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目录录作业设计方案作业设计方案1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历史八年级第二学期统编人教版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 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民族大团结第四单元第 12课2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第四单元第 13 课3海峡两岸的交往第四单元第 14 课知道“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意义本单元主要讲述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加强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和 谐相处,和谐发展,实现了民族大团结。改革开放后,在“一国两制”构想的引导下,成功解决了港澳问题,海峡两岸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
2、域展开频繁交流,两岸交往 日益密切。课程标准在“教学提示”中强调:由于中国现代史教学承载民族团结进步 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寓论断与叙事,将相关理念和内容有机地融入历 史过程中的讲述。建议进行“中华民族大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研究,通过收集、整理相关的图文、影视材料,撰写研究报告,举办专题论坛,交谈研究成 果。2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我国在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方面的政策和成就,主要发展线索就是在民族区域自治和“一国两制”制度的指引下,各族人民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祖国 完全统一一定会实现。本单元的各课内容围绕着核心内容展开,
3、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第 12 课“民族大团结”,本课主要讲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 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 定了基础。第 13 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本课主要讲述在“一国两制”的指引 下,我国通过谈判解决了香港问题、澳门问题。香港、澳门顺利回归,标志着我 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这也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起了积极推动作用。第 14 课“海峡两岸的交往”,本课主要讲述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所做出的努力,特别是“一国两制”促 进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台
4、湾问题终将得到解决,祖国统一大业必将完成。本单元的教学,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是港澳顺利回归祖国的根本原因,也是完成祖国完全统一的根本保证,培养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另成功实践发展促进促进提出指导决定3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 族共同繁荣和祖国完全统一方面的不懈努力,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大团结和中华民 族共同体意识,继而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学生在八年级 中国历史 上册书中已经学习过香港、澳门和台湾一些历史,这 有利于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但在八年级上册中
5、,学生对这些事件的学习主要停 留在问题的出现上,而对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缺乏全面认识,因此在教学中应结合教材 内容和情景材料,帮助学生理性分析。“一国两制”是本单元的核心概念,较为复杂抽象,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教学中宜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举例子、放视频等方式,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从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情况,正确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通过了解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认识祖国统一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学习,掌握我国主要少数民族分布的地理范围,知道香港、澳门回归的 过程,了解党和政府对台政策的变化及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历程。通过分
6、析表格、图片、文字等材料,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意义,了 解我国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认识“一国两制”对祖国统一 大业的意义,认识江泽民的八项主张、胡锦涛会见连战、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等 史实对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作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通过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情况,认识各民族 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因和意义;“一国两制”的内涵;多角度分析香港和澳门回归祖 国的原因;海协会、海基会;九二共识及意义;通过分析文献、图片、视频等资 料,分析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通过学习,认识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认同国家的民族政策,铸牢中 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
7、责任感;理解实现祖国 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增强中学生道路自信、理论自 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认识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 民族的共同心愿,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民心所向,增强祖国统一必将实现的坚定 信念;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方面的政策和努力认识中国共产 党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4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政策等基本史实;了解香港、澳门问题以及实行一国两制的深远影响;了解台湾问题 的由来、几代领导人对台政策和两岸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等相关史实。通过对我国各少数民族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了解和学习,理解
8、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性;通过港澳回归史实的学习,理解“一国两制”在港澳回归及祖国统一等方面的深远影响;通过归纳古代以来大陆与台湾的往来、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治理的具体史实,理解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了解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基本史实和理解祖国统一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使命感;用历史的发 展眼光分析香港、澳门回归与国家综合国力提升之间的必然联系;运用所学知识 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注重历史学习与现实的密切 联系,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反对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本单元作业命题规划以“中华民族大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专题,
9、以 2022 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导向,主要检测本单元教学的目标:学生是否了 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及意义;知道“一国两 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能够理解祖国统一的历史必然性和统一道路的艰 巨性和曲折性;能够分析、辨别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加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解 释;形成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热爱祖国的情感。本单元作业设计立足新课标,尝试运用“大概念+大单元”的核心主题作业模式进行设计。一方面纵向联系古代史民族关系发展、与香港和澳门有关的历史遗留 知识、台湾领土问题的古今变化。另一方面因果对比不同民族政策对各民族发展影 响。在此基础上紧紧围绕民族区域自治
10、制度的内容与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 同发展的政策、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党和政府确立的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和平统一,一国两 制”的对台基本方针等重难点知识去命题。本单元作业设计所使用的素材都是尽可能的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如纸币、歌曲、地图、邮票、统计数据、文献史料、影像图片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等,利用多种 历史资源设置较为新颖的作业设计。单元作业设计要关注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本单元作业设计图文并茂,突出 了对知识的回忆、理解、巩固和应用,淡化了考查与检测。通过思维导图、表格、5合理情景等表现形式,命题设置考查学生对史料的理解水平,
11、注重探究问题的设置,形成递进式问题链。6展的行动: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改造。:采取许多优惠措施,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_建设。(2:国家重视少数民族的保护与发展。:20 世纪末,中央开始实施_战略;还实施了旨在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1):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_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2):在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的地方实行区 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 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3):是我国的一项基本_制度。(4):目前,全国已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 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_
12、 自治 区 5个民族自治区,30 个民族自治州,120 个民族自 治县(旗)。(5):对维护_、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 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发展奠定了基础。(1):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衡:在 少 数 民 族 地 区 进 行 一 系 列 的 民 主 改 革 和 _改造。:采取许多优惠措施,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_建设。:国家重视少数民族的保护与发展。:20 世纪末,中央开始实施_战略;还实施了旨在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行 动。【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民族区域自治;国家;政治;西藏;民族团结;社会 主义;经济;文化;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作
13、业分析 简化思维导图,提炼核心知识,形成知识整体脉络,深化本课知识 的学习。设计意图 从历史五大核心素养出发,以思维导图和填空题的方式,在课前通 过学生查找阅读课本自主完成,帮助学生理清本课重要历史事件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引导学生从宏观视角建构合理的历史知识结构,把碎片化、孤立化的知识体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_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在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的地方实行区 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 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是我国的一项基本_制度。:目前,全国已建立了内蒙古自
14、治区、新疆维吾尔自 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_ 自治区 5个民族自治区,30 个民族自治州,120 个民族自治县(旗)。:对维护_、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7系化,在教师讲课前完成对本课知识的内在认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内化 知识,实现知识深度学习做好准备。作业时间:6 分钟活动任务:学生表演不同民族舞蹈或介绍民族生活特点,其他同学猜是哪一少数民族:(1)教师将准备的各民族资料随机发放给每个学生小组。(2)根据材料,由小组进行内部讨论,制作简易道具并推选成员上台表演(3)小组代表上台表演(4)学生猜答表演结果。【评价
15、主体】师生共同完成【评价标准】示例:资料卡 1藏族: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哈达是藏语,即纱巾或绸巾。以白色为主,亦有浅蓝色或淡黄色 的,一般长约 1.5 米至 2 米,宽约 20 厘米。最好的是蓝、黄、白、绿、红五彩 哈达。五彩哈达用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等。教师评价标准:学生小组能否内制作简易道具,学生代表能否准确传递献哈达的礼仪、动作和神情等。学生评价标准:能否根据表演猜出对应的民族。作业分析 学生动手制作历史手工作品,自主分配活动,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 动性和学习历史的主动性。采用情景剧的形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也能 增加全体学生对不
16、同少数民族特色的认识。设计意图根据八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本课学习目标,以学生活动表演的方式以情动人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核心素养,让学生在情境活动中,感受我国少数民族的生活特色,体会民族特性,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认识。作业时间:5 分钟一、选择题1.根据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我国建立了五个民族自治区。如图处是8A.内蒙古自治区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西藏自治区D.宁夏回族自治区【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结合地图以及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地理位置,可以分辨出图是内蒙古自治区,图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图宁夏回族自治区,图处 应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所以选 B
17、 项。【设计意图】考查学生提取地图有效信息和“图”“史”结合能力,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素养。2.下面是 19592019 年西藏 GDP 变化示意图,对其增长原因分析不正确的 是()A政府支援西藏地区的发展B西藏拥有良好的经济基础C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西藏广大民众的努力奋斗【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通过表格内容分析西藏自治区 GDP 变化的状况可知 1984 年以前西 藏自治区的 GDP 增长缓慢且基数低,经济基础较差,B 项说法错误。1984 年以 后GDP 增长由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写进宪法,2008 年以后的飞速增长由于西
18、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极大促进经济的发展,这些结果离不开广大西藏民众的共同努力,所以选 B 项。9【设计意图】考查学生读取历史表格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表”“史”结合能力,养成“史论结合“历史解释”素养。3.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城自治的说法,正确的是()在自治区城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在 1954 年制定 宪法时,将实行民族区城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体现了国家 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ABCD【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
19、来的是 1949 年 通过的共同纲领,因此项中说法错误,通过排除法,即能得出应选 A 项。【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过程以及具体内涵的理解,以加强学生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进一步认识,提高学生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治制度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4.1957 年周恩来说:“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广西、云南,汉族都占很大的比重,若实行严格的 单一民族的联邦制,许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材料旨在表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的()A背景B经过C特点D影响【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由材料可得由于我国
20、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在一起的实际情况,才决定实行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政策,这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的背景,所 以选 A 项。【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背景的理解。通过对背景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于我国的国情所致,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制度,促进学生“唯物史观”“史料实证”素养的提高。5.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整理工作取得大批成果,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出版了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藏族史诗 格萨尔王传、蒙古 族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它们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 瑰宝。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整理工作体现了()A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民主改革B国家对
21、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C国家对少数民族的社会主义改造D国家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整理和出版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是就文化方面而言的,所以选 B 项。【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共同繁荣发展措施的认识。通过材料分析与理解,让 学生认识到我国为了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有计划、有组织的搜集与整理少 数民族古籍文献,不仅仅是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更是丰 富发展了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从而促进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核“史料实证”素养。10材料一:(这种制度)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政治因素与经济 因素相结合,既有利
22、于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又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的制度。张岂之中国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卷(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业分析】根据和课本所学,可以得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设计意图】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感受国家为实现民族平等、民 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而作出的制度保障,以此来促进学生“历史解释”素养 的形成。材料二:2006 年 7 月 1 日,东起西宁,南至拉萨,全长 1956 公里的青藏铁路 全线通车,从此结束了西藏没有铁路、不通火车的历史。截至今年 7 月 31 日,青
23、藏铁路累计运送旅客 9559.4 万人次,运送货物 4.11 亿吨。客、货运送量由 2006 年的 648.2 万人次、2491 万吨增长到 2014 年的 1274.8 万人次、5472.4 万吨,为自 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根据材料二,谈谈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帮助有何意义?【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了重大贡献。【作业分析】做材料解析题是遇到“根据材料”,其答案就在材料中。因此很 容易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上述答案。【设计意图】通过本题设计,提高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养成“论从史出”的 答题习惯,培养
24、学生“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素养。(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识【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发挥各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作用。(意思相近即可)【作业分析】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作用很大,因此可 以得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实行民族 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重大,所以得出上述第二点认识。【设计意图】本题考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让学生感受国家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
25、民族共同繁荣而作出的制度保障,以此来促进学生“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素养的形成。11作业时间:4 分钟“时间:年 7 月 1 日,香港回归;年12 月 20 日,澳门回归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香港、澳门;联合国;中美;邓小平;祖国统一;资 本主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997 年;1999 年;祖国统一大业作业分析 利用思维导图,提炼核心知识,深化对本课基础知识的了解,同时 建构本课知识的整体脉络。设计意图 从历史五大核心素养出发,以思维导图和填空题的方式,在课前通 过学生查找阅读课本自主完成,帮助学生理清本课重要历史
26、事件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引导学生从宏观视角建构合理的历史知识结构,把碎片化、孤立化的知识体 系化,在教师讲课前完成对本课知识的内在认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内化 知识,实现知识深度学习做好准备。作业时间:6 分钟同学们根据课前收集、掌握的相关资料,请尝试完成如下任务:时空穿梭:假如你是如下两幅图片中相关历史事件的现场采访记者,请你选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2.解决、,和台湾的历史遗留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3.中国恢复在的合法席位,关系 正常化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改革开放新时期,由提出在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 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
27、保持原有的制 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年 7 月 1 日,香港回归年 12 月 20 日,澳门回归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的道路上 迈出了重要一步12择其中一幅图片,根据其反映的历史场景,报道当时的情况。活动过程:(1)教师将准备视频及配乐向学生展示;(2)学生自主选择上图中的任一场景,尝试写一篇新闻报道;(3)学生自由展示各自的新闻报道。【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示例:香港回归1997 年 6 月 30 日晚,香港夜色正浓,天空下起毛毛细雨,仿佛在洗刷一百 五十多年殖民统治的耻辱,又像是在洗礼,准备以崭新的姿态迎
28、接香港的新生。会展中心内外人头攒动,香港会展中心灯火通明,每项议程都在按照计划准确推 进。仪式一开始,中英双方仪仗队入场。他们精神抖擞,步履整齐地站在主席台 两侧,毫无疑问,此刻他们是国家精神的象征。随后,中英双方主要领导人入场,全场起立,所有到场人员无论出于何种心情都对这场交接仪式充满期待。在仪仗队行枪礼之后,查尔斯王子作为英国王室的代表,登上英方主讲台发表讲话。时间到了 23 时 49 分 5 秒,查尔斯王子的演讲还在继续,超过了规定的五分 钟。超时了整整 23 秒,一下打乱了仪式进程以秒计时的安排。同一时间,在距离会展中心不到一公里的威尔斯军营香港的防务交接仪式正在进行:52 分,英方部
29、队进入交接位置;54 分,驻港部队进入交接位置;56 分,驻港部队哨兵进入营门两侧;58 分,双方部队进门交接:“我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接管军营,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驻港部队先头部队指挥官谭善爱说这句话时,身姿挺拔,眼神坚定,一字一 句铿锵有力,短短几句让人心头颤动,不知不觉也挺起了胸膛,眼中满含热泪。1997年 7 月 1 日零时零分零秒,鲜艳的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第一 次同时飘扬在了香港的上空。所有观众一下子沸腾了,许多人的眼里充满了激动 的泪水,现场不断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而照相机的镜头不停地闪烁,记录着这一 庄严的历史时刻。澳门回归1999年 12 月 20 日零时
30、,举世瞩目的中葡两国政府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在澳门 文化中心花园馆隆重举行,澳门,这漂泊多年的游子,终于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 母亲的怀抱。1312 月 19 日 23 时 42 分,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开始。在礼号手的号乐声中,中 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外交部长 唐家璇、澳门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何厚铧步入会场,登上主席台主礼台。葡 萄牙总统桑帕约、总理古特雷斯、国务部长兼外交部长伽马、共和国议会副议长 科伊索罗、澳门总督韦奇立同时登上主席台主礼台。随后,中葡双方仪仗队举行 敬礼仪式,双方乐队奏致敬曲。接着,桑帕约总统首先发表讲话。23 时 55 分,降旗、升旗仪
31、式开始,中葡双方护旗手入场。23 时 58 分,在葡萄牙国歌声中,葡萄牙国旗和澳门市政厅旗开始缓缓降下。零时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奏响雄壮激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46 秒后,两面 旗帜同时升到旗杆顶端,猎猎飘扬。至此,中葡两国政府完成了澳门政权的交接。作业分析】让学生书写新闻报道,既锻炼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 生准确理解并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能深化对港澳回归的学习,呈现出个性化的 学习成果,有较强的开放性。同时,新闻报道的过程,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 了平台。设计意图根据八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性,以
32、“双减”为宗旨,优化学习内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港澳回归这一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历史理解为基础,以史料运用为核心,以新闻稿格式书写为框架,对历史事 物进行客观分析和呈现。同时采用学生时空穿梭、模拟表演的方式,培养学生的 家国情怀,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氛围中,感受香港、澳门与祖国的血脉相连,培 养学生热爱祖国和拥护祖国统一的信念,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和“家国 情怀”素养。作业时间:10 分钟(一)基础巩固题1.上个世纪末,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历史上的重要一刻!香港和澳门相继 回归,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我国能够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根本原因
33、是()A.新中国的国际威望日益提高B.“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D.祖国统一,众望所归【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香港问题的由来在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中呈现,澳门问题的由14来在七年级下册中国古代史中有描述。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原因分析是理解港澳回归重大历史意义的重要环节。港澳回归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离不开“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引导,也离不开中英、中葡双方的共同努力。但是,根本 的原因还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的增强。A、B、D 选项属于港澳回归的因 素,但不是根本原因,所以选择 C 选项。【设计意图】通过对港澳回归根本原因的考查,培养学生
34、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维护祖国统一、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2“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邓小平提出这一构想的出发点是()A.维护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B.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C.港澳台问题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只能用“一国两制”的方法解决D.反映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相关知识点是本课的重难点。邓小平同志 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这一伟大构想。“一国两制”在祖国统一
35、大业的道路上,发挥了重大作用,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这一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A、D 选项表述片面,C 选项表述有误,所以选择 B 选项。【设计意图】从“一国两制”提出的出发点考查学生对这一概念的深入理解。明确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既是“一国两制”出发点,也是根本目的。让学生认识到维护国家统一就是维护国家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维护国家统 一,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3.澳门回归祖国以来,GDP 以年均近 15%的增幅快速增长,人均 GDP 已超过 8 万 美元,位居全球第三,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这一事实表明澳门回归以来()A.融洽了中国人民的感情B.
36、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C.刺激了特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D.保持了特区生活方式的长期不变【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港澳回归是本课的重难点。港澳回归对于祖国主体而言,标志着15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对于港澳个体而言,实行“一国两制”,给予它们高度的自治,也促进了港 澳经济的活跃和大发展。A、B 选项表述的内容是澳门回归的影响,但是与图表 数据反映的意图不符,D 选项与题意无关,所以选择 C 选项。【设计意图】从澳门回归后的 GDP 和人均 GDP 走势图入手,直观地呈现出澳门 特别行政区回归以来经济的发展,考察学生对史料的辨析
37、和运用,在此基础上 对史料进行解读,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港澳回归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的“史料 实证”和“家国情怀”素养。42011 年 3 月 6 目,国家主席习近平参加了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香港和 澳门代表团的审议,对港澳地区明天的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在“十二五”规划 启航之际,香港和澳门被历史性地列为专章进行闸述,这都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 人对香港和澳门的强大支持与关怀。下列有关香港和澳门的历史,说法正确的是()香港、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l842 年英国完全占领香港我国运用“一国两制”成功解决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1987 年中英两国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 年 7 月 1
38、日香港回归A.B.C.D.【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香港和澳门问题的形成,在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中均有呈现,这 些史实是学习本课必需的课前准备。中 1842 年英国占领的是香港岛,并非整个 香港,表述有误;中英两国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是在 1984 年,表述有误;表述正确,所以选择 C 选项。【设计意图】以时事做框架,考查香港和澳门回归的相关史实,夯实本课的基础,提升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方面的核心素养。5.特别行政区(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内,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
39、定而设立的具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等的行政区域。其中对“特别行政区”中的“特别”理解正确的是()A.政治上不直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B.香港断绝与英国的一切政治经济联系C.中国政府不向香港派驻军队D.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保持资本主义制度【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依据我国国情提 出的解决我国统一问题的伟大构想,是本课乃至本单元的重点、难点知识。对 于“一国两制”的含义理解尤为重要,“一国两制”是指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可以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 度和生活方
40、式不变,同时必须坚持“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 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港澳回归是“一国两制”16的成功实践,特别行政区在服从中央政府管辖的前提下,享有高度的自治权,香港可以与英国保持一定的经济联系,中国政府向特别行政区派遣军队。A、B、C 三个选项表述均有误,所以选择 D 选项。【设计意图】通过本题设计,使学生在深入理解“一国两制”内容和含义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理性的分析,进一步明确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主权归属,从而 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二)理解运用题材料一“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 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
41、,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1995 年 6 月,世界著名杂志财富推出了一个触目惊心的封面专题香港之 死(The Death Of HongKong),2007 年财富杂志承认“在 1997 年 7 月 1 日 回归后的 10 年,香港并没有死掉”,“这座城市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充满活力”。材料二香港回归实行一国两制后的经济发展(单位美元)(1)材料一中,香港在回归后“比任何时候都充满活力”,这得益于_提出的_伟大构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香港和澳门能够回归祖国的原因。(2)结合上述两则材料,围绕其主体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
42、价标准】(1)邓小平“一国两制”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新途径;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及统一的历史大趋势。(任答两点即可)示例:观点:“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生命力论述: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 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 不变。在“一国两制”构想的的指导下,1997 年 7 月 1 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 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
43、区正式成立。香港回归后并没有“死掉”,人均 GDP 持续攀升,“这座城市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充满活力”。香港特区成立二17十多年以来的实践证明,“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是行得通,做得到的,具有强大 的生命力,不仅是解决香港历史遗留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回归祖国后保持 长期繁荣稳定发展的最佳制度安排。评价参考:一等主题明确,答题规范,格式完整,能从“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内容,成功实践及香港澳门回归后经济持续发展角度论述,条理清晰,语言流 畅。二等主题基本明确,格式完整,史实正确,从两个方面论述,逻辑基本清楚,语言较流畅。三等主题基本明确,史实正确,仅从一个方面论述,语言较流畅。四等观点不明,仅罗列史实
44、,史论结合不当、没有论证或没有史实,语言表 述不清。作业分析】第(1)小题:通过本课学习及相关材料,我们可以准确得出,香港回归是 对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同时,祖国的繁荣富强是香港 持续繁荣、不断发展的坚强后盾。第(2)小题:属于历史论证题,既考查学生 的书面表达能力,也考查学生准确把握材料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合理论证 的能力。首先,要有一个主题明确的观点,其次要有层次地论述“一国两制”伟 大构想在香港回归问题上以及保证香港回归后持续繁荣发展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从而更深层地理解“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设计意图第(1)小题通过填空以及归纳知识点的方式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
45、解,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第(2)小题通过论述题的方式,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的理解,要求以历史理解为基 础,以史料运用为核心,以格式书写为框架,对历史事物进行客观分析和呈现,从 而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素养。18人民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残余势力败退台湾,造成台湾与大陆分离。1950 年,派第七舰队阻止人民解 放军解放台湾。,明确提出要台湾;20 世纪 50 年代中 期,又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形成了的对台基本方针。江泽民针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 统一的。从 1979 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
46、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1987 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1992 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 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1993 年,在新加坡的“”,将“加 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2005 年,会见连战,实现了时任国共两党 最高领导人的会见。2015 年 11 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习近平同时任台湾方面领导人在实现了 1949 年以 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008 年 11 月,两岸实现了“”;两岸人员 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海峡 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
47、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美国;解放;“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八项主张;通邮、通航、通商;“九二共识”;“汪辜会谈”;胡锦涛;新加坡;“三通”作业分析 思维导图能够加深对知识的个性化理解和体系构建,提炼核心知识,形成知识整体脉络,深化本课知识的学习。设计意图 从历史五大核心素养出发,以思维导图和填空题的方式,在课前通 过学生查找阅读课本自主完成,帮助学生理清本课重要历史事件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引导学生从宏观视角建构合理的历史知识结构,把碎片化、孤立化的知识体系化,在教师讲课前完成对本课知识的内在认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内化 知识,实现知识深度学习做好准备。作业时间:
48、5 分钟一、选择题1.根据以下史料,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史料一:后汉书东夷传会稽海外有东鳀人,分为二 十余国。又有夷洲及澶洲。史料二: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将军卫温、诸葛直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但得夷洲 数千人还”。A.汉朝时台湾已归属中央管辖B.三国时期已在台湾设立机构C.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D.卫温、诸葛直最早管理台湾地区的官员【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后汉书与三国志中的“夷洲”指当今的台湾地区。历史上 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在元朝。因此,A、B、C 选项表述与 史实不符。从史料可以看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命名台湾的国家,并在以后开 发、设机构管辖
49、,台湾属于中国不容置疑,所以选 C。【设计意图】本题考查的是大陆和台湾的交往和开始在台湾建立行政机构的朝代,通过历史事实坚定学生维护祖国领土主权的意识,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素养。2.1987 年,台湾同胞终于被允许回祖国大陆探亲,实现了与亲人团聚的梦想。回乡探亲寻祖的同胞大多已经年迈体衰,与亲人久别重逢,互相抱头痛哭,倾诉着太多太多的分离之苦,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A.海峡两岸已经完成统一B.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C.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交往日益密切D.港澳回归推动了大陆向台湾靠拢【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通过两岸人民探亲交往中的真实事件,使学生认识到两岸同
50、胞的血脉相连,感受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所以选 B。A、C、D 选项与材料意思 不符。【设计意图】本题考查学生的是海峡两岸同宗同祖,同属炎黄子孙,是一家人。统一不仅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心愿,是民心所 向、大势所趋,从而渗透“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素养。3.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由此我们可以得出()19“九二共识”是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其核心意涵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不是国与国关系,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20A.“九二共识”是解决祖国统一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