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目录录作业设计方案作业设计方案1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历史九年级第一学期统编人教版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单元组织方式团自然单元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古代日本第四单元第 11 课2阿拉伯帝国第四单元第 12 课本单元内容是统编版 世界历史 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标题是“封建 时代的亚洲国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版)对本单元的教学要 求如下:1.知道大化改新,初步了解日本古代社会。2.了解伊斯兰教的传播,初步认识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古代日本和阿拉伯帝国的历史进程,5 世纪,大和政权统 一日本;7 世纪时,日本开展了一场全面向中国
2、学习的社会变革大化改新,形成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步入封建社会;9 世纪中期后,武士和 武士集团出现;12 世纪晚期,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出现幕府与天皇朝廷并 存的局面。7 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在传教和征战的过程中建立了阿 拉伯国家的雏形并推动阿拉伯半岛的统一;8 世纪中期,穆罕默德的继任者们把 其发展为地跨欧、亚、非的阿拉伯帝国;阿拉伯文化独具特色,并且阿拉伯人在 保存、传播西方文明,沟通东西方文化中作出重要贡献。此外,课程标准在“教 学活动建议”中,建议:列举世界古代史上地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大帝国。1.知识框架22.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封建时代,教材选取了
3、亚洲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日本和阿拉伯帝国。从两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社会发展、文化创造、传播和沟通中,体现 封建时代亚洲国家的概况。本单元两课的内容是都紧紧围绕着核心概念“封建时代”展开,它们之间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其独特之处。第 11 课古代日本,讲述日本学习中国的社会变 革运动大化改新,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完善其统治制度,由此进入封建社会,可以 看出这受到东方封建因素的影响;庄园的建立,为了保卫庄园和扩张势力建立私 人武装,从而逐渐形成武士和武士集团,这和第三单元欧洲中世纪的庄园以及骑 士集团有许多相似之处;从镰仓幕府开始,日本进入长达 700 年的幕府统治时期,这一种专制集权的存在,加上庄园,可以看出
4、日本长期受封建方因素影响。第 12课阿拉伯帝国,讲述 7 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在传教和征战中,基本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后他的继任者们继续对外扩张,到 8 世纪中期,成为地 跨欧亚非的当时疆域最大的帝国。阿拉伯人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 造出独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在沟通东西方文化方面作出重要贡献,对封建文化 的发展、传播与交流起重要作用。本单元的教学,围绕封建时代展开,通过对古代日本和阿拉伯帝国具体史实 的学习,体会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的发展和特点。引导学生回忆并讨论七年级唐 朝与日本交往的史实,初步培养他们知识点的相互串联、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 问题的能力,感受唐朝开放交流、兼容
5、并包对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增 强民族自豪感。让学生知道日本在学习和模仿中国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文化进行 大化改新后,进入封建社会,使学生认识,学习与模仿他人是提高自身的一种重 要途径,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通过了解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形成,独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等基本史实,使 学生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识读地图阿拉伯帝国示意图,使学生直观认识到阿拉伯帝国地跨欧亚非,被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及希腊罗 马文明所环绕,对外征服中又吸收波斯、印度文明成果,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阿 拉伯文明,使学生体会文明的多样性,认识文明交流互鉴是世界文明发
6、展的必然3趋势,也是当今时代的主流。学生在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 4 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学习过“遣 唐使和鉴真东渡”,在七年级地理课中,已经学习了一定关于日本、阿拉伯地区 相关地理、人文知识。九年级的他们已经有一定判断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加 上思维活跃、求知欲强烈,这些都有助于他们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教师可以从 他们已知的事物或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设计引导。但九年级学生受认知结构、能力 水平的限制,对事物的认识往往还停留在表面上,他们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 维过渡的阶段,对历史的认识还处在感性认识阶段,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不 强。因此,在本单元学习中,要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如用阿拉伯帝国地图;
7、增强趣味性,如让学生在课堂中扮演日本的武士和欧洲的骑士,引导学生发现他 们的不同,鼓励他们可以说出或写出自己的观点,之后老师进行补充,并作出解 释,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并进一步加深对历史概念的认识。1.识记大和政权统一 日本,了解 6 世纪前日本的社会状况,从而认识到当时 的日本还是落后的奴隶社会。2.识记大化改新的内容,理解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3.了解日本武士和武士集团的形成,通过幕府统治,进一步了解日本古代社会。4.了解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形成,独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等基本史实,思考和认识这些历史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5.通过对阿拉
8、伯帝国的地理位置和民族特点,认识阿拉伯人在保存传播西方古典文明,沟通东西方文化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体会文明的多样性。1.构建时空观念:掌握并巩固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如日本的地理位置;大和 政权统一 日本的时间;大化改新开始的时间,出现武士及武士集团的时期,进入 幕府统治的时间;伊斯兰教的创立时间,创立者,最初传教的地点;阿拉伯帝国 扩张后的版图等。2.掌握史料实证:学习抓住历史课本导言、正文、相关史事、历史图片、课 后活动、知识拓展以及老师在上课时,课后作业中的史料,来推演、印证、理解 相关史实。3.培养历史解释:通过学习课本内容或老师补充相关历史名词的概念,学生能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述。如
9、武士的定义、幕府统治的特点、阿拉伯数字 名称的由来。4.形成唯物史观:通过日本大化改新背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生产关系一4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通过学习日本庄园概况,发展学生对庄园经济的认识,明 白武士和武士集团的形成是庄园经济发展的需求,从而使学生体会经济基础决定 上层建筑。通过学生搜集了解阿拉伯文化的代表作品,使学生认识人民群众是历 史的创造者。5.树立家国情怀:通过大化改新的学习,使学生回忆感受唐朝开放交流、兼 容并包对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的推动作用,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掌握阿拉伯人沟 通东西方文化,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传入欧洲,推动欧洲近代化的到 来,激发学生“恪尽兴国之责”的爱国之
10、情。基于学习目标和作业目标,紧扣单元核心概念,关注学情,注重作业与学习 的关系,构建作业的“学习”属性,将完成作业过程和学习过程相统一。基于此,在目标设定、内容选择、完成方式、作业评估做如下设定。设计内容构建作业的“学习”属性目标设定以“立德树人”为总目标,将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与历史核心素养融合其中,兼顾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培养。内容选择作业与教学紧密结合,重发展学科素养、重拓展、重实践、重层次、重递进,打破和超越课堂的狭小边界,做有益的补给。完成方式以多种形式达成目标:可以口头与书面、操作练习、设计制作、参 观考察访问、课题探究、专题调研等结合,可以独立完成和合作完 成结合,
11、可以即时与长效结合。作业评估关注完成作业的情境、过程表现、任务的达成情况,能够让学生在 作业中自评、互评,教师评价注重成长性表现的评价。具体设计思路考虑如下:结合上表,对每个课时作业设计为:这是学生进入课堂前完成的部分,也就是我们原来的“预习作业”。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 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相吻合,就有了成功的快感;或者看到自己的理解与 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 惑而无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理解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 意力,足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有很高的价
12、值。”可见预习 的重要性。但我们历史学科的预习作业多数情况下,形式单一,内容重复,如阅读课文,圈划出相关知识点;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或者就是让学生通读一遍课文这样 的预习流于形式,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起不到真正预习要达到的效果。所以,我们要改变预习形式,给学生更多的预习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让 他们根据自身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真正投入到预习新课中,获得成果,并展现5自己的成果。这部分我们设计的形式有:给定新课范围内容内,自己组织的演讲;新课内 容中与学过的相同类目知识的类比;学生在新课范围内的设计的问题,进行相互 问答。学生在这些预习内容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擅长进行选择,选定
13、预习题目后,自己的通过一定的外界辅助,如师长、父母、相关书籍、网络等,更好的了解新课的相关内容,做到“紧扣新课,又不拘泥于新课”。这部分作业的评价标准,就放在题目要求里,让学生明晰评价内容,有明确 的努力方向。在学生的准备过程中对照评价标准,也是一个对自己的过程性评价。预习自我鉴定表:自己做得好的原来不知道的我需要帮助的我仍然困惑的我还想知道的评价主体:生生互评,学生自评这是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同步完成的作业,也就是原来的“课堂同步作业”,但又有所不同。这部分总体设计的思路是在“教”中嵌入“学”,“学”与“练”结合,同时伴随着过程性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以往是老师主导,不停的“教”,在这个过程中会
14、对所学新 课进行一些提问,或者是一节新课学习完了,老师白板出示相关题目,学生作答。“过程性作业”中期望做到的是,每个阶段都有学生反馈,都能热情参与,都可 以随时进行调整,提高课堂效率。在这部分设计里,可以是课前预习的具体展示,也可以是结合本课设计的适宜活动,并且不局限于历史学科,可以是语文、美术、地理、政治等学科和历史 的联动,展现一个饱满、丰富、生动、有趣的历史课堂,同时活动的主导者一定 是学生。评价标准教师在作业过程中用白板展示,让全班同学一 目了然。评价主体也应该是学生,可以是学生代表对照标准的自评,也可以是学生间相互的互评,教 师在旁应该是一个“欣赏者”和“点播者”。这是有助于复习巩固
15、的课后作业,也师生明确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的依据。该部分作业的设计应突出基础性、提升性和拓展性,尊重学生个体和认知上的差异,设计不同的层次和梯度,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既保证所有学生都掌握基础知识,也保证能力强的学生有拓展。诊断的结果也应该分类对待:如果诊断合格,学习活动继续,寻求更高的标 准进一步提升自己;如果诊断不合格,学习活动应该回归课本,补缺补漏,强化 基础。这部分课时作业设计为基础过关(必做类),进阶提能(选做类)。6(1)基础过关(必做类)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优秀(A)良好(B)合格(C)需努力(D)作业正确率(A)A85%85%A70%70%A60%A60%评
16、价主体:教师(2)进阶提能(选做类)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优秀(A)良好(B)合格(C)需努力(D)作业正确率(A)A85%85%A70%70%A60%A60%评价主体:教师单元质量检测作业的设计应立足于单元整体,依据单元学习目标,整合单元中所有课程,立足学生的能力和差异性,进行有递进,有层次地设计,并适当设 计探究性和实践性作业,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单元知识。所以,设计为以中考题 型为模板的检测作业和实践检验(挑战类)。(1)检测作业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优秀(A)良好(B)合格(C)需努力(D)分值(P)P8585P7070P60P60评价主体:教师(2)单元实践检验(挑战类)评价维度评价内容及要求
17、评价等级优良需努力主题内容对主题把握准确;有相关史实依据思维含量思维层次丰富;有创作者的发现、感悟和思考 思维导图中历史事件逻辑关系正确语言表达语言流畅,条理清晰,语音适当,语速适宜评价主体: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最后说明:具体到每一题的设计,都按照美国学者洛林 W.安德生所著的 提高教师教 学效能中提出:目的、定向、主题、范围、形式、复杂性这六个维度。这里先 解释一下这六个维度的概念:目的,指的是“为什么要完成这个任务”;定向,完成作业的物理环境;主题,不同学科需要认定相应主题;范围,指完成作业的7时间;形式,指作业过程和结果的呈现;复杂性,完成作业的难易程度。结合自己的兴趣、喜好,任
18、意挑选两题中的一题完成:说起日本,我们都很熟悉,他是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你可以写一 写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吗?上课时给同学们讲一讲。(课堂分享:2 分钟内;评价 标准见下表)评价维度评价内容及要求评价等级优良需努力主题内容对中日关系概括准确;有相关史实依据;史实准确,史论明确,有历史学科特色思维含量思维层次丰富;有创作者的发现、感悟和思考语言表达语言流畅,声音富有表现力;语音适当,语速适宜肢体语言动作得体,符合内容;能帮助听众形象化:同学们,在讲第 7 课封君与封臣时,老师给你们介绍过骑士,你对 他们感兴趣吗?在这节课中,我们又要学习武士。他们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很多 不同之处,我们可以以六人小组为
19、单位,结合课本,分别查找骑士和武士的资料,写一篇关于骑士和武士的小剧本,主题自拟,上课时每组推举两位同学们给全班 演一演。(课堂分享:5 分钟内;评价标准见下表)评价维度评价内容及要求评价等级优良需努力主题内容对骑士和武士有自己的认识;编写剧本生动,逻辑清晰,有相关史实依据;史实准确,有历史学科特色思维含量逻辑严密,编排完整,有创意语言表达语言流畅,声音富有表现力;语音适当,语速适宜肢体语言动作得体,符合内容;能帮助听众形象化服装道具有符合角色的服装道具8完成预习后,自我鉴定表:自己做得好的原来不知道的我需要帮助的我仍然困惑的我还想知道的【评价实施主体】生生互评、学生自评【评价标准】展示在题目
20、中,让学生在整理搜集资料,自我展示时,有明确的努 力目标;完成预习后,对自我进行评价(见上三张表格)【作业分析】目的:对日本做一定了解;引发对古代日本的兴趣;类比学过知识,发现不同;训练史论结合的思考方式定向:家庭、学校、图书馆主题:古代日本范围:提前 7 天布置,上课之前完成形式:写作、编写剧本,口头表述、表演复杂性:独立完成时,可以利用课本、借助网络、查阅书籍,也可与家人或同学 讨论。课堂口述时,能够组织语言,敢于展示自己。【设计意图】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从他们已知的事物或感兴趣的事物进行 引导,改变长期以来,历史作业形式单调,学生感到乏味的状况。在准备的过程 中,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
21、积极性,又可以增强知识点对学生大脑的“刺激度”,加深印象,通过新旧知识的串连、类比,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把握史实的特征,同 时还能培养学生有目的地搜集史料、运用史料,展示表现自我的能力。同时,完 成预习后,通过自我鉴定表,对完成过程加以思考和反思。在学习课本“武士和武士集团”这一幕之前,请选择课前预习第 2 项作业的六人小组推举两位“演员”上讲台表演。地点:日本镰仓城郊一山洞前旁白:12 世纪末的日本镰仓,武士小五郎刚结束一天的训练走山路回家。这时,误入神秘山洞的骑士杰克,竟然穿越到了日本镰仓城郊的某一山洞,惊魂未定跑 出山洞的杰克和小五郎撞了个满怀。小五郎:八嘎,你走路不长眼啊。杰克:Sorry
22、,这是哪里?我误入了一个山洞,眼前一道亮光,怎么就在这了?小五郎:这里是日本,怪不得你长得和我们不一样,金黄的头发,蓝眼睛。你是 哪人?9杰克:我来自法兰西,那是个美丽的国家。我叫杰克,我是一名骑士,我的封君 约翰,哦!仁慈的主啊!他赐给我土地,我效忠于他,在我的庄园里过着幸福的 生活,天知道,我怎么来到这里?兄弟,看你的装束这么特别,你是干嘛的?(杰 克打量了一下小五郎的甲胄和脚上的那一双木屐。)小五郎:我啊,我是武士,刚操练完回家,就在这被你吓了一跳。说来话长,500 年前,孝德天皇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不再国有,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 兼并土地,建立庄园。那些地方豪强有钱有地,为了保护
23、自己偌大的土地就组织 了武士,说白了我们就是他们的打手。唉但能怎么办呢?我曾经梦想“和太 阳肩并肩,但现实无情的打我脸”。杰克:说到这,其实我们很像。当我的封君约翰遇到侵犯或战争时,只要他一声 令下,我立马跨上我的战马,飞奔而去。谁让我接受了他的封地呢!小五郎:你们那儿可真好,还有老大给的封地!我誓死效忠主公,也没有真正属 于自己的土地。(表情哀伤)我原来的老大其实就是我的远房堂哥,我的好几个 武士哥们儿原来就是我堂哥的园丁、家仆,唉!都姓武田,同族不同命啊!杰克:兄弟,那你确实不如我。我的出生根本不是贵族,想当初我自己置办了装 备和武器,向约翰行了“臣服礼”,我就成为了骑士。获得约翰赏赐的土
24、地后,我的地位、生活都提高了。小五郎(一脸羡慕状):唉!只怪我没有生在法兰西,但我们现在也好多了。我 的堂哥后来投靠了更大的武士团源氏武士集团,跟着我们现在的老大源 赖朝大人,征战沙场,打败了他的死对头“平氏”,我们老大被天皇封为“征夷 大将军”,他在镰仓建立幕府,连天皇那老儿都要敬我们三分,国家的实际大权 都掌握在我们老大手里,你说可威风?杰克(听得不由得瞪大了眼,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你们的老大可真威风。我 和你不一样,在我们那儿,连国王也关不了我,我只听授予我封地约翰的话,我 的主啊!我可是他最忠诚的封臣。旁白:两人交谈完,感情倍增,准备结拜为兄弟,明日共游镰仓。谢幕师:同学们觉得这两位
25、同学演的好不好?生:好(报以热烈的掌声)师:通过观剧,有哪位同学说一说,骑士和武士这两个阶层分别的特征是什么?【评价实施主体】师生共同完成【评价标准】10评价维度评价内容及要求评价等级优良需努力主题内容对骑士和武士有自己的认识;编写剧本生动,逻辑清晰,有相关史实依据;史实准确,有历史学科特色思维含量逻辑严密,编排完整,有创意语言表达语言流畅,声音富有表现力;语音适当,语速适宜肢体语言动作得体,符合内容;能帮助听众形象化服装道具有符合角色的服装道具【作业分析】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把枯燥的知识演 绎的生动,通过试听“刺激”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新旧知识的串连、类比,强 化知识
26、点的特征定向:家庭、学校、班级主题:历史话剧范围:10 分钟内形式:口头表述、表演复杂性:编写剧本并进行演绎较为复杂,由 6 人小组合作互助完成,可以利用课 本、借助网络、查阅书籍,也可与同学讨论,排练。课堂表演时,敢于展示自己。【设计意图】本题的设计意在,用新颖的形式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从剧本写 作到演绎,学生既要合作去查阅资料丰富剧本,也要相互帮助去准备道具并实践 表演。这一套递进式的流程下来,不仅加深学生对史实的掌握和理解,还锻炼了 他们动手、表演的实践能力。同时不参与的学生通过自己同学的幽默表演这种别 出心裁的历史问题呈现方式,也激发他们对“骑士和武士”对比思考与总结,做 到新旧知识
27、的承接,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做到让历史“活起来”。1.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在 5 世纪时,基 本实现统一“百余国”的是()A高句丽B大和C琉球D新罗【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目的:巩固大和政权统一 日本史实,渗透史料实证素养 定向:家庭、学校主题:分析史料,辨别选择正确选项11范围:即时完成,1 分钟内形式:选择题复杂性:独立完成,回忆课本知识结合对史料的分析【设计意图】5 世纪,大和政权统一 日本是古代日本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个知识点。本题通过学生对文献史料的辨析,既可以巩固大和政权统一 日本,又可以渗透史料实证的素
28、养。2.右边图片是 1784 年在日本出土的倭王印。据后汉书 东夷列传记载,东汉初年,日本派遣使臣入洛阳进贡,光武帝赐名为倭国,并授予“汉倭奴国王”印。这可以证明()A.日本一直是中国的藩国B.中日之间始终保持友好的交往C.汉朝实力强大D.日本早期政权与中国的交往【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目的:认识日本早期政权和中国的交往,渗透史料实证核心素养 定向:家庭、学校主题:培养学生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范围:即时完成,1 分钟内形式:选择题复杂性:独立完成,联系课本知识,以题目出示的史料为基础,对其进行分析【设计意图】中日的交往早在汉朝就已经开始,本题通过后汉书 东夷列传中的记载让
29、学生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呈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从而帮组学生学会对史料的辨析与处理史料中历史信息的方法。3.如果一位生活在唐朝时期的僧人,在 649 年东渡到达日本,他带回来的信息中 正确的是()A.他在招提寺研究和传布律学B.他和阿倍仲麻吕讨论茶道C.他发现当时的日本正由幕府将军专权D.当时的日本土地已经归国家所有【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目的:检测对大化改新内容的掌握,帮助回忆中国与唐朝交往的相 关史实,渗透历史时空观念定向:家庭、学校主题:史事与时间、空间的联系范围:即时完成,1 分钟内形式:选择题复杂性:独立完成,结合课本知识,回忆七年级史实12【设计意图】大化改新是本课
30、的重点,日本当时为什么会发生这场社会变革的国际背景就是中国文化直接影响。学生在完成本题过程中,可以利用历史知识的迁移。7 世纪时,我国正是繁盛的唐朝,日本不断派遣唐使来华学习,回国后推动 日本社会变革与发展。促进学生学会知识迁移,也使他们体会在一定时空内,历 史事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4“倭国自知落后,深慕中华文明,引颈向望,欲移为己用。于是,便不惜万 般艰辛,远渡重洋,学习中国文明。使日本渐为文明先进之国。”材料主要论述 大化改新的()A历史背景B改革措施C成败得失D历史影响【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目的:提升厘清历史事件(大化改新)要素的能力,渗透历史解释 核心素养定向
31、:家庭、学校主题:辨别历史事件的要素范围:即时完成,1 分钟内形式:选择题复杂性:独立完成,结合课本知识,厘清历史事件要素【设计意图】大化改新是本课的重点,厘清历史事件的要素,是初三学生应该具 备的一个基本技能。本题的设计就是为了让学生可以区别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 和影响,进一步加深对大化改新内容背景的认识。5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日本出现许多大庄园。大庄 园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干涉 庄园事务。其直接结果是()A幕府统治时期,国家大权实际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B武士始终对抗地方政府C出现一种以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武士集团D武士集团
32、长期统治,逐步形成武士道【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目的:正确掌握武士集团及武士的概念,学会提取题干有效信息,渗透历史解释核心素养定向:家庭、学校主题:掌握武士的概念范围:即时完成,1 分钟内形式:选择题复杂性:独立完成,结合课本知识,正确理解武士集团及武士的概念【设计意图】本题意在考察学生对武士集团及武士概念的掌握,目的想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这一核心素养。通过审题从本题干上获取有效的信息结合武士集团及武士的定义,得出答案。从而训练学生提炼历史解释的特征而区别于其它概念。136.12 世纪晚期,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置幕府于镰仓,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当时,幕府
33、与天皇并存,其当社会状况描述正确的是()A.天皇独揽大权B.武士集团开始形成C.武士贵族专权自此始,天皇形同虚设D.废除一切私地,土地收归国有【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目的:了解幕府统治及其对日本社会的影响,学会提取题干有效信息,渗透历史解释核心素养定向:家庭、学校主题:掌握幕府统治时期的特征范围:即时完成,1 分钟内形式:选择题复杂性:独立完成,结合课本知识,对幕府统治的特征有清晰了解【设计意图】本题题干上出现了日本社会进入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并存”,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从而引导学生回忆出“幕府统治”时期的时代特征,选出正确的选项,本题充分考察了学生对幕府统治特征的
34、掌握。根据完成情况,教师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优秀(A)良好(B)合格(C)需努力(D)作业正确率(A)A85%85%A70%70%A60%A60%7.大化改新诏:“大化二年春正甲子塑,贺正礼毕,即宣改新之诏曰;其一 曰,罢昔在天皇所立子代之民。其二曰,初造户籍,计帐,班田收授之法。其三曰,罢旧赋役而行之调。”改新后()A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B公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繁荣,手工业发展,商业活跃C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D成为日本社会的重要转折点【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目的:提升对大化改新影响的掌握,强化对材料的理解,渗透历史
35、解释核心素养定向:家庭、学校主题:强化对历史材料的理解范围:即时完成,1 分钟内形式:选择题14复杂性:独立完成,结合课本知识,读懂材料,【设计意图】本题的设计意在提升学生对大化改新影响的解读和提升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大化改新的影响很多,对政治上的,经济上的,如果学生能够读懂材 料,根据所学可知,大化改新使公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繁荣,手工业发展,商业活跃属于经济方面的影响,区别四个选项中哪一个是经济方面的选项,就可 以选出正确答案。8.公元 7 世纪,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其主要内容包含()实行班田收授法实行租庸调制土地、部民收归国有由中央派遣官员治理地方建立起以天皇为中
36、心的中央集权制度A.BCD【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目的:对题干的认真解读;全面考查对大化改新内容的掌握;渗透 历史解释核心素养定向:家庭、学校主题:掌握大化改新的内容范围:即时完成,1 分钟内形式:选择题复杂性:独立完成,读清题目内容和选项,结合课本知识,对大化改新的内容有 清晰了解。【设计意图】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大化改新内容的掌握,及审题的仔细、认真。学生可以结合所学回忆大化改新内容分政治和经济方面,厘清选项中哪些是政治 方面,哪些是经济方面,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通过这样的题目,可以让学生综 合运用所学知识,渗透核心素养。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化改新以前,苏我氏
37、等大豪族控制了大和国的政权,而天皇家族基本上没有什么实权。贵族疯狂地兼并土地,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公元 645 年 6 月,皇室 中大兄皇子联合贵族中臣镰足发动政变,除去掌握朝政的权臣苏我氏父子中 大兄皇子等拥立孝德天皇,定年号为大化。646 年元旦,新政权以唐代律令制度 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发布改新之诏改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加强 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国家的统一,是日本进入封建社会的起点。摘编自“百度百科”(大化改新词条)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并指出其对日本社会生产的影响?材料二15(2)材料二中图片再现了中华文明对日本文化产生的重大影响,依据图片你能获取哪些信息?材
38、料三像日本那样自觉的、大规模的文化引进,在西方历史中是找不出同样 的例子的。摘自赖肖尔当今日本人(3)日本因善于学习而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这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根据完成情况,教师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优秀(A)良好(B)合格(C)需努力(D)作业正确率(A)A85%85%A70%70%A60%A60%【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1)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大豪族专权,社会矛盾尖锐;大化改新的影响: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国家的统一,是日本进入封建社会的起点。(2)日本是一个善于向外国学习,吸纳其他民族先进文化的国家。日本的服饰、建筑和书法深受中国的
39、影响。日本传统文化处处洋溢着浓郁的中华文化气息。(3)对改革的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改革是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业分析】目的:训练解读材料,识读图片,读清问题的解题方法;尝试提取 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巩固、运用日本大化改新相关知识解题;培养史料实证、唯 物史观及家国情怀素养。定向:家庭、学校主题:掌握并运用大化改新相关内容范围:即时完成,5 分钟内形式:材料解析16复杂性:独立完成,读清材料和问题,识读图片内的信息,结合课本知识,熟悉 大化改新的相关史实;最后一题能结合所学,谈自己的感想,要有唯物史观的分 析,也要有家国情怀的高度。【设计意图】大化改新是本课的重点,对其背景的了解是深入学
40、习大化改新内容的前提,通过材料的解读理解日本这次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同时对材料二图片的识读也使学生从体会到大化改新使对中国唐朝的全方位学习,所以对大化改新的背景、影响都做到了详细的考察。在本题中,通过解析材料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大化改新的背景,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够补充拓展教材知识点,促进学生对大化改新的背景的深度理解。材料二图片中的展示的史料,而史料实证是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可以训练学生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和能力。材料题的(1)、(2)、(3)三个问题梯次性递进,先从思考学生大化改 新的背景,再进一步了解日本学习中国先进文明和感知中国文化对日本的深远影响,进而
41、深化对大化改新的认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开放意识和改革观念。正确 评价历史事件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问对日本大化改新的感想就是既 要将历史事件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中,理解其产生的客观必然性,也要用发展的 眼光分析其变异性后果,培养学生客观认知历史的方法。最后,通过对日本学习 中国后的进步让学生联系祖国,树立远大的报国理想。准备新课前小游戏“快问快答 3 分钟”全班同学准备 3 个和第 12 课内容有关的简短问题,并做好答案。游戏具体要求:1.范围:九上历史第 12 课,可以从课本导言、正文、人物扫描、相关史事、地 图、课下注释以及知识拓展找寻问题和答案。2.时间:问题时长不超过 10 秒,
42、答案时长也不超过 10 秒。整体游戏时长 3 分 钟。3.形式:一个同学问一个问题,另一个同学回答。(原则:提问或回答人不重 复;提问的问题不重复)4.顺序:可按学号、可按座位、可同学间相互指定5.奖惩:全班同学都是评委,根据我们的评价表中的评价为度选 3 名同学可免 写校本第 12 课校本作业;回答错误、提不出问题,承担明天班级扫地任务。6.评价标准:17评价维度评价内容及要求评价等级优良需努力问答内容1.范围在题目要求内;2.问答清楚、明确、简练;3.问答时间的控制按要求。思维含量1.有提问者的发现、组织和思考,2.有回答者的概况、组织和整理。语言表达1.清楚、流畅,2.语音、语速适宜。完
43、成预习后,自我鉴定表:自己做得好的原来不知道的我需要帮助的我仍然困惑的我还想知道的【评价实施主体】生生互评、学生自评【评价标准】展示在题目中(见上两张表)【作业分析】目的:换一种预习方式,提高学生预习效率;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定向:家庭、班级主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范围:预习 12 课后,即时完成,10 分钟内形式:一问一答,共 3 条问答并记录在书上复杂性:独立完成,通过预习第 12 课导言、正文、人物扫描、相关史事、地图、课下注释以及知识拓展找寻问题和答案。【设计意图】本题的设计意在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在学生的印象里,历史的预 习作业不外乎:梳理新课知识点的填空题;上课前
44、的全班齐声朗读课文;针对课 标在书本上找出相关知识点这些预习形式单调,学生感到乏味,预习非常被 动,所以效率很低。本题就想换种预习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效率。同 时,在课堂问答时,全班其他同学就是“评委”,也是一种对全班同学本课历史 知识的正面强化。同时,完成预习后,通过自我鉴定表,对完成过程加以思 考和反思。在学习完课本第二部分阿拉伯帝国后,教师布置一个小活动:画一画:学生按座位前后 4 人为一个小组相互合作,绘制阿拉伯帝国的示意图,18并在图上标注古代亚非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波斯文明的大致位置。并说 一说,阿拉伯人在保存文化、创造文化上有什么贡献?(时间:10 分钟内,评 价标
45、准见下表,每组组长自评)评价维度评价内容及要求评价等级优良需努力画面内容描绘范围是否准确;大洲位置是否正确;比例是否得当,是否标注相关文明位置、大洲和重要城市名称;画面是否清楚讨论内容史实是否准确;是否有自己的发现、认识、感悟和思考语言表达语言流畅,声音富有表现力;语音适当,语速适宜【评价实施主体】组长自评和教师点评【评价标准】展示在题目中(见上表)【作业分析】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历史地图的认识、掌握;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对新旧知识的串连;培养团队合 作的精神定向:班级主题:绘制阿拉伯帝国示意图范围:10 分钟内形式:绘制地图、口头表述复杂性:绘制地图较为
46、复杂,可以参照课本 阿拉伯帝国示意图,选小组内有 画画功底的同学;讨论内容可以四位同学各抒己见,最后请表达能力强的同学代 为阐述;努力达到分工明确、团队合作。【设计意图】本题的设计意在,用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初三的学生 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对“阿拉伯帝国示意图的绘制”加强学生对历史地图 的识读能力,同时要标注其他古代文明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对新旧知识的串连,并更直观的认识到阿拉伯通过独特的地理位置,便于沟通东西方文化。通过绘制 完地图后的进一步讨论,训练学生对阿拉伯文化的认识和语言表达能力。最后,通过本题还培养了学生团队精神,而组长的自评又让学生找到自己本组的长处和 不足。191
47、.中世纪时,“重大的宗教改革是一种新宗教的产生,该宗教产生后不久,便冲出阿拉伯半岛,影响遍及欧亚大陆和非洲的广大地区”。这一“新宗教”()A最初传教于麦地那B在麦加建立穆斯林公社C信奉者称“穆斯林”D是目前传播范围最广【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目的:掌握伊斯兰教的相关知识点并能灵活运用定向:家庭、学校主题:伊斯兰教的相关知识点范围:即时完成,1 分钟内形式:选择题复杂性:独立完成,根据题目中材料内容,结合课本所学,辨别伊斯兰教相关史 实的正误【设计意图】学了伊斯兰教后,世界三大宗教就全部学完了,对于三大宗教的掌 握可以通过同类事物的对比来巩固,这也是初三学生一个经常要用到的
48、能力。本 题的设计意在,让学生区别世界三大宗教相关史实。学生对本题选项的推敲,不 仅可以加深对伊斯兰教的掌握,也能巩固佛教和基督教的相关知识点。2 在某国的国旗上用阿拉伯文写着一句格言:“万物非主,唯有安拉;穆罕默 德,主之使者。”这表明该国的国教是()A 基督教B 伊斯兰教C 佛教D 道教【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目的:提升对伊斯兰教相关知识的掌握,渗透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定向:家庭、学校主题:掌握伊斯兰教的相关知识点范围:即时完成,1 分钟内形式:选择题复杂性:独立完成,根据题目中材料内容的提炼,结合课本所学,判断出是什么 宗教【设计意图】提炼题目给出材料中的知识要点,对
49、于初三学生来说是做题一个必备的技能,根据“万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可知是对伊斯 兰教的描述。根据所学可知,7 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 兰教,号召大家信仰唯一的“真主”安拉,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意 为“信仰真主安拉的人”,从而得出正确选项。本题的设计目的让学生运用 对材料的理解,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同时通过题目的练习再次加深对“伊斯 兰教的创立”相关史实的掌握。3.“对于欧洲其他民族来说,伊斯兰教是一个遥远的威胁,但在西班牙与葡萄牙20人眼里,则是一个传统的、永远存在的敌人。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大部分地区都曾 处于穆斯林统治之下。”与材料所述相关的史
50、实是()A公元前 2 世纪,波斯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B公元 2 世纪,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C公元 8 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D 公元 14 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目的:区别地跨欧亚非的帝国;训练对题干的认真解读;加强学生 对阿拉伯帝国的扩张疆域相关知识点的识记;渗透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定向:家庭、学校主题:掌握阿拉伯帝国疆域的相关要素范围:即时完成,1 分钟内形式:选择题复杂性:独立完成,读清题目和问题,结合课本知识,运用阿拉伯帝国扩张的相 关知识,类比其他地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