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8-14环境保护概论1环境保护概论环境保护概论环境保护概论1第一节 环 境 与发展的辩证关系环境保护概论1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就是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与环境的关系。包括经济与环境,人口与环境、科学技术与环境、政治与环境;文化与环境、道德与环境等的辩证关系。环境保护概论1 一、经济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是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环境保护概论1 1.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制约因素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制约因素 环境是资源,大气、水、土地、生物、海洋都是资源。这些资源都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环境资源是有限的,在一定的
2、时空条件下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负载有额律”是一条重要的生态规律。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物质条件和基础,一方面可以直接支持和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会在一定的时期制约着经济发展的方向、规模和速度。环境保护概论1 2.经济是环境的主导 在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中,经济是矛经济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盾的主要方面,起主导作用。经济行为决定对环境的利用方式。若以大量消耗资源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盲目地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建设,牺牲环境求发展,势必造成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而以建立低消耗、高效益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即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为环境保护提供物质和技术支持,促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地发展。环境保护概论1二、人口与
3、环境的辩证关系二、人口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并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同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组成复杂关系的人的总称。环境保护概论1 人口发展作为社会过程与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它们构成对立统一的关系。保持适度人口(数量适度、素质较高)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然而,若人口增长失控,作为社会消费主体、人口过多,对环境构成巨大压力,将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与破坏。环境保护概论1 1.世界人口的发展环境保护概论1世界人口每翻一番所需年数人口(亿)到达年份 所需年数 2.5 公元初年 5 1650 1650 10 1800 150
4、20 1930 130 40 1975 45 环境保护概论1世界人口每增加十亿所需年数 到达的 增加10亿 大致年份 所需年数第一个10亿 1800 全部人类史第二个10亿 1930 130第三个10亿 1960 30第四个10亿 1975 15第五个10亿 1987 12 第六个10亿 1999 12环境保护概论12.中国的人口发展环境保护概论1环境保护概论1环境保护概论1建国后人口发展状况建国后人口发展状况年份 总人口(万)经过年数1949 541671954 60266 5 70499 10 1969 80671 51974 90859 51984 103475 101988 10961
5、4 41995.2.15 120000 72005.1.6 130000 5环境保护概论1中国的人口发展环境保护概论1 中国最大的特点是人口多,要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除了要控制人口的增长外,更重要的是提高人口素质.人脑不是自然资源,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比自然资源更重要,它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还能开发创造新的自然资源,它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的永续利用。环境保护概论1世界人口和中国人口的发展历程,都经历了3个历史阶段。(1)高、高、低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自从人类诞生以来,直到工业革命以前,世界人口发展绝大部分处于这个阶段。据估算,本阶段人口总数很少,每200km2少于
6、1人,平均每千年增长20。环境保护概论1(2)高、低、高阶段(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人们生活和医疗卫生水平也有显著改善,世界人口于公元1600年达到了5亿。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增长达到了历史高峰,出现了人口爆炸的局面。环境保护概论1(3)低、低、低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由于各种原因,欧美发达国家中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呈现了下降的趋势,有些国家出现了人口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现象,但发展中国家的人口依然继续增长从全球来看,人口增长速度开始减缓,但全世界每年仍能增加近1亿人。环境保护概论1人口环境容量:也称为地球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
7、力,指一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地球对人口的最大抚养能力或负荷能力。通常人口容量并不是生物学上的最高人口数,而是指一定生活水平下能供养的最高人口数,它随所规定的生活水平的标准而异。如果把生活水平定在很低的标准上,甚至仅能维持生存水平,人口容量就接近生物学上的最高人口数;如果生活水平定在较高目标上,人口容量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经济适度人口。3、人口的环境容量、人口的环境容量环境保护概论1 在70年代国外生态学家曾对地球生态系统的人口容量进行了估算,最乐观的估计是地球可养活1000亿人,但多数认为只能养活100亿人左右。环境保护概论1 我国人口与环境的矛盾相当尖锐。国家把控制人口和保护环境作为两项基本国策
8、。许多专家学者也作了大量系统研究。以我国生态系统稳定的支付能力为基础,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容量进行测算:从淡水供应看,我国不宜超过4.5亿;从土地资源看,不宜超过10亿,从粮食产量看,不宜超过12.6亿;从蛋白质供应看,我国人口不宜超过6.8亿。等等。综合上述各个专题研究成果得出一个结论,百年后我国理想的人口数量应在6.57亿之间。环境保护概论1我国人口数量大,这是一个既成的事实,现实的问题就是,在人口多的基础上如何发展经济。环境保护概论1 人口数量过大对环境是一种压力,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但人口数量大不是环境问题的唯一根源。如日本可算是人口众多,人口密度高的国家,且境内多山地,但日本的自然保护
9、相当好。这主要是因为日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高,人口的增长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人口的环境素质高。最重要的是把科教兴国真正落到实处,把十几亿人变成发掘不尽的人力资源宝藏.这是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环境保护概论1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有助于保护环境。环境保护概论1三、科学技术与环境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增强了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能力的同时,也大规模地改变了环境的组成和结构,改变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系统。现代化工业的迅速发展,造成了许多环境问题,有些甚至给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害。环境保护概论1 人们治理和保护环境也要依赖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类利用环境改造环境的能
10、力,增加环境的人口容量。人类还可以通过生态工程,通过节能、开发新能源等科学技术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环境保护概论1 (一)悲观派的观点 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D.L米都斯米都斯,其主要代表作是增长的极限增长的极限。他对人口、粮食、工业化、非再生资源和环境污染等五大问题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主要论点是:四、环境与发展前景展望四、环境与发展前景展望P262环境保护概论1 1.在未来一个世纪中,人口和经济需求的增长将导致全球性危机非再生资源枯竭、可耕地面积下降、生产衰落、人均食品和人均工业产品大幅度下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加重、人口死亡率急剧增加。除非人类自觉限制人口增
11、长和工业发展,这一悲剧将无法避免。环境保护概论1 2.如何改变上述增长趋势呢?他们认为,“社会经济应向均衡的目标前进,而不是增长”。“人类与自然之间日益扩大的鸿沟是社会进步的后果”。但是,“我们不能指望单靠技术上的解决办法使我们摆脱这种恶性循环”,只有停止地球上人口和经济发展,才能维护全球性平衡。有些学者认为增长的极限报告提出的达到全球均衡状态的几条措施,实际上是主张“零的增长论零的增长论”。环境保护概论1 (二)乐观派的观点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赫德森学院美国未来研究所所长H康恩康恩,其代表作有下一个2000年。他认为,2000年以后的2175年,世界人口虽已达到150亿,世界总产值却可达到3
12、00万亿美元,人均所得约2万美元,可以说人们生活比较富裕而且已经能够控制自然。无论是能源、原料、粮食,还是其他方面,在今后200年间,地球上可以绰绰有余的支持150亿世界人口。环境保护概论1 前苏联学者E.K费多罗夫院士也对增长极限的论点提出不同看法。他认为,生物圈的资源对人类的发展是足够的,地球“能够负担得起约10倍于目前人口的生存。”用地球上现有资源保障居民需要的可能性不是某种固定的量,这个量是随生产方式的改进而不断增长的。环境保护概论1 对以上的观点,我们的看法是:第一,不沦是悲观派还是乐观派,他们关于人类困境问题的研究是有意义的。尽管他们所持的观点不同,研究的结果不同,但他们的争论引起
13、人们对世界未来前途的关注,其意是深远的。环境保护概论1 第二,我们认为悲观派看法是片面的。人类在利用资源的过程中都发生过危机。但每次危机的发生,资源的紧缺,都迫使人们寻找新的替代物,把可用资源的范围扩大到惊人的程度。同时,人们的危机意识将激发人们克服危机的智慧和能力,使人类找到克服危机的途径。环境保护概论1 悲观者之所以得出错误结论,关键在于:一是因为他们只考虑了自然因素作用,只看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这一点,历史与现实证明,特定历史时期限制增长的因素,不是自然因素,而是社会因素,诸如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等。他们尤其忽视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否认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能够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环
14、境保护概论1 乐观派观点的错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当代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估计不足;二是认为只凭技术进步和市场调节就能自然解决人类的发展问题,没有看到任何社会发展形式都会有它的极限。环境保护概论1 第二节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环境保护概论1 1.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持续发展”一词问世,只有40多年的时间。但因其关注人口、资源、生态的协调发展,很快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一词最早见诸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R.卡森卡森的著作寂静的春天寂静的春天。这本论述杀虫剂、特别是滴滴涕对鸟类和生态环境毁灭性的
15、危害的著作,使卡森一度备受攻击,但书中提出的有关生态的观点最终还是被人们所接受。环境保护概论1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全球围绕“环境危机”、“石油危机”,爆发了一场关于“停止增长还是继续发展”的争论。在增长的极限中。根据数学模型预言:在未来一个世纪中,人口和经济需求的增长将导致地球资源耗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除非人类自觉限制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悲剧将无法避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可持续发展”一词,逐渐成为流行的概念。环境保护概论1 1981年奥尔利欧佩奇在世界的未来和R布朗在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书中提出了“协调发展”的思想。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指在以人类为核心和主体的人类生态系统中,人类通
16、过不断理性化的行为和规范,协调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协调人类的持久生存与资源分配的当前与长远关系,从而实现全人类总体目标的最优化。(P2649)为了实现协调发展的目标,应该协调多方面的关系,做到社会、经济与技术之间的和谐统一,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和谐统一,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能力的协调统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环境保护概论1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环境保护概论1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
17、会上,来自世界178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通过了21世纪议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一系列文件,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并将之付诸全球的行动。环境保护概论1 世界各国都已意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必须从传统的发展模式转变为可持续发展模式。有学者认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是人类一个世纪以来最深刻的警醒。从1972斯德哥尔摩的人类环境会议,到1992年的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经过20年的实践和反思,人们从环境与发展的辩证人们从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和全球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中关系和全球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中,找到了解决环找到了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道路,世界各国普遍接受了境问题的
18、正确道路,世界各国普遍接受了“可持续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战略”。回顾1972至1992年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的看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人类经过反思后所做的正确抉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环境保护概论1 二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内涵二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内涵 1.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此词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提出以后,已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目前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解释和理解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环境保护概论1 .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其的定义是“可可持续发展是能满足当代人需要持续发展是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需要
19、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在此定义的基础上,许多学者对其进行补充和修定。.侧重于生存学的定义:在不超出维持生存系统涵容能力(不破坏生态系统)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生活品质。.侧重于经济学定义:指不降低环境质量和破坏世界自然资源基础的经济发展。.侧重于技术学的定义:利用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它自然资源的消耗.。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环境保护概论1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公平性原则公平性原则 指机会选择的公平性.这里指的公平性具有两层含义。代际公平代际公平:指世代之间纵向公平性.即当代人和后代人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由于资
20、源与环境是谋求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前提,尤其是资源的减少对后代人的发展影响更大,所以实现“代际公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使自然资源的拥有量相对稳定在某一水平上。代内公平代内公平:指当代人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这种平等表现在国与国之间或地区与地区之间.人类在地球上生存,在享有地球的资源上,应该是人人平等的。环境保护概论1 .持续性原则持续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恢复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根据生态系统持续性的条件和限制因子,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对资源的要求,在生态系统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环境保护概论1.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把当代人类
21、赖以生存的地球或局部区域看成是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这种系统论的观点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并为人与资源的分析提供了整体框架。环境保护概论1 共同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其所体现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而实现这一目标,也必须是全球人民的共同行动。环境保护概论1 可持续发展具有三个方面的指标:即经济的、环境的和社会的。环境保护概论1 三三.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特征: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特征:由于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各有侧重,定义各不相同,然而不论哪种定义,可持续发展都具备以下共同的特征共同的特征: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
22、长,提倡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逐步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过渡。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可持续发展以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环境保护概论1 四四.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表现具体表现 工业应当是低消耗高效益,能源应当被清洁利用;资源永续利用,粮食保障长期供给;人口与资源保持相对平衡;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环境保护概论1 五五.可持续发展具有地域性可持续发展具有地域性,阶阶段性和不同的水平段性和不同的水平 不同的地区由于存在不同的自然环境背景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可持续发展必然会有不同的起点,阶段,途径和特色与之相适应。图环境保护概论1环境保护
23、概论1环境保护概论1环境保护概论1环境保护概论1环境保护概论1环境保护概论1环境保护概论1环境保护概论1环境保护概论1环境保护概论1环境保护概论1环境保护概论1环境保护概论1环境保护概论1环境保护概论1同在一片蓝天下环境保护概论1 经济发达国家,面临环境与经济的矛盾,公众普遍意识到环境是重要的。如美国的62%,欧共体的59%的民众倾向于保护环境,这些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抑制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主动帮助贫困国家发展经济,以维护地球村的整体利益。环境保护概论1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落后,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地区性乃至全国性的温饱问题,文化素质低下,民众往往倾向于尽快发展经济,宁愿
24、以环境为代价,而政府在决策时也往往强调经济增长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走“先污染后治理”,“先开发再保护”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弯路。环境保护概论1 对于可持续发展学术界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部分一部分学者认为经济增长应以保护资源潜力,保护环境为前提,“只吃利息,不吃老本”,主张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力;另一部分另一部分学者则主张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生态环境可以为此牺牲,资源应充分开发利用,不必过滤将来,“车到山前必有路”。环境保护概论1 六.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颁布的21世纪议程要求各国制订并组织实施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和政策。1992年8月中共
25、中央、国务院批准转发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这是联合国环发大会以后中国所制定的第一份环境与发展方面的重要纲领性文件。环境保护概论1 中国制定了国家级和部门级的各项行动计划。如中国21世纪议程(国家级),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部门级)等。为了更好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决贯彻环境保护这项基本国策,1996至1998年先后两次由江泽民同志亲自主持召开了“中央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江泽民指出:“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工作关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子孙后代的生存和繁衍,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不仅本世纪最后这几年要抓的很紧,下个世纪也要抓得很紧,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要抓得很紧。各
26、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一年接一年,一届接一届地把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工作抓紧抓好。”环境保护概论1环境保护概论1 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七、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谋求人地协调环境保护概论11.崇拜自然阶阶 段段时时 期期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水平主要环境问题主要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人地关系思想崇拜自然崇拜自然采猎文明采猎文明水平低下,发展缓慢水平低下,发展缓慢 改造环境能力微弱改造环境能力微弱 恐惧和依赖恐惧和依赖 环境保护概论12.改造自然阶阶 段段时时 期期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水平主要环境问题主要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人地关系思想
27、改造自然改造自然 农业文明农业文明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灌溉和农耕灌溉和农耕依附减弱依附减弱,对抗增对抗增强环境趋于恶化强环境趋于恶化环境科学萌芽环境科学萌芽 环境保护概论13.征服自然阶阶 段段时时 期期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水平主要环境问题主要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人地关系思想征服自然征服自然工业文明工业文明发展速度惊人发展速度惊人全面不协调全面不协调,人地矛人地矛盾激化盾激化,局部地区环局部地区环境污染演变为公害境污染演变为公害人类试图成人类试图成为环境主宰为环境主宰 环境保护概论14.谋求人地协调阶阶 段段时时 期期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水平主要环境问题主要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人地关系思想谋求人地协调
28、谋求人地协调2020世纪世纪6060年代以来年代以来人口激增,资源欠缺,人口激增,资源欠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达到较高的水平达到较高的水平 环境和发展得到关注,环境和发展得到关注,2020世纪世纪7070以来以来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人口、资源、环境和认,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发展相互协调 环境保护概论1 概念概念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求的能力。环境保护概论1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1)建立
29、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一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世界观、场深刻的变革,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改变,价值观、道德观的改变,是人类行为方式的变革是人类行为方式的变革 公众是否认识、愿意接受公众是否认识、愿意接受并积极参与是这些变革的并积极参与是这些变革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环境保护概论1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2)公众在行动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我们能为可持续发展做点什么?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再生纸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采用节水措施将旧东西、书籍捐献以节俭为荣环境保护概论1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保护它、珍惜它保护
30、它、珍惜它我们责无旁贷我们责无旁贷只要我们愿意只要我们愿意只要我们有心只要我们有心一个举手之劳一个举手之劳可以为濒危的地球带来新生可以为濒危的地球带来新生可以为燃烧的地球带来希望可以为燃烧的地球带来希望环境保护概论1环境保护概论1 第三节 中国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环境保护概论1 中国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共10条,第一条是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论述了转变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加速我国经济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选择。第二至五条,是中国环境与发展的战略任务。第六至九条,是战略对策。最后一条,是“参照环发大会精神,制定中国行动计划”。环境保护概论1 一、实行持续发展战略 是整个纲领性文件的核心
31、部分,主要论述了两方面的内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加速我国经济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选择。十大对策第1条中重申了“三同步”战略方针。三同步:三同步:即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同步规划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要编制环境保护规划,将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和计划中,并将有关的污染防治费用纳入各级政府预算”。环境保护概论1 同步实施是在新项目建设中,必须严格按法律规定,先评价,后建设,并坚持“三同时”制度;三同时:三同时:一切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企业,防治污染的项目,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32、对已经建成的项目,淘汰那些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的工艺、装备和产品。把握住以上环节,才能做到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协调发展,才能保证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环境保护概论1 二、工业污染的防治 防治工业污染的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和污染者付费。严格控制新污染,积极治理老污染,推行清洁生产,实现生态可持续性工业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资源节约型、科技先导型、质量效益型的工业道路。环境保护概论1 三、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城市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及生物资源,防治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和交通污染,建立城市绿化系统,改善城市生态结构和功
33、能,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全面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这是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改革开放的需要,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治理城市“四害”,有重点的减轻和逐步消除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对城市的污染。环境保护概论1 四、能源利用率的提高 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长期偏低,而且提高缓慢。中国能耗分别是法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巴西的3.8倍,印度的1.64倍,不仅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巴西、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环境保护概论1 五、生态环境的保护 1.推广生态农业 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土壤污染、土地沙化,已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出路就在于推广生态农业。从试点的经验看,开
34、展生态农业建设后,粮食总产增长幅度达15以上,光能利用率提高1030,地力提高、有机质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环境保护概论1 2.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 科学家预言,生态环境破坏的灾难将取代战争的恐怖而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危险。我国森林覆盖率低,人均森林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l1.3。所以,必须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确保森林的稳定增长,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3.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保护概论1 六、加强科技开发 1.大力推进科技进步 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根本的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工农业产品的科技水平,积极研究,因地制宜地开发或引进无废、少废、节水、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筛选和推广
35、环境保护适用技术。2.加强环境科学研究 加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支持和鼓励建设生态示范区工程。3.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正确引导和大力扶持环保产业的发展。环境保护概论1 七、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1.资源有偿使用 大气、水、土地、生物、环境自净能力,空间等都是资源,而资源是有价值的,要有偿使用。要提高已征收的水资源费:普遍征收自净能力使用费(非超标的排污费),推行排污权交易。2.把自然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核算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增值和贬值。环境保护概论1 八、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 环境意识是衡量社会进步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特别是提高决
36、策层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能力。环境保护概论1 九、健全环境法制,强化环境管理 实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环境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强化环境管理是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有效手段。环境保护概论1 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计划环境保护概论1 中国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国家行动中,处于世界各国的前列。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率先制定了21世纪议程;我国较早确立可持续发展为国家基本战略;我国在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索与理论贡献上也具有鲜明的特色。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必将对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能实现。环境保护概论11.1.实行持续发展战略实行持续发展战略二、四项重点战略任务(2-5)2.2.工业污染的防治工业污染的防治3.3.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4.4.能源利用率的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提高5.5.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三、四项战略措施(6-9)6.6.加强科技开发加强科技开发7.7.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8.8.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9.9.健全环境法制,强化环境管理健全环境法制,强化环境管理10.10.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计划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计划 中国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中国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2022-8-14环境保护概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