、运营良好的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职业体验中心),并向所在地区中小学生开放。鼓励学校因地制宜栽植多种类的花草、树木,开辟专门区域种植农作物,开展适宜的养殖活动,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承担养护、种植和养殖等劳动任务,学习相关劳动技能和动植物知识。打造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统筹各类社会优质资源,因地制宜
45、,面向行业、企业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形成一批示范性产教融合型劳动教育实训基地。鼓励髙新企业为学生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新形态、新方式提供支持。(六)创设劳动文化传承主阵地积极营造“劳动光荣”的校园文化,多渠道表彰宣传劳动实践优秀典型,在学生中牢固树立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同等重要的理念。结合学校特色挖掘劳动教育素材,广泛开展以劳动实践为主题班会、劳模报告会、工匠进校园、手工作品制作、劳动技能表演等活动。发展与劳动实践有关的学生社团、兴趣小组、志愿者组织,结合植树节、五一劳动节等时间节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将劳动实践教育活动与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精益求精等相关劳动文
46、化相结合,与二十四节气、“中国农民丰收节”等中国传统劳动所包含的人生智慧相结合,农村学校可结合地域特点和新农村建设,提升劳动实践教育的文化内涵。教育学生热爱家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积极践行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七)建立科学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将学生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规范评价内容,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结合学生在学校、企业、家庭、社会劳动实践中的表现,将具体劳动内容、过程和相关事实材料全面客观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并作为升学、评优、毕业的重要参考。建立公示、审核制度,确保记录真实可靠。五、保障机
47、制(一)加强组织领导把劳动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履行职责,建立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由主管部门牵头,明确相关部门职责,统筹开发和整合劳动教育资源,协调学校设计劳动教育课程、实践项目、组织实践活动。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对学校劳动教育的指导。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督导评估,将劳动教育纳入督导体系,将学校劳动教育组织实施情况纳入督导内容,适时组织开展对各地劳动教育组织和实践基地建设情况的专项督导。(二)加强师资队伍保障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配备必要的专职教师,在工资待遇、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树先、培养培训等方面与其他学科专业教师同等对待,保持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积极探索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劳动实践教育教师队伍,从企业、社会聘请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及其他具有一技之长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校外劳动实践基地要根据规模和特点,配备能满足基地教学和管理需要、结构合理、有专业特长的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三)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可争取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鼓励通过社会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