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大学之道》ppt课件49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上传人(卖家):Q123 文档编号:3580852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PPTX 页数:49 大小:271.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5.2+《大学之道》ppt课件49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5.2+《大学之道》ppt课件49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5.2+《大学之道》ppt课件49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5.2+《大学之道》ppt课件49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5.2+《大学之道》ppt课件49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大学大学之之道道了解了解大学大学的有关知识的有关知识 理解理解文中重要文中重要的实词的实词、虚词、虚词、词、词类活用等重要文言知识类活用等重要文言知识理解文章主旨,体会理解文章主旨,体会“修身养性修身养性”的重要性的重要性,增强齐家,增强齐家、治国、平、治国、平天下的信念天下的信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圣贤智慧的结晶,那古代中国人到底是如何连接自我、家族、民族、国家和天下观念的呢?今天我们学习选自礼记大学的一段文字,感受古代圣贤的智慧。激趣导入激趣导入大学相传是孔子门生曾参于春秋末年战国时期所作。它与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两篇文章,唐代韩愈、李翱等把它看作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

2、”。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相传为孔门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作,经西汉礼学家戴圣汇编成书,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文 章文 章由 来由 来在宋代以前,大学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遂成为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大学的核心思想:明一德(专一),惟格一物,通过日新月异的努力,达到至

3、善至美。文 章文 章由 来由 来大学提出的大学提出的“三纲领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止于至善)和“八条目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

4、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性 。了 解了 解文 章文 章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曾子(前505年前435年),姒姓,曾氏,名参,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一说山东嘉祥)人。春秋末年思想家,儒家大家,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夏禹后代。其父曾点,字皙,七十二贤之一,与子曾参同师孔子。周考王六年(公元前435年),去世,享年七十一岁。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后世尊为“宗圣”,成为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仅次于“复圣”颜渊。了解曾子了解曾子关

5、于曾子关于曾子关于曾子关于曾子啮指痛心 春秋时期鲁国的曾参,侍奉母亲极其孝敬。(家贫,经常自己入山打柴)一次,曾参又进山砍柴去了,突然家里来了客人,他母亲不知所措,就站在门口望着大山希望曾子回来,许久不见归来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正在山里砍柴的曾参忽然觉得心口疼痛,便赶紧背着柴返回家中,跪问母亲为什么召唤他。母亲说:“家里突然来了不速之客,我咬手指是提醒你快回来。”后人也以诗颂之:“母指方才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倡导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撰写大

6、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了解曾子了解曾子了解戴圣了解戴圣 戴圣,字次君,生卒年不详,祖籍梁国甾县(今河南省戴圣,字次君,生卒年不详,祖籍梁国甾县(今河南省兰考县、民权县)兰考县、民权县),生于梁国睢阳县(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生于梁国睢阳县(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区)。西汉时期官员、学者、礼学家、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西汉时期官员、学者、礼学家、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后世称其为者。后世称其为“小戴小戴”。戴圣与叔父戴德曾跟随后苍学戴圣与叔父戴德曾跟随后苍学礼礼,两人被后人合称为,两人被后人合称为“大小戴大小戴”。汉宣帝时,戴圣以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官至汉宣帝时,戴圣以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官至九江

7、太守。九江太守。著作有著作有礼记礼记,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即,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即小戴礼记小戴礼记。题目解读题目解读大 学 之 道大 学 之 道指指“大人之学大人之学”,即,即伦理、伦理、政治、哲学政治、哲学等方面的学问,等方面的学问,与与“小学小学”对应。对应。道:本指道:本指道路,这道路,这里引申为里引申为规律、道规律、道理理等。等。古代学制分为小学、大学两个阶段。在两个阶段分古代学制分为小学、大学两个阶段。在两个阶段分别学习不同的东西。别学习不同的东西。小学阶段小学阶段主要教授学生主要教授学生“洒扫、应对、进退洒扫、应对、进退”等基等基本礼节和本礼节和“礼礼、乐、射乐、射、御、书御、书

8、、数数”等文化基础知等文化基础知识。识。大学阶段大学阶段则教学生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则教学生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即学习如何参与社会管理,参与国家政治。即学习如何参与社会管理,参与国家政治。文化常识:古代学制文化常识:古代学制大学大学之道之道,在,在明明德明明德,在,在亲亲民民,在,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思考【思考1 1】研读第一段】研读第一段注释:大学:古今异义词,古义,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学问;今义,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的一种,包括综合大学和专科大学、学院。明:形容词作动词,彰明,有发扬、弘扬的意思。明德:美好的德行。亲:动词,亲近爱抚。一说“亲”当做“新”,“新民”即使天

9、下人去旧立新,去恶向善。止于至善: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知止知止而而后有定,后有定,定而后能定而后能静,静,静而后能静而后能安,安,安安而后能而后能虑,虑,虑而后能虑而后能得得。【思考【思考1 1】研读第一段】研读第一段注释:知止而后有定: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而:连词,表顺承。静:心不妄动。安:性情安和。虑:思虑精详。得:处事合宜。物有物有本末本末,事有,事有终始终始。知所先后,。知所先后,则则近近道道矣。矣。【思考【思考1 1】研读第一段】研读第一段注释:本末:“本”原指木之根为常;“末”指木之梢为迹。后分别引申为本根、本始和末迹、末节。指事物的根源和结局。始终:结局

10、和开头。则:连词,那么,就。道:规律。1.1.概括概括本段的本段的内容及作用。内容及作用。【思考【思考1 1】研读第一段】研读第一段明确 指出大学的宗旨,提出了大学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下文引出“八目”做准备。2.2.如何理解如何理解“三纲三纲”的内在关系的内在关系?【思考【思考1 1】研读第一段】研读第一段明确 “明明德”,注重的是对个体主观精神状态的一种规定或启发;“在亲民”,涉及个体道德完善之后如何扩充至天下万民;“止于至善”,是“明明德”和“亲民”二纲的最终归宿,也是对二者发展的要求。因此,“三纲”之间存在一种递进的逻辑关系,从“明明德”出发,经过“亲民”的发展,最终达

11、到止于至善”的理想境界。3 3.“.“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思考【思考1 1】研读第一段】研读第一段明确 顶真,亦称顶针、联珠、蝉联,是一种修辞手法,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个句子的声韵的方法。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作用:运用顶真手法上递下接,结构紧密,使语气紧凑,语意贯通,读来给人和谐流畅之感,具有节律整齐之美。古古之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其国。欲治其国者,先国。欲

12、治其国者,先齐齐其其家。欲齐其家者,先家。欲齐其家者,先修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正其心。欲其心。欲正其心者,先正其心者,先诚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致其其知知。【思考【思考2 2】研读第二段】研读第二段注释:之:助词,的。其:代词,他的。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整齐有序。修:动词,修养。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端正。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真诚。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获得。知:知识。古古之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其国。欲治其国者,先国。欲治其国者,先齐齐其其家。欲家。欲齐其家齐其家者,先者,先修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其身。欲

13、修其身者,先正正其心。欲其心。欲正其心者,先正其心者,先诚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致其其知知。【思考【思考2 2】研读第二段】研读第二段致知在致知在格物格物。物格。物格而而后知后知至至,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而后天下平平。自天子。自天子以至于以至于庶人,庶人,壹是壹是皆皆以以修身修身为为本本。【思考【思考2 2】研读第二段】研读第二段注释: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而:连词,表顺承。至:动词,到来;知至: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平:太平。以至于:表示

14、一种延伸。到。壹是:一概,一律。以.为:把.作为。本:根本。致知在致知在格物格物。物格。物格而而后知后知至至,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而后天下平平。自天子。自天子以至于以至于庶人,庶人,壹是壹是皆皆以以修身修身为为本本。【思考【思考2 2】研读第二段】研读第二段1.1.概括概括本段的本段的内容及作用。内容及作用。【思考【思考2 2】研读第二段】研读第二段明确 提出“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现“三纲”指出了具体的方法。2 2.本

15、段可以分为几层?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本段可以分为几层?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思考【思考2 2】研读第二段】研读第二段明确 两层第一层(“古之欲.先致其知”)第二层(“致知在格物.以修身为本”)顶真2 2.本段分为两层,第一层以谁为陈述对象本段分为两层,第一层以谁为陈述对象?“?“八目八目”是是按怎样的顺序叙述的按怎样的顺序叙述的?【思考【思考2 2】研读第二段】研读第二段明确 第一层以学习者(欲明明德于天下者)为陈述对象,明确各条目的先后次序。从“欲明明德于天下”的远大目标写起,通过“欲.,先.”的句式,把“八目”由远及近、由外而内地“倒叙”出来,强调过程的循序渐进。3 3.第二层以谁

16、为陈述对象第二层以谁为陈述对象?“?“八目八目”是按怎样的顺序叙是按怎样的顺序叙述的述的?【思考【思考2 2】研读第二段】研读第二段明确 以学习对象(格物)为主陈述对象,通过“.而后.”的句式,由近及远、由内而外地“正叙”一遍,突出结果的水到渠成。3 3.我们般按什么顺序总结我们般按什么顺序总结“八目八目”?这?这“八目八目”可归可归为哪两类为哪两类?【思考【思考2 2】研读第二段】研读第二段明确 后人总结“八目”,通常采取学习者的立场,将其梳理成“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四条专注心性修养,属于“内圣之学”;后四条侧重外显行为,属于“外王之学”。3 3.在在“八目

17、八目”中中,作者为什么要强调修身作者为什么要强调修身?【思考【思考2 2】研读第二段】研读第二段明确 在“八目”中,修身是从“内圣”到“外王”的过渡,既要内化于心,也要外显于行,因此作者强调从天子到庶人都应该以修身为本。天子不能依仗权位置身事外,庶民也不能因为地位低微而放松要求这是有进步意义的。大学之道中大学之道中“三纲三纲”“”“八目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的?【重点重点1 1】明确 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三纲”是“八目”的指导思想,“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八目”是对“三纲”的补充和发挥,“八目”的目的是实现“三纲”,即达成“三纲”的不二法门。大学之道中大

18、学之道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者四者关系是怎样的?关系是怎样的?【重点重点2 2】明确 “修身”是“八目”中最重要的内容,它的意思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人身的培养的最高要求,它处在“八目”的中枢地位,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所要达到的目的,也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大学之道中大学之道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者四者关系是怎样的?关系是怎样的?【重点重点2 2】明确 “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家族中的各种关系,它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齐家与修身的内在联系在于,如果不能修身,内心就有所偏颇,内心有了偏颇,就无法处理好家族中

19、的各种关系。大学之道中大学之道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者四者关系是怎样的?关系是怎样的?【重点重点2 2】明确 “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大学把家教与国治自然地、顺理成章地联系到一起,充分体现了儒家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的一贯特点。儒家一贯提倡在家庭教育中要做到子孝、弟悌、父慈,倘若每家都做到了孝、悌、慈,并且把孝、悌、慈运用到处理“国”与“天下”的各种关系上,也就自然能够实现国治,天下太平了。如何看待本文提到的如何看待本文提到的“大学之道大学之道”?【重点重点3 3】明确 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

20、极的影响:大学大学强调了学习者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强调了学习者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还强调了对社会的关心和参与精神,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还强调了对社会的关心和参与精神,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与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与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大学所提出的“修、齐、治、平”思想,几乎成为读书人的唯一标准理想。这种思想主张积极人世,注重自身修养,关心人民疾苦,努力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安定,拥护统一,对社会的繁荣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看待本文提到的如何看待本文提到的“大学之道大学之道”?【重点重点3 3】明确 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消极的影响:大学大

21、学把人的思想束缚在儒家的思维范围之把人的思想束缚在儒家的思维范围之中,给古代文人带来思想僵化的缺点。中,给古代文人带来思想僵化的缺点。在中国古代,一个人如不按照“修、齐、治、平”这条线路来走,轻则斥之为不成才,重则认为离经叛道,大家群起而攻之,使文人轻易不敢背离。同时,同时,“达则兼济天下达则兼济天下”的信念的最终目标是为最高统治者的信念的最终目标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带有浓厚的政治倾向性。服务的,因此带有浓厚的政治倾向性。1.论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先提出表明宗旨的“三纲”,然后提出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2.运用排比、顶真的修辞手法手法,文章气势更

22、强,意义联系更加紧密,论证力强。3.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1 1、大学之道中,阐明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的句子是:、大学之道中,阐明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的句子是:“_,_,_,_,_,_,_ 。”2 2、大学之道中、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 :“_,_,_。”3 3、大学之道中点明获得知识的途径的句子是:、大学之道中点明获得知识的途径的句子是:“。”1 1、大学之道中,写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大学之道中,写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人,达到天下太平的句子是:人,达到天下太平的句子是:“_,_,_,_,_。”2 2、大学之道中,用大学之道中,用“_”来表达大学之道的最高来表达大学之道的最高境界。境界。3 3、大学之道中,用大学之道中,用“_,_,_”两句指出本末始两句指出本末始终的道理,进而说明终的道理,进而说明“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观点。的观点。1 1、大学之道大学之道中,齐家的前提条件是中,齐家的前提条件是“_”,修身的前提条件是修身的前提条件是“_”。2 2、大学之道大学之道中,对所有人提出个人修养要求的两中,对所有人提出个人修养要求的两句是句是_。谢谢谢谢观观看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5.2+《大学之道》ppt课件49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