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第七章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表现利率上升、物价下降、生产经营单经济危机的表现利率上升、物价下降、生产经营单位大量倒闭、大量工人失业,人们的收入减少。位大量倒闭、大量工人失业,人们的收入减少。经济危机的特征: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特征:生产过剩实质:相对生产过剩,实质:相对生产过剩,即从消费资料来看,只是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言的过剩;就生产资料来看,也只是相对于能够作为资本价值增值手段的需要而言的过剩。27.1 7.1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与现实性7.1.17.1.1经济危机的特征经济危机的特征7.1.2经济危机的抽象的可能性经济危机形成
2、可能性的内在根据经济危机形成可能性的内在根据来自于商品形态变化本身;货币为交换媒介条件下危机出现的可能性的原因:一是买卖分离为两个过程。二是随着信用的发展,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所引起的。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危机仅具有可能性的原因:第一,占统治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第二,在商品生产的领域内,各个地方市场彼此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中,如果某个地方发生了买和卖的脱节或者支付方面的困难,对商品经济本身的影响显然是很有限的;第三,小商品生产者通常是为自己所熟悉的本地市场或者固定的买主进行生产,因而供求关系是比较稳定的。37.1.37.1.3经济危机的现实的可能性经济危机的现实的可能性社会生产各部类
3、比例失调与经济危机的现实的可能性社会生产各部类比例失调与经济危机的现实的可能性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剩余价值生产与实现的矛盾与经济危机的现实的可能性剩余价值生产与实现的矛盾与经济危机的现实的可能性剩余价值生产的界限:生产中的工人人数和工人受剥削程度;剩余价值实现的限制:一是受不同生产部门比例的限制;二是受个人消费和生产消费的限制。4生产与市场的矛盾与经济危机的现实的可能性生产与市场的矛盾与经济危机的现实的可能性再生产过程不仅取决于同一国家内相互适应的等价物的生产,而且更取决于这些等价物在别国市场上的生产,取决于世界市场吸收这些等价物的力量和取决于世界市场的扩大。这样,就产生了
4、越来越大的失调的可能性,从而也就是危机在更大范围存在的可能性。57.1.47.1.4经济危机发生的必然性经济危机发生的必然性危机产生的过程危机产生的过程:一般利润率下降导致加速资本积累和提高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最低限额提高;这又引起利润率再次下降,最后出现资本的生产过剩。;资本绝对过剩的条件资本绝对过剩的条件:追加资本所获得的利润为零:当这个条件出现后,利润率突然、急剧下降,下降的原因是资本的价值构成提高。67.2.17.2.1信用对生产的作用信用对生产的作用经济上升时扩大、促进生产经济上升时扩大、促进生产扩大了私有制给资本积累规定的界限;扩大了私有制给资本积累规定的界限;对货币资本进行再分配;
5、对货币资本进行再分配;缩短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过程;缩短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过程;造成虚假需求,促进投机。造成虚假需求,促进投机。77.27.2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的作用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的作用在商品实现困难时,加剧了危机。在商品实现困难时,加剧了危机。7.2.27.2.2信用与危机的关系信用与危机的关系信用对危机有巨大影响,但信用不是危机的原因,它对危机的发展只是起了促进和强化的作用。在信用紧缩时货币资本缺乏只是一个表象,再生产的收缩源于资本的闲置,而不是资本的不足。7.3.17.3.1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原因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原因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运动决定的,但危机
6、只是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各种矛盾的暂时解决,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再生产过程的各种矛盾,只会使他们不断加深和激化。97.37.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7.3.27.3.2经济危机的周期性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周期性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周期性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使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过程也呈现周期性的特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周期:从上一次危机爆发到下一次危机开始之间的间隔时期;再生产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7.3.37.3.3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固定资本更新是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摆脱危机,更新资本。摆脱危
7、机,更新资本。更新固定资产能加速社会生产;更新固定资产能加速社会生产;固定资产在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固定资产在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固定资产的补偿特点固定资产的补偿特点7.47.4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二战后危机新特点:危机次数频繁,周期缩短,生产下降的幅度小。多数时候是物价持续上涨;滞涨使危机深化;危机的各个阶段的特征和界限不明显;7.57.5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经济危机理论批判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经济危机理论批判7.5.17.5.1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演变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演变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危机理论遗产.西斯蒙第的
8、观点马尔萨斯的观点早期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观点1830年后,资产阶级经济学便抛弃了西斯蒙第的需求不足理论,信奉国家不干预经济生活的经济自由主义,否认经济危机的存在;20世纪30年代的观点 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凯恩斯提出了他的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危机理论,主张危机时期,政府必须实施以刺激需求为主的政府干预政策。凯恩斯经济危机学说的演变和影响希克斯将凯恩斯的就业理论概括为IS-LM模型萨缪尔森等一批经济学家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新凯恩斯主义的出现。7.5.2对凯恩斯经济理论的批判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中的合理成分承认资本主义社会存在“非自愿失业”;批判了传统庸俗经济学的萨伊定律;客观描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凯恩斯理论错误凯恩斯对萨伊定律的否定是不彻底的;凯恩斯承袭了斯密教条,不可能科学说明资本主义经济的总量关系;他将一条曲线辩护性地描绘为独立的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他杜撰了“三大心理规律”15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