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年级科学下册让瘪乒乓球鼓起来矿区第三小学:贾志华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空气具有热胀冷缩性质的过程。2、学会用实验与推理的科学方法来研究物体和认识物体的性质。3、初步知道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4、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探究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设计实验,独立开展探究活动。教学准备:1、教师用:开水、瘪的的乒乓球一个、小烧杯、小烧瓶、气球、铁球、铁环、火柴、试管、蓝墨水、细管2、学生用(每组一份):抹布、开水、小烧杯、小烧瓶、气球、大烧杯、空饮料瓶、纸、笔教学过程:一、 呈现问题,疑趣导入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现象,
2、同学们观察到了吗?2.看课本第62页上几幅图有什么变化?发现什么现象?(烧水后水溢出来、乒乓球变了、电线变弯曲了)这是在我们身边发生的有趣的现象。二、创设情境,猜想探究(一)液体实验1.猜想:放入试管的蓝墨水放入热水中会怎样?(蓝墨水会溢出来)为什么?2.教师演示做实验得出:液体受热膨胀。3.有什么办法恢复原状吗?(放冷水中)得出:液体受热膨胀,遇冷收缩我们通过实验发现: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二)固体实验 (固体有没有这个现象呢?)1.做实验。(1)开始铁球很轻松的穿过了铁环。(2)加热铁球,先猜想看铁球是否很轻松穿过铁环?(3)验证结果2.得出:固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三)气体实验1
3、.猜测:如果乒乓球被踩扁了或者挤扁了,你有什么办法使它重新鼓起来吗?(用手赶、用火烤、用太阳晒、用热水加热等 )2.学生小组实验、交流(用热水加热)3.想一想:乒乓球为什么会变回原样了?得出:固体也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四)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液体、固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三、回归生活,科学解释(一)回顾课本第62页上有趣的现象,该如何解释?(二)出示四幅图片,并提问以下问题1、瓶装的液体饮料为什么不装满?2、铁轨为什么有缝隙?3、火车外轮的钢圈是怎么安装上去的?4、夏天,为什么自行车容易会爆胎?(夏天一定不能打气太满。)四、收获了哪些知识?液体、固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它们既有好的又
4、有不好的一面,我们一定合理的利用它。五、课后作业课下收集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六、板书设计让瘪乒乓球鼓起来固体 液体 热胀冷缩气体七、教学反思:本堂课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围绕主线进行构思,清晰而又严谨。二是这节课始终把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有兴趣,学得主动,其具体表现在:1、成功地以乒乓球受热膨胀的实验 ,引出了问题,激发学生探究这一现象、奥秘的积极性,自发地产生了学习、探究的欲望。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是科学探究学习的主体”的原则,注重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实验、解决问题,达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谐发展
5、的目的。3、准备充分。在热涨冷缩大小的分组实验中,教师准备了足够的器材,每个学生都能动手,研讨时大家都能积极动脑、动口,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4、运用“研究性学习”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在实践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学习,而且学会了“研究”,这对学生的成长是有好处的。5、启发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如激趣引入、生活中热胀冷缩现象的探究等,使学习来源于生活又还原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目标。本堂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问题有:一些同学对个别问题回答得特别精彩,但我没能及时对这些同学给予更好的激励;一些同学因为过于积极回答问题,以至我提问题时不够均衡,个别学生觉得自己的意见没能得到充分的发表。这些都是以后应该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