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八年级地理上(第二章)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

上传人(卖家):ZLPDX 文档编号:3549660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939.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八年级地理上(第二章)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八年级地理上(第二章)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八年级地理上(第二章)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八年级地理上(第二章)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八年级地理上(第二章)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目目录录作业设计方案作业设计方案一、单元信息基 本 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地理八年级第一学期人教版中国的自然环境单 元 组织方式团自然单元重组单元单元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课时内容1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2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课时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3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4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5第二章第二节第三课时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6第二章第三节第一课时以外流河为主7第二章第三节第二课时长江的开发与治理8第二章第三节第三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9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根据义务

2、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1 年版),本章属于“中国地理”中“自然环境”部分。课标具体要求见下表。标准活动建议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 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 生的国家。开展野外地理观察、讨论等活动。(二)教材分析1.知识框架2.内在逻辑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包括四节内容,分别是地形与地势、气候、河流以及自然灾害。本章主要内容在于有侧重地认识我国自然环境的基本 特征。第一

3、节地形与地势包括“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呈阶梯状 分布”两部分内容。无论地形还是地势特征,均需要学生阅读图表总结概括,进而感知。第二节气候主要在于引导学生认识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明确我国降水的突出特点就是时空分布不均,通过表格对比分析了我国四个干湿 地区的特点、分布和植被特征。图文对比分析季风气候显 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 特点之一,体现了新的教材观。第三节河流是在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二节气候 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河湖的基础知识、我国不同类型河湖的特点,以及各自然地 理要素对河流水文特征的的影响。在认识我国河流特征及水文特征之后,进一 步介绍了我国两条非常有名的河流,分别是长

4、江以及黄河。第四节自然灾害,教 材编写紧扣课标的要求重点突出三个方面。第一,在认知程度上把握“了解”,不涉及较深的原因分析。第二,在认知内容上立足“中国”,以中国的自然灾害 为案例讲述自然灾害的一般知识。第三,在认知方法上从“身边”入手,将所学 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相结合。本章虽侧重描述中国地理中的自然环境要素,但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不仅仅它们之间相互关联,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也是密切联系的,在本章内容的学习中也无不渗透着自然地理要素对人文地理要素的影响,这点可以从乡土地理中对学生加以渗透。本章内容的学习为第三章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第四章交通运输及工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这更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整体性以及实践性。(三)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七年级一学年的地理课程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掌握了一些关于中国的知识,但对中国自然环 境接触较少,对地形剖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读图能力的欠缺,对气候等要素缺 乏具体的认识,使本章内容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困难。本章与我们的祖国息息相关,各个自然要素可以进一步具体化到我们的家乡,进而利用校本课程与乡土地理相 结合,能够培育地理思维,落实地理核心素养。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以地理课程标准为基础,地理核心素养为导向,设计本单元作业目标如下:1、能够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分布特点,通过阅读统计图表

6、,总结出我国 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理解山脉在我国地形分布中所起到的“骨架”作用。能结合图表概括我国地形和地势的特征并了解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的影响。2、准确认识我国的温度带、干湿区和气候类型,认识到气候类型的复杂多样。阅读图文资料能够总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海陆位置对我国气候带来的影响。3、能够从地图中找出说出我国主要河流,认识外流河及内流河的分布。从 河流流量、水位、汛期、冰期、含沙量等方面描述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 征,理解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运用流域图和相关水文资料,增强动手能力的同时,描述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能够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 发或问题,进一步理解河流与

7、人类活动的关系。4、认识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各个自然要素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用综合的 眼光看待地理事物,不仅仅局限于地形河流等自然要素,培养综合思维。5、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的种类及分布特征,并掌握一定的避险自救的方法。认识到人地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及必要性。6、与乡土地理相结合,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鼓励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以及校外扩展,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贯彻初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并培养地理实践力,这也是初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以往地理作业仅以课堂上完成“地理填充图册”的内容为主,这样的作业形式单一、容

8、量小,没有层次性、创意性,不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意愿与个体需 要,另一方面也不适合学生个体差异的培养。在“双减”的背景下,地理学科作 业也主要以课堂作业为主。本单元理论性内容较多,仅仅依靠书面作业的完成,“一刀切”地对待不同学生,大概率给学生留下的只是对书本知识的印象。因此,丰富作业形式,精简作业内容显得十分重要。结合本章具体内容,可大体将本章的单元作业分为基础性作业、探究性作业和扩展性作业三类。1、基础性作业重在把握基本地理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基础性作业的设计 针对所有学生,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系统简要的概括,题量适中,难度适宜。读图 填图的过程中,不仅仅加深对地形地势主要特征的认识,更是培养其

9、读图析图分 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第二节中温度带和干湿区图片的填写,同样也是对基础 地理知识的掌握。2、探究性作业侧重于小组成员之间合作探究,取长补短,每个成员参与其中,具有层次性地达成目标,实现共同进步。动手操作型作业同时融合在小组合 作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掌握了基本的学习地理知识和技能 的方法。第一节作业设计中能够概括地形地势主要特征,制作三维地形图并标记界山的分布,进一步掌握我国地势的分布特征,并与第三节河流相结合,体现了知识 的整体性,自然要素的相互关联性,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结构的把握。3、拓展性作业与生活息息相关,把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呈现 出多样

10、的作业形式,例如调查、野外考察等等。第二节气候中对家乡水果的探究和第三节河流的寻访以及第四节对家乡易发多发的自然灾害的探寻的设计,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地理学习的兴趣,而且真正学习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同时能够提高 地理实践力。三类作业所侧重培育的地理学科基本素养如下图所示,这三类作业属于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的层层递进的关系。本单元的作业体例见下表:课时作业单元质量检测作业题量第一节(两课时)2-3 组选择题1 组(8 题)综合题1 组论述题1 组第二节(三课时)4-5 组第三节(三课时)4-5 组第四节(一课时)2-3 组题型基础性作业、探究性作业、扩展性作业15 分

11、钟以内/组30 分钟内本单元作业设计的基本流程为:明确作业目标、选取情景素材、设定问题任务、设计评价标准及方式。五、课时作业第一节地形与地势第一课时作业 1:一、作业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为以下三个环节。组内一位学生参考课本,描绘中国轮廓图空白轮廓图中填写本节所学的我国主要地形单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东南丘陵=12 个地形单元)组内自评,修改完善二、时间要求:10 分钟三、评价设计此项作业非纯粹的书面性作业,评价分析主体多元化,评价标准也不仅仅是 组间同学合作完成的图片。评价反馈涉及到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组内、组间以 及教师评价反馈共同参与其中,评价水平涉及优秀、良好、合格、较差四

12、个等级。评价指标评价主体组内自评组间互评师评反馈组间成员合作参与程度地图绘制的准确性地形单元填写有无偏差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该次作业属于探究性作业,由小组成员合作探究完成,合作完成并不是每个人每个环节均有参与,组内学生地理认知水平参差不齐,以环节 1 为例,可以交 给地理认知略有所欠缺但善于画图的学生完成,难度系数低。而环节二,由不同 学生结合自身掌握知识情况合作填写;环节三,均有参与,加深印象。在合作完 成的基础之上,体现了该作业的分层性。设计意图有如下两点体现:结合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分层设计,综合评价。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知识,也能够掌握读图析图、探究地理问题的方法。五、作业呈现第二课

13、时作业 1:一、作业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在上节课绘制填写地形区作业的基础之上,携带泥塑课工具,同样设计三个环节:绘制出三级阶梯分界线,标记分界线界山的位置根据三级阶梯地势特征,制作简略三维地图标记出分界山脉的名称二、时间要求:10 分钟三、评价设计与第一课时的评价具有相似性,评价指标因课时内容的不同略有不同。评价水平涉及优秀、良好、合格、较差四个等级,优秀作业课后进行展示。评价指标评价主体组内自评组间互评师评反馈组间成员合作参与程度分界山脉位置绘制的准确性三级阶梯三维地图的高程设计与地形单元结合的完整性分界山脉名称填写的准确性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组间合作完成,与本校艺术课泥塑课相结合,将动手性

14、作业融合其中,简略 版三维地图的制作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主观能动性,在加深学生对三级 阶梯地形及地势特征理解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在上一课时作业 的基础之上完成,有利于充分感受知识的整体性以及关联性。设计意图有如下三点体现:地形地势本就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一张图画作业上由学生动手设计体验,有利于把握知识的整体性,也体现了本节作业的完整性。培养了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合作探究的意识。根据各自掌握熟悉程度分配任务,作业环节由到难度递增,在组内学生共同参与的同时,避免了作业设计的“一刀切”。五、作业呈现第二节 气候第一课时作业 1:一、作业内容识图填注将各温度带的名称填入表格之中。在

15、图中标记阜阳市位置,能指出其所在温度带。指出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与中国 1 月等温线大体一致,这一分 界线大体经过(山脉)(河流)一线。二、时间要求:5 分钟三、评价设计学生自查纠错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该作业为来自填充图册的基础性作业,难度系数低,面向全班同学,有利于 学生加深对本节课所学温度带的记忆。有助于理解各温度带的划分及分布,尤其能够加深对重要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的认识。与乡土地理相结合加深学生对家乡的认识。五、作业呈现作业 2:一、作业内容放学后逛一逛水果店,任选 6 种水果,查询资料,辨认它们主要属于哪一 温度带的水果。仔细观察回家路上的水果摊,结合生活常识与资料,举出产自阜阳市

16、颍上县的水果。二、时间要求:10 分钟三、评价设计学生查阅资料,自主纠错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该作业属于扩展性作业,将地理落实到生活之中,理解各温度带的划分及位置,尤其能够加深对重要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的认识。同时又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让学生养成善于发现地理事物地理问题的习惯,真正学习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五、作业呈现第二课时作业 1:一、作业内容组内合作完成识图填图题,填写四大干湿地区位置,合作标记主要植被类型同时画出景观状况。二、时间要求:10 分钟三、评价设计学生自查师纠错,点明易错点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该作业属于基础性作业,在认识降水时空分布的基础之上整合到四

17、大干湿地区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填一填画一画激发学习兴趣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作业 2:一、作业内容思考:东北地区有湿润区的分布,结合干湿地区划分依据以及物理课所学内容,思考,为何雨季较短的东北地区也有湿润区分布?二、时间要求:10 分钟三、评价设计与第一节的评价具有相似性,评价指标因课时内容的不同,略有不同。评价 水平涉及优秀、良好、合格、较差四个等级,优秀作业课后进行展示。评价指标评价主体组内自评组间互评师评反馈是否说明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划分依据是否综合物理及地理学科进行阐述说明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该作业属于跨学科扩展性作业,东北地区降水量大多在 400-800mm 之间,也 有湿润区的

18、分布,这一点非常容易被忽略,首先引导学生纠正,查漏补缺,再次,提出问题。学生容易将干湿地区的划分标准仅仅考虑为某地的年降水量,其实是 年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这一点可引导结合物理课程思考。跨学科作业明显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并使学生明了干湿地区的划分不仅与当地的年降水量有关,还与蒸发量有关。东北纬度高,与上节内容相结合,气温 较低,结合物理知识,蒸发量较小,因此,气候较为湿润。第三课时作业 1:一、作业内容1、下列关于中国季风气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与东南季风进退规律异常有关B.季风的影响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C.受纬度位置影响,我国东部地区自南向北依次为热带季

19、风气候、温带季 风气候、寒带季风气候D.东南季风给我国带来丰沛的降水2、读“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甲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气候类型的名称。A_B_(2)我国气候的两大特征是_、_。(3)气候 C 和 B 大致以_(山脉)、_(河流)为界。(4)乙图中箭头所示的风,是我国夏季盛行的从_洋吹来的_风(风 向),温暖湿润,使得气候_同期,特别有利于水稻的生长。二、时间要求:10 分钟三、评价设计自评查漏补缺师评抽查提问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第三课时涉及两个部分的内容,其一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其二为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本课时知识侧重于理解掌握,作业主要形式为书面性作业。综合性大

20、题的呈现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我国气候特征尤其是季风气候显著这一特征的理解。尤其侧重强调了海陆位置以及冬夏季风带来的影响,突出本节重难点。第三节第一课时作业 1:一、作业内容说一说议一议小组合作,谈论你对河流水文特征的理解,以及我国河流分布的认识,说出 本节课你印象深刻的河流。二、时间要求:8 分钟三、评价设计组内自评选择代表,组间互评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该作业为口头性基础性作业,难度系数低,每位同学基本都能够说一说,但 表述论断的准确性会有所欠缺。本课时认识许多新的概念,例如内流河、外流河、内流区、外流区、流域以及水文特征等等。对本节课完成的作业也应侧重于理解,而谈一谈说一说议一议是在理解基础上

21、的良好体现。本节课内容多为理解性知识,说一说议一议有利于将所学知识内化,养成良好的地理思维习惯。第二课时作业 1:一、作业内容观看“话说长江”纪录片,聆听长江之歌,说一说你对长江的认识。二、时间要求:15 分钟三、评价设计课前互相交流观后感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该作业属于调查类作业,长江的开发与治理这一课时内容多且杂,长江这一 课时课本开端便是长江之歌,课前作业的设置,学生对长江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听一听,看一看,课前便能够加深对长江的认识,所涉 及内容不止课本内容,教师课上加以强调会更容易,也更能针对重难点加深学生 印象。课堂内容面自然而然变广了。作业

22、 2:一、作业内容在第一节地形与地势制作的三维地图之上,携带泥塑课工具,组间合作完成采用蓝色黏土简单标记出长江干流形状标记绘制出长江发源山脉、注入海洋名称以及位置标出长江上中下游分界城市,理解“水能宝库”及“黄金水道”所代表的意义。二、时间要求:15 分钟三、评价设计组内、组间以及教师评价反馈共同参与其中,评价水平涉及优秀、良好、合 格、较差四个等级。评价指标评价主体组内自评组间互评师评反馈组间成员合作参与程度长江干流位置标记的准确性上中下游分界城市位置标记的准确性能够较完整阐述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中下游尤其适宜通航的原因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该作业属于探究性作业,由小组成员合作探究完成,长江这

23、一课时内容较多,在掌握长江水文特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阐述了它的开发以及治理,重点强调其开 发。“水能宝库”所代表河段仅仅通过剖面图,部分学生难以理解,在第一节三维地图的基础之上添加上长江,那么长江所流经的地形单元也就一 目了然,有助于学生在理解本节课重难点基础之上,加深与地形地势的联系,体现自然环境的关联性及整体性,也有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及综合思维的培养。设计意图体现在以下三点:与本校泥塑课结合,学习掌握地理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将二维视角三维化,有利于八年级学生深入理解地理知识,并掌握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环节 1 到 3 难度递增,同样可以组内分层次完成,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五

24、、作业呈现第三课时作业 1:一、作业内容1)组内合作,在上一节课长江的三维地图之上携带泥塑课工具,组间合作 完成采用蓝色黏土标记出黄河干流标记绘制出黄河发源山脉、注入海洋名称及位置,以及黄河上中下游分界城市2)角色扮演。课堂中学习了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课堂末尾呈现一个小水滴 的旅程,若你是黄河的小水滴,结合你所制作的地图,思考在不同的河段你会有 怎样的变化,试着分角色分旅程扮演,并说出原因。二、时间要求:15 分钟三、评价设计组内、组间以及教师评价反馈共同参与其中,评价水平涉及优秀、良好、合 格、较差四个等级。评价指标评价主体组内自评组间互评师评反馈组间成员合作参与程度黄河干流绘制的准确性黄河上

25、中下游分界城市位置标记的准确性分角色扮演黄河上中下游河段发生的变化的完整性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该作业属于探究性作业,由小组成员合作探究完成,与长江不同的是黄河更侧重于其治理,第二环节设计了角色扮演,结合所制地图,将角色代入。对黄河水文特征的认识与长江类似,借助地图的制作理解黄河的水文特征,与长江不同的是,黄河重在阐述其治理,中游的含沙量大、下游的地上河均是所 面临的问题。因此,该作业在第一节所涉及的三级阶梯图片之上进一步添加了黄 河,体现了地形对河流的影响。该作业设计意图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黄河为我们的母亲河,黄河重在阐述其治理,此作业突出重难点,将学生 代入到情境之中,真正体会到黄河的治理

26、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社会问题。有利于忧患意识的培养,进而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作业的跨课时完成,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各个自然要素是息息相关的整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用综合的态度看待地理事物,分析地理问题,这也 是地理核心素养的体现。五、作业呈现作业 2:一、作业内容颍上位于淮河之畔颍水之滨,颍上这一名称的由来与颍河有关,是因为位于颍河上游称之为颍上吗?和父母度过一个不一样的周末吧,抽出时间到颍河岸边游玩,每个人准备 5个与颍河有关的问题,并尝试着收集答案。切记,注意安全!二、时间要求:自定三、评价设计开放性作业,没有固

27、定的问题,以提出问题与颍河的关联性及答案的完整性科学性为标准,评价水平涉及优秀、良好、合格、较差四个等级。评价指标评价主体组内自评组间互评师评反馈所提问题与颍河的关联性答案的完整性及科学性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该作业属于野外观察类拓展性作业,不仅仅是黄河这一课时的课后作业,更 是河流这一节的课后作业。问题面变广了,发散了学生的思维,真正使学有所用,并培养了乡土意识。该作业设计意图如下: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掌握分析河流的基本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之中,同时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不同区域的发展状况及区域差异,颍河与我们所学的河流有较大的差别,有利于区域性

28、思维的培养,这是地理核心素养的体现,为下一单元因地制 宜发展的学习奠定基础。五、作业呈现第四节 自然灾害作业 1:一、作业内容播放爆笑虫子视频,猜一猜分别描述的是哪一种自然灾害。二、时间要求:5 分钟三、评价设计抢答完成,自评自测六、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该作业属于基础性趣味性作业,教师播放学生猜一猜。对于自然灾害的介绍课本以文字和图片呈现,动漫视频的播放观感更强烈,将概念趣味化,也更利于 学生理解。通过若干短视频,能够趣味性地加深学生对台风洪涝寒潮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认识,并了解其带来的危害。作业 2:一、作业内容想一想做一做:动画展示地震发生了,在四楼教室小明的最佳反应是什么?二、时间要求:5 分

29、钟三、评价设计操作演示,自评自测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该作业属于基础性演示作业,教师设置情境学生动画演示。地震离我们很远 同时离我们很近,江苏省近期发生两次低级别地震,掌握自救知识是非常必要的。该作业的设置有利于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增强其感受性。并且有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避险自救方法。作业 3:一、作业内容你的家乡近几年发生过什么自然灾害?查询资料并试着解释原因。二、时间要求:10 分钟三、评价设计评价根据资料完整性、乡土性综合进行评分,评价水平涉及优秀、良好、合 格、较差四个等级。评价指标评价主体同桌互评师评反馈资料的完整性有无具体到安徽 省阜 阳市乃至颍 上县近年 曾发生 的自然灾害四、作业

30、分析与设计意图该作业属于拓展性调查类作业,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我省也是一样。该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并查阅资料,在增长见闻的同时,培养了忧患意识。该作业设计意图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用地理视角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培养忧患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与本省实际情况相结合,培育乡土意识。五、作业呈现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一、选择题(16 分 每空 2 分)1、2021 年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再次引起人们对中国经典文化的膜拜。我国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描述地理规律、地理景观的妙词佳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问君能有几多

31、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东高西低的特征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是指夏季风(注:玉门关位于甘肃省)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黄河下游沿岸的景观D.“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海”是指黄海2、2021 年 10 月 16 日 0 时 23 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 三运载火箭,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 刚、王亚平、叶光富 3 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我国“神舟”系列飞行器的主着陆场 选择在地形平坦辽阔、地广人稀的地区,下列符合这一条件的地形区是()A.黄土高原B.内蒙古高原C.青

32、藏高原D.云贵高原3、读图回答下题。图中所示的地势特征对我国影响描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有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B.众多大河滚滚东流,有利于东西交通C.阶梯之间落差大,有利于形成丰富的水能D.有利于夏季全国普遍高温4、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显著.图中的现象和反映出我国的地理事实对应正确的是()A.-季风气候分布广B.-冬季南北温差大C.-东西相距 4 万千米D.-地形复杂多样5、影响我国一月份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人类活动6、央视 地理 中国 报道,著名的“桥上桥”(上下两层)位于黄河中游的支流 上,下桥建于公元 1667 年,上桥建于公元 18

33、32 年,20 世纪 70 年代,当地居民在河 中挖沙将下桥挖出,使“桥上桥”雄姿展现于世。下图示意“桥上桥”。根据资 料,完成下列题目。(1)“桥上桥”最可能位于()A.华北平原B.黄土高原C.四川盆地D.河套平原(2)“桥上桥”的下桥被泥沙掩埋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地壳变动B.过度开垦C.水土流失D.围河造田7、2021 年 8 月 5 日台风“卢碧”在广东省沿海登陆,登录时中心附近最大风级9 级。在我国台风多发的季节是()A.春夏季B.夏秋季C.秋冬季D.全年二、综合题(16 分 每空 2 分)油菜是我国某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下图为油菜花开日期等值线图,线端数字表示该线经过地区的油菜花

34、开日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宜昌以上为长江上游河段,河流落差大,流速快,蕴藏丰富的资源;长江从宜宾以下四季通航,干支流形成纵横广阔的河运网,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航运总里程的 2/3;因此,人们把长江称为“”。(2)该地区油菜花开日期的分布特点是纬度越(填高或低),油菜花 开日期越早。(3)甲地所在的地形区是盆地,乙地的耕地以为主。甲地油菜花开的时间较乙地早,主要是因为甲地北部的山脉阻挡冷空气深入,气 温较高。(4)请你在图片中用字母 A 简单标记出安徽省的位置。A 省绝大部分位于(我国的温度带),(干湿地区)。1三、论述题(8 分)请你用本章所学的知识详细描述你的家乡的自然环境特征。(二)单

35、元质量检测作业分析题型设计紧跟安徽省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以选择题和综合题为主,分值设计 同样保持一致,为 40 分。题量适中,以中等难度题目为主,高难度题目也有涉 及。选择题内容设计结合本章内容重难点进行呈现,与语文学科许多诗句相结合 考察,体现综合性,同时兼顾时事性。部分题目的知识点与上一章内容有一定联 系,体现了知识的结构性与完整性。试题结合实际学情,原创性强。16 分的综 合题,该题涉及填空以及填图题,考察内容涵盖了本章前三节的内容,综合性很 强,同时也加入了对于乡土地理的考察,与实际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同时题型设计也有创新,单元质量检测新增题型论述题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 思维及乡土意识,同时也能够考察学生对本章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三)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序号类型对应单元作业目标对应学习水平难度来源完成时间了解理解应用1选择题1、3中改编30 分钟2选择题1易原创3选择题1、2中原创4选择题2、4中改编5选择题2易选编6选择题3、4中选编7选择题5易原创8综合题3、4、6中原创9论述题1、2、34、5、6难原创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地理 > 其它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八年级地理上(第二章)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为本站会员(ZLPDX)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