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新闻心理学试卷(课程代码0065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收视率是体现电视台新闻宣传效果的重要指标,这种现象从方法论上体现了新闻心理学的( A )A.客观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 D.扬弃的原则2.我国对新闻心理现象的研究可以追溯到( A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3.根据新闻工作者或采访对象的档案、新闻作品、日记、传记等文字或录音(录像)材料了解他们的行为表现及心理活动的方法被称为( C )A.现场观察法 B.访问调查法C.档案分析法 D
2、.心理测验法4.现代心理学中,重点揭示媒介环境对于受众社会化影响的理论模式是( D )A.精神分析心理学 B.人本主义心理学C.信息加工心理学 D.行为主义心理学5.20世纪60年代提出社会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B )A.华生 B.班杜拉C.纽厄尔 D.西蒙6.在四大心理系统构成的心理素质模型中,属于心态系统的因素是( A )A.敬业 B.自尊心C.创造 D.抗挫折7.智力作为大脑的一种心理潜能,其核心是( B )A.形象思维能力 B.抽象思维能力C.观察力 D.预测力8.在记者和采访对象交往的过程中,记者因为最后的印象否定了以前对采访对象的看法,这种现象体现了交往中的( B )A.首因效应
3、 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 D.扫帚星效应9.好的新闻作品往往能从原有的事实中巧妙地分离出某个新的特点来,这体现了新闻敏感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具有( D )A.选择性 B.灵活性C.敏捷性 D.创造性10.人们对某个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被称为( C )A.知觉定势 B.社会定势C.刻板印象 D.第一印象11.作为行动或行为的现实推动力量,写作意图体现了记者的( D )A.认知 B.情感C.意志 D.动机12.一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新闻报道,体现了记者的( A )A.创造性思维 B.常规思维C.形象思维 D.理性思维13.新闻编辑的“胆”表现在具有坚持真理的勇气和魄力以及镇定果敢的坚毅精
4、神和谋略,这两方面都属于( D )A.心理过程 B.心理状态C.心理特征 D.心理能量14.因职业需要,新闻编辑要尽可能适应的心理向性是( B )A.外向型 B.内向型C.中间型 D.混合型15.节目主持成功的首要条件是思维和语言的( A )A.流畅性 B.灵活性C.独创性 D.思辨性16.美国传播学者卡特赖特认为,传播要影响人们,媒介传递的信息必须进入他们的( D )A.心理 B.认知C.情感 D.感官17.报刊印刷符号刺激读者的视觉器官,进入神经通路的顺序是( A )A、眼睛(主要是视网膜)大脑的视觉通路大脑枕叶皮层的视觉区B、眼睛(主要是视网膜)大脑枕叶皮层的视觉区大脑的视觉通路C、大脑
5、的视觉通路眼睛(主要是视网膜)大脑枕叶皮层的视觉区D、大脑枕叶皮层的视觉区大脑的视觉通路眼睛(主要是视网膜)18.从动机上说,受众使用媒介的最重要原因是为了接受新闻信息的( C )A.传播机构 B.传播主体C.传播内容 D.传播渠道19.传播者并未在宣传内容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受众通过分析后才能体会其中传播者的观点和宣传意图,这种说服方式被称为( D )A.单方面论证 B.双方面论证C.结论的引出 D.结论的得出20.将不为社会所认可的动机或欲望导往比较崇高的方向,使其具有创造性、建设性,这种心理防卫机制被称为( B )A.合理宣泄 B.精神升华C.转移话题 D.知足常乐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构成人的心理现象中的智力因素包括( ABCD )A.感知 B.记忆C.思维 D.言语E.性格22.影响记者写作心理状态的客观因素有( BCD )A.新闻素材 B.环境C.采访对象 D.受众E.新闻媒介23.广播通过无线电波把声音符号送入千家万户,包括( BDE )A.文字 B.语言C.图像 D.音响E.音乐24.罗森伯格和霍夫兰较早提出态度的组成包括( ABE )A.认知 B.情绪情感C.信念 D.自尊E.行为意向25.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樊富珉教授将人的心理健康等级分为( BCE )A.良好心理健康者 B.一般常态心理者C.轻度失调心理者 D.严重失调心理者E
7、.严重病态心理者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6.心理测验法:新闻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是指运用心理测量表对新闻活动中的传、受双方进行测验,从而了解其心理特点和规律的方法。27.注意:注意即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具有“单线加工的特点”,就是说,在某一时刻内,只能对有限的信息进行加工。28.常规思维:一般人们都这样认为,思维如果不具有更多的创新成分并导致新事物出现,这种思维就被认定为常规思维。29.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稳定性。30.睡眠者效应:睡眠者效应也译作“休眠
8、效果”,指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的内容可能比信息源更能够输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也更容易改变受众的态度。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1.简述新闻活动认识主体的内涵。答:新闻活动认识主体指参与新闻活动的各类人,包括新闻的采制者、传播者即新闻传播者和采访对象以及新闻的接收者即新闻受众。32.移情在角色互换中有何作用?答:(1)移情即设身处地,指不仅在认识水平而且在情绪情感水平上能进入他人角色的能力,属于社会交往能力。(2)移情是实现角色互换的重要手段和检验标准,只有通过移情才能实现在认知和情感水平上的角色转变;反之,验证是否实现了角色互换,要看是否达到了移情水平。33.
9、如何理解“动机是一种内驱力”?答:动机是一种内驱力。记者一旦产生了了解与认识某一事物的动机,就会给他的活动以内部动力。第一,使记者能引发一系列认识、了解事实的行动冲动,或者说是点燃了记者心中了解与认识这一事实的火焰。第二,使记者能维持这一了解与认识的行动。第三,能引导这一行动向一定目标进行,也就是说这种动机能使记者的活动有所选择,能避开与釆访无关的行动,维护与坚持与之有关的活动,保证动机的结果。34.新闻编辑为何倾向于场独立性的认知方式?答:实验证明,场独立性者具有较高的认知改组能力,这恰恰是编辑职业的要求,所以编辑群体更倾向于独立于场的认知方式。35.简述报刊媒体的优点。答:(1)报刊印刷出
10、来后有固定、持久的特点,可以长期保留,反复阅读;(2)可以不受传播者传递顺序的制约,自由弃取,选择性强;(3)可以不受传播即时性与地域性的限制,随时翻阅,也可以随身带走随处阅读,不受设备与条件的影响,因而报纸、期刊800年来一直是人们获取新闻最方便、最普遍、最主要的媒介。(4)同时,文字符号既可以具体地叙述和描写事物的形象,引起读者的联想与想象,又可以推岀概念、观点与理论分析,以准确说理来分析事物的本质,从而引发读者的抽象思维。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36.试述新闻工作者的非智力因素的内涵及其对智力活动产生的作用。答:新闻工作者的非智力因素是指:激情、毅力、成就感、责
11、任感、正义感、冒险精神、好奇心、勤奋、谦虚、谨慎及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等。作用:它对新闻工作者的智力活动起着始动(激发)、定向(导向)、维持、调节、制约等作用。据研究表明,在智力因素相似的情况下,能否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关键在非智力因素。37.论述不同传播情境对传播效果产生的不同影响。答:(1)群体规定的情境;传播不具有强制性,群体规定具有一定的强制力。研究证明,把群体规定与说服教育结合起来,能让人们态度的变化更大,传播的效果会更好。(2)事先预告的情境;一个人如果事先知道,在他特别关心的某个问题上,他将遇到反对的信息,他抵制这个信息的能力就会被动员起来,使传播者难以奏效。(3)分散精力的情境;分
12、散精力可以干扰传播对象对信息注意的程度,有助手削弱他对说服的抵御。当传播对象本来就反对某一说服性信息时,当他对论题比较熟悉,说服性信息不受分心干扰很容易引起反论证时,分散他的精力有助于态度的改变。否则,反而会削弱传播效果。(4)信息重复的情境;反复多次地重复某一信息会加深人们对它的印象,巩固对它的理解、记忆,从而增强了这一信息对人们的影响,有助于人们态度的改变。但是,重复不能是无限制的,过多的重复可能会引起相反的效果。六、应用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38.材料:白岩松是央视著名新闻节目主持人,他才思敏捷,口齿伶俐,逻辑思维连贯,再加上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他的主持人话语非常新颖独到,常
13、通过故事般的开场,将观众带领到节目中来。比如他说:“我曾拥有一个成为富二代的机会,但是我爸没有珍惜。很多人说我和夫人很恩爱,那是,人家买的是原始股。我们生下来是为幸福而来的,别走岔了路。”白岩松提的问题都很专业、很踏实、很落地,没有那些虚的,都是大家切切实实所关心的。白岩松的提问就像白居易写诗一样,他是让“老妪能懂”,是让所有的人都能听得懂的。有一期节目是介绍“农民工返城”的问题,白岩松当时问问题的角度就都是“农民工兄弟”的口气和语言,这不仅能最大限度的让大家听懂,而且能让人感觉到一种被关怀的温暖。当时受访嘉宾说了一句比较专业、比较笼统的话,白岩松就提醒嘉宾要“说细节”。这样一引导,大家就全听得懂了。某次白岩松主持的晚会现场突然停电,只听他当即不紧不慢讲起故事,说是某大学一位名教授爱在黑暗中讲演,觉得这样更有意境,现在正好可让大家体验一下这种意境。然后白岩松就演讲起自己的创业趣事,得到现场观众掌声。就这样,白岩松巧妙化解了停电尴尬。要求:试结合以上材料,分析主持人移情和应变能力的内涵,进而分析创造性思维对主持人应变能力的作用。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