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庖丁解牛庄子1、疏通课文大意,掌握课文中主要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特殊句式。2、了解庖丁解牛的过程及方法,探讨作品主旨。3、理解“庄子之道”的内涵,培养学生敢于实践、遵循规律的精神。学习目标壹贰叁目录肆作者作品翻译赏析深研细究日积月累庄子贷栗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
2、于枯鱼之肆!导入鼓盆而歌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导入壹庄子道家学派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老庄”。继承并发扬了老子的思想,讲求天道,主张自然无为。代表作庄子(亦称南华经)逍遥游、齐物论 壹关于庄子1、庄子是庄周和他的
3、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因庄子曾隐居南华山,又称南华经,是一部经典著作。原有52篇,现存33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内篇共7篇,是庄子本人所作,是全书的精华部分。壹关于庄子2、全书以“寓言”“重言”“卮言”为主要表现形式,继承老子学说而倡导相对主义,蔑视礼法权贵而倡导逍遥自在,内篇的齐物论逍遥游和大宗师集中反映了此种哲学思想。3、庄子的文章长于说理,想象丰富,妙趣横生,且哲学意味很浓,是“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壹文题解读庖丁,名为“丁”的厨师,一说即厨师,“丁”指从事专门劳动的人。解牛,指剖开、分割牛的肢体。庖丁解牛的高超技术,说明了只有掌握了事物的规律,才有好的效果。壹背景探寻庄子生活
4、在社会大动荡的时代,不得不承认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也感到社会潮流的不可逆转。他主张无所作为,以保全自身,并对死生、寿夭进行了相对的解释,这种思想对后世有很大的消极影响,但庄子对当时的现实也作了较为深刻的批判。这篇课文是庄子养生主里的一则寓言。“养身主”指养生的主要、关键。庄子认为,人类社会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要避开矛盾,寻求解脱,就必须像庖丁解牛那样,找出规律,游刃有余,不受损伤,以求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反映了没落阶级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贰翻译赏析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这段描写极力渲染庖丁解牛的自
5、然、和谐、优美:解牛时,他手、肩、足、膝协调并用,触、倚、履、踦等动作流畅自如,“砉然”“騞然”的声音高低错落、缓急有序。庖丁和谐优美的动作,进刀时富有韵律的声响,是美妙的音乐和舞蹈的表演,给人以美的享受。描绘庖丁解牛的场景。贰翻译赏析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道”的境界,是庖丁“经验之谈”的总纲,总领下文。庖丁先讲述了自己解牛的三个阶段,从“所见无非牛者”到“未尝见全牛也”。再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解牛技术日臻熟练,升华到最高境界。而达到这种境界的方法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即依照牛的自然结构解牛。与“良庖”“族庖”对比,更
6、凸显了“道”境之高妙。庖丁具体谈自己解牛的经历和经验,以解牛之道暗示养生之道。贰翻译赏析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虽然”则一转,活画出庖丁达到“道”境之后的谨慎态度。“怵然为戒”,表现出高度警惕,“视为止”,表现了用心专一;“行为迟”,表现出小心谨慎。“善刀而藏之”,表现了不得意忘形、不锋芒毕露。庖丁具体谈自己解牛的经历和经验,以解牛之道暗示养生之道。贰翻译赏析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人世虽然复杂,但只要顺乎其理行事,勿强行,勿妄为,自然触处皆通。依理、谨行、藏锋,可谓庖丁带给梁慧王的启示。梁惠王称赞不已,顿悟养生之
7、道。主旨点睛本文通过对庖丁解牛的过程和经历的叙述,提示出养生的方法莫过于顺应自然的道理。同时,也反映出只有反复实践,逐步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内部规律,然后遵循客观规律处理事务,才能做到“游刃有余”的道理。贰深研细究一、庖丁是经过哪些阶段才达到现在的境界的?说明了什么道理?解牛的三个阶段:“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叁深研细究一、庖丁是经过哪些阶段才达到现在的境界的?说明了什么道理?这种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生动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只有通长期的解牛实践,才能获得解牛之“道”。规律的洞悉、掌握和娴熟运用
8、,全在于长期的专注与实践。叁深研细究二、庖丁解牛技艺高超的原因是什么?对“道”的追求超过了对技术的追求(“进乎技矣”)。他没有停留在掌握具体的“技”上,而是探求“道”解牛的规律,并作为实践的目标。不懈实践,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运用规律。正因为如此,他由不懂规律(所见无非牛)提高到认识规律(目无全牛),又上升到熟练运用规律(游刃有余)。谨慎小心,尊重规律。“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从来不骄傲大意。叁深研细究三、课文先写庖丁解牛的场面,再写得“道”的原因,请分析这样写的好处?叁1.先写解牛的精彩表现,容易吸引读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9、2.便于读者由表及里、由现象深入本质,更深刻地领会文章所要说明的道理。这不仅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而且收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深研细究四、文惠君听完庖丁的介绍后,说自己懂得了“养生之道”,“解牛之道”和“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叁虽然庖丁所说的“道”和文惠君所说的“道”所指不一样,但在后者看来,社会如牛体,尽管矛盾复杂,斗争激烈,但总有间隙可寻,只要像庖丁那样,“以无厚入有间”,顺应环境,随俗浮沉,避开矛盾,就能保全性命,养护精神。深研细究五、有人认为庄子的养生之道是一种消极的人生哲学,你怎么看?叁观点1:庄子认为,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因此养生也要“依乎天理”,顺其自然,不必追逐名利而天下大治,不避
10、居江湖而保持清闲,忘记一切,保有自身,恬淡而没有穷尽,一切美好的东西便随之而来,这边是自然法则。但如果人人这样,社会如何进步?文明如何发展?这种人生哲学是典型的消极避世哲学。深研细究五、有人认为庄子的养生之道是一种消极的人生哲学,你怎么看?叁观点2:这种人生哲学有它的积极意义,它在一定意义上陶冶和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它教人们忘怀得失,摆脱厉害,与生机盎然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从中获得生活的力量和生命的意趣,从而抚慰人们心灵的创伤。这也正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在遭遇失败和不幸之后,并没有真正毁灭,而更多地是保存生命,坚守节操,隐逸遁世,以山水自娱,洁身自好的原因。文本特色叁1 1、论理深刻透彻,层层相扣
11、,逻辑严密论理深刻透彻,层层相扣,逻辑严密。写庖丁解牛的经验时,先说“所好者道也”,提纲挈领。然后具体分述摸索解牛规律的三个阶段,说明只有在长期实践中,注意摸索,积累经验,才能掌握事物的规律。最后,再拓开一层,以“怵然为戒”说明要想获得自然之道来达到养生的目的,还必须注意在“关键”地方小心谨慎,专心致志。这样层层深入,逻辑严密,把道理说得透彻、完善。文本特色叁2 2、语言精练而富有表现力。语言精练而富有表现力。写庖丁解牛的动作时,用“触”“倚”“履”“踦”四个字再现了庖丁解牛的娴熟技术,并且说庖丁进刀时发出的声音“合于桑林之舞”“中经首之会”,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写解牛结束后庖丁“提刀而立,为
12、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寥寥数语,其怡然自得的神态便跃然纸上。肆日积月累一词多义一词多义 为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介词,给,替)吾见其难为(动词,做,这里是“解”的意思)视为止(介词,因为)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介词,因为)乎 技盖至此乎(表疑问语气,啊)进乎技矣(相当于“于”,可不译)而况大軱乎(表疑问语气,呢)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助词,形容词尾)肆日积月累一词多义一词多义 然 奏刀騞然(拟声词词尾)因其固然(副词词尾,.的结构)虽然,每至于族(代词,这样)怵然为戒(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于 合于桑林之舞(介词,引出对象)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介词,从)恢恢乎其于游刃
13、必有余地矣(介词,对于)虽然,每至于族(动词后缀)肆日积月累一词多义一词多义 族 族庖月更刀(众)虽然,每至于族(筋骨交错聚集的地方)肆日积月累古今异义古今异义 1.1.所见所见无非无非牛者牛者 4.4.视为止,视为止,行为行为迟迟 古义:没有不是古义:没有不是 古义:两个词,分别指动作、因此古义:两个词,分别指动作、因此 今义:只,不外乎今义:只,不外乎 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 2.2.依乎依乎天理天理 5.5.吾见其吾见其难为难为 古义:牛体的自然结构古义:牛体的自然结构 古义:很难做古义:很难做 今义:天然的道理今义:天然的道理 今义:使人为
14、难今义:使人为难 3.3.虽然虽然,每至于族,每至于族 6.6.因其因其固然固然 古义:虽然这样古义:虽然这样 古义:本来的结构古义:本来的结构 今义:转折关系连词今义:转折关系连词 今义: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承认甲今义: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承认甲 事,也不否认乙事。事,也不否认乙事。肆日积月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 以无厚入有间(厚度)2.名词作状语 良庖岁更刀,割也(每年)族庖月更刀,折也(每月)肆日积月累特殊句式特殊句式1.判断句 臣之所好者,道也(.者.也表判断)2.宾语前置局 技经肯綮之未尝(即未尝技经肯綮)3.状语后置局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即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于硎新发)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