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二单元 配送成本分析及绩效评价 配送系统作为企业经营管理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对其进行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实现配送系统的合理化,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和提高服务水平,可以说是配送管理肩负的两大使命。正确处理和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配送管理的重要内容。单元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和练习,要求掌握配送成本的构成,了解配送成本的特征,理解配送成本的计算方法及配送绩效评价的要求。实训准备 1)通过书店、图书馆和网络搜集配送成本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补充学习。2)收集企业影响配送成本的案例,供各小组分析使用。3)各小组准备展板或多媒体设备,用来汇报、展示案例分析的结论及依据。知识储备 一、配送成本的含义
2、配送成本是指在配送活动的备货、储存、分拣、配货、配装、送货、送达服务及配送加工等环节所发生的各项费用的总和,是配送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通俗地说,也就是为了将货物送达客户手中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的总和。将配送费用,如人工费用、作业消耗、物品损耗、利息支出和管理费用等,按一定对象汇集,就构成了配送成本。配送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配送中心的利润,进而影响企业利润的高低。因此,如何以最少的配送成本“在适当的时间将适当的产品送到适当的地方”,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对配送成本进行控制也因此变得十分重要。二、配送成本的特征在配送成本的管理实践中,配送成本常常表现出以下特征:1配送
3、成本的隐蔽性直接从企业的财会数据中完整地计算出准确的企业配送成本是非常困难的。通常企业的财务会计可以通过“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等科目计算出部分配送费用。但这些科目反映的只是企业对外支付的配送费用,而对于全部的配送成本还是无法计算出来。例如,连锁店之间进行配送所发生的费用是计算在销售费用中的;同样,备货时支付的费用最终也会归入销售费用;而配送中发生的人工费用与其他部门的人工费用一起分列入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与配送有关的利息和企业内的其他利息一起计入营业外费用。这样,企业支出的有关配送费用实际上就隐藏在了各种财务会计科目中,管理人员很难意识到配送管理的重要性。2配送成本的“二律背反”二律背反是
4、指同一资源的两个方面处于相互矛盾的关系之中,要达到一个目的必然要损害另一方面的利益。例如,尽量减少库存据点及库存物品的数量,追求零库存,就必然引起库存补充频繁,从而增加运输次数。同时,仓库的减少会导致配送距离变长,运输费用进一步增大。此时一方成本降低,另一方成本增大,产生成本二律背反状态。如果运输费用的增加超过保管费用的降低,总成本反而会增加,这样减少库存据点及库存量将变得毫无意义。上述二律背反的情况在许多公司是常见的。由于配送活动各环节之间密切相关,而且在多数场合处于成本的二律背反状态,所以在对配送活动进行成本管理时,必须把相关成本数据拿到同一时间状态下,用“总成本”这个数据来评价企业因采取
5、降低配送成本活动所造成的损益,从而实现整体配送活动的合理化。企业经营者在对配送成本进行核算及控制管理时,必须把握住配送成本的以上特征。三、配送成本构成分析 1按配送成本支付形态分类 把配送成本分别按订货费、运费、保管费、包装材料费、人工费、管理费和利息支付等支付形态记账,就可以计算出配送成本的总额。这样可以了解花费最多的项目是哪些,从而确定管理工作中的重点。按支付形态不同来进行配送成本的分类主要是以财务会计中发生的费用为基础,通过乘以一定比率来加以核算。此时配送成本可分为以下几部分:(1)材料费:这是指因物料消耗而发生的费用,由物资材料费、燃料费、消耗性工具费、低值易耗品摊销及其他物料消耗组成
6、。(2)人工费:这是指因人力劳务消耗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工资、奖金和福利费等。(3)公益费:这是指向电力、煤气和自来水等提供公益服务部门支付的费用。(4)维护费:这是指土地、建筑物、机械设备、车辆和搬运工具等固定资产的使用、运转和维修保养所产生的费用。(5)一般经费:这是指差旅费、交通费、资料费、零星购进费、邮电费和城建税等杂费支出。(6)特别经费:这是指采用不同于财务会计的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配送费用,包括按实际使用年限计算的折旧费和企业内利息等。(7)对外委托费:这是指企业对外支付的包装费、运费、保管费、出入库装卸费和手续费等业务费用。(8)其他企业支付费用:在配送成本中还应包括向其他企业支付
7、的费用。2按功能分类 按功能分类即通过观察配送费用是由配送的哪种功能产生的费用所进行的分类。按照配送功能进行分类,配送成本大体可分为物品流通费、信息流通费和配送管理费三类:(1)物品流通费:这是指为了完成配送过程中商品物资的物理性流动而发生的费用,可进一步细分为备货费、保管费、理货及配货费、装卸费、短途运输费和配送加工费。(2)信息流通费:这是指因处理与传输配送信息而产生的费用,包括与储存管理、订货处理、顾客服务有关的费用。在企业内处理与传输的信息中,要把与配送有关的信息与其他信息的处理与传输区分开来往往极为困难,但是这种区分在核算配送成本时却是十分必要的。(3)配送管理费:这是指为进行配送计
8、划、调整和控制所需要的费用,包括作业现场的管理费和企业有关管理部门的管理费用。3按适用对象分类(1)按门店或营业所计算配送成本:算出各营业单位配送成本与销售金额或毛收入的对比,以了解各营业单位配送中存在的题问,加强管理。(2)按顾客计算配送成本:可分为按标准单价计算和按实际单价计算两种计算方式。按顾客计算配送成本可以作为确定目标顾客和确定服务水平等营销战略的参考。(3)按商品计算配送成本:把按功能计算出来的成本,以各自不同的基准分配给各类商品,据此计算配送成本。这种方法可用来分析各类商品的盈亏,进而为确定企业的产品策略提供参考。在实际应用中,要考虑进货和出货差额的毛收入与商品周转率之间的交叉比
9、率。四、配送成本计算的方法 ABC法 作业基准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法)是一种战略成本管理方法,由R.Cooper与R.S.Kaplan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所谓ABC法,是按照各项作业消耗资源的多少把成本费用分摊到作业,再按照各产品发生的作业多少把成本分摊到产品的计算方法。利用ABC法可以优化作业链,减少作业消耗,提高作业质量,并在整个作业生命周期内进行战略成本管理。ABC法不但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成本计算方法,通过作业成本管理对企业战略成本进行管理,为物流实施流程再造和业绩评价等提供成本信息,也为企业进一步改进成本控制和战略性规划与决策提供了更为有
10、利的依据和标准。为了计算企业的配送成本,数据必须从企业的财务数据中抽取出来。通过ABC法,将企业的配送流程分解为几个关键性作业,将数据按作业分配,再按各商品所使用各个关键性作业的比例来分摊费用。这样,就可以计算出相应的配送成本 1需从财务数据中提取数据(1)材料费:可以根据进出库记录提出某一时期用于配送活动中的消耗量,再乘以材料的购进单价得到。可是,这需要出入库账目以物流为主进行记录。如果企业使用ERP系统,则可以根据计算机数据即刻得出。当难以通过材料支出单据进行统计时,可以采用盘存计算法,即本期消耗量期初结余本期购进期末结余。材料的购进单价应包括材料的购买费、进货运费、装卸费、保险费、关税和
11、购进杂费等。(2)人工费:报酬总额根据发给配送人员的工资、补贴、奖金等开支或按整个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额等费用情况进行计算。职工劳保费、按规定提取的福利基金及职工教育培训费等都需要从企业这些费用项目的总额中把用于配送人员的费用部分抽取出来。当实际费用很难抽取出来计算时,也可将这些费用的总额按从事配送活动的职工人数比例分摊到配送成本中。(3)公益费:公益费包括电费、煤气费和自来水费等开支。严格地讲,应该每一个配送用到的设施都安装上计数表来直接计费。但作为一种简易方法,也可以从整个企业的上述项目开支中,按配送设施和配送人员的比例计算得出。(4)维护费:此处的维护费包括了固定资产的使用、运转和维修保养
12、所产生的维修保养费、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租赁费和保险费等。维护费应根据本期实际发生额计算。对于经过多个期间统一支付的费用(如租赁费、保险费等),可按期间分摊计入本期相应的费用中。在计算时首先提出能直接掌握的部分,不能直接掌握的部分可以根据建筑物面积和设备金额等进行分摊。(5)一般经费:这一费用相当于财务会计中的一般管理费。其中,对于差旅费、书报资料费等人员和使用目的明确的费用,应直接计入配送成本。不能直接掌握的部分,可按人头或设备比例进行分摊。(6)特别经费:包括按实际使用年限计算的折旧费和企业内利息等。企业内利息实际上是配送活动所占用的全部资金的成本。因为这部分资金成本不是以银行
13、利率而是以企业内部利率计算的,所以称为企业内利息。这种企业内利息仅仅是以管理会计中资金成本的形成加到成本中,实质上是对配送活动占用资产的一种以整个企业内部平均利息率来计算的资金成本,它与实际支付的利息不同,实质上它应该看做一种机会成本。计算企业内利息时,对配送中使用的固定资产以征收固定资产占用税时的评估价乘以企业内利息率计算;对存货以账面价值乘以企业内利息率计算。(7)对外委托费:根据本期实际发生额进行计算。除此以外的间接委托费用,按一定标准分摊到各功能的费用中。(8)其他企业支付费用:本期发生购进时本企业支付给其他企业的配送费,以物品重量或件数为基础,乘以费用估价计算。2填写配送成本计算表
14、配送成本计算表见表12-1。表12-1 配送成本计算表 企业配送成本本企业支付配送费企业本身配送费合计公益费电费煤费水费其他合计维护费维修费消耗工具与器具费课税租赁费保险费其他合计 3填写合计表 按各商品占销售额比例分配配送费用将,表12-1中的合计数字填写入表12-2。表12-2 合计表 品名占销售额比例物品流通费信息流通费配送管理费合计备货费保管费理货及配货费装卸费短途运输费配送加工费商品A商品B商品C商品D五、配送绩效评价(一)不合理配送的表现形式对于配送决策的优劣,各企业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例如,企业效益是配送的重要衡量标志。但是,在决策时常常需要考虑各种因素,有时要做赔本的买卖。所以
15、,配送决策是全面、综合的决策。在决策时要避免由于出现不合理配送所造成的损失。但有时某些不合理现象是伴生的,要追求整体的合理,就可能派生局部的不合理。所以,这里只单独论述不合理配送的表现形式,但要注意防止绝对化。1资源筹措的不合理通过筹措资源的规模效益来降低配送资源筹措成本,使配送资源筹措成本低于用户自己的资源筹措成本,从而取得优势。如果不是集中多个用户的需要进行批量资源筹措,而仅仅是为某一、两户代购代筹,对用户来讲,就不仅不能降低资源筹措费,相反却要多支付一笔配送企业的代筹代办费,因而是不合理的。资源筹措不合理还有其他表现形式,如配送量计划不准,资源筹措过多或过少,在资源筹措时不考虑建立与资源
16、供应者之间长期稳定的供需关系等。2库存决策不合理 配送应充分利用集中库存总量低于各用户分散库存总量,从而大大节约社会财富,同时降低用户实际平均分摊的库存负担。因此,配送企业必须依靠科学管理来实现低总量的库存,否则就会出现只是库存转移,而未解决库存降低的不合理。配送企业库存决策不合理还表现在储存量不足,不能保证随机需求,失去了应有的市场等方面。3价格不合理总的来讲,配送的价格应低于不实行配送时的价格 用户自己进货时产品购买价格加上自己提货、运输、进货的成本总和 这样才会使用户有利可图。有时候,由于配送具有较高的服务水平,即使价格稍高,用户也是可以接受的,但这不是普遍的原则。如果配送价格普遍高于用
17、户自己进货价格,损伤了用户利益,就是一种不合理表现。价格制定过低,使配送企业处于无利或亏损状态下运行,也是不合理的。4配送与直达的决策不合理 一般的配送总是增加了环节,但是这个环节的增加,可降低用户平均库存水平,因此不但抵消了增加环节的支出,而且还能取得剩余效益。但是如果用户使用批量大,可以直接通过社会物流系统均衡批量进货,与通过配送中转送货相比则可能更节约费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不直接进货而通过配送,就属于不合理范畴。5送货中不合理运输 尤其对于多个小用户来讲,集中配装一车送几家与一家一户自提相比可大大节省运力和运费。如果不能利用这一优势,仍然是一户一送,而车辆达不到满载(即时配送过多过频时
18、会出现这种情况)就属于不合理。此外,不合理运输的若干表现形式在配送中都可能出现,会使配送变得不合理。6经营观念不合理 在配送实施过程中,有许多经营观念是不合理的,不仅使配送优势无从发挥,而且损坏了配送的形象。这是在开展配送时尤其需要注意克服的不合理现象。例如,配送企业利用配送手段,向用户转嫁资金、库存困难;在库存过大时,强迫用户接货,以缓解自己的库存压力;在资金紧张时,长期占用用户资金;在资源紧张时,将用户委托资源挪作他用获利等。(二)配送合理化 1配送合理化的判断标志 判断配送合理化与否,是配送决策系统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外尚无一定的技术经济指标体系和判断方法,按一般认识,以下若干标志是应当
19、纳入的:(1)库存标志:库存是判断配送合理与否的重要标志。具体指标有以下两方面:1)库存总量。库存总量在一个配送系统中,从分散于各个用户转移给配送中心,配送中心库存数量加上各用户在实行配送后库存量之和应低于实行配送前各用户库存量之和。此外,从各个用户的角度判断,各用户在实行配送前后的库存量比较也是判断合理与否的标准,某个用户库存量上升而总量下降也属于一种不合理。库存总量是一个动态的量,上述比较应当是在一定经营量的前提下。在用户生产有发展之后,库存总量的上升则反映了经营的发展,必须扣除这一因素,才能对总量是否下降作出正确判断。2)库存周转。由于配送企业的调剂作用,以低库存保持高的供应能力,库存周
20、转一般总是快于原来各企业的库存周转。此外,从各个用户的角度进行判断,各用户在实行配送前后的库存周转比较也是判断合理与否的标志。为取得共同比较基准,以上库存标志都按库存储备资金计算,而不按实际物资数量计算。(2)资金标志:总的来讲,实行配送应有利于降低资金占用及资金运用的科学化。具体有以下几个判断标志:1)资金总量。用于资源筹措所占用流动资金总量,随储备总量的下降及供应方式的改变必然有一个较大的降低。2)资金周转。从资金运用来讲,由于整个节奏加快,资金充分发挥作用,同样数量的资金过去需要较长时期才能满足一定供应要求,配送之后,在较短时期内就能达到此目的。所以资金周转是否加快,是衡量配送合理与否的
21、标志。3)资金投向的改变。资金分散投入还是集中投入,是资金调控能力的重要反映。实行配送后,资金必然应当从分散投入改为集中投入,以增加调控作用。(3)成本和效益:总效益、宏观效益、微观效益和资源筹措成本都是判断配送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志。对于不同的配送方式,可以有不同的判断侧重点。例如,配送企业和用户都是各自独立的以利润为中心的企业,则不但要看配送的总效益,而且还要看对社会的宏观效益及两方企业的微观效益,不顾及任何一方都必然会出现不合理。又例如,如果配送是由用户集团自己组织的,配送主要强调保证能力和服务性,那么,效益主要从总效益、宏观效益和用户集团企业的微观效益来判断,不必过多顾及配送企业的微观效益
22、。由于总效益及宏观效益难以计量,在实际判断时常以依法上缴的国家税收及配送企业、用户的微观效益来判断。对于配送企业而言,在投入一定的前提下,企业利润反映配送合理化程度。对于用户企业而言,在保证供应水平或提高供应水平(产出一定)的前提下,供应成本的降低反映了配送的合理化程度。成本及效益对合理化的衡量,还可以具体到储存和运输等具体配送环节,使判断更为精确。(4)供应保证标志:实行配送,各用户最担心的是供应保证程度降低,这是心态问题,也是承担风险的实际问题。配送合理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必须提高而不是降低对用户的供应保证能力。供应保证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1)缺货次数。实行配送后,对各用户来讲,
23、该到货而未到货以致影响用户生产及经营的次数,必须下降才算合理。2)配送企业集中库存量。对每一个用户来讲,其数量所形成的保证供应能力高于配送前单个企业保证程度,从供应保证来看才算合理。3)即时配送的能力及速度。这是用户出现特殊情况的特殊供应保障方式,这一能力必须高于未实行配送前用户紧急进货能力及速度才算合理。特别需要强调一点,配送企业的供应保障能力是一个科学合理的概念,而不是无限的概念。具体来讲,如果供应保障能力过高,超过了实际的需要,属于不合理。所以追求供应保障能力的合理化也是有限度的。(5)社会运力节约标志:末端运输是目前运能、运力使用不合理、浪费较大的领域,因而人们寄希望通过配送来解决这个
24、问题。这也成了配送合理化的重要标志。运力使用的合理化是依靠送货运力的规划和整个配送系统的合理流程及与社会运输系统合理衔接实现的。送货运力的规划是任何配送中心都需要花力气解决的问题,而其他问题有赖于配送及物流系统的合理化,判断起来比较复杂。可以简化判断如下:1)社会车辆总数减少,而承运量增加为合理。2)社会车辆空驶减少为合理。3)一家一户自提自运减少,社会化运输增加为合理。(6)用户企业仓库、供应、进货人力物力节约标志:配送的重要观念是以配送代劳用户。因此,实行配送后,各用户库存量、仓库面积和仓库管理人员减少为合理;用于订货、接货和供应的人员减少为合理。真正解除了用户的后顾之忧,才可以说配送的合
25、理化程度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7)物流合理化标志:配送必须有利于物流合理。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判断:1)是否降低了物流费用。2)是否减少了物流损失。3)是否加快了物流速度。4)是否发挥了各种物流方式的最优效果。5)是否有效衔接了干线运输和末端运输。6)是否不增加实际的物流中转次数。7)是否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物流合理化的问题是配送要解决的大问题,也是衡量配送合理化的重要标志。2配送合理化可采取的办法 国内外推行配送合理化,有一些可供借鉴的办法,简介如下。(1)推行一定综合程度的专业化配送:通过采用专业设备、设施及操作程序,取得较好的配送效果并降低配送过分综合化的复杂程度及难度,从而追求配送合理
26、化。(2)推行加工配送:通过加工和配送结合,充分利用本来应有的中转,而不增加新的中转求得配送合理化。同时,加工借助于配送,加工目的更明确,与用户联系更紧密,进一步避免了盲目性。这两者有机结合,投入不增加太多却可追求两个优势和两个效益,是配送合理化的重要经验。(3)推行共同配送:通过共同配送,可以以最近的路程和最低的配送成本完成配送,从而追求配送合理化。(4)实行送取结合:配送企业与用户建立稳定、密切的协作关系。配送企业不仅成了用户的供应代理人,而且代用户储存,甚至成为产品代销人。在配送时,将用户所需的物资送到,再将该用户生产的产品用同一车辆运回,这种产品也成了配送中心的配送产品之一,或者为客户
27、代存代储,免去了生产企业的库存包袱。这种送取结合方式,充分利用运力,也使配送企业功能有更大的发挥,从而追求配送合理化。(5)推行准时配送系统:准时配送是配送合理化的重要内容。配送做到了准时,用户才有资源把握,可以放心地实施低库存或零库存,可以有效地安排接货的人力和物力,以追求最高效率。另外,保证供应能力也取决于准时供应。从国外的经验看,准时供应配送系统是现在许多配送企业追求配送合理化的重要手段。(6)推行即时配送:即时配送是最终解决用户企业担心断供之忧,大幅度提高供应保证能力的重要手段。即时配送是配送企业快速反应能力的具体体现,是配送企业能力的体现。即时配送成本较高,但它是整个配送合理化的重要
28、保证手段。此外,用户实行零库存,即时配送也是重要保证手段。能力培养与训练 实训活动:案例分析 案例(一)共同配送对物流成本的魅力共同配送对物流成本的魅力假如一个大型的汽车零件经销商有很多的分店,要经销多种汽车座椅,因此要与多个座椅供货商联系货源,这样低下的运输效率使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现在,多家供货商利用同一个第三方物流公司服务,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负责向该经销商全国的分店供货。每家分店每周向第三方物流公司的配送中心发出订单,物流公司按照订单从仓库里拣选出不同供货商的库存商品,然后将这些不同供货商的零散商品整合成整车运输量进行运输。通过这种方法,座椅供销商和经销商都不需要保持大量的商品库存,此外,座
29、椅制造商也不必因为货运量不足整车而必须向运输公司支付最低费用,同时还可以保持很高的服务率。对于经销商来说,共同配送由于可以将多家供货商的零散货物整合成整车一次性到货,减少了经销商和更多供货商进行联系订货、检验的手续,从而对经销商也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请分析:结合配送成本分析上述案例的可行性及优缺点。案例(二)忽略末端成本,物流难“流”贴牌本应是超市企业的高利润商品,企业通过与供货商谈判,由供货商大批生产带有超市企业商标的商品,凭借低廉的进货价格,不仅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时也可以得到较高的毛利。但是,如果没有充分考虑配送成本,就可能成为超市亏损的原因之一。某外资连锁超市从广州大量采购贴牌的
30、卫生纸、洗衣粉等低货值大体积的商品,然后用自己的运输车辆长途运输到北京销售。原因是广州供货商的供货价格比北京低,商品的毛利高。事实是如此吗?其实如果把长途运输的成本以及启运地和到货地配送中心的运营成本都计算在内,从广州采购的商品比从北京采购的商品成本至少高10%15%。由于该公司没有把物流成本计算在采购成本之中,所以才出现了用大型集装箱车从广州向北京运送卫生纸、洗衣粉的不合理现象。经营结果:虽然采购部门和店铺都能完成毛利指标,但整个企业在期末结账时出现的亏损问题却被各部门忽略了。请分析:结合上述案例分析配送成本的隐蔽性特点和改进措施。1实训步骤 1)学生分组,每组5人。2)讨论并得出结论。3)集中汇报。各组派代表说明本组的结论及依据。4)教师统一点评。2实训评价配送成本案例分析考评表见表12-3。表12-3 配送成本案例分析考评表 考 评 人被 考 评 人考评地点考评内容配送成本考评标准具体内容分值/分各组实际得分/分1组2组3组4组结合配送成本分析案例(一)的可行性30分析共同配送的优缺点30运用配送成本知识综合分析案例(二)20结论的正确性和汇报的可欣赏性20合 计100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