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颈动脉支架成型术后的并发症及其预防颈动脉支架成型术后的并发症及其预防自 1979 年第一例报道颈动脉球囊扩张术后有效性!安全性?脑卒中低血压、心动过缓(心跳骤停)脑高灌注综合征和脑出血支架内再狭窄血管痉挛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 无脑保护装置:5.5%有脑保护装置:1.8%说明:尽管使用了 EPS,仍有一定比例的脑卒中发生率原因:血栓或斑块细屑脱落,输送管道内的气体;高龄、长段多发的颈动脉狭窄是发生术中脑梗死的独立风险因素A-V Shunt一、术前一、术前1.严格掌握适应症,如:长段严重狭窄闭塞、不稳定斑块、疑有新鲜血栓时,建议选择 CEA2.选择合适的脑保护装置a类型类型是否通过是否通过狭窄部位狭
2、窄部位收缩状态收缩状态下直径下直径脑保护能力脑保护能力侧枝血管侧枝血管栓塞危险栓塞危险血流阻断及患血流阻断及患者耐受情况者耐受情况远端阻塞是细完全保护有完全阻断血流,不易耐受远端滤器是粗可滤过小栓子无正常血流,最易耐受远端阻塞否细完全保护有逆行血流,不易耐受引用:甄雅南,颈动脉狭窄的治疗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9.23(1)二、术中二、术中1.尽可能少地在病变部位操作,造影时避开不稳定病灶,在颈总、颈外动脉完成,交换导丝防止颈外动脉2.经导管注入任何液体,都要注意回抽排气;3.预扩与后扩,对于不稳定性斑块,不主张预扩;后扩尽可能一次完成;4.支架选择,公认颈动脉多选用自膨式支架,直径超过颈动
3、脉 12mm,若病变超越颈内和颈总动脉,支架以颈总动脉为准。三、术后三、术后1.收保护伞前,再次造影了解血管恢复程度,尤其是对神经功能异常者,应行脑血管造影,前后对比,以排除有无脑血管栓塞?并保留导管,以备溶栓或解痉用;2.CAS 结束后,连续六周双抗血小板治疗,并终身服用一种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或波立维)。低血压:13.075.9%、心动过缓:510%原因:术中的操作及术后支架持续扩张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表现:低血压(收缩压 90mmHg,或平均动脉或平均动脉压压 50mmHg,短暂性,短暂性 24h)心动过缓(心率心动过缓(心率 60 次次/min)危险因素:颈动脉分叉处 1cm 以
4、内的斑块、偏心型、钙化严重的斑块、球囊扩张的压力和时间、同时行双侧 CAS 球扩前注射阿托品 0.51mg,必要时可使用升压药,对高危患者,术前安放临时起搏器 球扩时,球囊的选择要小于目标动脉的直径;特别是,遇到比较大,硬、偏心性的斑块,容易诱发低血压,扩张时间要短,一般 1020 秒 发生率:0.32.0%危险因素:近期中风史、重度狭窄病变的纠正(90%以上)、严重术中或术后高血压、抗凝治疗、严重慢性脑缺血和对侧颈动脉闭塞 表现:同侧头痛、癫痫 诊断:临床表现,CT,脑电图,颅外多普勒超声同侧(或对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异常升高。MCA 平均血流速度比术前增加 100%以上,是发生
5、 HPS 最早、最敏感的指标,往往先于临床症状。脑梗死 4 周后行 CAS 术中、术后严格的血压控制100120/6080mmHg,至少 2448 小时 术后监测(包括 MCA),对症处理:止痛药、普奈洛尔、抗惊厥药、利尿剂和抗炎药 严重脑出血,神经外科干预 发生率:二年后 1015%,五年累计再狭窄 80%的病例为 6.4%发生时间:3/5 发生在 15 个月 原因:过度的内膜增生 加强术后早期抗凝、祛聚治疗,减少治疗部位血栓、纤维蛋白的附着;药物涂层球囊、药膜支架使用 再狭窄的患者,大多可安全地进行再次血管成形术与脑保护装置过大、术中移动、器与脑保护装置过大、术中移动、器 材刺激材刺激血管内膜相关。血管内膜相关。应用尼莫地平預防,术中发生痉挛可加用硝酸甘油或罂粟碱 选择合适直径的脑保护装置 术中轻柔操作与血小板的激活有关,包括机械性与血小板的激活有关,包括机械性 的斑的斑 块破裂块破裂,内,内膜的受损,支架本身等膜的受损,支架本身等 预防:充分的抗血小板治疗,术前术中术后充分抗凝治疗。治疗:形成血栓后可给予 rt-PA 溶栓;再支架。无论是哪种疾病、哪种治疗方法,达到治疗目的的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都是必要的。严格把握治疗适应证与禁忌证是前提 做好治疗前的预防工作是关键 对出现的并发症的及时处理是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