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ransfer Press 多工位(连续模)1.Transfer Press多工位(连续模)压机运送制件的方式为:通过设置于压机两侧的各送料杆上安装的机械手进行运送。(详参下图例解)通常,压机工作台既可为单个,亦可有多个工作台,且工作台上可设置多个工位。其中,No.1与No.2的送料杆分开,亦可设置为不同(节拍)的运动方式。OP-1/4PASSOP-2/4IDLEOP-3/4PASSOP-4/4FEEDNo.1压机工作台No.2压机工作台送料杆2.横杆的运动轨迹横杆与机械手是按(取料、提升、运送、下降、放料、回程)(CLAMP、LIFT UP、ADVANCE、LIFT DOWN、UNCLAM
2、P、RETURN)的运动方式运送制件的。FEEDADVANCERETURNCLAMPUNCLAMPLIFT DOWNLIFT UP因各自的量需根据压机的规格而定,因此设计时应详参压机参数。且送料杆的内侧间距亦需根据(设备)规格确定。3.机械手与夹钳通常、有指形铲式和夹钳式两种方式。具体的形状、尺寸等需参照客户方的仕样书进行设计。指形铲样式通常多采用:(如下图)被称之为机械手的指形铲样式。通过机械手的托料面与侧壁的形状、将制件(从下方)铲起后运送的送料方式。夹钳样式当机械手可铲起的料边量过小或为了避免板料因自重塌陷时,使用(如下图)被称之为夹子或夹钳的样式,随着气缸的运动夹起制件后运送的送料方式
3、。4.检测送料失误的感应器与机械手同样、安装于送料杆上,属于感应器中的一种。当位于感应器前端的板块接触到钣件时,与之相连的传感圆棒后退,传感连接于尾部的电器盒内的感应器,就可感应到取料出现了异常。通常,(感应器)安装于机械手取料时进入方向的侧面位置。5.设定机械手的位置BLANK坯料通常机械手设置于4个拐角部。有时为防止坯料因自重塌陷,采用于中央部设置夹子(夹紧料片)的方式。夹子的形状(需详参客户的规格)机械手形状(需详参客户的规格)BLANK坯料(如图)制件与机械手的壁部至少需确保安全间距5。5FEED拉延模机械手通常设置于4个拐角部。为考虑机械手进入部的压料面逃料,需注意与凸模分模线的间距
4、。当无法设置逃料时,有时也采用压料面(加活块)顶出的方式。但由于加工精度要求较高,且较易产生拉毛现象,因此最好避免使用(此方法)。另需注意:为确保机械手(进入)取料部的废料刚性,有必要考虑通过设置成型筋补强(以防废料自重塌陷)。(如图)拐角部拉延筋可不作连接,断开后向外侧延出后工序为能使修边模的废料排料顺畅,需最大限设置下模高度。投料时优先考虑使用无顶料装置。但机械手、废料刀与下模刀块之间需避开干涉。修边模取料时,如能修边留料可活用。该部使用机械手夹料,模具结构可采用无顶料设计。但需注意与下模刀块有无干涉?且机械手形状也有必要推敲。下模刀块强度+机械手的宽度+60(需确保与机械手的安全间隙)下
5、模刀块外侧有立壁形状机械手与废料刀干涉翻訳整理:技術部翻訳整理:技術部 徐徐 2019.08.26.20:30机械手投入取料的位置与制件壁部较近时,需检测机械手与立壁有无干涉?整形模下模形状大多不宜逃料,投放或取件时可采用顶出方式避让干涉。如在成形工序以外需使用顶料时,需确认模具结构上能否实现顶料设置。(特别需注意内板类制件)当取料、放料的CLAMP、UNCLAMP行程很小时,可能无法抓取制件的拐角。需注意:RETURN回程时有可能与模具结构干涉。使用斜锲结构的模具,因某些下模形状可实现逃料,需研讨能否不使用顶出托料。但需充分注意机械手与斜锲之间不可有干涉。不仅ADVANCE送料时需检查干涉,
6、RETURN回程时亦需检测确认是否干涉?5.设置基准线的高度拉延DRAW(基准线高度)影响坯料的投放高度。坯料的投放高度需详参压机仕样书。原则上,当压边圈呈上升状态时,应与压料面的最高点确保30间隙。如使用夹钳方式时,需按确保夹子与压料面之间无干涉的高度值设定。夹钳式样:有上侧单向运动、和上下双向运动的方式。注意干涉坯料高度可参照压机仕样书机械手(30mm)夹钳压边圈行程机械手最后工序最后工序(CONVEYOR)输送履带的高度影响其他设定。输送带的高度详参压机仕样书。如应客户要求,有时需将制件双层码放(至输送履带上传送)。(CONVEYOR)输送带与运送制件需确保30间隙。如需双层码放时,位于
7、下层的制件与机械手的间隙,须确保至少30的空间设置。如不需双层码放,且输送履带与机械手的平面无干涉时,可考虑采用顶出托料的方式。输送履带双层码放时输送履带间隙(30)间隙(30)输送履带关于高度变更通常使用以下的三种方法变更高度。空行程空行程LIFT UP当顶料(活块)上升时,机械手所在位置应低于制件的高度。(实现)高度可降。自由落体自由落体投入时,将制件移至模具或顶出托料的相对应位置后松开使之降落。(实现)高度可降。aaa制件落下量:a a顶出托料顶出托料(方式)(方式)抬高基准线高度,制件直接放置于模具或顶料活块上后,使机械手实现空行程。但与前页所述的空行程有所不同。aa考虑到自由落体对制
8、件的影响(可能会产生磕碰痕迹)、因此自由落体的量设为30较宜。(特别是外板类制件)空行程、顶出托料时,需注意制件形状及与顶料装置是否干涉?应按可避干涉的量设置。未满此直线段距离时,可实现自重转角度或顶出托料方式。虽为直线段范围,但由于量的增加,制件的立壁部或高低差部分较易出现干涉,应作避让。(特别是无托料结构时)角度变更变更角度可使用前面所述的空行程、自由落体、抬高基准线(托料)的方法,以及使用活块顶出方式进行变更(但与横杆或机器人不同)一次可变化的量极小。采用空行程等变更角度时,与变更高度同样需注意空行程等的量或制件形状有无干涉?制件取出时变更角度LIFT UP单侧自由落体使之旋转角度制件投
9、入时变更角度制件单侧自由落体旋转角度LIFT DOWN制件单侧顶出托料旋转角度制件单侧自由落体旋转角度制件单侧顶出托料旋转角度使用顶出托料方式变更角度时,需确认前工序的角度或放料时是否亦需使用顶料方式?且需注意顶料的形状以及行程是否合理?变换顶料的形状后旋转角度,顶料块上升时,制件的角度亦随之变更。如投入制件时亦需使用顶料的方式,需注意:(前后序)顶料形状是否相同?(前后序)角度变更后能否符型?或仅于单侧使用气缸顶出的方式,亦可实现角度变更。6.干涉确认DRAW拉延模需注意与压料面之间有无干涉?与横杆相同,需考虑送料时因震荡产生晃动,故模具与干涉曲线或模具与机械手之间需确保安全间隙至少30。且干涉检测点亦与横杆相同,需设置于制件机械手的条件最差处。但,制件夹起时机械手与制件的间隙为5。5mm机械手断面图干渉需注意后工序的制件与下模、机械手与下模有无干涉?立壁部的干涉确认制件有高低落差部位的干涉确认。特别是不使用活块顶料或空行程时需注意。如无法避开干涉时,需再确认活块的行程。但如制件形状与下模或顶料形状产生干涉,只要不影响模具的工作内容及制件的定位问题,即有可能作逃料处理。其他如按标准的机械手形状无法铲起取料时,需研讨设计符合制件形状(要求)的特殊形状机械手。有通用空工位时,需确认空工位的尺寸、且须避开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