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作者单位: 喀什第六中学 作者姓名:排孜力亚阿斯卡【内容主旨】在资本主义和商品经济的双轮驱动下,欧洲人的“发财梦”愈发炽热、强烈而迫切,以哥伦布为代表的航海家们将个人的航海抱负与时代大潮、国家意志、历史机遇相结合,共同催化了史诗般的远洋航海探险。经过15-17世纪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航海活动,开辟了多条新航路,建立起了全球视野和全球联系,由此向世人呈现了一个较为完整、清晰的世界。【教学目标】知道全球航路开辟的时空主线、人物图谱、主要成果;基于史料理解全球航路开辟是多种历史诱因交织共谱的产物,以历史比较的方法理解新航路之“新”;感悟在远
2、洋探险中个人使命与时代、国家的联系,感悟全球航路开辟塑造的全球视野、全球意识、全球联系。【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以典型史料的互补互证解释全球航路开辟的典型现象, 掌握集证、辨据、诠释、评价的方法与路径。教学难点:围绕哥伦布,以叙事见人、以人串史、以点带面的方法,组织设计合理的教学线索。【教学过程】环节1:导入主题出示葡萄牙、西班牙国旗,引导学生寻找国旗设计中的航海元素葡萄牙国旗上“浑仪”形象、西班牙国旗上的饰带标语“海外还有大陆”。顺势提问:为何两国不约而同地将航海元素置于国旗上?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浑仪曾是欧洲重要的导航仪器,在大航海时代,葡萄牙船员常使用它来探索未知海域;而西班牙
3、国旗上的两根大力神柱代表着对海权的守护,一条红色饰带绕过其中一柱,上面写着“海外还有大陆”,代表着西班牙对海外领地的探索,但在发现新大陆之前,饰带上却写着:“海外不再有大陆”。将航海元素纳入国旗,是因为两国都曾是因航海而兴的国家,起自于15世纪的大航海活动成为他们值得骄傲的历史记忆,因此浑仪、大力神柱、标语都成了民族精神的符号象征。结合地图上的两国的地理位置陈述:上述“大航海”指的是1500年左右由西班牙、葡萄牙开启的远洋航海探险,主要成果是开辟了多条全球新航路。而航海家是那个时代的主角之一,他们的梦想、使命与时代大潮、国家意志、历史机遇等交织出了史诗般的远洋航海探险,而哥伦布就是其中的代表。
4、设计意图:从现实回溯历史以激发学习兴趣,由时代铺陈人物以形成思维过渡。环节2:“发财梦”与“航海梦”简要介绍哥伦布生平,着重其航海梦想和早期航海经历。出示第一组史料:圣塔菲协定节选(见附录资料1)、哥伦布航海日记节选(见附录资料2)、哥伦布遗嘱节选(见附录资料3)。组织讨论:从材料看,哥伦布从航海探险中可以得到什么?他通过怎样的方式实现其航海梦想?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和过渡:第一,圣塔菲协定反映了通过航海探险哥伦布可以实现名利双收,荣耀、任职、财富这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欧洲的人文主义精神,通过海外冒险展现个人实力、实现个人价值、获取个人荣誉和财富。这是航海家甘愿冒险的驱动力。第二、远洋航海探险需要
5、巨大投入,哥伦布的梦想必须和国家意志相结合,争取王室支持、与王室订立契约、回报王室所需,才能持续推进航海计划。第三、综合材料1、2、3、4看,西班牙王室有通过远航获取财富、了解东方、传播宗教,建立殖民地等多重动机,哪一个才是核心动机呢? 出示第二组史料: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节选(见附录资料4)、油画放贷者和他的妻子(昆丁梅特西斯 1529年)、马可波罗行纪节选(见附录资料5)、归来没有统帅节选(见附录资料6)。提问:相较而言,当时欧洲人的“发财梦”是如此炽热、强烈而迫切,材料提供了哪些依据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资料5是后人的观点,即商品经济增加了对黄金等货币量的需求,资本原始积累和上层炫富进一
6、步加剧了货币短缺。这一观点在当时的油画细节(放贷者数钱的专注、借贷者等待的焦虑等)中得到了佐证,资料6马可波罗行纪的描述刺激了欧洲人到东方寻金的热情,去东方似乎成为解决货币短缺问题的唯一出路,而哥伦布是该书的忠实拥趸。从资料7看,香料也是欧洲紧俏的商品,但东西方香料贸易控制在穆斯林手里,欧洲人在东方贸易中是被动、出超的一方。借助奥斯曼帝国扩张图,教师进一步解释:当奥斯曼帝国崛起后,对欧洲人想要的过境商品课以重税,东方商品到达地中海后,由意大利商人转运欧洲各国,等到地处偏远的葡萄牙、西班牙拿到货物时,已经是全欧洲最贵的价格了。譬如欧洲最紧俏的商品香料,在西班牙的售价一般是中国的40倍、印度的50
7、倍。因此,摆脱穆斯林的贸易压制,组织直通东方的国际贸易和海外掠夺以实现发财梦,这就是当时欧洲的普遍诉求,在地缘位置偏远并已形成民族国家的葡萄牙、西班牙看来,这尤为迫切。出示哥伦布首次西航旗舰圣玛丽亚号1(Santa Maria)的复原图、新航路的开辟关于哥伦布地理知识的描述(见附录资料7),提问:有人说,当时欧洲的“发财梦”做的正是时候,依据材料如何解释这一观点?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未来现实主义”画家托马斯科斯特奇的画作远洋探险(这幅画作以地理大发现为题材,将大航海的各种条件融入油彩和帆布之上,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结合画面可列表小结:物力条件欧洲拥有适合远航的帆船(从船体结构、船帆
8、、桅杆、吃水线等角度解释),浑仪、罗盘等提供了较为准确的航向;财力条件民族国家(王室)的支持提供了资金;知识条件学者和航海地图代表着地理知识的积累;精神条件圆形地球代表着地圆说被接受,教会的支持提供信念。设计意图:围绕哥伦布的航海梦想和国家意志、时代大潮、历史条件的交织这一主题,由典型史料的互证形成对远洋航海探险动因及条件的认识,在由史实到史论、史料到史观的思维过程中演绎集证、辨据、诠释的方法。环节3:“先行者”与“后来者”放映电影哥伦布传片段,出示并阅读三段哥伦布航海日记(见附录资料8、9、10)以及哥伦布传(见附录资料11),组织讨论:作为探索新航路的先行者,哥伦布的航海计划宏大而富有野心
9、,那么在航海中他遇到了什么?他是如何应对的?你如何看待这些航海经历?学生依据材料回答,教师总结:从材料看,除了常见的狂风巨浪,哥伦布还遭遇了船员的恐惧和躁动、葡萄牙人的竞争威胁、西班牙权贵的排挤、没有找到黄金的失落,他分别以少记航程、谈判交涉、争取国王支持、贩卖奴隶的方式来应对。这样的经历反映了航海探险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性,也反映了哥伦布的勇气和智慧,但也暴露了航海活动的背后时代的无情、国家的激烈竞争、人性的贪婪以及哥伦布的误判。简要介绍哥伦布航海的结局和晚景,借用“谁是美洲之父”这一历史争议,结合材料(附录资料12)介绍美洲大陆命名的由来。提问:因未找到预期的财富,失去了王室的信任、被罢免
10、了总督的职位、晚年又饱受病痛折磨、发现的美洲又被冠以他人的名字,看似晚景极其悲惨的哥伦布却依然被后人称之为最伟大的航海家,他的名字与大航海时代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是为何?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第一,是因为他发现了美洲,开辟了欧美新航路,让新旧世界连接起来。第二,哥伦布的航海探险激发了后来者,哥伦布之后继起无数哥伦布,使得大航海成为波澜壮阔的历史连续剧。西班牙和葡萄牙作为全球航路的先行者,他们分别开辟了欧亚航路、欧美航路、全球航路的主干道,作为后来者的英国、荷兰、法国、俄罗斯等完成了其他航路的开辟。借用教材“问题探究”中“梁启超之问”简要比较郑和航海与欧洲航海的区别:从航海目的、经济形态、国家政策
11、、统治者心态等切入。导问:那么哥伦布之后还有哪些重要的“后来者”?引导学生学生利用时间轴、配套历史地图册上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历史表格梳理全球航路开辟的时空主线、人物图谱、主要成果等。出示教皇子午线示意图、尼古拉斯绘制的世界地图(1467年)、巴蒂斯塔阿格尼斯绘制的世界地图(1544年)、新航路开辟前后世界贸易对比图,组织讨论:依据材料,由“哥伦布们”开辟的新航路究竟“新”在何处?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首先,新航路是相较于传统航路而言的,它是欧洲与东方、新陆屿之间直接贸易的海上航路,它主要以大西洋沿岸的西欧各国为起点,以东方和美洲为终点,不再经过地中海。其次,新航路开辟也激发了欧洲人海权意识,开
12、启了大国瓜分殖民地的先例,引导学生从澳门、孟买、巴西、麦哲伦海峡、圣萨尔瓦多、洛杉矶、巴伦支海、纽芬兰、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岛这些地名中体会航海活动的殖民主义色彩。最后,新航路开辟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建立起了跨越大陆和海洋的全球性联系,一个较为完整、清晰的“新世界”呈现在世人眼前,人类从此有了全新的世界观。设计意图:在典型史料的解释中,以哥伦布的航海经历以点带面、详略取舍地串联和呈现航海史全貌,在历史比较中引出对哥伦布的评价;用图表、地图、时间轴等历史学习工具梳理全球航路开辟的时空主线、人物图谱、主要成果等,引出对新航路之“新”的探讨。环节4:课堂总结。展开本课结构图,由学生补充相应内容,教师
13、进行课堂总结,并点出本课的内容主旨。组织活动交流:结合本课对哥伦布的介绍以及你对他的认识,为其撰写一段百字内的墓志铭,应包含其生平概况、航海成就、历史影响、未竟遗愿。设计意图:基于课标,结构化课程内容,指导学生梳理教学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开放式的课堂活动再次点开哥伦布、激发学生想象力、概括本课所学、铺陈后续教学内容。【结构板书】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驱动发财致富欧亚新航路宗教改革削弱天主教会全球新航路的开辟动机海外传教欧美新航路环球新航路奥斯曼帝国控制东西方商路直通东方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新航路条件王室支持南半球新航路技术支撑【教学策略】1、聚焦史料,演绎方法。引导学生以典型史料
14、的互补互证解释全球航路开辟的典型现象,在由史实到史论、史料到史观的思维过程中掌握集证辨据、评价诠释的方法与路径。2、叙事见人,以点带面。围绕哥伦布,以叙事见人、以人串史、以点带面的方法,重建教学线索,在此过程中感悟个人梦想使命与时代国家的联系。3、运用工具,梳理结构。运用时间轴、地图、表格、结构图梳理知识模块,形成知识结构,指导学生建立知识模块之间逻辑关系。4、组织活动,提升实效。通过撰写墓志铭、观影和影评、绘制历史漫画等活动交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考验历史知识和认识的场景运用,强化学习迁移。【作业设计】1、常规作业:配套练习册本课习题。2、个性化作业(1)观看电影哥伦布传(美国:1992年)
15、,从历史视角写一篇500字内的影评。影评应基于史实、包含史论和史观。(2)依据哥伦布的航海日记,以“哥伦布首航”为题,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绘制一幅六格历史漫画。【资料附录】1“海洋的领主陛下从此赐予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以唐的贵族封号,委任他为所发现的海岛和大陆的司令,在他逝世之后,这个封号和属于他的所有权力将由他的继承人继承哥伦布被封为所发现和夺得海岛和大陆的总督,为了管辖每片发现土地,有权选出管理者”“所有的交易商品,无论珍珠、宝石、黄金和白银、香料或其他货物凡在司令管辖区内购买、交易、发现或夺得的,他都有权得到十分之一的利润其余十分之九的则应呈献给陛下。”圣塔菲协定,1492年2“两位陛下决定派我
16、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王,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归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意大利)克里斯托瓦尔哥伦布:航海日记,孙家堃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7-8。3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以后,我回到卡斯提贝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的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六百哩的小西班牙岛(指海地岛)上得以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哥伦布遗嘱,摘自山西档案,1992年第5期。4.“15世纪以后,西欧各
17、国的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对铸造货币的黄金需求量日益增大新兴的资产阶级要用黄金来扩充资本,社会上层要把黄金用于奢华的生活享受。”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5“蛮子国王之宫殿,是为世界最大之宫此宫有房室千所,皆甚壮丽,皆饰以金及种种颜色。此城有大街一百六十条,每街有房屋一万,计共有房屋一百六十万所,壮丽宫室夹杂其中。”意大利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冯承钧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352。6“在欧洲成千上万个教堂里,下级教士徐徐摇晃着的香炉里,终日烟雾缭绕,而制造神香的数以千亿级的微粒中,没有一颗产自欧洲本土,每一粒都得通过无比漫长的海路和陆路从阿拉伯运来。”奥地利茨威格:归来没有统帅,范信龙译,长
18、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2:引言。7“根据斯托堪内利(意大利地理学家)的推算,向西航行到达东方比绕过非洲更快捷。两人相见恨晚,哥伦布在斯托堪内利的帮助下完善了自己的探险计划。1483年,哥伦布向葡萄牙国王若奥二世呈递了他的探险计划。经过研究和辩论,葡萄牙的专家们认为横跨大西洋到达亚洲的实际距离远远大于哥伦布计划中的航程。这个正确的结论使葡萄牙失去了发现新大陆的机会”邵政达:新航路的开辟,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83。8“哥伦布只得恩威并施,稳住这些船员。至10月1日,船队航程已达707里格,而哥伦布只向船员们公布了他的虚数584里格。”(意大利)克里斯托瓦尔哥伦布:航海日记,孙家
19、堃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15。9“要是当初远征军司令(哥伦布)被他们(葡萄牙)捉走,就休想再被放出来,因为据那个首领说,葡萄牙国王的命令就是如此。”(哥伦布首航时遇到风暴,船队在葡萄牙控制下亚速尔群岛搁浅,一半船员沦为葡萄牙阶下囚,后哥伦布通过外交交涉要回船员。)(意大利)克里斯托瓦尔哥伦布:航海日记,孙家堃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188。10“臣在陛下宫中长期效劳,一直与宫中众多权贵显要的见解相悖,彼等始终与臣作对,将西行之举视为荒诞不经。臣素寄希望于上帝,希望航行终将给基督教事业带来最大荣誉。”(意大利)克里斯托瓦尔哥伦布:航海日记,孙家堃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92。11“由于海地并非黄金产地,得不到黄金的西班牙人开始打起奴隶贸易的主意。1495年,他们抓获了1500名印第安人,其中约有500人被运回西班牙奴隶市场上贩卖”整理自美塞埃莫里森:哥伦布传下卷,陈太先、陈礼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64-165。12“哥伦布至死都相信他达到了印度,也因为这个坚持,他把发现的约占地球陆地1/3的大陆拱手让别人署上了名字。”邵政达:新航路的开辟,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