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导入在中国许多高等学府的校训都出自大学,你知道下列校训是哪在中国许多高等学府的校训都出自大学,你知道下列校训是哪所学校吗?所学校吗?东南大学东南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大学厦门大学厦门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大学 大学之道礼记教学目标1.1.了解与大学这本书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了解与大学这本书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2.2.积累积累“明、静、安、虑、得、格物、壹是明、静、安、虑、得、格物、壹是”等词语含义。等词语含义。3.3.解读文本的核心思想解读文本的核心思想“三纲三纲”“”“八目八目”的内容的内容。4.4.探究探究“诚意,正心诚意,正心”的内涵,初步掌握修身的内容。的内涵,初步掌握修身的内容。一、礼记与
2、大学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二十卷四十九篇 ,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料,是一部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的资料汇编。礼记据传为孔子的礼记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所作,西汉礼学家戴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圣所编,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孔子教授弟子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教授弟子的诗书礼乐
3、易春秋“六六经经”,但是文古义奥,不易通读,因而需多做解读以辅助理解。,但是文古义奥,不易通读,因而需多做解读以辅助理解。六经中的六经中的“礼礼”,后来称,后来称仪礼仪礼,主要记载周代的冠、婚、,主要记载周代的冠、婚、丧、祭诸礼的丧、祭诸礼的“礼法礼法”,受体例限制,几乎不涉及仪式背后的,受体例限制,几乎不涉及仪式背后的“礼义礼义”。而不了解礼义,仪式就成了毫无价值的虚礼。所以,其弟子后学在习礼而不了解礼义,仪式就成了毫无价值的虚礼。所以,其弟子后学在习礼的过程中,撰写了大量的过程中,撰写了大量阐发经义阐发经义的论文,总称之为的论文,总称之为“记记”,属于仪礼,属于仪礼的附庸。的附庸。由于记的
4、数量太多,加之精粗不一,到了东汉,社会上出现了由于记的数量太多,加之精粗不一,到了东汉,社会上出现了两种选辑本,一是戴德的八十五篇本,习称大戴礼记;二是戴德的两种选辑本,一是戴德的八十五篇本,习称大戴礼记;二是戴德的侄子侄子戴圣戴圣的四十九篇本,习称的四十九篇本,习称小戴礼记小戴礼记。大戴礼记流传不广,北周卢辩曾为之作注,大戴礼记流传不广,北周卢辩曾为之作注,但颓势依旧,到唐代已亡佚大半,仅存三十九篇。但颓势依旧,到唐代已亡佚大半,仅存三十九篇。小戴礼记则由于郑玄为之作了出色的注,而小戴礼记则由于郑玄为之作了出色的注,而风光无限,畅行于世,故后人径称之为风光无限,畅行于世,故后人径称之为“礼记
5、礼记”。戴圣画像大学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相传此篇为孔,相传此篇为孔子的学生子的学生曾子曾子所作,是孔子讲授所作,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的要籍,南宋以前没有单独刊行过。直到籍,南宋以前没有单独刊行过。直到南宋南宋朱熹把朱熹把大学大学中庸两篇从礼记中抽离出来并作章句中庸两篇从礼记中抽离出来并作章句,为论,为论语孟子作集注,合成四书章句集注。宋元以语孟子作集注,合成四书章句集注。宋元以降,降,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成为封建科举成为封建科举考试的钦定书,而大学则是四书之首。考试的钦定书,而大学则是四书之首。朱熹大学章句序:朱熹大学章句序:人生人生八岁
6、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弟,皆入,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弟,皆入小小学学,而,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大学,而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大小之节所以分也。“大学大学”二字在古代指二字在古代指“大人之学大人之学”,即,即伦理、政治、哲学伦理、政治、哲学等
7、方面的等方面的学问。(学问。(大人:德行高尚、志趣高远的人大人:德行高尚、志趣高远的人)“小学小学”主要教授学生主要教授学生“洒扫、应对、进退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礼、乐、射、御、书、数书、数”等等基本礼节和文化基础知识基本礼节和文化基础知识(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问)。大学只有两千一百多字,课文节选的两段是开篇部分,只占全文大学只有两千一百多字,课文节选的两段是开篇部分,只占全文篇幅十分之一左右,但是大学的篇幅十分之一左右,但是大学的总纲总纲,后世学者常用,后世学者常用“三纲八目三纲八目”来概括来概括。二、曾子简介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撰写
8、大学、孝经、曾子十篇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撰写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周考王六年去世,享年七十一岁。后世尊为等作品。周考王六年去世,享年七十一岁。后世尊为“宗圣宗圣”,成为配,成为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享孔庙的四配之一。曾子,曾子,名参名参 ,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人。春秋末年,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人。春秋末年思想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其父同师孔子。思想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其父同师孔子。其父曾点,字皙,七十二贤之一。其父曾点,字皙,七十二贤之一。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大学之大学之道道,在,在明明明德明德,在,在亲民亲民,在,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知止而后有定定,定而后能定
9、而后能静静,静静而后能而后能安安,安而后能安而后能虑虑,虑而后能虑而后能得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致其知。其知。致知在致知在格物格物。物格而后。物格而后知至知至,知至而后,知至而后意诚意诚,意诚而后,意诚而后心正心正,心正而后,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身修,身修而后而后家齐家
10、齐,家齐而后,家齐而后国治国治,国治而后,国治而后天下平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本。在课文选节的两段中找一找在课文选节的两段中找一找“三纲八目三纲八目”分别是什么?(分别是什么?(纲纲:本意:本意是提网的总绳,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是提网的总绳,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目目:目指网眼,比喻事物的从属:目指网眼,比喻事物的从属部分。)部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明明明德、明德、亲亲民、止于至善民、止于至善三纲三纲八目八目四、疏通文意,把握内容大学之大学之道道,在,在明明德
11、明明德,在,在亲民亲民,在,在止止于至善。于至善。注释:注释:道道:宗旨,根本原则。:宗旨,根本原则。明明:动词,彰明。:动词,彰明。明德明德:美好的德行。:美好的德行。亲民亲民:亲近爱抚民众。一说:亲近爱抚民众。一说“亲亲”作作“新新”,“新民新民”即使天下人去旧即使天下人去旧立新,去恶向善。立新,去恶向善。止止:至,达到。:至,达到。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自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自己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己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1 1)“三纲领三纲领”具体指什么?具体指什么?“明明德明明德”是发扬是发扬自己固
12、有的德性自己固有的德性,完善自己的自觉性,而不是用某种外在的、,完善自己的自觉性,而不是用某种外在的、固定的道德准则束缚自己。固定的道德准则束缚自己。“亲民亲民”即即“新民新民”,就是,就是帮助他人帮助他人去除污染心灵的东西去除污染心灵的东西,即不仅自觉地进行自我即不仅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而且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品质,为治国平天下奠定精神基础。修养,而且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品质,为治国平天下奠定精神基础。“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就是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就是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
13、过程。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2 2)如何看待)如何看待“三纲三纲”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三纲三纲”中,中,“明明德明明德”侧重于侧重于“内圣内圣”,“亲民亲民”侧重于侧重于“外王外王”,“止于止于至善至善”是最终追求是最终追求。这三个纲领构成一个。这三个纲领构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个体到群体的完整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个体到群体的完整社会体系体系,它表达了儒家一贯倡导的以教化为手段、以德政为目的的施政主张。,它表达了儒家一贯倡导的以教化为手段、以德政为目的的施政主张。明明德明明德亲民亲民完善自我,改进自我完善自我,改进自我爱民顺民,引导百姓自我完善。爱民顺
14、民,引导百姓自我完善。对己对己对人对人立德立德爱人爱人止止 于于至至 善善知知止止而后而后有有定定,定,定而后而后能能静静,静,静而后而后能能安安,安,安而后而后能能虑虑,虑,虑而后而后能能得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注释:注释:知止而后有定知止而后有定:知道要达到的:知道要达到的“至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静静:心不妄动。:心不妄动。安安:性情安和。:性情安和。虑虑:思虑精祥。:思虑精祥。得得:处事:处事合宜。合宜。译文:知道要达到的译文:知道要达到的“至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才能心境界,则
15、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思虑精详,思虑精详才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思虑精详,思虑精详才能处事合宜。万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始有终,知道事物的先后次序,能处事合宜。万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始有终,知道事物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大学的宗旨了。那就接近大学的宗旨了。(3 3)第一段的三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第一段的三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首句开宗明义,提出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大学之道的“三纲三纲”;第二句连用第二句连用五个五个“而后而后”,形象地展现了,形象地展现了大学的宗旨对人修身养性逐步影响的大学的宗旨对人修身养性逐步影响的过
16、程过程,从,从“知止知止”到到“能得能得”,各方面的因素关系紧密;,各方面的因素关系紧密;第三句承接上文对如何达到大学之道,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第三句承接上文对如何达到大学之道,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为下文引出八条为下文引出八条目做准备目做准备。(4 4)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提出提出“三纲领三纲领”,即,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是这是“大学大学”提出的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也是引领学习,也是引领学习的的 终 极 目 标终 极 目 标。只 有。只 有 坚 定 这 样 的 目 标坚 定 这 样 的 目 标,才 能,才
17、能“定定”“”“静静”“”“安安”“”“虑虑”,最终学有所得最终学有所得。这一概括非常准确地揭示了儒学的基本精神,也道出这一概括非常准确地揭示了儒学的基本精神,也道出了大学的主旨。了大学的主旨。古之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齐其家;欲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其家者,先修其身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其知。致知在致知在格物格物。注释:注释:齐其家齐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家业繁荣。:使家族中的各种关
18、系整齐有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家业繁荣。修其身:修养自己的德行。修其身:修养自己的德行。诚其意诚其意:使意念真诚。:使意念真诚。致其知致其知:获得知识。:获得知识。一说,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一说,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格物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推究事物的原理。译文:古代想要把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译文:古代想要把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就的国家,就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德。要修养自身的
19、品德,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自己的要先修养自身的品德。要修养自身的品德,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就要先使意念真诚。要使意念真诚,内心,就要先使意念真诚。要使意念真诚,就要先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在于推究事就要先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物的原理。物格物格而后而后知至知至;知至知至而后而后意诚意诚;意诚意诚而后而后心正心正;心正心正而后而后身修身修;身身修修而后而后家齐家齐;家齐家齐而后而后国治国治;国治国治而后而后天下平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以修身为本。注释:注释:知至知至: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庶人
20、庶人:普通百姓。:普通百姓。壹是壹是:一律,:一律,一概。一概。本本:本源、根本。:本源、根本。译文:推究了事物的原理而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而后译文:推究了事物的原理而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而后才能使意念真诚,意念真诚而后才能使内心端正,内心端正而后才能修养品德,修才能使意念真诚,意念真诚而后才能使内心端正,内心端正而后才能修养品德,修养品德而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后才能养品德而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后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国家治理好而后才能天下太平。从天子直到平民,一概都以修养自
21、把国家治理好,国家治理好而后才能天下太平。从天子直到平民,一概都以修养自身作为根本。身作为根本。(5 5)下面的材料是大学一书中关于论述)下面的材料是大学一书中关于论述“诚意诚意”“”“正心正心”的文字,的文字,反复朗读,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谈谈怎样才能做到反复朗读,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谈谈怎样才能做到“诚意诚意”和和“正正心心”?所谓诚其意者所谓诚其意者,毋,毋(w)自欺也自欺也,如恶如恶(w)恶恶()臭臭(xi),如好,如好(ho)好好(ho)色,此色,此之谓自之谓自谦谦(qi))。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
22、而后厌(yn)然,掩其不善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此谓诚于中,形于外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身有所忿(fn)懥懥(zh),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其正;有所好(ho)乐乐(yo),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6 6)第二段重点写了
23、)第二段重点写了“八条目八条目”,包括哪些内容?,包括哪些内容?格物格物:就是全面透彻地研究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就是全面透彻地研究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致知致知:就是要获得对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认识。:就是要获得对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认识。诚意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正心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情感的偏向。: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情感的偏向。修身修身: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人的培养的最高要求,它: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人的培养的最高要求,它处在处在“八条目八条目”的中枢地位。的中枢地位。齐家齐家:是善于
24、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是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治国治国和和平天下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7 7)“八目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之间是什么关系?致知致知 格物格物 诚意诚意 正心正心修修 身身 齐家齐家 治国治国 平天下平天下基基 础础目的目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基础是基础,做好这些的,做好这些的目的是为了目的是为了“修身修身”。“修修身身”的目的是的目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治国、平天下”。它们是。它们是由小至大的因果关系由小至大的因果关系。“修身修身”是是根本根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25、壹是皆以修身为本)。(8 8)大学之道中大学之道中“三纲领三纲领”“”“八条目八条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八条目八条目”是实现是实现“三纲领三纲领”的具体步骤,的具体步骤,“三三纲领纲领”是是“八条目八条目”的指导思想。的指导思想。“八条目八条目”是对是对“三纲领三纲领”的补充和发挥,的补充和发挥,“八八条目条目”的目的是实现的目的是实现“三纲领三纲领”。四、合作探究,问题研讨1.1.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1 1)论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论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先提出表明宗旨的。先提出表明
26、宗旨的“三纲三纲”,然后提出实现,然后提出实现“三纲三纲”的具体步骤,说明治国平的具体步骤,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浑然一体,结构严谨,条理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浑然一体,结构严谨,条理清晰。清晰。(2 2)运用排比、顶真手法)运用排比、顶真手法,论证力强。句式整齐,节,论证力强。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奏分明,增强了语势,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2.2.大学之道讨论了个人修养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关系,你对大学之道讨论了个人修养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关系,你对这种关系是如何理解的?这种关系是如何理解的?提高个人修养是达到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治国、
27、平天下是提高个人修提高个人修养是达到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治国、平天下是提高个人修养的目的。大学之道反复强调个人道德修养,说明修身是治人的前提,修身的养的目的。大学之道反复强调个人道德修养,说明修身是治人的前提,修身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强调了治国、平天下与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有了对世间目的是治国、平天下,强调了治国、平天下与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有了对世间万物的研究,就能够获得对真理的认识,就能够做到万物的研究,就能够获得对真理的认识,就能够做到“诚于中,形于外诚于中,形于外”,也就是,也就是表里如一,内心不被个人好恶左右,这样修身的目的就达到了,表里如一,内心不被个人好恶左右,这样修
28、身的目的就达到了,“明明德明明德”的个人的个人道德修养问题也就解决了。在此基础上,还要道德修养问题也就解决了。在此基础上,还要“亲民亲民”,推己及人,使全天下人都,推己及人,使全天下人都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这样的过程,无论是个人修养,还是国家治理,就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这样的过程,无论是个人修养,还是国家治理,就都达到了都达到了“至善至善”的境地。的境地。五、课堂小结三纲八目三纲八目 治国 齐家 修身 正心 诚意 致知 格物 平天下穷则穷则独善其身独善其身达则达则兼善天下兼善天下明明 明明 德德亲亲 民民内圣内圣内修内修外治外治外王外王止于至善五、课外拓展,交流积累钱理群先生曾
29、提出,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钱理群先生曾提出,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培养一批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即经过精心打扮甚至,即经过精心打扮甚至伪装的伪装的“利己主义者利己主义者”,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个人利益个人利益。针对此类社会现象,有人认为这是。针对此类社会现象,有人认为这是传统传统读书人道德修养缺失所致,读书人道德修养缺失所致,对此,你是否认同对此,你是否认同?请请结合本课所学加以阐释。结合本课所学加以阐释。认同观点认同观点大学之道开宗明义,提出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大学之道开宗明义,提出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人达
30、到善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认为在于使人达到善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认为教育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教育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培养道德高尚的人培养道德高尚的人。之后,又具体阐明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之后,又具体阐明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国、平天下“八目八目”,以及在生活中的具体实践。这,以及在生活中的具体实践。这“八目八目”,由推究事物的原,由推究事物的原理依次扩展,到处理家族关系,最终到理依次扩展,到处理家族关系,最终到“天下平天下平”,即,即承担社会责任,以天下为己承担社会责任,以天下为己任任。反观当下一些学校的教育,急功近利,反观当
31、下一些学校的教育,急功近利,过度重视对知识的灌输和对技能的培养,过度重视对知识的灌输和对技能的培养,而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放到了次要的地位而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放到了次要的地位,所以才出现了清华学子所以才出现了清华学子刘海洋刘海洋向狗向狗熊泼硫酸、复旦研究生熊泼硫酸、复旦研究生林森浩林森浩给室友投毒、北大学霸给室友投毒、北大学霸吴谢宇吴谢宇弑母这些令人发指的案弑母这些令人发指的案件。件。而钱理群先生所说的而钱理群先生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归根结底还是归根结底还是缺少责任意识,缺失缺少责任意识,缺失家国情怀。家国情怀。在大学这类传统典籍里,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在大学这类传统典
32、籍里,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培养人的最终目的是令其承担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培养人的最终目的是令其承担社会责任。这对当下一些过度重视对学生的知识教育社会责任。这对当下一些过度重视对学生的知识教育而轻视道德培养的学校来说,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而轻视道德培养的学校来说,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鼓励青年学生们鼓励青年学生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仅能构建他们的道德自律,同时能够培养他们的家不仅能构建他们的道德自律,同时能够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引导他们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国家和社国情怀,引导他们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而不是只以个人利益为唯一
33、的考量。会做出贡献,而不是只以个人利益为唯一的考量。阅读鉴赏阅读鉴赏1 1、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礼记曲礼上曲礼上【译文译文】对有德才的人要亲近而且敬重,畏服而且爱慕他。对于自己所爱的人,要能知道他的缺点,对有德才的人要亲近而且敬重,畏服而且爱慕他。对于自己所爱的人,要能知道他的缺点,对于自己所憎恶的人,要能看到他的好处。对于自己所憎恶的人,要能看到他的好处。2 2、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礼记礼记曲礼上曲礼上【译文】那些能博闻强识而且能礼让的,修身行善而且不懈
34、怠的,可以称之为君子【译文】那些能博闻强识而且能礼让的,修身行善而且不懈怠的,可以称之为君子3 3、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礼礼记记王制王制【译文】凡是选用人材,须先考察他的德才,考察明白之后,才分派工作,胜任工作后才铨定爵位,【译文】凡是选用人材,须先考察他的德才,考察明白之后,才分派工作,胜任工作后才铨定爵位,然后给予相应的俸禄。然后给予相应的俸禄。4 4、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
35、人。人。礼记礼记 文王世子文王世子【译文】能知道作一个好儿子,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父亲;知道作一个好臣下,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的【译文】能知道作一个好儿子,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父亲;知道作一个好臣下,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的君主;明白如何为人做事,然后才能使唤他人。君主;明白如何为人做事,然后才能使唤他人。六、课后练习(1)(1)大学之道中,阐明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的句子是:大学之道中,阐明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的句子是:_,_,_,_。(2)(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根本的句子是:_,_。(
36、3)(3)大学之道中点明获得知识的途径的句子是:大学之道中点明获得知识的途径的句子是:_,_。(4)(4)大学之道中,用大学之道中,用“_,_”两句强调家庭经营有序与国家治两句强调家庭经营有序与国家治理上轨道的重要性。理上轨道的重要性。(5)(5)大学之道中,用大学之道中,用“_,_”两句指出本末始终的道理,进而两句指出本末始终的道理,进而说明说明“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观点。的观点。(6 6)大学之道中,齐家的前提条件是大学之道中,齐家的前提条件是“_”,修身的前提条件是,修身的前提条件是“_”。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道,在
37、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2 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3 3)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4 4)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5 5)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物有本末,事有终始(6 6)先修其身)先修其身 先正其心先正其心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1 1)师冕见,及阶,子曰:)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阶也。”及席,子曰:及席,子曰:“席也席也”皆坐,子告之曰: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师冕出,子张问曰:“与
38、师言之道与?与师言之道与?”子曰:子曰:“然,国相然,国相师之道也。师之道也。”(论语论语卫灵公卫灵公)(2 2)其未有烛而有后至者,则以在者告。道瞽亦然。()其未有烛而有后至者,则以在者告。道瞽亦然。(礼记礼记少仪少仪)(2 2)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礼记坊记坊记1 1这几段文字讲的是一个这几段文字讲的是一个“_”_”字,其核心归之于一个字,其核心归之于一个“_”_”字。字。2 2有人说,这三则语录的实质是讲为人处世需要遵守的一个原则,扩而大之,就是有人说,这三则语录的实质是讲为人处世需要遵守的一个原则,扩而大之,就是治理的原则。你同意吗治理的原则
39、。你同意吗?为什么为什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 1礼道礼道(仁(仁)2 2同意同意。前两则语录是讲非常具体的做法案例。如果说第二则还有为自己以后。前两则语录是讲非常具体的做法案例。如果说第二则还有为自己以后也需要别人帮助留后路的话,那么第一则中,孔子的行为就纯粹是一种为人处世修也需要别人帮助留后路的话,那么第一则中,孔子的行为就纯粹是一种为人处世修养,一种完全为他人着想,从心底里尊重他人的修养。第三则语录所讲的做人道理,养,一种完全为他人着想,从心底里尊重他人的修养。第三则语录所讲的做人道理,是要心有别人,要尊重别人,放低自己的姿态。一个人有这种修养,在家里,在社是要心有别人,要尊重别人,放低自己的姿态。一个人有这种修养,在家里,在社会,都是高尚的人。人人都能做到,那么,家庭必然幸福,社会必然和谐。会,都是高尚的人。人人都能做到,那么,家庭必然幸福,社会必然和谐。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