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先秦诸子学说是中国古代思先秦诸子学说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第一个高峰,影响深远,值想的第一个高峰,影响深远,值得我们深入理解。阅读诸子的著得我们深入理解。阅读诸子的著作要把握他们的主要观点和思路,作要把握他们的主要观点和思路,从中吸取思想养分。学习本单元从中吸取思想养分。学习本单元三篇先秦诸子文章,完成以下任三篇先秦诸子文章,完成以下任务。务。1.1.孔子表示孔子表示“吾与点也吾与点也”,孟子提倡,孟子提倡“保民而王保民而王”,庄,庄子重视子重视“依乎天理依乎天理”。把握这样一些观点的内涵,有助。把握这样一些观点的内涵,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相关文章,也能帮我们更好地了解中于我们深入理解相关文章,也能
2、帮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从者三篇文章中任选一篇,找出并国传统思想文化。从者三篇文章中任选一篇,找出并分析文中的重要观点,进而深入理解全文。分析文中的重要观点,进而深入理解全文。篇目篇目观点及其内涵观点及其内涵表 达 方表 达 方式式与其他观点的关系与其他观点的关系侍坐侍坐吾与点也:向往太平盛世民生和乐,感慨道之不行(后世解说甚多)态 度 明确,内涵 表 达较 为 含蓄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观点既有差异,又不无相通之处齐桓晋文之齐桓晋文之事事保民而王:国之本在民,只有让人民衣食无忧,才谈得上守礼知义,也才会天下归心直 接、明确中心观点,全文的思路由此出发,又归结于此庖丁解牛庖丁解牛依乎
3、天理:存身、做事、处世都应该顺乎自然,不可强为(后世解说甚多)以 寓 言方 式 表达是对“解牛”过程的解说,暗合寓意,文中少有明确的观点2.2.课文中孔子(及其弟子)、孟子、庄子的处世观念、人课文中孔子(及其弟子)、孟子、庄子的处世观念、人生志愿、社会理想、治国理念各是什么?反映了中国先贤们生志愿、社会理想、治国理念各是什么?反映了中国先贤们对哪些共性问题的不同解答?对哪些共性问题的不同解答?在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反复诵读课文,对文章有足够的理解的基础上,借助下面的表格梳理课文中的观点。有些可以直接“找到”,有些则需要理解(甚至稍作推断)后自行概括。观点观点文章文章处世观念处世观念人生志愿人生志
4、愿社会理想社会理想治国理念治国理念侍坐侍坐修身,仁,礼修身齐家保养安民,太平盛世礼乐治国齐桓晋文之事齐桓晋文之事 积极入世治国平天下仁政,保民而王,王道,民贵君轻,民本庖丁解牛庖丁解牛消极出世逍遥自由无为而治3.3.从课文中看,儒道思想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在儒家内部,孔子(及从课文中看,儒道思想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在儒家内部,孔子(及其弟子)和孟子在社会理想、治国理念两方面各有什么异同?其弟子)和孟子在社会理想、治国理念两方面各有什么异同?异中之同异中之同同中之异同中之异儒道对比儒道对比儒道思想其实都是在思考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都在反思人应当以怎样的姿态生存于世孔孟对比孔孟对比同属儒家的孔孟,
5、在社会理想和治国理念上大体相同,但也不无细微的差别活动:孔子说“吾与点也”,是否表明孔子对其他三子的志向不“赞同”孔子对另外三个弟子也是肯定的,并不是批评或反对的。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注解子路“夫子盖许其能,特哂其不逊。”冉有“夫子之答无贬词,盖亦许之”,公西华“言无能出其右者,亦许之之辞”。夫子哂子路之志,缘于“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这里的笑是善意的。孔子说“由也兼人,故退之”,要压制子路好勇的性格并赞赏他有治理国家军事的才华,“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冉有在众弟子中最内敛谦虚,所以孔子希望他更加自信,“求也退,故进之”,并肯定冉有有治理国家财务方面的能力。“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
6、使之为宰也”。公西华在这里年龄最小,比孔子小三十二岁,他在文中的谦虚更多是礼节上的谦虚,述志中的“学”“小”和“愿”,可以看出他非常擅长外交辞令,孔子评价他“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言下之意是无人能超过他,并曾赞赏他“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认为他在治国外交方面可以独挡一面。总而言之,孔子对这四位弟子的志向追求都是满意的、赞赏的。活动:孔子“喟然而叹”,孔子为什么“叹”?“叹”中有落寞和愤懑。孔子曾发出“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感叹,甚至有赴叛臣公山不纽的冲动。“叹”中有对太平社会的企望。据钱穆先生研究推断,此时孔子是“五十出仕前”,处在第一期办学生涯,正值人生仕途的枯寂期。鲁国三桓
7、乱政,百姓苦不堪言,阳虎陪臣执国命,国家一片混乱,小人得志,贤者落拓。所以,孔子才会唯独赞道“吾与点也”。“叹”中有对隐逸生活的期许。“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曾皙用行舍藏的人生选择,与孔子心有戚戚焉。“叹”中有对大同社会的礼赞。孔子与颜渊、子路再次述志时曾直剖心志,解开了喟叹之谜“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与礼记中所描述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世界是相同的,是尧舜般的圣人情怀和人生境界,孔子之后为政鲁国,鲁国达到“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的风气也能应证这一点。活动:庖丁的“解牛之道”体现在哪些方面?
8、精益求精,探索规律。“进乎技矣”,他不停留在掌握具体的“技”上,而是探求“道”,把掌握解牛的规律作为实践目标。不懈实践,积累经验。“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谨慎小心,尊重规律。“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不骄傲大意。文惠君的“养生之道”应如何理解?文惠君作为战国时期的一个国家的国君,面对错综复杂的诸侯争霸,他悟道,悟的是“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的躲避法则。庄子的“养生之道”应如何理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庄子养生
9、主 意思:不做好事去追求名声,也不做坏事而触犯刑律,顺应自然规律,就可以保护生命,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给父母留下忧患,就可以终享天年。庄子认为,社会充满错综复杂的矛盾,人们只有像庖丁那样把握了社会的肌理,才能够避开各种难解的矛盾,使自己免于遭受伤身劳神的困扰,从而达到保身、全生、养亲、尽年的目的。拓展阅读鲍鹏山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周国平孔子的洒脱,结合课文,尝试完成下表。不同点:1.社会理想不同。儒家重群体,道家重个体。在孔子的理想社会中,百姓丰衣足食,礼义教化盛行,天下大同。“大同”着重体现的是整个社会的秩序井然。全社会以仁义为纲达到和谐的境界,个体融于群体,以保持群体的和谐统一,维护
10、群体的利益。道家始终将人本性的张扬与满足放在首位,人不为物役,取法自然,天人合一。强调个人生命的存在和对人性自然的维护。庄子极力渲染个人的自然本性的满足,“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为的是个体价值的实现,独立人格的保持。可见,儒家是以社会的理想状态为最终目的,而道家是以人的理想状态为目的。2.治国理念不同。儒家强调“有为”,道家强调“无为”。儒家的政治思想向来以“有为”为特征,主张以礼来治政,通过礼治建立森严的等级结构、伦常秩序,理想社会也就实现了。道家则呈现出“无为”特色。老子倡导“道常(恒)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是以圣人之治也,为无为,
11、则无不治矣”,主张统治者治理天下要因任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不要妄加干涉。庄子对这一思想作了进一步阐释,他说:“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以道德为主,以无为为常”,“帝王无为而天下功”。相同点:都关注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人应当如何生活在世界上。1.儒、道的社会理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儒、道站在现实的基础上,抨击不合理的社会秩序。孟子指责当时“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的现象。儒、道都是根据现实的人间生活来设计未来社会的。2.儒、道都采取类推的思维方式寻求社会理想的实现道路。儒家循着“个人家国天下”这一实现理想社会的思路。道家也提倡要从自身做起,自己修好道,再逐步推广开来。好自身,从
12、而影响到家、乡、邦,乃至天下。修可见,儒、道都是循着“个人社会”的模式来达到实现社会理想的目的。3.儒、道“无为”“有为”相通。道家的“无为”与儒家的“有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差别很大,但实际上,道家的“无为”还是“有为”的。“无为”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还是为了以“无为”达到“无不为”“无不治”。这种“无为”是一种迂回的方式,体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这与提倡“有为”的儒家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情景默写情景默写(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
13、。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景象:“_,_,_。”(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认为在“_,_”的条件下,他可以用三年时间达到富民的目的。(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认为公西华的才能可以有更大的发挥的句子是“_,_?_,_?”请为下面两副对联分别拟写下联和上联,概述这一春游情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待坐中,曾皙描绘出这样的春游情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1)第一副上联:
14、呼朋引伴踏春去下联:_(2)第二幅上联:_下联:童子六七人沂水濯衣衣犹香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语句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孟子在其“仁政”制度思想中提倡“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里有可贵的“民贵”“民本”内容,体现了孟子的仁爱精神。“为仁由己”“推己及人”“扩而充之”施之个人的修身养性未尝不可,但是欲“以不忍人之心”“发为不忍人之政”,借此来要求当时的统治者成为“圣君明主”,并“施仁政于民”,“故推恩足以保四海”,显然 甲 。况且,他的“民本、民贵、君轻”之说也有 乙 。既然“君轻”,何以终其一生,惶惶不可终日,周游列国,游说
15、君王,而不似墨子游走于臣民之间呢?听其言,观其行,庶几近之矣。纵观中国历史,“暴君、昏君”史不绝书,而“圣君明主”却凤毛麟角。孔孟之道 丙 ,而对其“兽性”却过于低估;殊不知,没有约束的制度或权利必然导致专制与滥用。这种泛道德化和道德先验主义的价值取向与本体预设,将人性之善的可能性推导为必然性,将使然视为当然;无不令人高山仰止,可望不可即。(选自孤独的孟子)甲:_乙:_丙:_阅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节选,完成下面小题。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三子者出,曾晳后。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
16、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候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7解释加点字。其言不让()方六七十如五六十()8把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9篇末曾皙与孔子二人的对话存在不同的断句方式,除上面选文所用的方式之外,以下是另一种。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1)从到可推断,说话者分别是()A曾皙孔子曾皙孔子B孔子曾皙孔子曾皙(2)不同的断
17、句方式源于对文本不同的解读。你赞成哪一种?简要说明理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
18、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庖丁解牛)13下列对文中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姓庄,名周,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B庖丁,意思是名叫“丁”的厨师。先秦古书往往以职业放在人名前。C文惠君,即梁惠王,“惠”是他的谥号。战国时期,魏惠王由安邑迁都大梁(今开封西北)后,魏国亦称梁国。梁惠王即魏惠王,公元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D臣,文中是指庖丁在文惠君面前
19、的自称。君主时代,只有官吏在君主面前可以称臣。14下列对上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先写庖丁解牛的熟练动作和美妙音响,再写文惠君的夸赞,引出庖丁对自己追求“道”的解说,以此表明主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B文章用庖丁解牛之初与三年之后对比:解牛三年之后,庖丁对牛的全身结构完全摸清了,凭精神和牛接触,不用眼睛看就可把它拆卸。C庖丁解牛动作熟练,声响美妙、自然、优美。他能够“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所以他的刀用了十九年,刀刃“若新发于硎”。D庄子通过这个寓言故事来说明“养生”的道理。文中的“养生之道”是指在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借以自我保护的方法。15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2)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