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 入辛弃疾词的风格之豪放,思想之深邃,又由于他壮志难酬、蹉跎终老的境遇,使得词的格调不免苍凉沉郁。报国无门,他慨叹“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壮志难酬,他的愤懑喷薄而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尽管一生怀才不遇,他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梦想的脚步,始终执着地跋涉在抗金复国的艰难道路上。永遇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学习目标1、了解词人的生平及其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理解作品中所用典故的含义及作用。3、把握词作内容,理解辛弃疾寄托在词中深沉的爱国情感。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时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
2、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所上美芹十献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多抒写力图恢复山河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代表作品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青玉案元夕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著有稼轩长短句。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这期间,1203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胄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1204年韩侂
3、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忧心忡忡,满怀悲愤而写下的。咏史怀古词多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等为题材,通过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描写古迹来抒发作者的兴衰之感。常常将“咏史”与“言志”相结合的特点,运用借景抒情、对比、典故、衬托等表现手法。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等,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或内容为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如李商隐的马嵬。永遇乐:词牌名京口:古城名,因临京岘山、长江口
4、而得 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亭:即北固楼,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怀古:追念古代的事情,大多是通过今昔对比,借古讽今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江山千古依旧,割据的英雄孙仲谋,却已无处寻觅。无论繁华的舞榭歌台,还是英雄的流风余韵,总被无情风雨吹打而去。那斜阳中望见的草树,那普通百姓的街巷,人们说寄奴曾经居住。遥想当年,
5、他指挥着强劲精良的兵马,气吞骄虏一如猛虎。元嘉帝多么轻率鲁莽,想建立不朽战功,却落得仓皇逃命,北望追兵泪下无数。还记得四十三年前,我战斗在硝烟弥漫的扬州路。真是不堪回首,拓跋焘的行宫下,神鸦叫声应和着喧闹的社鼓。有谁会来寻问,廉颇将军年纪已老,他的身体是否强健如故?【思考1】结合课文注释和课外积累,明确词中哪些句子用了典故。典故一:典故二:典故三:典故四:典故五:孙仲谋,即孙权,三国时吴国的国君。始置京口镇。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抗衡曹魏,拓宇开疆,形成三国鼎峙的局面。典故典故1 1:“英雄无觅,孙仲谋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处”孙仲谋典故典故2 2:“人道寄奴曾住人道寄奴曾住”寄奴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
6、小名。刘裕的祖先移居京口,他在这里起事,晚年推翻东晋做了皇帝。刘裕曾两次率领东晋军队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刘寄奴典故典故3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年号。宋文帝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遭到重创。“封狼居胥”是用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在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大礼的故事。典故典故4 4:“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鼓”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曾反击刘宋,兵锋南下,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后称“佛狸祠”。后佛狸祠成为异族侵略者成功的象征。辛弃疾写此词时,扬州和佛狸词均已被金占领。典故典故5 5:“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7、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后来赵王想重新任用他,派人去探看他的身体状况。廉颇在使者面前,吃饭一斗、肉十斤,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思考2】赏析上片1.“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明确 “舞榭歌台”代指孙权创立的功业,“雨打风吹”指历史的风雨,自孙权以后,京口一带屡遭兵患,到辛弃疾时已将近千年,当年孙权的风流余韵已荡然无存。词人慨叹眼前的景象,表明了他既崇拜孙权,又为当前的时局担忧。【思考2】赏析上片2.上片写到了孙权和刘裕,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词人借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什么情怀?明确 孙权和刘裕都是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事业都是在京口起步的。词人通
8、过写两位英雄人物,表达了自己力主抗金和决心收复中原的宏大抱负,抒发了自己的爱国热情。【思考2】赏析上片3.词人写孙权和刘裕一略一详,有何用意?明确 上片在塑造这两个人物时,详写刘裕出身贫贱,却能建功立业,更说明了“事在人为”的道理,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仰慕。在当时韩侂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含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我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上片即景抒情,由景物联想到孙权和刘裕,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思考2】赏析下片1.分析“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这三句的用意。明确
9、警告当朝,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思考2】赏析下片2.作者为什么写“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明确 本句追忆自己当年南归途经扬州时所见惨状,表达了词人对百姓苦难的同情,对耻辱现状的哀痛,含蓄地表明自已不会忘记耻辱。【思考2】赏析下片3.词人写佛狸祠下的迎神赛会的一幕景象,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什么心情?明确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如不迅速恢复失地,百姓安于异族统治,将会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令人痛心。表达了对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思考2】赏析下片4.下片把回忆中扬州一带的战火和眼前佛狸祠的红火两个场景放在一起有何意图?明确 “
10、佛狸祠下”两句,从缅怀往事中回到眼前现实。“佛狸祠”是北魏太武帝建造的行宫。当地老百姓年年在此迎神赛会,很是热闹。运用这个典故表明沦陷已久的江北各地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朝臣民。这一组对比,说明人们已忘国耻,统治者苟且偷安,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对南宋王朝的不满。对比【思考2】赏析下片5.“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三句该如何理解?明确:这三句洋溢的是满腔豪情。词人借用廉颇的典故,表达自己虽已年过花甲,但壮志未减、雄心犹在的豪迈气概。这三句也蕴含着悲愤。“凭谁问”三字写出词人想到赵王有再用廉颇之心,还派人去探问,而朝廷却无重用自己之心,更无探问之人,抒发了词人空有报国之志却报国
11、无门的悲愤。下片用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追述历史上的沉痛教训和亲身经历,表现出词人对当权者轻敌冒进的担忧,并写自己虽有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但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本词通过写登上北固亭,追忆古人的丰功伟绩,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善用人才的愤懑。1.分析“用典”,明确作用词句历史人物作用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人道寄奴曾住元嘉草草,封狼居胥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表现作者渴望抗敌救国的热情表达作者决心收复中原的远大抱负借鉴历史,委劝韩侂胄不能草率行事表达对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以廉颇自比,虽已年老仍想为国效
12、力但不得,抒发了作者壮志未酬的苦闷2.分析“对比”,明确作用“古代英雄业绩古代英雄业绩”与与“可悲的社会现实可悲的社会现实”刘裕的刘裕的“气吞万里如虎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与刘义隆“赢得仓皇北顾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前的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烽火扬州路”与眼下与眼下“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廉颇遭馋上有赵王派人聘问廉颇遭馋上有赵王派人聘问”与与“自己冷落的处境自己冷落的处境”针砭南宋的萎靡不振针砭南宋的萎靡不振打有准备的仗,善用人才打有准备的仗,善用人才朝廷的无能致使百姓的民族感情很淡朝廷的无能致使百姓的民族感情很淡报国无门的愤懑报国无门的愤懑3.分析“借古讽今”,明
13、确作用借赞扬孙权、刘裕借赞扬孙权、刘裕借讽刺刘义隆借讽刺刘义隆借感叹借感叹“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借廉颇以自比借廉颇以自比指责南宋统治者苟安江南。影射宋孝宗用张浚北伐而以失败告终一事,并以此警告韩侂胄北伐。影射南宋统治者不思收复中原,以对此表示不满。表示自己的爱国之心,和对朝廷不重视贤能的愤懑。辛弃疾的词,辛弃疾的词,“慷慨纵横,有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可一世之概。”永遇乐永遇乐京口北固京口北固亭怀古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这首亭怀古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这首先决定于作品深厚的思想内容和深厚先决定于作品深厚的思想内容和深厚的爱国热情,同时也因为它代表辛词的爱国热情,同时
14、也因为它代表辛词语言艺术上特殊的成就,语言艺术上特殊的成就,借古讽今借古讽今,典故运用典故运用得恰到好处;得恰到好处;善用对比善用对比,词,词丰意曲,丰富了作品的形象,深化了丰意曲,丰富了作品的形象,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作品的主题。苏轼和辛弃疾同属豪放词派,在词史上并称为“苏辛”,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分别为两人的代表作,请比较这两首豪放词的异同。1.从内容和标题上来说,两首词均为怀古之作,且题目格式都是“地点+怀古”(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非常清晰。2.从风格上来说,两首词都极具豪放之风。念奴娇赤壁怀古开篇即以浩荡的江流入词,把整首词带入了一个极为广阔的空间和甚为悠远的时
15、间背景,然后以酣畅淋漓的笔墨描写了雄奇壮观的赤壁景观,把读者带入了那波澜壮阔的古战场。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起句就说江山犹在,而孙权这样的英雄已无处寻觅,接着以刘裕、廉颇等历史人物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却报国无门的感慨。辛词气势极雄浑,意境却极沉郁。3.从主旨的表现方式上来说,这两首词均托古喻今。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了一个风流儒雅、从容淡定而大破敌军的周瑜的形象,从词中,我们看到了词人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无限敬仰,看到了词人对自己坎坷人生的深沉感慨,看到了词人面对人生失意时的旷达与自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无处寻迹的孙权和刘裕这样的英雄人物,写草率出兵而落得仓皇北顾的刘义隆,写年老而爱国之心不衰的廉颇。词人借这些古人表达了收复失地、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也表达了对主战派的期望和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讽刺和谴责,显示了其面对国家危亡勇于担当的豪迈气概。主要表现在抒情方式上。苏词多寓情于景和直抒胸臆,词风显得开阔明朗,旷达乐观。念奴娇,赤壁怀古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抒发了词人羡慕古代英杰、感慨自己年华老去、功业无成的思想感情。辛词最典型的特征是用典抒情,词风显得含蓄蕴藉,激愤沉郁。值得一提的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运用的诸多历史典故都与这首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密切相关,使词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增强了词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