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优质课教案.doc

上传人(卖家):云出其山 文档编号:3305877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亭集序《优质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兰亭集序《优质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兰亭集序《优质课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兰亭集序《优质课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兰亭集序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2过程与方法:诵读法、探究法,体会作者由乐到悲的思想感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教学重点:把握文言知识,诵读全文。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怀。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 问:大家是否喜爱中国的毛笔书法?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书画作品:王羲之的兰亭序帖卷。 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王羲之有书圣之美称,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众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出示图片。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记下了他们的千

2、古风流,王羲之为这些诗作的书序兰亭集序,更以其文采书艺双绝而脍炙人口。 今天我们不仅欣赏到其书法美,还要跟大家一起来欣赏其文章的美。二、听录音再出示碑贴全文 三、自由读四、赏析第一段本文记叙了这次兰亭集会的盛况,让我们先来看,这是怎样的一个集会?时间、地点、事由、人物、景 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析:引以为流觞曲水 文人都是高雅之士,因此,他们的聚会免不了酒与诗,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产品,他流觞

3、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出示流觞曲水图片,伴白:看到这幅图,似乎时光倒转,回到兰亭集会上,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直到今天,每年三月三日,有许多书法家、画家、文学家都会聚集此地,流觞曲水,借古人之地,抒现代人的豪情。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俯。接下来,乘着快意,信步登上兰亭的最高处。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阔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视,大自然万物是如此繁茂兴盛,生机盎然。王羲之,纵展目力,开畅胸怀,要把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使自己的

4、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尽享人生的快乐。 作者发出由衷的感慨,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五、再读第一段。女生读六、范读第二段,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看看在接下来的一段中,又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找出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一个字痛。 痛苦?痛心?痛惜?悲哀?不忙作答,先看作者是因何而痛?俯仰:指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相联。 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事打交道,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

5、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比方,就着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施展人生的抱负?讲析: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乱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6、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 况修短随化, 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这种痛是痛什么?是痛惜之情,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痛惜

7、。 七、指导全文诵读。个别读,男生集体诵读八、赏析第三自然段。找出表达其情况的词:悲悲与痛是一样的情感吗?不一样,让我们先来看看他为什么悲?悲什么? 作者为什么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找出这句话:固知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贤者。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他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

8、于上一段的痛,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更加深刻感人。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开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读最后一段。九、朗读。十、小结全文: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极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十一、尾声: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是后之贤者,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方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阻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部编版 > 必修 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兰亭集序《优质课教案.doc)为本站会员(云出其山)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