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试题).docx

上传人(卖家):Q123 文档编号:3562564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2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2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2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2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六上期中测试卷考试范围:1、2单元一、选择题1安东尼范列文虎克是世界上首次在显微镜下发现( )的人。A各种晶体B微生物C各种动物D细胞2把放大镜图1换成图2观察昆虫时,它能观察到的视野( )。A变大B不变C变小D无法确定3下列自然现象中,能够间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是( )。A月食现象中,地球影子的边缘是弧形的 B火山爆发时,喷发出大量岩浆 C我国大部分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流动 4我国城市高楼林立,高楼之间有间隔。为了使底层居民能在全年的正午照到阳光,设计师设计两幢楼之间距离应按( )的楼影来计算。A春分B夏至C冬至5地球与太阳的近距点出现的时间是每年( )初,地球与太阳的远距点出现的时间是每年( )

2、初。A一月 七月B七月 一月C一月 六月6用三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制作地球结构模型,做得最厚的是( )层。A地壳B地核C地幔7下列关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海洋的面积小于陆地的面积B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分布不均匀C地球上的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些微生物会引起霉变,所以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B人类不断探索微小世界,在医药、食品、农业、生物工程、电子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C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D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必须先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9下图是杭州不同季节正

3、午物体影长变化情况,属于冬天的是( )。ABC10下列关于极昼、极夜时间不等长的解释,正确的是( )。A地球是不规则的球体B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C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的速度不同11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中,可以作为排除“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解释的证据是( )。A太阳是东升西落的B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转C太阳距离地球很远,24小时无法完成转动一圈12关于地球上出现的极昼极夜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极昼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地球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B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南极会出现极昼现象C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北极会出现极昼现象13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之所以会发生

4、变化,这是因为( )。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断C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14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都认为(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太阳是宇宙的中心C地球是球形的15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调节反光镜后,始终没有看到标本的像,可能的原因是( )。A标本在观察过程中发生了移动B标本处在通光孔中央C使用的目镜倍数太小D使用的物镜倍数太小16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强,应选择( )。(多选题)A大光圈B平面镜C小光圈D凹面镜17下列显微镜的使用步骤顺序正确的是( )。将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将显微镜向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慢慢移动载玻片,

5、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调节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抬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到一个亮的光圈ABCD18如果水池中有草履虫,那么在( )后培养液中会出现大量的同类生物。A12天B12周C12个月19用手电筒代替太阳,把玩具球当作地球,图中的四个区域中,属于白天的是( )。A甲和乙B甲和丙C乙和丁20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某生物装片时的视野,若使视野甲转变成乙,则移动装片时,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才能达到这个要求?( )A右上方B左上方C左下方D右下方二、填空题21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现透明而中间厚边缘薄的物体能把物体的图像_,显现出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并利

6、用这一点发明、制作了_,它的镜片又叫_。而_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22世界上第一架显微镜是由荷兰人_发明的。现在人们又发明了_显微镜和_ 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能把物体放大到_万倍。23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作_,它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_倍。今日的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_倍。24微生物是包括(_)、(_)、(_)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25在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污水和污物的处理都是靠(_)的作用完成的。26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_在适宜温度下,发酵使牛奶形成酸奶。27不同的季节,一些动物会换毛,比如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

7、,_和_都会换上不同颜色的毛。28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是英国科学家_,他用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片,发现木片看上去像有一间间_形的小房间,就把它们命名为细胞。29人体中的血液红细胞主要负责运输_和_。30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_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蚂蚁的触角呈_状,蝴蝶的触角呈_状。31显微镜视野中看到如的字母qpbd实际上是_。32叶表皮中的_是植物进行呼吸的部分,_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部分,生命体都是由_组成的。33生物的_、_、_、_、_、_、遗传等生命活动的进行都要依靠生命体的基本功能单位_。草履虫、变形虫、眼虫等原生动物都是由_个细胞组成的。三、判断题34

8、人体内有大量的微生物。(_)35所有的微生物都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_)36有些微生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_)37微生物是生物,但不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_)38洋葱外表皮细胞内呈现紫红是因为液泡的缘故。(_)39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要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_)40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通过调节目镜,可以增加标本图像的明亮程度。(_)41洋葱表皮细胞像长方形的格子,每个细胞里都有液泡。(_)42草蛉、瓢虫和蚂蚁都是蚜虫的天敌。(_)43我们长得像父母跟细胞有关系。(_)44制作人血涂片与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一样,也要先滴清水,再取样。(_)45同一种生

9、物的不同器官的细胞是相同的。 (_)46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装片时,如果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看到的情况是视野范围变大,细胞变小。(_)47我们喝的桶装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不会产生微生物。_四、连线题48触角是鉴别昆虫种类性别的重要特征,它能感受气味、平衡身体。将昆虫图片与它相对应的触角形状连起来。49请将“地心说”和“日心说”与其对应的观点连线。太阳是静止不动的 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地球是静止不动的“日心说”太阳每天环绕地球一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地心说”所有天体绕地球运动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所有天体绕太阳运动五、排序题50按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的正确步骤排序,在括号中填上序号

10、。 _滴: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_吸: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_盖:盖好盖玻片。_展:用镊子把撕下的洋葱内表皮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展平。_染: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使标本染色。六、实验题课堂上做过模拟地球四季的实验,观察下图,下列问题我知道。51在四个地球仪北半球同一地点各立标杆,标杆影子最长的是( )。AA位置BD位置CC位置52影子最长位置的季节是( )。A春季B秋季C冬季53模拟地球四季的实验得上面题目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地轴倾斜B地球自转C地球公转54分析粉笔在水平板和球面上远去的现象。(1)粉笔在水平板上由近及远移动时,你看到粉笔的高度是怎样变化的?_(2)粉笔在球面

11、上由近及远移动时,你看到粉笔的高度又是怎样变化的?_(3)在大海上航行的船只远去时,观察到的现象应与图_相似,说明海面是_,所以地球表面是_。七、综合题放大镜和显微镜小君是位善于观察的孩子,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雨后的荷叶表面居然能不沾水!风一吹,荷叶轻轻一抖就干了。在征得公园管理员同意后,他获得了一株用于研究的活体荷叶祥本,回家后便开始了观察。小君仔细触摸荷叶,发现荷叶表面并非光滑,而是祖糙明显,为什么祖糙的表面不滞留水分和污垢呢?他上网查了资料:原来荷叶表面有很多小凸起,它们上面还长有绒毛,仿佛一只只触角保护着叶面,使得尺寸比它们缝隙大的东西(如水珠)根本无法靠近叶表面,从而实现了荷叶“出

12、淤泥而不染”。55荷叶和其他植物的叶一样,都具有叶子的基本结构,即( )。A叶片、叶脉B叶片、叶柄C叶片、叶脉、叶柄56参照荷叶表而的这种结构,我们可以尝试设计以下的( )。A透气型布料B防水型布料C隔热型布料57同一片荷叶的叶表皮,用放大镜观察到的和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有哪些不同?(至少写出一点)_58为了在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荷叶表皮的特点,下列做法比较合适的是( )。A直接把整片叶片放在载物台上B在叶片上撕下薄薄的一层做成装片C在昏暗的教室里观察59几天后,小君在养荷叶的杯子里取了一滴水在显微镜下观察,他看到了如图所示的微生物,这种微生物可能是_。从视野中看,它正在往右上方移动,为了追踪到它

13、,载玻片应该往_方移动。60观察下边地球绕太阳运动,同时地球自转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用箭头在图中标出地球公转方向,同时在A处标出地球自转方向。(2)地球公转到D时,北半球正值_季,属于农历_节气。(3)地球公转到_位置时杭州为夏至,公转到_位置时全球昼夜等分。(4)在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的是_点。(5)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是在_至_期间。(6)若你想领略澳大利亚的夏日风光,最好是在地球公转到_位置时去。请回答下列关于“地心说”和“日心说”的问题。61自古以来,人们就试图对地球昼夜交替的现象进行解释,其中,最著名的学说有古希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_的理论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的_理论

14、。62两个学说的共同观点是( )。A地球是静止不动的B地球是宇宙的中心C地球是球体63托勒密的观点相当于我们昼夜交替现象假说中的(_),而哥白尼的观点相当于假说中的(_)。A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B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C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64下面是两个学说示意图,其中甲表示_,乙表示_。读图题。65下图中A、B、C、D四处,即将迎来黎明的是_处,处于黄昏的是_处,人们还在熟睡的是_处,人们正在工作和学习的是_处。66如果C处是北京,那么D处可能是( )。A杭州B伦敦C纽约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绘制了一张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示意图(如图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67学习小组

15、的同学对地球公转的知识进行整理(如图3),但还不完整,以下补充正确的是( )。A自东向西 12个月 四季现象B自西向东 365天 昼夜交替C自西向东 1年 恒星周年视差682021年6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的夏至,此时地球公转到图1中_位置,太阳直射在_(填“北半球”或“南半球”)。69该小组同学用地球仪和手电筒模拟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太阳照射的情况(如图2),此时地球上、位置处于白昼的是_,让地球逆时针方向旋转,接下来先迎来黎明的是_(填或或)。同时观察到南极圈出现_现象(填“极昼”或“极夜”)。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为了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小梅决定自己培养微小生物,她设计了以下几

16、种培养方法: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纯净水,放在窗台上;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水田里的水,放在窗台上;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纯净水,并放入一些干稻草,放在窗台上;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纯净水,并放入一些干稻草,放在冰箱冷藏室里。70一星期后小梅用滴管,从4个烧杯中分别取了一滴水,分别用显微镜观察,除了号烧杯,你认为还有可能观察到微小生物的是_号烧杯里的水。71在显微镜下,小梅观察到了如图中的一种微小生物,这是_(请选择下边的编号)。A草履虫B变形虫C喇叭虫72上边的实验说明,微小生物与常见的生物一样,生长需要_和_等条件。73上边描述的“小梅研究哪种方法能够培养出微小生物”的实验属于( )A对比

17、实验B模拟实验C观察实验参考答案1B【详解】科学家的智慧以及劳动人民的实践,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2C【详解】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中央凸起有关,中央凸起越大,其放大物体图像的倍数就越大。倍数大的放大镜,看到的图象大,看到的范围小;倍数小的放大镜看到的图象小,看到的范围大。把放大镜图1换成图2,放大镜的凸起越大,其放大物体图像的倍数就越大,观察昆虫时,看到的范围小。3A【详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通过应用遥感技术,能够精确的计算出地球形状的各种数据,证明地球

18、是一个略扁的球体。生活中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例子有:月食现象中,地球影子的边缘是弧形的。4C【详解】我国城市高楼林立,高楼与高楼之间间隔有距离。为了使底层住户能在全年的正午都能照到阳光,设计师设计两幢楼之间的距离应按冬至日的楼影来计算,这一天日影长度最长,如果冬至日能照到阳光,就能保证全年正午都能照到阳光。5A【详解】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倾斜且角度不变,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不同位置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昼夜长短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出现季节的变化,所以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地球与太阳的近距点出现的时间是每年一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远距点出现的时间是每年七月初。6B【详解】地壳是最

19、外面的一层,平均厚度的17千米;地壳下面是地幔,厚度约2900千米,温度达1500;地核是地球的核心,厚度约3486千米,温度达20003000,地心处温度高达6000。其中地壳是最薄的一层,地核是最厚的一层。所以用三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制作地球结构模型,做得最厚的是地核层。7B【详解】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地球表面七分海洋,三分陆地,A错误;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分布不均匀,B正确;地球上的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C错误。8A【详解】选项A有些微生物会引起霉变,所以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20、,错误;微生物对人类有利有弊,比如有些微生物也能吃,蘑菇等;选项B人类不断探索微小世界,在医药、食品、农业、生物工程、电子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正确;选项C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正确;选项D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必须先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正确。9C【详解】一年中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是由于太阳公转导致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夏季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短;而在冬季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影子长;春分、秋分日影适中。所以属于冬天的是最长的影子,即C。10C【详解】所谓极昼,就是太阳永不落,天空总是亮的,这种现象也叫白夜;

21、所谓极夜,就是与极昼相反,太阳总不出来,天空总是黑的。极昼和极夜是地球公转引起的现象。极昼、极夜时间不等长,主要是由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的速度不同。11C【详解】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地球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公转一周是一年,就是365天,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四季变化。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中,可以作为排除“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解释的证据是太阳距离地球很远,24小时无法完成转动一圈。12B【详解】地球公转时,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上产生了四季变化,在南北两极还产生了极昼极夜现象。当太阳的

22、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处在南极的人半年都不能晒太阳;当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处在北极的人半年都能晒太阳。B说法错误。13B【详解】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公转一周是一年。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因为地球相对于太阳公转是斜的 所以,不是每天太阳都从头正上方经过,而是以一个角度经过,所以B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地球公转,要求学生掌握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之所以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断。14C【详解】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并且是不动的,周围的一切天体都绕着地球转,太阳是静止不动的,

23、太阳每天环绕地球一周: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是运动的,行星及周围天体都绕着太阳转,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都认为地球是球形的。15A【详解】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正确使用显微镜概括的说:安装对光上片调焦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调节反光镜后,始终没有看到标本的像,可能的原因是标本在观察过程中发生了移动。16BC【详解】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

24、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和小光圈,光弱时使用凹面镜和大光圈。17D【详解】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将显微镜向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将显微镜向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将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调节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抬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18B【详解】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很快,如果池水中本来就含有草履虫,那么大约10-14天后干草培养液中就会出现大量同类生物。19C【详解】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天,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上的差异。用手电筒做光源,模拟太阳光,照射在地球仪上,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被光照到的地方模拟的是白天。图中的乙和丁是白

25、天。20C【详解】由于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不但上下倒,左右也倒,当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时,要使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只有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能移动到达视野的中央。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某生物装片时的视野,若使视野甲转变成乙,应继续向左下方移动装片才能达到这个要求。21放大 放大镜 凸透镜 显微镜 【详解】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现透明而中间厚边缘薄的物体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出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并利用这一点发明、制作了放大镜。放大镜又叫凸透镜,它是一种常见的透镜,中间厚、边缘薄,至少有一个表面制成球面,亦可两面都制成球面,起到放大的作用,是用来观察物体微小细节的简单目视

26、光学器件。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22列文虎克 电子 扫描隧道 200 【详解】世界上第一架显微镜是由荷兰的列文虎克发明的。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现在人们又发明了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的精度不断提高。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23光学显微镜 一、两千 200万 【详解】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显微镜分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作光学显微镜,它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一、两千倍。今日的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

27、00万倍。24细菌 真菌 病毒 【详解】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菌,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25微生物【详解】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个体微小,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在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污水和污物的处理都是靠微生物的作用完成的。26乳酸菌【详解】酸奶是由鲜牛奶在乳酸菌的作用下发酵而成,在制酸奶时既要为乳酸菌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又要防止其他微生物的干扰和破坏。根据对酸奶制作的认识,自制酸奶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卫生和温度,既要为乳酸菌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又要防止其

28、他微生物的干扰和破坏。27夏季 冬季 【详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动物能够适应季节的变化进行迁徙、冬眠、换毛,要了解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不同的季节,一些动物会换毛,比如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夏季和冬季都会换上不同颜色的毛。28罗伯特胡克 长方 【详解】细胞是生命体组成的基本单位,目前已知的生物中除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外,其他生物均为细胞构成。罗伯特胡克是英国博物学家,发明家,他研制出显微镜,并用它来观察软木薄片,看到了软木薄片是由许许多多的“小房间”组成的,他把这些小房间叫做为细胞,细胞一词即由他命名。29氧

29、气 二氧化碳 【详解】细胞是生命体组成的基本单位,目前已知的生物中除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外,其他生物均为细胞构成。生物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人体中的血液红细胞主要负责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30触角 膝 棒 【详解】昆虫头部都有一对触角,既有像蝈蝈、蝴蝶那样的长触角,也有像瓢虫、苍蝇那样的短触角。另外,触角的形状也各种各样,有丝状、棒状、念珠状、锯齿状、栉状和羽毛状等。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蚂蚁的触角呈膝状,蝴蝶的触角呈棒状。31dbpq【详解】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

30、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所以显微镜视野中看到如的字母qpbd实际上是dbpq。32气孔 叶绿体 细胞 【详解】叶表皮中的气孔和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呼吸、光合作用很重要的部分。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人体中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专门负责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33呼吸 消化 排泄 生长 发育 繁殖 细胞 1 【详解】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除病毒外)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

31、通过细胞进行的。草履虫、变形虫、眼虫等原生动物都是单细胞生物,都是由1个细胞组成的。34【详解】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们身体微小,构造简单。微生物分布广泛,繁殖快,并且类型多样,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比如人体内也有大量的微生物。35【详解】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我们在进行观察的时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微生物比较微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比如蘑菇也是微生物,我们用肉眼就可以看到。36【详解】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

32、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们身体微小,构造简单。微生物分布广泛,繁殖快,并且类型多样,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有些微生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比如鼓藻,鼓藻有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37【详解】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微生物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38【详解】植物细胞中的色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光合色素,包括存在于质体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另一类是类黄酮色素,它存在于液泡中的一类水溶性色素,包括花色素苷(花青素)和黄酮或黄酮醇。洋葱外表皮细胞内呈现紫红是因为液泡的缘故。39【详解】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

33、,我们要先用低倍物镜观察,再用高倍物镜观察。与高倍物镜相比,用低倍物镜观察时,视野更大但是放大倍数小,我们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会更多,更小。40【详解】一般的显微镜有对着眼睛的目镜、对着标本的物镜、反射光线,照亮标本的反光镜、调节焦距,看清标本的调焦螺旋、放置标本的载物台、镜座、镜臂等部分组成。根据对显微镜的结构的认识,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通过调节反光镜,可以增加标本图象的明亮程度。41【详解】细胞是生命体组成的基本单位,目前已知的生物中除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外,其他生物均为细胞构成。生物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洋葱表皮细胞像长方形的格子,每个细胞

34、里都有液泡。42【详解】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的大小如针眼,在10倍放大镜下我们可以看清它的肢体,蚜虫的天敌是草蛉。瓢虫和蚂蚁不是。43【详解】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除病毒外)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我们长得像父母跟细胞有关系。44【详解】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人的血液是液态的,在制作人血涂片时直接将血液滴在载玻片上即可,不需要在载玻片上先滴少许清水,再取样。 45【详解】略

35、46【详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越暗,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越亮,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点睛】掌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47【详解】桶装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微生物含量达到国家卫生标准。我们喝的桶装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超过保质期或存储不当,也会慢慢滋生微生物的,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48【详解】触角是昆虫重要的感觉器官,主要起嗅觉和触觉作用,有的还有听觉作用,可以帮助昆虫进行通讯联络、寻觅异性、寻找食物和选择产卵场所等活动。由于昆虫种类、性别不同,它们触角的长短、粗细和形状各不相同。天牛的触角比它的身体

36、还长,呈鞭状;蚕蛾的触觉鞭节由许多大小相似的小节相连成细丝状,呈羽状;蚂蚁触角的第一节膨粗,有膝状弯曲,呈膝状;蝴蝶的触角细长而末端膨大,呈棒状;蝗虫的触角很短,呈丝状。49【详解】“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来的,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太阳每天环绕地球一周,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他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所有天体绕太阳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501; 5; 3; 2; 4 【详解】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的正确步骤应该是:滴、展、盖、

37、染和吸。51B52C53A【分析】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倾斜且角度不变,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不同位置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昼夜长短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出现季节的变化,所以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51一年中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是由于太阳公转导致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夏季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短,而在冬季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影子长。根据题干可知,标杆影子最长的是D位置,此刻处于北半球冬季。52一年中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是由于太阳公转导致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夏季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短,而在冬季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影子长。53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倾斜且角度不变,太阳直射点

38、随季节变化,不同位置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昼夜长短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出现季节的变化,所以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54粉笔的高度不会发生变化 粉笔的高度越来越低 乙 弧形的 球形的 【详解】(1)根据题干可知,粉笔在水平板上由近及远移动时,粉笔的高度是不会变化的;(2)根据题干可知,粉笔在球面上由近及远移动时,粉笔的高度越来越低,就像在地球上的船运动一样;(3)由于地球是球形的,所以在大海上航行的船只远去时,观察到的现象应与图乙相似,船身先消失,船杆后消失;说明海面是弧形的。55B56B57用显微镜观察到荷叶表面有很多小凸起,它们上面还长有绒毛58B59 草履虫 左 【分析】

39、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55荷叶和其它植物的叶一样,都具有叶子的基本结构,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56参照荷叶表面的荷叶表面不沾水的结构,我们可以尝试设计防水型布料57同一片荷叶的叶表皮,用放大镜观察到的和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不同在于,用显微镜观察到荷叶表面有很多小凸起,它们上面还长有绒毛58为了在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荷叶表皮的特点,可以在叶片上撕下薄薄的一层做成装片观察59分析图片可知,是草履虫。物像偏右,应向右移动玻片;如果要想让物像向右移动,则需向左移动玻片60 冬 冬至 B AC B D B D 【分析】地球公转时,

40、由于地轴倾斜且角度不变,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不同位置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昼夜长短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出现季节的变化,所以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详解】(1)我们的地球在不停地运动着。地球除了围着太阳公转,还在不停围绕地轴自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是一天,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四季变化。(2)根据题干可知,地球公转到D时,北半球正值冬季,属于农历冬至节气。(3)根据题干可知,地球公转到B时,杭州为夏至,公转到AC位置时分别处于春季和秋季全球昼夜等分。(4)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北半球为夏

41、季,南半球为冬季,所以地球公转到B时才可能发生;(5)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是在冬季到春季再到夏季的时候,即是在D至 B期间。(6)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半球时,北半球上就是夏季;同时太阳光斜射在南半球,南半球上就是冬季。所以想领略澳大利亚的夏日风光,应该是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的冬季,即地球公转到D时。61 “地心说” “日心说” 62C63 A C 64 “地心说” “日心说” 【分析】“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来的,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太阳每天环绕地球一周,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他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是静

42、止不动的,所有天体绕太阳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61自古以来,人们就试图对地球昼夜交替的现象进行解释,其中,最著名的学说有古希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的理论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理论。“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来的,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太阳每天环绕地球一周,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他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所有天体绕太阳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62最著名的学说有古希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的理论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理论。两个学说的共同观点是地球是球体。63“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来的,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太阳每天环绕地球一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科学 > 教科版(2024) > 六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2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