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综合测试卷(二)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 卷 (选择题,共24分) 本卷共11题,19题每题2分,1011题每题3分,共24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 要求的。 1.孙中山曾评价太平天国失败的“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那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门来自相 残杀。”体现孙中山上述说法的主要事件是 ( ) A.金田起义 B.永安封王 C.天京事变 D.北伐和西征,答案 C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发生了天京事变,这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 衰的转折点,所以选项C正确。,2.某同学搜集了下图所示史料。据此推知,他探究的历史事件是
2、(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西安事变,答案 B 本题考查五四运动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注意关键信息“上海大罢市”“政府罢免了三 个卖国贼的职务”。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声援学生的爱国运动。之 后,北洋政府罢免了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的职务。故B项符合题意。1915年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 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1926年开始,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战争,C 项不符合题意,排除。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3.1927年8月2日汉口电:“当局通令,据报第
3、二十军军长贺龙及第二十四师师长叶挺,受共产党指使,公然叛 乱,除派兵往剿外,希一体缉拿。”电报中提到的事件指的是 ( )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北伐战争 D.秋收起义,答案 B 材料中提到的时间是1927年8月2日,行动是镇压贺龙、叶挺等人的“叛乱”,由此并结合所学可 以判断该事件是南昌起义,所以选项B正确。武昌起义发生在1911年10月10日,所以选项A错误。北伐战争 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所以选项C错误。秋收起义是毛泽东领导的,所以选项D错误。,4.要了解抗战胜利后我国的政局,可以观看影片 ( ),答案 B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进行和平建国的谈判
4、,所以选项B正确。长征发生于 19341936年,所以选项A错误。挺进大别山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所以选项C错误。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 国的成立,所以选项D错误。,方法技巧 解题时紧紧抓住关键词“抗战胜利后”,即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再根据四幅图片上 的文字,就可以确定符合要求的答案。,5.2019年是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关于右图的 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今日”是1999年12月20日 B.“回家来”是指澳门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回归祖国 C.澳门回归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 D.澳门回归推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进程,答案 B “回家来”是指澳门摆脱了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回归祖国,所以
5、选项B符合题意。,6.能够促使从工具到机器,从手工工场到机器工厂,从天然动力到机器动力,从手工到机械化的过渡中产生 重要的转折、质变、飞跃的是 ( ) A.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 B.珍妮机的发明 C.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 D.火车的发明,答案 C 材料反映了生产方式的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瓦特蒸汽机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进 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所以选项C正确。,7.有学者写道:“强大统一的德国的出现从一开始便牵制了所有欧洲列强的目光,因为德国要求按实力重新 瓜分世界,德国的外交政策也从欧洲政策一变而为世界政策。”体现上述现象的史实是 ( ) A.德国向法国发动侵略战争
6、 B.德国联合英国组建反法同盟 C.德国组建三国同盟军事集团 D.巴黎和会上签订凡尔赛条约,答案 C 由材料中的引文可知,随着实力的强大,德国要求重新划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所以德国联 合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组建了三国同盟,扩军备战,选项C正确。,8.对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丘吉尔曾经有过一句名言:“我们和欧洲在一起,但从不属于欧洲。”这句话 可以用来反映 ( ) A.英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 B.英国与美国的关系 C.英国对冷战的态度 D.英国要加入北约,答案 A 英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由战后初期的保持距离甚至对立转变为迫于形势而申请加入欧共体, 现如今,英国“脱欧”,对欧洲大陆若即若离,选项
7、A符合题意。材料内容与选项B、C、D无关,排除。,9.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苏联扩军备战,开展美苏两国间的军备竞赛,使国家财力过多地投入国防军事预 算,加剧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这 ( ) A.成为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 B.维护了苏联的世界霸权 C.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 D.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答案 A 二战后,美苏争霸,苏联把国家的财力更多地投入到国防建设之中,重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国力强 盛,但是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缓慢,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而经济的困难又引发了政治危机,最终导致苏联解体,所 以选项A正确。苏联并未确立过世界霸权,所以选项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所以选项C 错误。美苏
8、争霸体现的是两极格局,所以选项D错误。,10.下图反映的史实 ( ) 1953年7月美国在朝鲜战争停战协定上签字 A.表明美国放弃了全球称霸政策 B.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 C.维护了我国的统一 D.为我国赢得了和平的国际环境,答案 D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 际地位。所以选项D正确。,11.1985年中国向世界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裁减员额100万;2015年9月3日,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裁军30 万。以下对我国裁军背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中国深化改革开放,集中力量发展经济 C.当今时代我国不会
9、再有大的战争 D.科技的发展成为军事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答案 C 军队的数量降低,并不能说明我国不会再有大的战争,如果有国家侵犯我国,很可能会爆发战争, 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但符合题意。,卷 (非选择题,共36分)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同文馆标志了中国施行西式教育的开端。由于许多洋教习也在他们的华人学生帮助下从事翻译,同文馆同时也就充当了传播外来学识的原始研究机构。1873年,同文馆开设了一个小型的印书处,此乃“大学出版社”的雏形,该处出版了十七部有关国际法、政治经济学、化学、物理和自然哲学等领域的重要著作。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维新派把兴学校、育人才视为维新变法
10、的重要内容和当务之急。1896年梁启超在论变法不知 本原之害中断言:“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欲求新政,必兴学校,可谓之本矣。”康 有为总结日本明治维新的经验时指出:“日人之变法也,先变学校。”他还强调:“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 新世界,莫亟于教育。” 丁剑京师大学堂创立探析 (1)材料一中创办同文馆的目的是什么?(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京师大学堂设立的背景。(4分),(3)据两则材料,概括近代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哪些重要影响?(3分),答案 (1)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2分) (2)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维新变法的需要;学习西方的需要。(任答2点,意思相近即可,4
11、分) (3)培养了大量近代人才;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推动了社会进步与思想解放。(3分),解析 (1)京师同文馆创立于洋务运动时期,培养了一批翻译与科技人才,其创办的目的是向西方学习科 技。(2)由材料二中“日人之变法也,先变学校”可归纳出日本明治维新对我国教育的影响;由康有为和梁 启超的言论,可归纳出维新变法的需要和当时中国需要学习西方。(3)根据材料一、二中的内容概括影响 即可。,方法技巧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回答第(2)问时,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进 行作答。第(3)问可结合教育对社会、政治、思想等方面起到的作用来组织答案。,13.探究问题。(12分) 材料
12、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欧洲列强为中心的多国争雄的国际格局不复存在,出现美国和苏联两 大强国并立于世界的新格局,美苏矛盾上升为世界政治的主要矛盾而战后初期的西欧诸国,军事上虚 弱,经济上困难,政治上面临国内革命的形势,对苏联的强大感到恐惧,不得不全面依赖美国。于是,美国以战 略遏制为主导,乘机促成了北约的建立。 摘编自刘志青北约的产生及其军事战略演变 材料二 美国政要中的一些人认为,美国要利用北约推行其全球战略,必须减少和摆脱联合国的影响和制 约。冷战后初期的一段时间里,美国曾设想与联合国合作,建立美国的“世界新秩序”,无奈联合国已非美 国独家所能操纵,广大中小国家反对美国推行霸权,中俄要
13、求建立多极世界。于是美国便绕开联合国,借助 北约来推行新干涉主义,“扩展”美国的利益。 滕海键北约是美国推行全球战略的工具,材料三 北约的对外军事行动,(1)据上述材料,指出北约对美国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三,指出北约的军事行动有什么特点?(2分)试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其成因。(8分)(提示:需 答对4个成因),答案 (1)北约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2分) (2)特点:绕开联合国。(2分) 成因:美国不能独家操纵联合国;中俄等广大国家在联合国中反对美国推行全球霸权主义;联合国的宗旨是 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北约的军事行动与联合国的宗旨不符;二战后欧洲国家依赖美国,
14、支持美国的霸权行 为;等。(8分),解析 (1)据材料一、二可概括出北约是美国推行全球战略的工具。(2)材料二与材料三中均提到绕过联合 国,所以这是北约行动的一个特点。原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材料二从联合国的角度来分析,美国无 法操纵联合国,所以只能绕过联合国采取行动。材料三从其他北约国家对美国行动的支持方面来分析。再 结合所学知识,从中俄等国对美国霸权的反对、维护联合国的宗旨等角度来阐述即可。,14.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15分) 邓小平在1978年12月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曾讲道:“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 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
15、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邓小平1992年发表南方讲话时曾讲道:“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姓资还是姓社的 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 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邓小平上述讲话都体现了哪些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他分别是在怎样的国内背景下发表的上述 讲话。(10分) (2)邓小平的两次讲话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分),答案 (1)思想主张:解放思想,勇于实践。(2分) 1978年讲话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但出现“两个凡是”的困扰;经济发展遇到困难;关于真理标准问题 的大讨论。 1992年讲话背景:国内出现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困扰。(8分) (2)1978年的讲话推动中国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1992年讲话推动我国改革开 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5分),解析 (1)对邓小平讲话的意思进行适当概括即可。背景要分阶段叙述,1978年讲话是在推行改革开放前, 所以从当时的政治局面、经济形势、思想状况方面来写;1992年讲话时,我国的改革开放遇到一些问题的 困扰,从这个角度作答即可。(2)从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影响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