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第四单元)我爱家乡山和水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微能力2.0认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目 录作业设计方案撰写:TFCF优秀获奖作品3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学期人教版第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方单元组 织形式团 自然单元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第 13 课我爱家乡山和水第一课时P50-51 我的家乡在这里发现家乡的美2第 13 课我爱家乡山和水第二课时P52-53 家乡的故事3第 14 课家乡物产养育我第一课时P54-55 我的家乡产什么4第 14 课家乡物产养育我第二课时P56-57 家乡物产惹人
2、爱5第 15 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第一课时P58-59 生活在我身边的人6第 15 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第二课时P60-61 可敬的家乡人7第16课家乡新变化第一课时P62-63 我家门前新事多8第16课家乡新变化第二课时P64-65 家乡特色代代传我的家乡会更好二、单元分析(一) 课标要求本单元编写依据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部编版)中“负责任、有爱心 地生活”第10条“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主要物产等有关知识,感受家乡的变化” 作为培养学生爱家乡情感的重要内容之一。第7条“尊重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爱 惜他们的成果”,第11条将“热爱革命领袖,了解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荣事迹”,作 为“爱集体、爱家
3、乡、爱祖国”的重要内容。(二) 教材分析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在学生了解了经常出入的公共场所的基础上,带 领他们进一步扩大生活空间,进入“我们生活的地方”,即家乡这一社会空间,通 过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的山水风景、家乡的物产与人们的生活,旨在促进学生对家乡 生活的悦纳与责任。本教材将“家乡”这一抽象的文化心理概念具象为“我们生活1的地方”,主要考虑到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这年龄段儿童思维发展水平的需要, 另一方面是建立与身边人亲密文化联系的需要。这在当前的流动性社会中是非常重 要的,同时,也是与中年段相关内容衔接和实现教育螺旋上升的需要。本单元共设计了四课内容,呈递进关系。从山水空间到家乡物产,再到
4、人际交流,最后到整体的发展变化,引导学生学会关注、关心自己生活的地方,并逐渐喜 爱、热爱家乡,从心底自然升腾出对家乡的爱。第13课:本课是第四单元的第1课。教材设置了三个主题活动,分别是“我的家 乡在这里”“发现家乡的美”和“家乡的故事”,旨在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 环境和人文环境,引导学生从可观可感的家乡风貌认识自己生活的地方,发现自己 生活地方的美好,从而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第14课:本课是第四单元的第2课。教材包含了“我的家乡产什么”以及“家乡 物产惹人爱”这两个活动主题。这些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家乡物产入手, 引导学生充分了解家乡物产的丰富多样和家乡的富饶,认识本地人与自然的相
5、互滋 养关系,形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初步观念,激发自豪感和热爱家乡的情感。第15课:本课是第四单元的第3课。教材下设两个框题“生活在我身边的人”和 “可敬的家乡人”。这是关于家乡人的主题,这里的家乡人,主要指身边的人,旨 在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帮助学生建立起与家乡人共存的生态关系 ,并初步树立愿意为家乡建设出力的主人翁意识。第16课:本课是第四单元的第4课。教材设置了三个主题活动,分别是“我家门 前新事多”、“家乡特色代代传”和“我的家乡会更好”。这是关于家乡变化的内 容,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要引导学生向父母和身边人了解家乡历时性 的变化和特色传统文化,形成积极健康
6、的发展观,并通过观察,发现家乡尚需改进 的地方,从而产生让家乡更美好的责任意识。(三) 学情分析低年级学生生活经验不丰富,对于“家乡”概念解读比较混乱,这个词对他们 来说只是个抽象的概念,他们对“它”缺少关心,尚未形成亲近感。虽然二年级的 学生已经具备了对生活初步的认识、体验和感悟能力,但由于学生年龄小,认知能 力有限,视野不够开阔,家乡对学生是既熟悉又陌生。因此, 学生需要从亲近自己 生活的地方开始,通过体验、认识、感悟和行动,感受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美丽2与可爱,对家乡的了解从模糊到清晰、到鲜活生动,从一知半解到全面深刻,升华 了热爱家乡的情感。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一) 单元学习目标1
7、.通过寻访、探究等多种实践活动了解家乡的自然、人文环境,了解家乡的故事:感受家乡的美好,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在生活中爱护家乡环境。2.了解家乡有哪些特产,感受家乡物产的丰富。了解家乡的本地产业的传统和 特点,初步了解家乡物产与自然环境、经济特点、人们生活的关系,培养热爱家乡 的感情,感受家乡人的勤劳与智慧,激发对家乡物产的热爱与珍惜,培养收集整理 资料、信息的能力。3.引导学生通过不同途径调查寻访,查找资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了解家乡 人的生活,体验家乡人与自己生活的联系;感受家乡人的可爱,知道家乡的名人, 学习他们的精神和优良品质;激发对家乡人的钦佩、感激与热爱之情,学会与他们 友好交往。4
8、.了解家乡变化,感受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进步感到骄傲;知道家乡的传统 特色,愿意主动接触、学习、传承对家乡的未来有关好的憧憬,能主动关心家乡发 展,参与家乡建设,树立初步的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在了解家乡变化的过程中提 高收集资料、整理信息等能力。(二) 单元作业目标围绕“我们生活的地方”这一单元主题设计系列作业,通过调查、搜集资料、 阅读、交流、辨析、情境体验等作业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的山水风景、家乡的 物产与人们的生活,增进学生对家乡生活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1.明确课标要求,分析教材内容,了解学情。2.制订单元学习和作业目标。3.作业设计基本流程:围绕作业
9、目标选取情境素材基于学情特点设定问题任 务着眼学生发展设计评价标准和方式。五、课时作业313 我爱家乡的山和水 第一课时作业 11. 作业内容课前活动:我是小小代言人小朋友,你的家乡在哪里?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请你搜集一些有关家乡的 资料,完成家乡的名片。 (小妙招:可以寻找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著名 建筑、家乡的故事等)2.时间要求10 分钟 (根据双减要求,严控作业时间,每次作业尽量控制在 10 分钟左右)。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完成作业,内容较 简单未结合班级同学实 际情况,但知道家 乡在哪里紧密结合班级同学 的 实际情况 ,准确说 出 家乡 的位置 ,知道家 乡的 山 ,
10、家乡的水 , 家乡 的著名建筑 ,详 细说出家乡的故事。基本结合班级同学实 际情况,说出自己的 家乡在哪里,是否喜 欢自己的家乡按时完成作业,书写认 基本按时完成作业,真,内容具体 内容较具体评价维度作业规范调查真实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4本题属于课前调查活动。通过学生喜爱的“我是小小代言人”的活动激发学生探 索调查的兴趣,旨在初步感知本课的知识点,训练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达到提前有 效预习书本的目的,同时为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做铺垫。作业 21.作业内容“我的家乡特别美”同学们,“家乡推介大赛”开始啦!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 分享你搜集到的资料,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吧!5
11、说得好的地方:2.时间要求10分钟。3.评价设计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桌合作互评表你同桌的姓名:1 一直处于合作状态,请在对应的位置画2.大多数时间内处于合作状态,请在对应的位置画3.基本不在合作状态,请在对应的位置画 合作状态自 评互 评参与讨论乐于分享认真倾听互相鼓励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此题属于课中探究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趣味性强,适合同桌讨论。以同桌互 评的形式,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认识家乡,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了解,丰 富扩展他们的知识面,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13 我爱家乡的山和水 第二课时作业 11. 作业内容“我的家乡故事多”讲故事:你的家乡有哪些动人的故事吗?你
12、愿意说给大家听一听吗?请同学们分为四个小组,互相合作,填写下面的表格。“家乡故事”小调查小组_ 记录人_ _故事名称主要人物调查方式 (看书、上网查资料、听长辈说故事)1.2.3.4.我们的感受_。2.时间要求10分钟。3.评价设计6作业评价标准评价维度评价标准作业完成完整,准确地说出家乡的 故事,内容具体完整说出家乡的故事, 内容较具体说出家乡的故事,内 容较简单准确表达运用多种方式收集家乡 的故事,内容丰富、健 康、有意义,准确说出 家乡的故事,表达对家 乡的赞美之情。运用单一的方式收集 家乡的故事,内容健 康,有一定的意义, 说出家乡的故事。内容基本合适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是通过小
13、组合作完成的课前调查活动, 旨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通过多种 方式去了解家乡的故事,从了解家乡故事的名称,到了解故事的主要人物、故事的 内容,引导学生在调查中体悟,升华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从而达到本课的学习目 标。作业 21.作业内容我把歌儿唱小朋友们,马鞍山的民歌旋律悠扬,有唱法独特的打麦歌,节奏明快的 采茶歌,这些歌曲唱出了家乡的美,你听过吗?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唱一 唱吧。72.时间要求10分钟。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标准评价维度评价标准作业完成完整,准确地唱出家乡的 歌曲,对家乡的歌曲和戏 曲历史比较了解说出家乡的歌曲名称 ,了解家乡的歌曲和 戏曲种类说出家乡的歌曲名称准确表达准确唱出三首
14、以上家乡 的歌曲,详细准确地说 出唱过的歌曲的历史准确说出三首以上家 乡的歌曲名称,详细 说出家乡歌曲的和戏 曲的种类说出一两首家乡的歌 曲名称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是课中实践活动。通过课堂上播放家乡的音乐,引导学生在音乐的情境中 感悟,加强学生对家乡的人文和景观的了解,升华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从而达到 本课的学习目标。作业 31.作业内容我是家乡体验官下面的活动是班级同学“家乡体验卡”中推荐的两项活动。班级分为男生, 女生两大组,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的一项活动进行体验。家乡体验卡项目:家乡歌曲联欢会和同学组织一场家乡歌曲的联欢会,唱出家乡的美。配乐诗朗诵 以家乡的歌曲为配乐,吟诵古诗,
15、赞美家乡。2.时间要求时间不定。3.评价设计8完成情况自评表现场版体验活动项目出色完成基本完成未完成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是课后体验活动。让学生从被动接收信息到亲身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 中感悟,通过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在歌曲中体会家乡的美好,培养 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14 家乡物产养育我 第一课时作业 11.作业内容我是小小推荐官小朋友们,我们的家乡物产丰富。我们调查看看,你的家乡都有什么呢?(注:学生课前根据自己的家乡,四人一小组, 以自己的方式查找资料)2.时间要求10 分钟。9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标准评价标准评价维度按时完成作业,书写认真,内容具体紧密结合小组
16、搜集到的资料 ,准确说出家乡的物产基本按时完成作业, 内容较具体基本结合小组搜集到 的资料,说出家乡的 物产完成作业,内容较 简单未结合小组搜集到 的资料,但知道家 乡的物产作业规范调查真实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属于课前调查活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形式查找资料,发现家乡的物产, 提高他们搜集信息的能力,有效达成学习目标。此项作业旨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物产,开拓视野,能从生活中的各个场景认识 家乡出产的物品,初步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归属感。作业 21.作业内容“家乡物产博览会”小朋友们,“家乡物产博览会”开始啦,我们把准备好的家乡物产卡贴在物 产旁边,介绍给其他小朋友吧!快上台来试一试。家乡物产卡:
17、102.时间要求15分钟 (本次作业时间稍长,不再安排下课时课前学习任务) 。 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标准评价维度评价标准规范填写填写规范、正确、齐全, 介绍充分、合理填写齐全,介绍具体栏目基本具备,介绍 简单图卡品质内容丰富、健康、有意 义,制作精良,可以开 拓视野,增长见识。内容健康,有一定的 意义,制作一般,对 自己有一定的帮助。内容基本合适,意义 不大,对自己没有帮 助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在模拟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发展、 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让学生设计制作“家乡物产推荐卡”,开一个“家乡物产博 览会”,他们能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物产,并且通过搜集资料,
18、来培养学生整理资 料的能力。通过自己的整理,引导学生认识家乡,了解家乡,从而热爱家乡。14 家乡物产养育我 第二课时作业 11.作业内容11“家乡物产惹人爱”小朋友们,你最喜欢吃家乡的哪一种美食呢?它也像千人糕一样,需要许多 人的劳动。想一想,画一画吧。2.时间要求15分钟。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标准评价维度评价标准规范填画绘画认真、正确、齐全, 内容合理、充分内容齐全,绘画具体栏目基本具备,绘画 简单图片品质内容丰富、健康、有意 义,制作精良,可以很 好地展示家乡美食的制 作过程内容切题,有一定的 意义,制作一般,对 自己有一定的帮助内容基本合适,意义 不大,对自己没有帮 助4.作业分析与设计
19、意图本题结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千人糕的学习内容,在真实的生 活情境中推动道德与法治的跨学科融合,要求学生找出自己最爱的家乡美食,画出 它的制作过程,知道它凝聚了人们劳动的汗水,由物产到家乡人, 自然升华了学生 的情感。作业 2121.作业内容课后拓展:编儿歌编一编:小朋友们,我们的家乡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土特产有很 多。我们一起把家乡的物产编成儿歌,好吗?2.时间要求10 分钟。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标准评价维度评价标准作业规范编写规范、正确、有新意 , 内容充分、合理填写齐全,编写具体栏目基本具备,编写 简单创新实践内容丰富、健康、有创 意,语言优美,可以开 拓视野,增长见识
20、。内容健康,有一定的 意义,语言平淡,对 自己有一定的帮助。内容基本合适,意义 不大,对自己没有帮 助我获得 颗星。 自评: 同桌评: 师评: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要求学生了解家乡的物产,知道不同的环境物产不同。儿歌教学承担着陶 冶儿童性情,开发儿童思维,开阔儿童视野的重任。儿歌与游戏相结合,在情境中 深入了解家乡各种各样的物产,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促进学生的发展。重视孩子对生活体验的反映,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1315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第一课时作业 11.作业内容我是小小联络员同学们,你们注意到了吗?生活中,除了父母,身边很多人常常带给我们微笑和温暖。分享一
21、下你们之间的故事吧!2.时间要求10 分钟。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同学评老师评能大致说出家乡人的故事能基本说出家乡人的故事并能够谈谈自己的感受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情况,注意观察身边的人们, 准确说出与他们之间的故事和对他们的感受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属于课前调查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组织和口语表达能力, 旨在通过与家 乡人之间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家乡人的意识。14作业 21.作业内容“最可亲的家乡人”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普通人,虽然我们没有见过他们,但他们都在默默地帮 助我们。你们能不能用自己的方式向他们表达感谢呢? (写一写或画一画)
22、2.时间要求15 分钟。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标准评价维度绘画、短文 等感谢作品评价标准作品主题鲜明,准确 表达出对家乡人的感 谢,内容丰富形式新 颖,有创意作品主题鲜明,能表 现出对家乡人的感谢作品简单,基本能 体现对家乡人的感 谢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此题是课后拓展活动,主要是引导学生用自己最喜爱的方式主动表达自己对家 乡人的看法。让他们感受陌生又熟悉的家乡人的可亲可爱之处,激发学生对家乡人 的感激之情,同时又能让孩子学会使用多种表达感激的方法。1515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第二课时作业 11.作业内容寻找“最可敬的家乡人”从古到今,我们身边了不起的人就有许许多多,他们为我们的家乡做出了许 多
23、的贡献,你想知道他们是谁吗?你觉得他们在哪些方面了不起呢?请你们分小 组进行活动,制定“家乡名人采访计划”,合作完成调查采访,填写“可敬的家 乡人”光荣榜。 (古代名人、现代名人和“生活”名人皆可)2.时间要求15 分钟。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标准评价维度作业规范评价标准按时完成作业,书写认 真,表达清晰,内容具 体基本按时完成作业, 内容较具体完成作业,内容较 简单16调查分析收集家乡人的光荣事 迹,能准确说出上榜 理由,并谈论自己的 想法收集家乡人的光荣事 迹,能基本说出上榜 理由,并谈论自己的 想法未收集家乡人的光 荣事迹,但知道一 些,能说出上榜理 由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属于课前调
24、查活动。学生通过完成家乡人的光荣榜,认识到家乡人为家乡 做出的贡献,有效达成学习目标。此项作业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调查家乡人事迹可以 从不同的方式进行,通过收集材料,整理材料,不仅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 让学生体会家乡人的可敬之处并能主动向其学习。作业 21.作业内容感动中国人物叶连平同学们,因为有了这么多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我们的生活才充满了欢乐和温暖,我们的家乡才会变得美丽又和谐。我们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位让人敬佩的退休 教师,他叫做叶连平,让我们一起走进他,听听他的故事吧!听完之后,请分小 组讨论,说出你们的感悟。172.时间要求15 分钟。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标准评价标准评价维度观看感悟认真
25、观看,参与讨论, 能清晰地说出自己的想 法,收获颇丰认真观看,参与讨论, 能说出自己的想法,有 所收获认真观看,参与讨 论,有所收获我获得 颗星。 自评: 同桌评: 师评: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是课中拓展活动, 旨在通过观看叶连平老师的感人事迹,调动学生一起参 与交流,在引导学生了解家乡人可亲可敬的同时,唤起他们内心里对家乡的责任意 识,让他们学会感恩家乡并造福家乡。16 家乡新变化 第一课时作业 11.作业内容18我是小小调查员同学们你们好,听说大家都是超级聪明的学生,今天请同学们用你明亮的眼 睛来发现我们家门口近几年的变化,写一写、画一画或者晒一晒照片。可以是家 庭生活中的变化、社区里
26、的变化、学校里的变化等,请大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 处家乡变化深入了解,完成小调查。2.时间要求15 分钟。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标准评价标准评价维度按时完成作业,书写认 基本按时完成作业, 完成作业,内容较真,内容具体 内容较具体 简单基本结合家乡的实际情况,搜集两种我们家门口近几年的具体变化,说出了自己的感受紧密结合家乡的实际 情况 ,搜集三种及以 上我们家 门口近几年 的具体变化 ,准确说 出自己的感受未结合家乡的实际 情况,但知道近几 年来我们家门口有 变化作业规范调查真实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属于课前调查活动。学生通过完成一份家乡变化的调查表,认识到家乡不 断变化,有效达成学习目标。
27、此项作业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调查家乡的变化可以从不 同的角度进行,通过收集材料、整理材料来对比发现,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19更让学生为自己的家乡变化感到自豪。作业 21.作业内容 (二选一)(1) 看百年家乡,画家乡新貌你们为自己的家乡自豪吗?拿起你们的画笔,画一画你们喜欢的家乡新貌,也可以把你们在调查中搜集的图片和资料制作成“家乡变化”主题小报展示给大 家。(2) 夸夸美好新时代这些变化是谁带来的呢?当然是我们的国家政策,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来夸 一夸吧!书法作品:硬笔书法作品: A4彩色书法纸;毛笔书法作品:纸张和尺寸不 限。202.时间要求时间不定。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标准评价标准评价维度
28、家乡变化主 题小报作品主题鲜明,突出了 家乡的变化,内容丰富 形式新颖,有创意作品基本突出了家乡 的变化,形式符合需 要作品基本能体现家 乡的变化书法作品参与兴趣浓厚 ,字体 美观 ,主题积极向上有参与的兴趣,字迹 工整,主题明确积极参与了我获得 颗星。 自评: 同桌评: 师评: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是课后实践创新活动,开放性强,呈现方式灵活新颖, 旨在将课堂延伸至 课外,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学生通过运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丰富自己 对家乡变化的了解, 旨在唤醒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与学生的兴趣爱好 (绘画、书法 等) 深度结合,在创造中享受成功的欢乐,引导学生感受感受国家政策给家乡带来
29、 的巨大变化,提升学生居住在马鞍山的幸福感和自豪感。21评价维度评价标准16 家乡新变化 第二课时作业 11.作业内容家乡探宝在我们的家乡有很多地方都发生了变化,但我们家乡还有很多没变的传统, 你们知道吗?请爸爸妈妈利用周末的时间带领你们参观市博物馆,选择自己感兴 趣的一项家乡特色深入了解,完成小调查。2.时间要求15 分钟。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标准完成作业,内容较 简单未结合家乡的实际 情况 ,搜集了一种 家乡特色 ,但没有 深入了解能收集记录信息紧密结合家乡的实际 情况 ,搜集三种及以 上家乡特色 ,深入了 解了一个家乡特色基本结合家乡的实际 情况,搜集两种家乡 特色,基本了解了一 个家乡
30、特色按时完成作业,书写认 基本按时完成作业,真,内容具体 内容较具体能准确 、 高度概括、 总结所收集的信息能概括、总结所收集 的信息处理信息作业规范调查真实22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属于课前调查活动, 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调查家乡的特色。在调查中,激发 学生传承家乡传统文化的兴趣与信心,增强传承家乡特色文化的使命感。同时引导 学生憧憬家乡的未来,树立作为家乡小主人的自豪感与责任感。作业 21.作业内容体验小能人同学们,家乡的特色文化如此丰富、独特,我们的家乡越来越美丽。请你从 以下的活动中挑选你喜爱的一项来完成。加油哦!(1) 做一做:在家长的指导和帮助下学做一道家乡美食。 (制作过程中一
31、定要注意安全与卫生。)(2)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家乡特色文化,可以在家长的带领下去市博物馆 参观游览。(3) 画一画:未来的家乡。(4) 关注奥运2022年2月4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举行,同学们可以各种 表现形式为奥运加油!了解3个冬季奥运会运动项目,观看视频、熟知规则,并能列举出我国在 该项目的获奖人员,在A4纸上制作奥运项目科普卡。亲身体验:请爸爸妈妈利用寒假时间带你们去马鞍山启迪乔波滑雪场体验 滑雪的乐趣。232.时间要求时间不限。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标准体验活动项目出色完成基本完成未完成自评家长评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是课后实践活动,调动家长一起参与交流与评价,
32、旨在引导学生在实践活 动中明白家乡特色传统文化凝结着家乡独有的文化底蕴,是家乡人智慧与创作的结 晶。让学生描绘出自己对家乡未来变化的美好憧憬,唤起学生对家乡的悦纳与责任 感。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奥运,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公共生活中的公民意识,爱国意 识,提升行动能力。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一) 单元质量检测内容学完本单元,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收获吧!让我们一起来闯关吧。24家乡的朋友宁宁邀请你回家乡看一看。可参观的路上有三重关卡,只有闯过关卡, 才能获得相应的勋章,获得“我是家乡小主人”的称号。你能不能得到家乡小主人的 称号呢?请你搭乘“家乡号”列车出发吧!第一关:我是小探花遇到下面这些情况,你会怎么做
33、呢?1.下面行为是热爱家乡的是 ( ) 。A.用画笔把家乡的美景画下来B.在路上乱扔垃圾C.采摘田野中的花朵252.下面不是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的做法的是 ( ) 。A.为了早日修好路,叔叔伯伯们起早贪黑地干活B.丽丽的姐姐从二年级开始就参加志愿者了C.小明随手乱扔垃圾第二关:我是小榜眼这些说法你觉得对吗?对的打“ ”。1.家乡有很多了不起的人,我们应该为他们点赞。 ( )2.传统的东西,没什么值得保留的。 ( )3.清洁工就应该把街道清扫地干干净净,我们不用尊敬他们。 ( )第三关:我是小状元26这是世博会的马鞍山馆,请你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自己的家乡吧!(1) 采石矶公园(2) 采石矶茶干27(
34、3) 诗人李白(4) 马鞍山高铁站导游词(二)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序号类型对应单元 作业目标对应学习水平难度来源完成 时间了解理解应用281选择题一般创编32判断题一般创编33拓展性实践中等创编15“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最重要的就是体验。”这是 FT1 老师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种认识,这也反映了她对课程的教学理解。教学理解会影响她在教学准备阶段,对其内容处理作出判断和教学计划决策。开学初,FT1 老师和她的学科团队,按照学校要求申报了每学期单元开发研究的单元及课例,这一次他们选择研究的单元是二年级下册的“我们生活的地方”单元。谈到选择本单元的理由,FT1 老师讲到:“我们生活的地方单元
35、名挺好的,但是每节课的题目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我爱家乡山水, 家乡物产养育我,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家乡新变化,灌输的痕迹太重了。家乡这个概念太抽象了,家乡物产,家乡山水,家乡人,家乡新变化,这些内容超出了他们的经验范围。他可能去过南湖公园,净月潭,但是在他们眼里,净月潭也好南湖也好,就是他们活动、玩乐的一个场所而已,怎么给他提升到家乡山水美这个层面上呢?这完全是大人想当然地想把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孩子们。还有物产,我们省特产乌拉草、鹿茸,这些都离孩子们太远了。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生活的周边环境,知道有哪些机构或者地方、哪些人和我的生活有关系,为孩子们和这个社会进行初步的连接,这
36、些就够了。物产也好、故乡山水,故乡名人完全可以等他们大了之后,五六年级之后讲。”基于这样的思考,FT1 老师和年组老师们商量之后,在不改变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在内容处理上做了如下决策:重新界定学习活动的范围由对整个城市的学习,调整为对学校周围、也是大部分孩子们生活的地方的探究;调整单元内容结构按照探究式学习基本步骤即发现、调查、总结的顺序重新调整内容,调整后的内容分别为“了解我生活的地方”“制定探险的计划”“实地探险”“探险后的汇报交流”。FT1 老师认为,低年段“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直接体验和真实的发现是最重要的,对内容做如此决策的理由也是为了改变整个单元的学习方式。“如果按照教材的设计上这个单
37、元,我们就得靠老师大量的讲,偶尔有内容可以留作业,让孩子们提前调查,然后课上汇报,就是讲授式的,这完全就是灌输,不需要你思考。但是,现在做了处理之后,可以领着孩子们做探究学习,我们先说一说自己生活的地方都有什么(机构、店铺等)。这就是调动原有的生活经验啊,然后你对哪些地方比较感兴趣,那些地方是干什么的、那里的人每天都在做些什么。有了问题,孩子们就可以制定一个计划,要去的地方是哪儿啊,你去那儿想了解什么,和谁一起去等等,当然还要做一系列的准备,像怎么过马路啊、怎么和那些大人沟通,这些都是要学习的。然后我们就要领着孩子们去实地考察了,孩子们分小组在家长志愿者的陪同下,去学校周围的一些机构、商铺做调
38、查,然后回来做汇报交流。这种学习方式是动用孩子的器官的,是可以进入到孩子们心里的,是真正活的学习。”这种大胆的内容决策尝试,对课程目标的落实情况如何呢?FT1 老师说“探险回来汇报交流的时候,孩子们都很兴奋,虽然他们说不太出来多么特别的发现,但却是和他的生活有很大联系的。像有的孩子说我知道了原来大人挣的钱都是放在银行里的,你如果想花了就可以去取出来,银行是帮我们保管钱的。还有采访了水果摊摊主的孩子说,阿姨很辛苦,她得凌晨三点多去批发市场进货,因为那样可以用便宜的价格进到水果,她就可以用便宜的价格卖给我们了。虽然说得很浅显,但是他知道了这些人和我的生活,我的衣食住行是有关系的。如果老师在这个基础
39、上引导他们,就能很自然地实现和原来内容一样的教学目标,扩大自己的生活空间,和我生活的地方发生联系,让他们意识到我们是共同生活、互相帮助的依存的关系。这种学习方式显然更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据年组的其他老师说,每个班孩子们都翘首企盼实地探险的一天,家长们也早早地报名参加志愿者活动。基于对低年级儿童认知特点的分析,她认为“道德与法治”应该是一门体验性课程,在这样的信念下,课程实施过程中 FT1 老师会倾向于对教学内容做细化、重组、创生,给学生提供更多可以直接体验和真实感受的机会。能够看出 FT1 老师非常重视儿童与周围人、社会、自然直接的活动和体验,重视对这些活动和体验中的发现进行指导。她认为,这种
40、主动接触自己周围人、自然、社会的过程中产生的感受、思考、发现是真正属于儿童认知结构的、真正有意义的和有效力的“活”的知识,这种自主的知识构建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用有限的课时上更有意义的内容”是 ZT1 老师在访谈中提到的一句话。这是 ZT1 老师在教学准备阶段对课程内容做决策的重要依据。对“更有意义的内容”ZT1 老师的解释是,“像效率最大化一样,能够对解决孩子们的问题起到关键作用的内容,或者我认为,通过我的课的确能够对他的道德认知或者道德行为有改观的内容。”在访谈中她对此做了进一步的解释。“我们学校的情况是一周一个班只有一节课,教材基本都是按照两个课时给准备内容的,这我就得权衡一下,我不能
41、完全照着教材讲,我觉得有用的我就重点讲,我觉得说了也没有太大用的就不讲了,还有的可能得换个角度讲,就是效率最大化。”(ZT1-B1-2-1) ZT1 老师做此决策的缘起是被动的、在有限的条件下被迫做了内容处理。但另一方面,我们能从她表述的“有用的知识”里看出她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解,即教学内容的选择不以教材为本,而是以儿童需要为本。基于这样的一种认识,ZT1 老师在内容处理上有着这样的决策:常常以内容是否能让孩子们获得提高、是否能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为标准,分析、组织和处理教材内容。“像今天的这节课也一样,教材是说家中的安全与健康,但是家里有爸爸妈妈看着,吃的、睡的也都是家里大人给照顾着。但
42、是,学校就不一样了。刚来学校这个新环境,哪里是安全的、哪里是不安全的,学生需要知道。所以,今天我讲的是学校的安全与健康。”从访谈中可以看出,老师的这种做法是内容创生的积极尝试,能提高德育课程的现实意义,但是另一方面,这种内容决策破坏了课程原有的结构,教材要传递的“引导学生由自然的家庭生活状态,进入到自觉、文明、安全、自主治理的家庭生活状态”目标就消失了,教师的内容决策以学生为本是值得提倡的,但是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对教材内容的把握,也影响教师在内容决策上的做法,而且有时会直接影响课程价值的落实和课程目标的实现。“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 FT2 老师的教材观念,很多老师在访谈中都谈到这种
43、观点。他们不再唯教材论,而是从更现实、更理性的角度审视教材,在这种教材观的指导下很多老师在教学准备阶段,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对教材内容作出了很多创新决策。“教材只是给我们提供主题、话题、素材,我觉得越是全国统编教材越需要做校本化处理。统编版四册教材我们都已经接触过了,原来的品德与生活内容框架我们也知道了,到了这一步就不能还在面上全铺开,浮在上面、哪个都深入不进去,现在得有取舍地、有重点地深入地上几个单元的内容,一个个的攻克,构建一个适合我们学校的框架。一年上的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和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我们就做了处理,把两个单元内容打乱了、重新排序上的。正常来到一个新环境里,认识环境是第一步,但是教材是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