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板块六梳理文脉,扣住技巧学案55精准分析情节结构大一轮复习讲义知识清单(九)情节结构(一)文体特征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的本质特征是虚构,通过叙述,虚构世界与人生。散文的本质特征是写实,贵“我”,言说真诚而自由,以独特的方式表现“我”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小说的主体是讲故事,讲究讲故事的技巧以及结构的安排,而散文则不讲究情节安排,所谓“形散神聚”也只是它结构上的特点之一。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是作者虚构出来的,而散文中的人物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剪裁加工,写意或描绘而成的。1.小说四要素小说四要素(一说三要素一说三要素)关系图关系图2.小
2、说常见主题小说常见主题(二)文体种类小说种类按篇幅分: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型小说按题材分:历史小说、科幻小说、动物小说、武侠小说等按体制分: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等按表现手法分: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现代主义小说按语言形式分:文言小说、白话小说按国别分:中国小说、外国小说1.微型小说微型小说(1)短小精悍,以小见大微型小说篇幅短小,最多千余字。它撷取的多半是具有典型意义和概括力的某个场景、某个细节、某个侧面,或者是生活中的一帧速写、一幅剪影、一个镜头、几段妙趣横生的对话、细小而有代表性的事件,从中折射出重大的主题,蕴含丰富的意蕴,从而反映大千世界、时代
3、风云。(2)人物典型,情节紧凑典型的人物形象是微型小说凸显作品主题的主要载体。曲折的命运、激烈的冲突、白描的手法等是其塑造人物形象的常用方法。受篇幅限制,微型小说大多浓墨重彩地描写人物在某一特定时间的某一侧面,很少铺叙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过程。微型小说的情节一般发展比较快,前后事件较为紧凑,情节安排常突破思维定式,给读者以惊异感。(3)结构严密,结尾新奇微型小说尽管篇幅短小,但结构严谨。它通常不是靠情节的复杂取胜,而是靠精心布局,以求主次分明。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是微型小说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微型小说的结尾讲究语结而意不结,意在言外,给读者留下回味和思考的空间,这点最受命题者青睐。2.散文化
4、小说散文化小说散文化小说(也称抒情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一种小说文体,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新样式。这类小说情节散文化(或淡化情节),结构散化,不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取胜,也少有冲突,缺乏悬念,呈现给读者的多是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主张“不装假,事实都恢复原状,展示生活的本色”,叙述者的情致,自然地融注、浸洒在色调平淡的描写中。3.科幻小说科幻小说科幻小说是在尊重科学结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想而创造出的小说,一般认为“科幻性”“人文性”“文学性”是其三要素。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具有内在因果联系的人物活动及其形成的事件的进展过程,由一组或一组以上能显示人物行动、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
5、的具体事件和矛盾冲突构成,是塑造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它以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为依据,经作家的集中、概括并加以组织、结构而成,事件的因果关系亦更加突出。情节是小说中最具体可感的部分,是小说叙事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整体感知小说的起点,更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一)情节线索明线: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明线所叙述的人物故事容易集中突出。暗线:由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暗线能够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揭示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或斗争的焦点,使故事情
6、节的安排更加巧妙,使小说的矛盾和主题更加突出。主线:以主人公为线索。副线:以其他人物为线索。(二)情节结构1.传统小说模式传统小说模式(线性结构模式线性结构模式)常见模式解读单线结构基本模式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完整模式前面还会有序幕,后面还会有尾声。目前高考选文多为这样的结构模式。双线结构由两条线索组成,或一明一暗,或一主一副。摇摆式(一波三折式)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大多数小说的情节发展轨迹并不呈现为一条直线,不会很顺利地循着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行进,而往往会在发展或高潮处横生枝节,使情节发生波折,经历一定的波折后,再回到正轨。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
7、魅力。对话式以人物在特定场景中的富有个性的对话,构成作品的主体。言为心声,这种形式便于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结构简洁明快。采用对话的手法,直接切入生活的横断面,透视人物的精神世界,将他们各自所持生活态度的差异显示出来;在有限的篇幅内,折射出较丰富的思想。2.外国小说模式外国小说模式常见模式解读“延迟”式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紧张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在这种捉迷藏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实现小说的结构张力。如牲畜林。“突转”式(“欧亨利”式)在结尾处,情节突然向相反方向转变,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通常都出人意料,但由于前面的情节早已埋下伏笔,所以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从而增加小
8、说情节的生动性。“横截面”式将时空浓缩到一个小小的点上,在精巧的结构中展开漫长的时间和立体的无限空间。如半张纸。意识流式它打破了时间这一恒常的维度,让人物的意识在超时间的空间里按照心理时序任意往来。如墙上的斑点。(三)情节技巧1.情节波澜安排技巧情节波澜安排技巧名称释义作用抑扬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所料。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悬念是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通俗地说,它是指在小说的叙述中先设置一个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以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设置在
9、开头,引领下文,引人入胜;设置在文末,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之效;设置在矛盾处,勾连情节,深化内容。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渲染气氛,表现事物或突出主题。衬托描绘某一事物来表现另一事物的艺术手法。它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使文章更生动,人物、事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突转在小说结尾部分,作者常常采用突转的方法形成情节的某种“巧合”、某种意料之外的反转,或者是人物性格的“急剧改变”。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表现小说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2.情节严密安排技巧情节严密安排技巧名称释义作用线索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物
10、,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小说的事件,还可以是故事发生的空间、时间。使情节更加集中紧凑;使人物性格更加突出,形象更加丰满;使主题更加丰富,得以深化。照应是篇章间的某些内容和意思在不同部位上的互相关照与呼应。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伏笔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提示或暗示。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后因果更分明。铺垫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衬托主要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以作衬垫。蓄积气势,突出主旨。(四)情节段落作用1.小说开头方式和作用小说开头方式和作用悬念式开头开头提出疑问,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引起读者思考(或在情节发展中回答)。写景式开头开
11、头写景,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直切式开头小说直接切入场景,直接将读者置于故事情节之中,现场感与参与感强烈。2.小说结尾方式和作用小说结尾方式和作用出人意料的结局从结构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从表现手法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令人伤感的结局从主题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从表达效果看,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令人喜悦的结局从主题看,凸显美好人性,符合大众审美,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从阅读者看,喜剧性的结局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从表达效果看
12、,小说的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耐人寻味。戛然而止的结局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引人深思。以景作结的结局从结构看,照应标题,首尾呼应。从情节看,暗示情节发展、故事结局。从人物看,烘托人物。从主题看,升华主题。从读者看,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大一轮复习讲义课堂学案复习任务1.借助小说的线索,梳理小说的基本内容。2.掌握小说情节构思的技巧,并能结合内容赏析效果。3.学会分析情节段落的作用。【考情微观】年份卷别篇名题干表述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0全国越野滑雪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
13、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6分)情节安排显与藏的效果考查角度有整体与局部两种。整体重点考情节安排与线索,局部重点放在结局。无论考查哪种角度,都重在作用、效果分析。浙江雪作者用了哪些手法使小说结构紧凑?(6分)结构紧凑技巧2019 全国到梨花屯去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小说为什么首尾均有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细节作用2017 全国 天嚣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5分)线索作用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结尾作用【知识图要】请同学们课前认真阅读“
14、知识清单(九)”,了解小说文体及情节相关知识大一轮复习讲义活动一借助教材,理解情节知识参照小说有关情节知识,重温学过的课文,填出下表内容。篇名情节概述情节线索情节结构情节技巧祝福穷苦农家妇女祥林嫂在经历丧夫、改嫁、夫死子亡的悲剧后仍遭歧视,最后沦为乞丐,在“祝福”时死去悬念、衬托、重复“我”回忆鲁镇有关祥林嫂的见闻倒叙式、嵌套式(故事里套故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双线结构、一波三折式装在套子里的人嵌套式夸张、戏剧化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得罪高俅被刺配沧州,分配看守草料场。因大雪来到山神庙,偷听到陆谦等人要杀他的密谋后,杀死三人,投奔梁山明线:林冲寻仇人、报仇暗线:陆谦等人密谋害林冲悬念、巧合、突转、伏
15、笔、双线古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好像一个“套中人”,看到未婚妻骑自行车上街,认为不体面;与她弟弟争吵,被她弟弟从楼梯上推下来,不久死去兽医伊凡伊凡尼奇讲述别里科夫的故事变形记意识流、魔幻(变形)、突转格里高尔辛苦工作,支撑着整个家。忽然有一天,他变成了甲虫,丧失了劳动能力。此后,家人一反之前对他的尊敬态度,逐渐显现出冷漠、嫌弃、憎恶格里高尔“变形”后,自己、家人、上司的一系列反应意识流式、魔幻式大一轮复习讲义活动二一文练透 提升情节分析能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任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任务。送米孟宪歧傍晚,老林来了。老林是党的地下交通站站长。柳溪归老林直接领导。跟老林来的一个人挑来两袋粮食
16、。老林说:“清凉洞的伤员没粮了,你把这100斤小米送过去。”柳溪点点头。老林又说:“今晚就走,越快越好。”老林走后,柳溪把两袋小米打开,他把双手伸进小米里抚摸着,那种感觉真好!他家断顿了,他已经吃了两天野菜团了。10岁的儿子见到小米,高兴地问:“爹爹,这回咱家可以吃小米干饭了吧?”柳溪摇摇头:“不可以的。这米不是咱家的,是给东家的。”儿子噘起了小嘴说:“一顿也不能吃吗?”柳溪说:“东家的米,一粒也动不得。”老婆颤巍巍地问:“你看,咱就留一点点,给娃熬口粥喝。大人好对付,娃受不了啊,行不?”柳溪叹口气:“不行。这是救命粮,动不得啊!”老婆默默地给柳溪拿过两个菜团。柳溪装起一个,把另一个递给儿子:
17、“我一个就够了,这个给你。”老婆又从儿子手中把菜团要过来说:“穷家富路,来回一天一宿,一个菜团咋够?”柳溪说:“我会在路上想法子的!”在老婆幽怨的目光里,在儿子祈求的眼神里,柳溪果断地挑起了两袋米,隐进夜色中。柳溪家距清凉洞约70里,过了乔家镇全是山路,树木参天,荆棘丛生。柳溪挑着米,困苦可想而知。天亮后,柳溪来到乔家镇。多半夜的奔波,柳溪已经没有力气了,他摸摸怀里的菜团,舍不得吃。他知道,进了山里,才更累,这菜团可是他的救命粮啊。柳溪把米袋放在一家面馆前,进门跟掌柜说:“赏我一碗热水吧!”掌柜看看门口的两袋米问:“啥呀?”柳溪答:“给东家还的米。”掌柜嘿嘿笑:“你这人真傻,拿着金碗要饭吃。这
18、样吧,你拿小米换我的面汤,咋样?一斤换一碗。”柳溪摇头:“东家的小米,万万动不得。”掌柜沉了脸:“你的小米动不得,我这热汤也喝不得。”柳溪转身挑起小米就走。掌柜喊:“还东家的小米多一斤少一斤该咋着?你死心眼啊?”柳溪边走边说:“我死心眼。反正这米不能动。”出了乔家镇,就进山。柳溪实在是走不动了。路边有小溪,他跑过去,双手捧起水来,喝个痛快。喝了不少水,肚子饿的滋味小了些。他坐在路边,发现了一株小黄花,一看,是苦麻子,这东西能吃,就是特别苦,管败火的。柳溪乐了:嘿嘿,这里有野菜,就饿不着我。他吃了苦麻子,又看见了婆婆丁,还有羊妈妈,这些都是他小时候最喜欢吃的野菜,不一会儿,就吃得满口青绿色。有东
19、西填了肚子,柳溪的劲儿又来了。刚走几步,柳溪见一男人一瘸一拐地走过来。男人问:“你挑的啥东西?”柳溪答:“小米。”男人问:“卖点给我吧?家里没吃的了。”柳溪答:“东家的小米,我哪敢卖呀?”男人仍不死心:“你给我一半米,我给你两块大洋。”柳溪想:100斤小米也就值一块大洋,现在50斤小米给两块大洋,这买卖合适呀。柳溪说:“这样吧,今儿这米不能动,明儿我给你送来,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行不?”男人面露难色:“可是,我这会儿缺粮啊。”柳溪只好说:“这我可帮不了你。”男人一瘸一拐地走了。柳溪心里难受。他想,这小米如果不是送给八路军伤员的,他说啥也要卖给这男人点儿,一家人挨饿,那滋味他尝过啊。柳溪望一眼前
20、面的大梁,拿出菜团,大口吃起来。他知道,翻过大梁,就到了清凉洞。吃完菜团,他顿觉又来了劲,挑起小米,跨步翻梁。站岗放哨的战士发现了柳溪。10多个伤病员一同来到洞口迎接他。陈连长握着柳溪的手说:“柳哥,你辛苦了!我代表大家谢谢你!”说罢,陈连长给他敬了一个军礼。陈连长吩咐赶紧熬小米粥,柳大哥一定饿急了。这时,一个男人一瘸一拐地走进来,柳溪一看,是路上遇见的那人。陈连长说:“这是新来的张排长,粮食没运来,肯定是有困难,我们自己也得想法子,我就派他出山买粮。”张排长把经过一说,大家都哄堂大笑。柳溪喝了一顿香喷喷的小米粥。(选自民间故事选刊,有删改)下面是本文的思路导图,请结合文本填出空缺内容。精读这
21、一篇,学通这一类答案柳溪拒绝掌柜的换米要求柳溪拒绝一男人重金买米的要求(一)情节梳理、概括题请梳理出小说的行文思路。精做试题答案地下工作者柳溪在接受党组织交给的给八路军伤员送米的任务后,先拒绝妻儿的讨米请求,再拒绝掌柜的换米要求,又拒绝一男人重金买米的要求,最后将米安全地送到八路军手里。1.梳理、概括方法梳理、概括方法阅读小说最基础的开端工作就是梳理、概括情节。它有三种方法:(1)按小说叙述、情节发展的顺序梳理,即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2)按线索梳理。先找出线索,然后梳理出线索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3)抓住场面梳理。一般一个场面梳理为一个情节,小说中的场面就是人物活动的场所。点拨关键
22、2.梳理、概括要求梳理、概括要求(1)从主人公的角度叙述。故事复杂、关涉的人物较多时,一般首先从主人公的角度叙述、概括,而且要前后贯通。(2)叙述要完整。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叙述、概括。尤其是“何人”“何事”这两个要素坚决不能省略。“何事”一环有时要包括“原因、经过、结果”。(3)叙述、概括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3.答题模式答题模式(1)主人公在时地,做了事(2)小说先写了接着写又写了最后写(3)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二)分析线索题小说的线索是什么?有何作用?答案(1)线索是“送米”。(2)作用:全文围绕“送米”展开情节,结构清晰,情节集中;借“送米”过程中出现的各种
23、状况,表现柳溪作为革命者的原则,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送米”过程中,展示了非常时期百姓的困难生活,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有力地表现了主题。【类题延读类题延读】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2015年全国卷马兰花)答案第一问:明线是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发的冲突,暗线是麻婶母女的还款过程。第二问:设置麻婶母女还款这一暗线,虽然着墨不多,但仍可展现她们的品质,丰富小说的主题;明暗线索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把握小说线索的关键点有两个:把握小说线索的关键点有两个:一是找出并找准线索。找出线索的办法主要有:标题判“线”;以物求“线”;反复出
24、“线”(反复出现的事物或语句);以情寻“线”;时空缀“线”。至于找出多条线索,可以依不同的人物寻找,或者按人物的外部行为与内心活动区别。二是分析线索的作用。一般要从情节、形象、主题方面考虑。一可使小说结构清晰;二可巧妙安排结构,揭示、丰富、深化主题;三可丰富、突出人物形象。双线结构要特别注意暗线在丰富人物形象、深化主题、展示广阔的时空等方面的作用。(三)分析情节整体构思题小说在谋篇布局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说明。答案巧设“送米”线索,使叙事更集中,使人物形象更突出。多使用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展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使用衬托、对比手法,通过妻儿、掌柜、八路军排长的衬托,使主人公的革命品质更加突出。【类
25、题延读类题延读】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2020年全国卷越野滑雪第9题)答案小说的情节是两人的越野滑雪及在小客栈的逗留,这只是小说“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通过小说已有的情节安排,可以推测出其背后隐藏着更为丰富的内容,尤其是两人在滑雪之外的生活;这种情节安排使小说大量留白,引人遐思。所谓情节构思,就是指作者打算怎么写小说,怎么布局小说的结构,它涉及以情节结构为中心的方方面面。要答好这种多要素的整体鉴赏题,须从情节结构出发,综合思
26、考推进情节、表现人物、表达主旨及读者感受等方面的作用或好处。答好此题,有两个关键点:(1)准确判断情节构思的技巧与特点。情节安排的中心。结构特点(开头与结尾有何特点)。叙述角度(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线索特点(单线与复线、明线与暗线)。叙述人称(第一、二、三人称)。安排技巧(对比、悬念、抑扬、衬托、突转等)。(2)全面、具体分析表达效果。在准确判断后,就要结合情节的具体内容作出解释,如“突转”,应指出它原先的情节是什么,“突转”成什么情节。分析表达效果虽然要从人物、主题、环境等方面进行,但宜更多地考虑这种技巧自身带来的审美效果,且这种效果最好用术语表达出来,如悬念迭起,激发兴趣,增加神秘
27、感,使情节简洁、曲折等。(四)分析情节段落题1.请分析开头一段的作用。答案交代柳溪的党员身份和他送小米的用途。照应题目“送米”。为柳溪后面拒绝别人的行为提供思想支撑。理解段落的作用,一般从内容、结构、手法和读者四个方面来分析。内容上,一般考虑本身写了什么,与主题的关系。结构上,一般考虑位置,然后思考前后关联的问题。手法上,既要注意常规的修辞,更要关注关涉全文的修辞;既要注意修辞手法,更要关注表现手法,尤其是抑扬、对比等。读者方面,主要关注给读者的感受,比如悬念、想象等,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引起读者的注意、思考等。对此类题,既要积累一些名词术语,更要结合文章具体分析,答题模式
28、要规范。分析小说开头情节段落的作用,要做好以下两点:(1)精细阅读开头文字,把握其内容要点、开篇方式。(2)结合开头段落的常见作用,答好这篇小说的开头作用。开头常见作用:环境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奠定感情基调。情节作用:为情节展开做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人物作用: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主题作用:开篇点题。读者作用:提出疑问,引起读者的思考;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小说中,柳溪家人、面馆掌柜以及张排长都向柳溪要米,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答案丰富了文章内容。小说就是借一次次要米的情形,使故事情节得以展开。突出了主人公不为自己、一心为公的形象
29、特征。一次次的要米,使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得以在一次次的矛盾冲突中完成,从而突出了人物的优秀品质。揭示了小说主旨,高度赞扬了主人公作为一个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分析小说中间情节句段作用,除要认真阅读把握内容外,主要应结合其位置考虑其作用。(1)情节作用:推动情节的发展,形成高潮、转折;形成照应或埋下伏笔。照应就是文学作品前后文之间的呼应。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伏笔是指文学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在小说中使用伏笔,能使小说情节曲折,结构紧凑,构思精巧,前后呼应。(2)人物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心理),强化人物情感。(3)主题作用:深化主题,突出(暗示)主题。3.小说结尾一
30、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用“喝了一顿香喷喷的小米粥”突出了柳溪不辱使命后的愉悦心情,更好地塑造了人物形象。用语虽然十分简洁,但照应题目“送米”,并交代了故事结局,使故事情节更为完整。故事由“送米”开始,由“喝粥”结束,既平淡朴素,又耐人寻味。,与小说开头段相比,小说结尾段同样特别重要,它不仅是情感主旨的结穴处,而且是作者用力构思的匠心之处,尤其对于微型小说来说,更是在结尾处引爆“审美的雷管”。因此,小说结尾处成为命题的重点部位和热点区域也就不足为奇了。(1)见木知林的整体感知。题来自文,做题之前,须以文知题,不论时间多么紧,都必须了解文本写了什么,结尾写了什么,扣小说要素,扣记叙文体的六
31、大要素,甚至就抓人物、事件两个主要因素,快速明晓小说写了什么,结尾又写了什么。(2)扣住结尾的特点分析其作用和效果。有的是自然结尾,有的是奇峰突起,有的是戛然而止,有的是神来之笔不同的特点有着不同的作用和效果。只有抓住了特点,才能答准答好,这是至关重要的。(3)表达效果要综合思考。表现手法上,是否与前文伏笔照应,使人觉得在情理之中;或者与前文形成对比,升华主题,发人深思。主旨上,深化(升华)主旨,含蓄地点明主旨,揭示主题。人物形象塑造上,表现人物的心理、性格、品质、经历、命运、能力等。故事情节上,是否照应标题和开头,使结构紧凑,脉络清晰,合情合理。氛围上,是否形成小说的独特艺术氛围。读者方面,
32、是否带给读者不同的感受体验。【类题延读类题延读】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2017年全国卷天嚣第6题)答案小说人物“他”所知有限,这样写很真实;故事戛然而止,强化了小说的神秘氛围;打破读者的心理预期,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大一轮复习讲义巩固学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糖醋张唐波清“糖醋张”,是个挺有名气的厨子,也是个挺有名气的铺子。张爱国的爹病死得早,娘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他长大。张爱国打小就讨厌读书,翻开课本头皮就发麻,逃学便成了他的家常便饭,娘也拿他没辙。娘有一手好厨艺,糖醋排骨糖醋鱼,糖醋豆
33、腐糖醋薯,糖醋茄子糖醋梨,那可是十里八乡第一厨。123456789娘的心里打着盘算,老话说得好,饿不死的厨子,冻不死的铁匠,咱就将这门手艺传给儿子吧,也算是替他寻了一条谋生的路。说来也巧,张爱国读书没兴趣,学厨子可是上心得很。他做起糖醋菜来,一点就通,一学就会。张爱国听说城里开餐馆赚大钱,他便一头闯进了县城,开张了一家叫“糖醋张”的小铺子。张爱国自豪地说,这个“糖醋张”的招牌,还是咱宴请了几位文化人琢磨出来的呢。123456789123456789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个“糖醋张”的小餐馆,虽然铺面的位置有些偏,可架不住张爱国的手艺精湛,味道堪称一绝,一传十,十传百,门庭若市,生意兴隆。慢慢地,食
34、客们便四处传播张爱国的神奇传说,那就是什么客人吃什么菜,他只要看一眼就知晓,客人定个价位就行,无需自己点菜,他保准伺候得客人一百个满意。就因为这个神奇的传说,小县城里的人们,从此便忘却了张爱国的名字,只记得他就叫“糖醋张”。新来的张副县长就是不信“糖醋张”的神奇传说。张副县长下了班,挤进了“糖醋张”铺子,他点了个高档价位,好奇地坐等上菜。几分钟的工夫,主菜就上了桌,糖醋茄子糖醋梨,还配了几碟爽口的小吃。张副县长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糖醋茄子,外脆里嫩,酸酸甜甜,味蕾全开;张副县长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糖醋梨子,酒香扑鼻,沁人心脾,胃口大开。123456789张副县长乐呵呵地走了。店里的伙计好奇地问“糖
35、醋张”,你咋就知道他爱吃啥呢?你没看出他是个当官的人?当官的平时大肉大鱼吃腻了,他们就好这口“素”的。“糖醋张”有板有眼地说。一帮在机关上班的年轻人就是不信“糖醋张”的神奇传说。下了班,男男女女挤进“糖醋张”铺子,几个男的坐一桌,几个女的坐一桌,两桌都点了个中档价位,好奇地坐等上菜。几分钟的工夫,主菜就上了桌,男的那桌是糖醋排骨和糖醋茄子,女的那桌是糖醋鱼和糖醋梨,还分别配了几碟爽口的小吃。只见几个小伙子尝了一口糖醋排骨,红亮油润,肥而不腻,爽口开胃;只见几个小姑娘尝了一口糖醋鱼,香酥酸甜,落口逍遥,回味无穷。123456789这帮年轻人乐呵呵地走了。店里的伙计好奇地问“糖醋张”,你咋就知道他
36、们爱吃啥呢?你没看出他们是上班族吗?他们平时的伙食时好时差,咱就要“荤素搭配”,男的一般爱吃油腻的,咱就端上糖醋排骨,女的一般爱吃细腻的,咱就端上糖醋鱼;俗话说“茄补阳,梨滋阴”,糖醋茄子自然就上给男的那桌,糖醋梨自然就上给女的那桌。“糖醋张”有板有眼地说。一群在城里打工的泥瓦匠就是不信“糖醋张”的神奇传说。工地上刚收工,泥瓦匠们就邋里邋遢地挤进“糖醋张”铺子,他们点了个低档价位,好奇地坐等上菜。几分钟的工夫,主菜就上了桌,两份糖醋排骨,两份糖醋鱼,两份糖醋茄子,两份糖醋梨味道自然好。123456789这群泥瓦匠乐呵呵地走了。不等店里的伙计好奇地张口,“糖醋张”有板有眼地说,这些农民工外出讨生
37、活不容易,整天卖苦力,工地伙食又差,肚子里缺油水,咱可要多上菜,上好菜。这些年,“糖醋张”就靠这个神奇的传说发了财,在县城里修了房,买了车,娶了妻,生了娃。终于有一天,“糖醋张”突然想起了还在乡下独居的老娘。专车迎接老娘进城。那天,“糖醋张”兴奋地说,娘,咱给您炒几个拿手菜。娘迟疑地问,爱国,你可晓得娘爱吃些啥?123456789“糖醋张”拍着胸脯回着话,娘,您放一万个心,咱可是阅人无数,什么人爱吃什么菜,咱从来就没看走过眼。何况咱从小就知道娘爱吃啥。“糖醋张”在铺子里替他娘摆了一桌糖醋全席,糖醋排骨糖醋鱼,糖醋豆腐糖醋薯,糖醋茄子糖醋梨铺子里,客人们的桌面上都是光盘行动,唯独老娘的那桌没动过
38、筷子。娘,这是咋地?您不是最喜欢吃甜食吗?“糖醋张”惊奇地问。娘沉默了稍许,然后很平静地说,爱国,娘在五年前就得了糖尿病。“糖醋张”扑通一声跪倒在娘的脚跟前(有删改)1234567891.(梳理情节结构或内容)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请概括出情节发展的跌宕之处。123456789答案张爱国的爹死得早,且张爱国打小讨厌读书,母亲只好教张爱国学厨谋生,儿子很上心,一学就会。张爱国变成“糖醋张”后,分别招待过张副县长、白领、泥瓦匠,虽群体差别大,但都能使之满意。“糖醋张”招待自己的老娘,却对自己母亲的身体、饮食等不了解。2.(分析线索及其作用)小说的线索是什么?以此为线索行文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123
39、456789答案(1)线索是“糖醋张”。(2)好处:能集中笔墨刻画张爱国作为“糖醋张”的这一生动的形象和这一生意兴隆的铺子;能围绕“糖醋张”叙述众多事件,推动情节的发展;能突出主题,启示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不要忽略了与家人的情感联络。3.(分析中心事件或枢纽事物在谋篇布局中的作用)小说后半部分以“糖醋张”烧菜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123456789答案“糖醋张”烧菜,是小说后半部分的主要内容,串起几个重要事件,自然地推动情节的发展。“糖醋张”烧菜是连接各类人物的枢纽,既正面刻画了“糖醋张”的精湛厨艺和他看人上菜的本领;又通过写其他人物对菜品的满意,从侧面衬
40、托“糖醋张”的形象。“糖醋张”烧菜,能让张副县长、白领、泥瓦匠满意,却不能让自己的母亲满意,深化了主题。“糖醋张”烧菜的故事,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也能引发读者的深入思考。4.(分析结尾的艺术效果)小说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123456789答案从情节结构上看,它使故事陡然生出波澜,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且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结尾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从形象上看,突出了张爱国幡然悔悟、知错自责的特点和娘体谅、疼爱儿子的特点。从主题上看,通过写娘、儿子的行为,肯定了年轻人勤劳肯干、用心经营,打出一片天地的奋斗精神,同时告诫年轻人应关心一直默默支持自己的父母,启示
41、人们思考生活与工作的目的,物质不应是唯一的追求,不能为了追求物质而忽略了情感。5.(分析短小段落的作用)这篇小说的段落大都很短小,有的还采用了一句一段的形式,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123456789答案有助于推动情节的发展。便于加快叙事节奏,适合本文迅速推进小说情节发展的需要,使得文章在描述张爱国招待各类人之后,能很快转换到“招待”自己母亲的事件上。有助于调动读者的想象力。本文段落虽然短小,但内容的表达简洁而准确,富有提示性,能够有效调动读者的想象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夜叶圣陶一条不很整洁的里弄,一幢一楼一底的屋内,桌上的煤油灯放着黄晕的光,照得所有的器
42、物模糊、惨淡。桌旁坐着个老妇人,手里抱一个大约两周岁的孩子。那老妇人深陷的眼眶里,红筋牵牵地,发亮;放大的瞳子注视孩子的脸,定定地,凄然失神。123456789近来,那孩子特别会哭,叫开了头便难得停,好比大暑天的蝉儿。老妇人百般抚慰,可是不大见效,直到他自己没了力,一壁呜咽,一壁让眼皮一会开一会闭而终于阖拢,才算收场。123456789今晚老妇人感到特别安慰:到这时候了,孩子的哭还不见开场,假若就这样倦下来睡着,岂不是难得的安静的一晚?然而她又感到特别不安:不晓得就将回来的阿弟怎么说法,不晓得几天来醒里梦里系念着的可怜宝贝到底有没有着落。这时候,她注视着孩子,她衰弱而创伤的脑里,涌现着雾海般迷
43、茫的未来。她不敢再想,无聊地问孩子:“大男乖的,你姓甚?”“张。”大男随口回答。“不!不!”老妇人矫正他说,“我教你,大男姓孙。记着,孙,孙!”“孙。”大男并不坚持,仰起脸来看老妇人的脸,就这样学着说。老妇人心头一阵酸。“随便哪个问你,你说姓孙,你说姓孙”声音渐渐凄咽了。“哇”大男突然哭起来了。小身躯死命地挣扎,泪水淌得满脸。老妇人知道每晚的常课又要开头,便以柔和的声音来呜他。大男照例不理睬,喉咙却张得更大了,“哇妈妈呀”这样的哭最使老妇人伤心又害怕。那一声就如一针,针针刺着自己的心。她于是站起来走,把大男横在臂弯里。从她那动作的滞钝以及步履的沉重,可见她确实有点衰老了。123456789搭,
44、搭,外面有叩门声,同时,躺在跨街楼底下的那条癞黄狗汪汪地叫起来。她吓得一跳,但随即省悟这声音极熟,一定是阿弟回来了,便匆遽地走去开门。门才开一道缝,外面的人便闪了进来;连忙,轻轻地,回身把门关上,好像提防别的什么东西也乘势掩了进来。“怎样?”老妇人悄然而焦急地问。“唉!总算看见了。”阿弟摸着额角,颓然,像完全消失了气力。“看见了?”老妇人的眼睛张得可怕地大,心头是一种悲痛而超乎悲痛的麻麻辣辣的况味。123456789“阿姊,我今天遇见的那个弟兄,是一个好人。我找着了他,求他的恩典,指点我去认一认他们的棺木。我告诉他这两个人怎样地可怜,是夫妻两个,女的有年老的娘,他们的孩子天天在外婆手里啼哭,叫
45、着妈妈,妈妈,请他看老的小的面上发点慈悲心。“他约我六点钟在某路转角等他。我自然千多万谢,提早等着。他引着我向野里走,一路同我谈。啊那弟兄嘴唇粘着支纸烟,一壁吸烟,一壁幽幽地说,那一天,我们那个弟兄,上头的命令呀,缩了好几回,才皱着眉头,砰地一响开出去。又是三响,才算结果了,两个染了满身红。123456789“他说棺木都写着号码,他记得清楚,十七、十八两号是他们俩。我们逐一认去,认到了,一横一竖放着,上面外国号码十七、十八我识得。”“十七,十八!”老妇人忘其所以地喊出来,脸色凄惨,眼眶里明莹着仅有的泪。一阵忿恨的烈焰在她空虚的心里直冒起来,泪膜底下的眼珠闪着猛兽似的光芒,“那辈该死的东西!”阿
46、弟看阿姊这样,没精没采回转头,叹着说,“我看棺木还好的,板不算薄”。123456789“我告诉你,”老妇人咬着牙,身体索索地震动,继续说,“我不想什么了,明天死好,立刻死也好。这样的年纪,这样的命!怕什么呢!我是姓张的丈母,映川的娘,我要到街上去喊,看有谁把我怎样!”忿恨的火差不多燃烧着她的全身,语声毫无顾忌地哀厉而响亮。她拍着孩子的背又说,“说什么姓孙,我们大男姓张,姓张!啊!我只恨没有本领处置那辈该死的东西,给年青的女儿女婿报仇!”123456789阿弟听呆了,怀着莫名的恐惧,伸手掏衣袋。“他们留着字条呢!”他说着。“啊!字条!”老妇人身体一挺,周身的神经都拉得十分紧张。字条拿出来了,是撕
47、破了的一个联珠牌卷烟匣子,反面写着八分潦草的一行铅笔字。阿弟凝着细眼凑近煤油灯念这字条。“儿等今死,无所恨,请勿念。嗤!这个话才叫怪。没了性命,倒说没有什么恨。恳求善视大男,大男即儿等也。他们的意思,没有别的,求你好好看养着大男;说大男就是他们,大男好,就如他们没有死。只这无所恨真是怪,真是怪!”123456789“拿来我看,”老妇人伸手攫取那字条,定睛直望,像嗜书者想把书完全吞下去那样地专凝。但她并不识字。“大男,我的心肝,楼上去睡吧。”她立起来走向楼梯,嘴唇贴着孩子的头顶,字条按在孩子的胸口,憔悴的眼放着母性的热光,脚步比先前轻快。她已决定勇敢地再担负一回母亲的责任了。“哇”孩子给颠醒了,
48、并不张眼,皱着小眉心直叫,“妈妈呀”一九二七年十一月四日作毕(有删改)123456789注注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革命群众。本小说反映的就是这一历史事件。123456789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描绘了一幅凄凉惨淡的暗夜图,暗示了老妇人与孩子的生存 环境之恶劣。B.“近来,那孩子特别会哭”的原因是孩子岁数太小,而外婆年老,照 料难以周全。C.老妇人告诉孩子说他自己姓孙,而且反复强调,是怕孩子时间一久忘 了自己的姓氏。D.老妇人不识字却专凝地看字条,说明她在悲愤的打击之下,已经有
49、点 神志恍惚了。123456789123456789B项对原因的解说错误,外婆未必照料得不周全。孩子哭的原因主要是见不到妈妈。C项“是怕孩子时间一久忘了自己的姓氏”错,其实是怕孩子说错会带来祸患。D项“在悲愤的打击之下,已经有点神志恍惚了”错。老妇人的这个动作说明,她懂得了女儿女婿的心思,参透了字条的意思。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以“夜”为标题,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自然背景,同时具有象征 意义:统治者凶狠异常,整个社会还处在黑暗残暴的统治之下。B.小说多次提到孩子哭,而且两次写他哭着喊“妈妈呀”,使情节 前后连贯,相互呼应,真实自然,小说的结构因此显得很严谨。C.
50、“眼眶里明莹着仅有的泪”“泪膜底下的眼珠闪着猛兽似的光芒”,这样的细节描写表明老妇人不再伤感,只有愤怒,意欲报仇雪恨。D.老妇人在女儿女婿被捕后,感到哀伤痛苦;在听到阿弟的介绍后,充 满了对敌人的愤怒;而在听了遗书内容后,内心变得坚定而充实。123456789123456789“表明老妇人不再伤感,只有愤怒”错,伤感是不会消失的;“意欲报仇雪恨”说法不准确,老妇人说的是“我只恨没有本领处置那辈该死的东西,给年青的女儿女婿报仇”。8.请指出小说的两条线索各是什么,它们是怎样交织起来的。请指出小说的两条线索各是什么,它们是怎样交织起来的。123456789答案(1)明线:老妇人看护孩子,在静夜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