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数学第六单元简单的统计活动教案.docx

上传人(卖家):实用文档 文档编号:350569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版小学数学第六单元简单的统计活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第六单元简单的统计活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第六单元简单的统计活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第六单元简单的统计活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第六单元简单的统计活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六单元 简单的统计活动第1课时 简单的统计活动(一)【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六册第88 页的例1。【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 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呈现的过程。学会运用统计表或统计图的方式呈现统计的结果。理解统计表中“合计”的含义。 2.初步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知道1格表示一个单位。并根据统计图、表,提出并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3.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发展观察、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重点】初步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一个单位。并根据统计图、表,提出并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 经历

2、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呈现的过程。学会运用统计表或统计图的方式展现统计的结果。【教学准备】单元情境图图片【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 教师谈话引入:孩子们,最近看大家很爱跳绳,老师要选5名同学进行一分钟跳绳比赛。谁愿意来?(选5名孩子到教室前面)我怎么知道谁跳得多呢?(引出:数个数)板书:数个数。教师计时,5名学生跳绳,另5名学生数个数。2. 汇报个数,比较。计数的学生分别汇报跳绳的个数,师板书数据。学生比较后,判断谁跳得多。3.教师小结:要知道谁跳得最多,首先要数一数,再记一记,最后再比一比。这个过程,在数学上叫做“统计”。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起学习“统计”的知识。二、教学新课1.出示主题图统计

3、小猫钓鱼的情况。观察图,说说从图上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观察图,指出信息。(1)小白猫钓了9条鱼;(2)小灰猫一共钓了8条鱼;(3)小黄猫一共钓了7条鱼。如果学生能用语言表述三种猫钓鱼的条数,给学生激励性的评价。【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对信息的提取能力、概括能力以及表达能力。这是将生活情境转化为数学信息的有效途径。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大胆表达的兴趣。2.用统计表记录数据教师提问让学生思考,除了可以用语言记录小猫钓鱼的条数,还有其他的记录方式?学生独立尝试填写“小猫全天钓鱼数统计表”。 3.认识统计表。 学生尝试给统计表取名字。(小猫全天钓鱼数统计表) 教师介绍:这个表叫做

4、统计表,表格上面就是统计表的名字。 板书:统计表小结:在数学上,人们常常用统计表记录统计的数据。学生观察:表格的第一排是什么?(统计小猫的名称。)学生观察:表格的第二排呢?(统计小猫对应的鱼的条数)小结: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可以用语言记录,现在还可以用统计表进行记录。学生思考:两种记录的方法有什么不同?(语言说得很清楚,但是不好记录。统计表很简洁,一眼能看出谁是几条。)4.认识“合计”教师指统计表的最后一列,问:“合计”是什么意思?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合计”?小结:合计就是指将前面的几项数据合并起来,表示一共是多少。5.认识统计图在数学上,除了用统计表记录数据,还可以用统计图记录数据。学生

5、活动要求:(1) 一格代表一条鱼,涂色表示小猫钓鱼的条数; (2)比一比,看一看,从图上能直接看出谁钓得多,谁钓得少?你怎样看出来的? (3)完成书上88页统计图下面的填空题。汇报展示:学生将绘制好的统计图在实物展台上展示。教师随机提问。(1) 图上一格表示多少?(表示1条鱼) (2) 教师介绍:像这样的条状或方块表示数量的统计图,我们叫它条形统计图。(3) 你怎么看出小白猫钓得最多,小黄猫钓得最少? 学生:小白猫的图最高,小黄猫的图最矮。(4) 小白猫钓的鱼比小灰猫多( )条。你是怎样求出来的? 学生:可以用小白猫钓鱼条数减去小灰猫钓鱼的条数;还可以数出小白猫比小灰猫高出部分的条数。(5)

6、看了统计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三只猫一共钓了几条鱼? 小灰猫比小黄猫多钓了几条鱼?6.对比统计表和统计图,都有哪些异同点?各有什么优点? (1)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2)学生汇报。 相同点:学生可能会发现统计表和统计图中的数据都相同。 不同点:统计表是直接用数字表示出数量,统计图是用直条、方块表示数量的多少,直条越高,数量越多,直条越矮,数量越少。统计图能直观的看出谁最多谁最少。7.教师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及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三、练习应用1.统计全班同学身高的情况全班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身高(cm)120cm以下120cm129cm130cm139cm140cm以上合计人数

7、(人)(1)同桌交流:用语言将表格里的数据信息表达出来。(2)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哪种身高的学生最多?(3)你还能提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解决,再交流汇报答案。 2.看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小朋友摘桃统计表小朋友小明小强琳琳乐乐合计桃子个数5846(1) 完成统计表中的“合计”。(2) 根据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3) 如果每个桃子约重200克,这些桃子一共重多少千克?小朋友摘桃统计图 小明 小强 琳琳 乐乐 四、反思总结 学生回顾本节课,谈谈自己都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回顾和反思一节课所学的知识,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 第2课时 简单的统计活动(二)【教学内容】小学

8、数学第六册第 89页的例2及课堂活动。【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运用不同的统计方法,如画“正”字、举手等方法,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体会统计方法的简洁性。会用统计表或统计图的方式展现统计的结果。 2.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培养数学应用意识。3.在活动中,经历思考、交流、讨论的过程,学会有序地思考和观察,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运用不同的统计方法,如画“正”字、举手等方法,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体会统计方法的简洁性。【教学难点】尝试运用统计方法,经历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 【教学准备】单元情境图图片。【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

9、.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统计”,你能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统计? (板书:生活中需要统计)2. 小黑板或课件出示统计表,学生在题单上绘制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完成下面的问题。小明家超市买水果的数量统计表种类桃子苹果梨合计千克数548小明家超市买水果的数量统计图(1) 一格表示多少? (2) 从统计图上可以看出,谁最多,谁最少?(3) 你还能根据统计图提哪些数学问题?学生独立完成,抽学生汇报结果。教师小结:统计表和统计图都能直观地表示数据的多少。统计图中的一格表示1个单位。条形统计图能直观的反映出谁多谁少。二、教学新课(一)自主选择统计方法,经历统计过程教师板书:简单的统计活动(二)出示活动要

10、求:统计本小组同学的年龄情况。引导学生交流,统计小组同学的年龄情况,可以怎样统计呢?预设学生回答:举手统计法、画勾法、符号法教师小结:在统计时,需要选择统计的方法,便于数据的收集。(板书:选择统计方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完成数据的统计。每个小组自行确定统计的方法。教师每小组发一张题单,题单上有小组年龄情况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小组合作要求:(1)确定小组长和记录员;(2)每个小组先商量统计数据的方法;(3)开展数据的统计;(4)每个小组将本组的年龄情况用统计表或统计图表示。学生分小组开展活动,教师巡视观察、指导。交流汇报,分享统计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听各小组的方法,并同本小组的方法进

11、行比较,评价各种方法的优劣。预设学生的方法有:方法1:画勾的办法,某同学是几岁,就在这个年龄的那一栏画一个勾。最后,在汇总人数。方法2:举手的办法,8岁的举手,有4个;9岁的举手,有4个,10岁的举手,有2个。方法3:站堆堆。8岁的站一堆,9岁的站一堆,10岁的站一堆。然后把数据记下来。方法4:画“正”字的方法,让同学报年龄,如果是8岁,就在8岁那一栏画“正”字的一笔。让学生自主发言、评价。在汇报的这些方法中,你觉得哪种方法最简洁,最方便统计,并说明理由。教师引导:在数学上,常常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其他的方法都能统计,但是,有些方法在数量较多时,就显得不够方便了。教师提问:在统计的过程

12、中,能不能一个人举两次手?为什么?抽生说明理由。 教师提问:怎样知道统计数量是否正确?有什么检验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在统计时,用同一种方法统计,每人都只能统计一次,不能重复。最后,可以通过累计总人数检验是否有人漏掉。教师小结:运用统计方法,可以快速、准确的收集数据。(板书:收集、整理数据)(二)分析统计数据,提出数学问题1.小组活动(1)根据本组的统计图或统计表,说一说本组同学的年龄情况。(2)根据统计图或统计表,提出数学问题,并在小组内完成。展示汇报:以小组为单位,展示统计图或统计表,并介绍本组的年龄情况;再结合图或表提出数学问题。 2.创设情境,尝试预测 教师提问,让学生思考:如果这个小

13、组又增加一名新同学,他的年龄可能是几岁?让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推测。学生只要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推测,言之有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教师小结:在生活中,常常要进行一些数据的统计。统计的方法有多种,像符号法、举手、写“正”字等方法。在统计的过程中,要注意不重复,不遗漏。统计的结果可以用统计图或统计表来展示。(板书:统计表、图展示结果) 三、练习运用(1) 小组活动活动内容:数学书89页“课堂活动”第1题。活动要求:1. 认真读题目要求;2.小组内选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开展统计;3.每人将统计结果记录在统计表中;4.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完成后面的问题,尝试提出新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学生分

14、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提醒小组在统计时,要注意统计数据不重复和不遗漏。抽小组汇报统计方法和统计过程,并回答统计表后面的问题。 (二)同桌合作完成数学书90页第2题。收集上个月每天的天气情况,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学生运用课前收集好的天气情况,同桌选择恰当的方法开展统计。同桌为单位开展汇报交流。(三)联系生活,运用拓展 教师提问: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你想到了需要统计?一般采用什么方法统计比较合适?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小结:在生活中,统计是很常用的数学方法,运用在各行各业中,并且随时随地都在运用。比如:学校老师统计学生的分数段,进行成绩的分析;交通部门对高速

15、公路上的汽车流量进行统计,帮助大家及时了解交通是否顺畅等等。 四、反思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交流分享学习收获。 综合与实践一天用的纸【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六册第 92页综合与实践“一天用的纸”。【教学目标】1. 经历分类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过程,并根据整理的结果制作统计表,巩固本单元所学的统计知识,提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2. 在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小组的共同合作,完成统计活动,培养合作、探究意识。3. 通过对纸的相关知识的了解,认识到节约用纸的重要。增强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教学重点】经历分类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过程,并根据整理的结果制作统计表,巩固本单元所学的统计知识,提高综合

16、应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难点】经历分类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过程,并根据整理的结果制作统计表。【教学准备】1. 教师要收集纸的发明、制作流程和原材料的介绍,做成多媒体视频。2. 学生课前收集自己常用的纸的种类和各自的张数,课后收集家庭用纸的种类和张数。【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 谈话引入:我国的四大发明分别是什么?(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其中,我国的造纸术距今已经两千多年。你能说说,纸都有哪些用途?学生自主发言。教师播放多媒体视频中国四大发明纸,配合视频的实物画面介绍纸张的用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纸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纸的用途十分广泛,可以用于制造新闻纸、书写

17、纸、印刷纸、绘画纸、包装纸、卫生纸等等。纸还是重要的信息载体,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如果没有纸,人类文明进步的速度会缓慢得多。因此,纸的出现是划时代的进步。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一天用的各种各样的纸有多少吗?(板书:一天用的纸)教师提问: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呢?学生交流想法,引导学生体会统计的必要性。二、教学新课 (一)回顾统计知识,做好活动铺垫教师提问:在前面学过的统计知识中,我们学到了哪些统计方法?统计的结果可以用什么来呈现?在统计时需要注意什么?学生回忆:统计的方法有写“正”字、画勾等,统计的结果可以用统计图或统计表进行呈现。教师小结:要开展统计活动,首先要进行分类,再进行数据的

18、收集和整理,用统计表对结果进行展示,最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运用。在收集和整理数据时,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有序地统计。(二)讨论活动要求,开展合作探究1. 活动要求(1)对小组内成员一天用的纸进行分类;(2) 小组设计“一天用纸统计表”或“一天用纸统计图”;(3) 每人用喜欢的方法统计自己一天用纸的情况; (4) 汇总小组一天用纸的情况,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绘制;2. 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小组在对纸的分类时,可能有以下几类:作业纸、草稿纸、面巾纸、卫生纸、图画纸等;在小组设计统计表时,教师根据每个小组的水平给予一定的指导。也可以建议学生借鉴数学书93页的统计表进行。(三)小组交流汇

19、报,体会统计作用 1.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展示统计过程 小组汇报要求:首先交流本组对纸的分类情况,再交流各自的统计方法和过程,最后展示小组的统计表。教师在学生汇报时,要适时强调分类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体会分类的重要性。在汇报中,学生表达不够清晰的,教师要积极引导和帮助。教师小结:在统计活动中,首先要对统计内容进行分类,再选择统计的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最后用统计表或图呈现统计的结果。2. 分析数据,实践应用 (1)小组内交流自己一天用的纸的情况,谈谈对统计数据的感受。(2)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提数学问题并解答。(3)教师提问,学生计算:计算一周、一年52周大约用纸的情况?全班交流计算的结果,谈谈对

20、计算结果的感受。【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综合运用乘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通过计算结果,激发学生节约用纸的意识。三、练习应用(一)介绍纸的常识教师介绍:目前我国生产的纸约有500种。纸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纸是由树“变”来的。造纸的原材料主要是树皮等植物的纤维。因此,节约用纸就相当于植树造林。可是,浪费纸张,乱丢纸张的行动在校园里、生活中随处可见。树木不仅可以用来造纸,还可以保护环境。大面积的森林可以存储水源,防止水士流失,净化空气。森林是制造氧气的工厂,森林能够吸收有害物质。树的树冠像一把张开的伞,可以截留1020%雨量。5万亩森林贮水量相当于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据

21、资料统计,目前,我国每生产一吨纸就要耗费7棵大树、100立方米的水。如果每人每天浪费一张纸,全国就要浪费约2700吨纸、27万吨水。如果全国每人每天节约1张纸,一年就节约4745亿张纸,一棵二十岁的树可造3000张A4纸,如果这样算来就可少砍伐1581666棵树。看来,节约用纸势在必行。(二)根据资料尝试推算1. 全校按2500人计算,每天节约1张A4纸,1个月大约节约多少张?大约需要多少棵二十岁的树木? 2. 我国每生产一吨纸就要耗费7棵大树,如果每人每天浪费一张纸,全国就要浪费约2700吨纸,相当于耗费了多少棵大树?3. 一棵二十岁的树可造3000张A4纸,每天每生需要3张,可以用多少天,

22、约几个月?(三)交流如何节约用纸1. 教师介绍:通过计算发现,节约用纸非常重要。在生活和学习中,有哪些节约用纸的好方法?2. 学生交流介绍节约用纸的方法。3. 教师归纳并补充介绍节约用纸的方法(1)白纸、作业本正反两面都可以写字、画图、计算等。用过的纸也可以用来进行折纸飞机,纸飞船等,比较节约。(2)折纸玩具折得不好,可以拆掉重新折,不要随便丢掉。(3)在家里擦手可用毛巾,少用餐巾纸。(4)在外面吃饭用餐巾纸擦嘴时,尽量将纸充分展开,减少用纸的张数。(5)喝水用茶杯,少用一次性纸杯。(6)废报纸、废书可以回收,不要随便扔掉。(7)把草稿纸写满,不要只写几个数字就扔掉。(8)在废报纸上练习写毛笔字和画国画。现在我们知道了节约用纸的方法。只要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节约每一张纸,你就是一个真正的环保小卫士。(四)课后调查统计家庭用纸情况统计活动要求:(1) 对家庭的用纸进行分类,(2) 收集一周内家庭的用纸量,(3)用统计表或统计图呈现统计结果,(4)在家庭中发出节约用纸的倡议。(5)开展调查统计活动的交流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数学 > 西师大版(2024) > 三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西师版小学数学第六单元简单的统计活动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实用文档)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