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国文学外国文学第二十四讲第二十四讲列夫列夫托尔斯泰和托尔斯泰和安娜安娜卡列尼娜卡列尼娜一、终身忏悔的托尔斯泰一、终身忏悔的托尔斯泰 n列夫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 n (Lev Tolstoy,18281910)n19世纪俄国最著名的大世纪俄国最著名的大作家,他代表了作家,他代表了19世纪世纪俄国文学发展的顶峰,俄国文学发展的顶峰,是俄罗斯古典文学的终是俄罗斯古典文学的终结。结。1、贵族出身、贵族出身n贵族公子气贵族公子气n托氏出身贵族,一岁多死了母亲,九岁死了父托氏出身贵族,一岁多死了母亲,九岁死了父亲,在姑妈抚育下长大,形成多疑、热情、易亲,在姑妈抚育下长大,形成多疑、热情、易冲动而又自由发
2、展的性格。冲动而又自由发展的性格。n n生活放纵生活放纵n 直到直到2020岁,他还没有确定自己的生活道路,岁,他还没有确定自己的生活道路,又被上流社会的放荡生活吸引进去,经常去莫又被上流社会的放荡生活吸引进去,经常去莫斯科玩乐赌博。斯科玩乐赌博。n他在日记中写:他在日记中写:“我生活得完全像头畜牲,虽我生活得完全像头畜牲,虽然并不完全放荡,但自己的工作全抛弃了,精然并不完全放荡,但自己的工作全抛弃了,精神极度沮丧。神极度沮丧。”他悔恨自己的放荡生活,向往他悔恨自己的放荡生活,向往道德上的纯洁。道德上的纯洁。2、探索人生意义、探索人生意义n托氏长期思考人生的意义,表现出对宗教和道托氏长期思考人
3、生的意义,表现出对宗教和道德问题的关心,他不断考虑自己的贵族生活是德问题的关心,他不断考虑自己的贵族生活是否有罪的问题,从而产生了忏悔的情绪。否有罪的问题,从而产生了忏悔的情绪。n从从7070到到8080年代,他的思想发生了一场年代,他的思想发生了一场“激变激变”,要同贵族地主生活决裂。他认为最重要的问题要同贵族地主生活决裂。他认为最重要的问题是是“拯救灵魂拯救灵魂”,反省自己的罪恶。,反省自己的罪恶。3、忏悔、忏悔平民化生活平民化生活n托尔斯泰写作了托尔斯泰写作了忏悔录忏悔录,内中谈道:,内中谈道:n“我否定了我们这个圈子的生活我否定了我们这个圈子的生活为了理解为了理解生活,我应当去理解的生
4、活,我应当去理解的不是我们这般寄生不是我们这般寄生虫的生活,而是这些创造生活的、平常的劳动虫的生活,而是这些创造生活的、平常的劳动人民的生活,以及他们赋予生活的意义。人民的生活,以及他们赋予生活的意义。”n 直到晚年,托尔斯泰还下地干活,著名直到晚年,托尔斯泰还下地干活,著名画家列宾特地为他作画:画家列宾特地为他作画:托尔斯泰在耕托尔斯泰在耕田田。田间的托尔斯泰田间的托尔斯泰4、婚姻与爱情、婚姻与爱情n1862年,托氏爱上了宫廷医生别尔斯家的二女年,托氏爱上了宫廷医生别尔斯家的二女儿,儿,17岁的索菲亚岁的索菲亚安德烈耶芙娜。安德烈耶芙娜。n他渴望幸福,却又充满疑惧,自己已经三十有他渴望幸福,
5、却又充满疑惧,自己已经三十有四,早年又有过放荡生活,不会享有家庭幸福四,早年又有过放荡生活,不会享有家庭幸福了。而索菲亚太年轻,像一张白纸一样不能玷了。而索菲亚太年轻,像一张白纸一样不能玷污。污。n婚前日记,清算爱情婚前日记,清算爱情n索菲亚看了日记十分痛苦,几经思考,她原谅索菲亚看了日记十分痛苦,几经思考,她原谅了他,同意结婚。托氏如释重负,感到彻底清了他,同意结婚。托氏如释重负,感到彻底清算了自己过去的历史,他以一个新人的姿态开算了自己过去的历史,他以一个新人的姿态开始安定下来,全力投入了创作。始安定下来,全力投入了创作。n史诗风格小说史诗风格小说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18691869年)
6、年)n晚年出走晚年出走n晚年,托的思想激变和平民晚年,托的思想激变和平民化生活不为妻子理解,这使化生活不为妻子理解,这使他很痛苦,他与妻子的关系他很痛苦,他与妻子的关系日益恶化。日益恶化。n1910年年10月月27日,托氏坐日,托氏坐马车离家出走。马车离家出走。5、去世、去世n1910年年11月月7日,他因肺炎在阿斯塔波沃夫车日,他因肺炎在阿斯塔波沃夫车站去世,终年站去世,终年82岁。岁。没有碑石的墓地没有碑石的墓地二、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二、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n1.早期:探索期(早期:探索期(18471863)n托氏的青年时代正处于俄国农奴制改革背景中。托氏的青年时代正处于俄国农奴制改革背景中
7、。他是一个具有精英思想的年轻大学生,在大学他是一个具有精英思想的年轻大学生,在大学时代就积极探索俄国的出路。时代就积极探索俄国的出路。n开明地主立场开明地主立场n 他的探索结果是站在开明地主的立场上观他的探索结果是站在开明地主的立场上观察社会,幻想以改良的办法协调地主和农民的察社会,幻想以改良的办法协调地主和农民的关系,改善农民的处境,关系,改善农民的处境,主张贵族主张贵族“平民化平民化”。n自传性短篇小说自传性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一个地主的早晨(18571857年)年)n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从事农业改革,却得不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从事农业改革,却得不到农民的理解。农民的理解。n2、中期:转变
8、期(、中期:转变期(18631883)n 托氏在转变自己思想时,发生了一场深刻的托氏在转变自己思想时,发生了一场深刻的精神危机。危机起于精神危机。危机起于1869年的年的“阿尔札玛斯的阿尔札玛斯的恐怖恐怖”。俄罗斯小镇俄罗斯小镇“阿尔札玛斯的恐怖阿尔札玛斯的恐怖”n阿尔札玛斯是俄国的一个城镇,阿尔札玛斯是俄国的一个城镇,1869年年8月,月,托氏路过这里住宿了一晚。托氏路过这里住宿了一晚。n死亡的恐惧死亡的恐惧n“我为什么会到这里?我将走向哪里?我在逃我为什么会到这里?我将走向哪里?我在逃避什么?避什么?”“”“我的生存到底是为什么?我的生存到底是为什么?”n托氏恐怖地跟死的幻影挣扎,心中充满
9、寂灭的托氏恐怖地跟死的幻影挣扎,心中充满寂灭的思想以及他所爱的人和物完全消失的思想。思想以及他所爱的人和物完全消失的思想。n n从死的恐惧,他开始反思人生意义。他觉得除从死的恐惧,他开始反思人生意义。他觉得除了死之外,什么都没有意义。了死之外,什么都没有意义。n对生死的思考把他引向对人本体,人的信仰的对生死的思考把他引向对人本体,人的信仰的思索,从而找到走出危机的道路。思索,从而找到走出危机的道路。认同宗法制的农民生活认同宗法制的农民生活n托氏研究宗教,在宗教中找到出路。他发现只托氏研究宗教,在宗教中找到出路。他发现只有农民信教最真诚,贵族信教是虚伪的。他认有农民信教最真诚,贵族信教是虚伪的。
10、他认同了农民,认同了宗法制农民的生活方式,完同了农民,认同了宗法制农民的生活方式,完成了他的人生观的转变。成了他的人生观的转变。n n他的转变期的思想特征是从贵族地主立场向宗他的转变期的思想特征是从贵族地主立场向宗法制农民立场过渡,在新的宗制信念的基础上法制农民立场过渡,在新的宗制信念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生活。建立自己的生活。n3、晚期:回归期(、晚期:回归期(18841910)nA、东方文化回归、东方文化回归n托氏完成精神转变后,认同宗法制农民的生托氏完成精神转变后,认同宗法制农民的生活方式,全面回归俄国文化传统中的东方文活方式,全面回归俄国文化传统中的东方文化因素。化因素。n“顺从顺从”的思
11、想的思想n提出提出“勿以暴力抗恶勿以暴力抗恶”nB、宗教回归、宗教回归n托尔斯泰宗教思想的核心是托尔斯泰宗教思想的核心是“人类爱人类爱”,它来,它来自基督教教义的博爱精神。人类爱的内容是爱自基督教教义的博爱精神。人类爱的内容是爱自己,爱别人,爱仇敌,爱一切人。自己,爱别人,爱仇敌,爱一切人。n只要所有的人相亲相爱,一个道德完善,没有只要所有的人相亲相爱,一个道德完善,没有暴力的大同世界就会出现。暴力的大同世界就会出现。托尔斯泰主义托尔斯泰主义n内容内容两个命题:两个命题:“勿以暴力抗恶勿以暴力抗恶”“”“道道德自我完善德自我完善”。n他要人们博爱、不抗恶、道德完善、放弃财他要人们博爱、不抗恶、
12、道德完善、放弃财产,用最大限度压制自己正常欲望的办法来产,用最大限度压制自己正常欲望的办法来消除不幸,求得灵魂的安宁和幸福。消除不幸,求得灵魂的安宁和幸福。n他反对资本主义,推崇宗法制农民生活。他他反对资本主义,推崇宗法制农民生活。他否定私有财产,也否定了人类物质财富和精否定私有财产,也否定了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神文明。三、三、安娜安娜卡列尼娜卡列尼娜(18731887)n史诗性传记小说:史诗性传记小说:n安娜安娜卡列尼娜卡列尼娜具有传具有传记小说的特点记小说的特点n但又把叙述的笔触伸到俄国但又把叙述的笔触伸到俄国社会的全景生活,显示出宏社会的全景生活,显示出宏大叙事的史诗结构。大叙事的史
13、诗结构。n1、内容与结构、内容与结构n两条平行线索和一条次要线索:两条平行线索和一条次要线索:n一是:安娜一是:安娜卡列宁卡列宁渥伦斯基的线索;渥伦斯基的线索;n二是:列文二是:列文吉提的家庭生活和农业改革。吉提的家庭生活和农业改革。n三是,次要线索:道丽三是,次要线索:道丽奥勃朗斯基(这以奥勃朗斯基(这以线索巧妙地连结两条主线)线索巧妙地连结两条主线)n在家庭思想上,三条线索相互对应、参照,勾在家庭思想上,三条线索相互对应、参照,勾勒出三种不同类型的家庭模式和生活方式。勒出三种不同类型的家庭模式和生活方式。n“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
14、幸各的不幸”人物关系人物关系安娜安娜奥勃朗斯基奥勃朗斯基道丽道丽吉提吉提渥伦斯基渥伦斯基列文列文兄妹兄妹姐妹姐妹夫妻夫妻前男友前男友相爱相爱结婚结婚好友好友城市贵族生活城市贵族生活乡村贵族生活乡村贵族生活拱顶结构的内部联系拱顶结构的内部联系n托尔斯泰说:托尔斯泰说:“结构上的联系既不在情节,也结构上的联系既不在情节,也不在人物间的关系(交往),而在内部的联不在人物间的关系(交往),而在内部的联系。系。”n n双线结构的双线结构的“内部联系内部联系”:安娜和列文这两个安娜和列文这两个贵族男女努力摆脱上流社会的桎梏,追求人生贵族男女努力摆脱上流社会的桎梏,追求人生意义和新的生活道路。意义和新的生活
15、道路。n2、小说创作的背景和意图、小说创作的背景和意图nA、背景:俄国历史大变动、背景:俄国历史大变动n俄国农奴制改革已经进行俄国农奴制改革已经进行n资本主义势力迅速膨胀资本主义势力迅速膨胀n“一切都颠倒了过来,一切都刚刚开始建立。一切都颠倒了过来,一切都刚刚开始建立。”(安娜安娜卡列尼娜卡列尼娜)n怎样面对这场大变动呢?怎样面对这场大变动呢?n作为贵族出身的托尔斯泰,看到了贵族阶级的作为贵族出身的托尔斯泰,看到了贵族阶级的腐朽,但也认识到了资产阶级的道德危机,所腐朽,但也认识到了资产阶级的道德危机,所以他在矛盾中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即妄图回到以他在矛盾中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即妄图回到随遇而安、听
16、天由命的宗法制时代。随遇而安、听天由命的宗法制时代。nB、创作意图:、创作意图:n通过安娜的悲剧,形象地说明,贵族阶级压抑通过安娜的悲剧,形象地说明,贵族阶级压抑人性的虚伪生活扼杀了安娜的青春活力,而资人性的虚伪生活扼杀了安娜的青春活力,而资产阶级的个性解放的追求又使安娜抛弃了社会产阶级的个性解放的追求又使安娜抛弃了社会责任,陷入了堕落与淫荡之中。责任,陷入了堕落与淫荡之中。n那怎么办呢?那怎么办呢?n只有走另外一条道路,即宗法制的生活。只有走另外一条道路,即宗法制的生活。n安娜与列文的不同结局,表明:安娜与列文的不同结局,表明:n城市的贵族与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给人造成不幸,城市的贵族与资产阶级
17、生活方式给人造成不幸,而乡村贵族地主由于进行改革,追求宗法制的而乡村贵族地主由于进行改革,追求宗法制的生活,过上了幸福的家庭生活。生活,过上了幸福的家庭生活。n3、安娜的爱情悲剧、安娜的爱情悲剧n n安娜是托尔斯泰人物画廊中与众不同的贵族妇安娜是托尔斯泰人物画廊中与众不同的贵族妇女。她和托尔斯泰的宗教道德、传统家庭观念女。她和托尔斯泰的宗教道德、传统家庭观念相对立。相对立。n nA、安娜的形象、安娜的形象n 惊人的美貌,高雅的气质,内心世界惊人的美貌,高雅的气质,内心世界丰富,是一个不同寻常的贵族妇女。丰富,是一个不同寻常的贵族妇女。n渥伦斯基的母亲的评价渥伦斯基的母亲的评价n吉提的评价吉提的
18、评价nB、充满激情、充满激情n n激情是安娜性格的一个突出激情是安娜性格的一个突出特点,但她的爱欲长期遭受特点,但她的爱欲长期遭受压抑,她不爱卡列宁。压抑,她不爱卡列宁。n认识渥伦斯基,唤起她的爱认识渥伦斯基,唤起她的爱欲和激情。欲和激情。nC、挑战上流社会、挑战上流社会n她对真情和理想生活的追求破她对真情和理想生活的追求破坏了男权家庭道德,触犯了上坏了男权家庭道德,触犯了上流社会不动真情的大忌。流社会不动真情的大忌。n她坚持出入公共娱乐场所,对她坚持出入公共娱乐场所,对社会习俗挑战。社会习俗挑战。nD、首尾呼应:卧轨自杀、首尾呼应:卧轨自杀n安娜孤军奋斗,失去了家庭和朋友,渥伦斯基安娜孤军奋
19、斗,失去了家庭和朋友,渥伦斯基爱她,却不理解她的精神追求。安娜在绝望中爱她,却不理解她的精神追求。安娜在绝望中卧轨自杀。卧轨自杀。n相遇火车站,自杀火车下,形成小说首尾呼应。相遇火车站,自杀火车下,形成小说首尾呼应。n4、托尔斯泰对安娜的态度?、托尔斯泰对安娜的态度?n矛盾态度,既批判,又同情矛盾态度,既批判,又同情n谴责:托氏宗法制思想,对安娜抛弃丈夫,丢谴责:托氏宗法制思想,对安娜抛弃丈夫,丢下儿子离家出走,是不满意的,是否定的。下儿子离家出走,是不满意的,是否定的。n同情:托氏是个博爱主义者,人道主义者,他同情:托氏是个博爱主义者,人道主义者,他认为深受上流社会摧残的安娜有享受人个幸福认为深受上流社会摧残的安娜有享受人个幸福的权力。的权力。n对安娜的同情,事实上是对剥夺妇女幸福权利对安娜的同情,事实上是对剥夺妇女幸福权利的上流社会的谴责。的上流社会的谴责。n因而,作者认为,贵族没有权利谴责安娜,而因而,作者认为,贵族没有权利谴责安娜,而安娜的确为安娜的确为“个人情欲个人情欲”所支配,违反宗法制所支配,违反宗法制理想,要受谴责,但他认为这种谴责只能由上理想,要受谴责,但他认为这种谴责只能由上帝执行,帝执行,“伸冤在我,我必报应。伸冤在我,我必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