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教师招聘教育理论模拟题十八.docx

上传人(卖家):教师相关 文档编号:3582112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8教师招聘教育理论模拟题十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8教师招聘教育理论模拟题十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8教师招聘教育理论模拟题十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8教师招聘教育理论模拟题十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8教师招聘教育理论模拟题十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模拟题(十八)一、单项选择题1.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这是( )A.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B.长善救失原则C.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D.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2.( )是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A.箴言B.立志C.反思D.慎独3.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有了一定的了解,产生了一定的友谊与信赖,学生积极分子不断涌现并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班级的组织与功能教健全,班的核心初步形成,班主任与集体机构一道履行集体的领导与教育职能。这时,班集体能够在班主任指导下积极组织和开展班的工作与活动,班主任开始从直接领导、指导班的活动

2、,逐步过渡到向他们提出建议,由班干部来组织开展集体的工作与活动。这时的班集体处于( )A.组建阶段B.核心初步形成阶段C.集体自主活动阶段D.成熟阶段4.( )是恬静与活跃、热情与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其基本特征是课堂情境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征,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正常和谐,学生产生满意、愉快、羡慕、互谅、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A.积极地课堂气氛B.消极的课堂气氛C.对抗的课堂气氛D.成熟的课堂气氛5.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由当时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又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提出了改革学制的方案,于1922年颁发了壬戌学制,即通称的( )A.六三三制B.五四学制C.壬寅学制D.

3、癸卯学制6.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学制。对这个新学制的评论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志着我国劳动人民在文化教育上无权利、无地位的时代已经过去B.新学制明确地和充分地保障了全国人民特别是工农干部受教育的机会C.新学制保证了各种人才的培养,体现了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D.1951年的学制不符合当时国家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停办了7.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是( )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学科课程D.分科课程8.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可以将课程分为分科课程与( )

4、两种类型。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学科课程D.选修课程9.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把教学过程概括为:困难、问题、假设( )、结论的五步,简称五步教学法。A.检验B.论证C.验证D.说明10.( )主编的教育学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科学地阐述教学过程,揭示学生认识的特点,概括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阐述教学应采用的原则,方法与组织形式,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领导作用。A.凯洛夫B.赫尔巴特C.卢俊D.杜威11.再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称为注意的( )A.转移B.分配C.广度D.稳定性12.储存时间大概在0.5秒以内的记忆为( )A.长时记忆B.短时记忆C.瞬时记忆又称为感觉记忆D.工

5、作记忆13.根据目前心理年龄阶段划分的一般标准,青少年期的年龄段为( )A.6-12岁B.12-18岁C.18-28岁D.18-45岁14.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A.最新获得的能力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C.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D.需要在下一阶段掌握的能力15.( )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下,在一定的道德情感激励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所履行的具有道德意义的一系列的具体行为。A.道德行为B.道德品质C.道德规范D.道德情感二、判断题1.美育就是指艺术教育。( )2.1762年,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出版了他的小说个体教育名著爱弥儿,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

6、教育思想。卢梭以假设的教育对像爱弥儿为“模特儿”,按个体生长的自然年龄阶段,依次阐明了自己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个体教育的目标、重点、内容、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的独特见解。可以说,卢梭对教育学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开拓了以研究个体生长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为主题的研究领域,从而引起了教育思想家和理论家从教育对象的角度,对儿童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促进了近现代教育思想的改革。( )3.教学的意义是,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 )4.杜威是古罗马的教育家。他在他所写的雄辩术原理中,总结了他在修辞学校长期任教培养演说家

7、的经验,提出了“模仿、理论、练习”三个循序递进的学习过程理论。( )5.负强化等同于惩罚。( )三、简答题1.社会中心课题论的基本观点。2.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点与不足。3.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4.简述心理辅导的强化法四、材料分析题1.升入初中后,学生重新分班,当我看到班上有个叫徐春阳的学生时,不由得心里发紧。这是个淘气的学生,第一次作文,全班惟有他一个人没交。当他被我请到办公室时,他长发遮住了半边脸,宽大的上衣罩到了大腿,高大身躯畏缩着。我从座位上站起来,用手拍了一下他的肩头,并随手把他额前的长发向边上一拢,露出了一张白皙的脸,他稍微一抬头,那是一双很清纯,很秀气的眼睛,但是脸上却写满

8、了不在乎。“你怎么没交作文课的作业?”“不会写!”生硬的语气给人无可奈和的感觉。我轻轻拉过他的手,这一拉手,让我的心里产生了微微的颤抖,他的手上结着厚厚的茧,我问:“暑假帮爸妈干活了?”“没有。”“那干什么了?”“学车。”“是学三轮车?”这次,他抬起了头,羞涩地说:“是!”我突然发现这孩子身上有闪光点:能吃苦,有韧劲。我问:“累不累?”“累。”“学会了吗?”“学会了。”我高兴地赞赏说:“真了不起!你的爸妈一定很高兴,相信你是个有志向的孩子。”这时,孩子的话多了,冷漠的表情消失了,白皙的脸上有了红润。“那回去把作业补上吧!”“我不会写。”“我教你。”于是,我把如何构思,如何组织材料,一五一十地耐

9、心讲给他听,并让他晚上把作业补好。第二天,他把作业补交上来。他写了很多:自己在小学一至三年级时是个优秀的学生,后来功课跟不上,就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开始经常打架斗殴,寻事生非。本以为到了初中有所转机,但在班级的学习名次还是居于下游,于是又一次丧失了信心,破罐子破摔,他打算从今往后改掉缺点,做一个好学生,语言朴实真切,我在班上读了他的作文,一方面是让全班同学在写作文时要说出真情说真事,去掉一些用华丽词句堆积起来的情节,另一方面是让他明白,老师并没有放弃他,而且很欣赏他,希望他能很快进步,后来,班上的同学告诉我,徐春阳说自己不改正缺点就对不起老师!在我的建议下,他剪掉了长发,变换了装束,身上那种吊儿

10、郎当,脸上那种无视一切的漠然表情消失了,我有意安排他做小组长,不失时机地对他取得的点滴成绩予以赞扬。他似乎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学习和纪律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问题:上述案例体现了哪几条德育原则?试结合案例加以分析。(同时注意德育其他原则的材料题)2.华生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美术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分析此观点,阐述理由。模拟题(十八)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解析】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这是长善救失原则。2.D【解析】修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

11、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修养包括:立志、学习、反思、箴言、慎独等。慎独是自我修养的最好境界。3.B【解析】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有了一定的了解,产生了一定的友谊与信赖,学生积极分子不断涌现并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班的组织与功能较健全,班的核心初步形成,班主任与集体机构一道履行集体的领导与教育职能。这时,班集体能够在班主任指导下积极组织开展班的工作与活动,班主任开始从直接领导、指挥班的活动,逐步过渡到向他们提出建议,由班干部来组织开展集体的工作与活动,这时的班集体处于核心初步形成阶段。4.A【解析】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

12、统一,其基本特征是课堂情境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点,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正常和谐,学生产生满意、愉快、互谅、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5.A【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由当时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又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提出了改革学制的方案,于1922年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称的六三三制。6.D【解析】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学制。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业余教育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形成,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7.A【解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

13、程是活动课程。8.B【解析】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可以将课程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两种类型。9.C【解析】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把教学过程概括为: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五步,简称五步教学法。10.A【解析】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认知论,科学的解释教学过程,揭示学生认识的特点,概括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阐明教学应采用的原则,方法与组织形式,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领导作用。11.D【解析】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称为注意的稳定性。12.C【解析】瞬时记忆又被称为感觉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之后,一定数量的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的一瞬间记忆。它

14、是记忆的开始的阶段,具有时间短、容量大、形象鲜明、容易衰退的特点。研究表明,图像信息储存的时间约为0.251秒之间,声像信息储存的时间也仅为24秒。13.B【解析】根据目前心理年龄阶段划分的一般标注,青少年的年龄段为1218岁。14.C【解析】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15.A【解析】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下,在一定的道德情感激励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所履行的具有道德意义的一系列的具体行动。二、辨析题1.【解析】美育是培训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普通中学在美育方面的要求主要

15、是:通过音乐、美术、文学教育和其他各种审美活动,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引导学生初步掌握一种艺术活动技能。艺术教育只是美育的一种形式。2.【解析】1762年,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出版了他的小说体教育名著爱弥儿,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教育思想。卢梭以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为“模特儿”,按个体生长的自然年龄阶段,依次阐明了自己对处于不同阶段个体教育的目标、重点、内容、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的独特见解。可以说,卢梭对教育学的最贡献就在于开拓了以研究个体发展与教育的研究领域,从而引起了教育思想家和理论家从教育对象的角度对儿童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促进了近

16、代教育思想的变革。3.【解析】教学的意义是,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教学时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教学时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4.【解析】昆体良是古罗马的教育家。他在他所写的雄辩术原理中,总结了他在修辞学校长期任教培养演说家的经验,提出了“模仿、理论、练习”三个循序递进的学习过程理论。5.【解析】负强化是加强某种适当行为,惩罚是制止某种不当行为,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惟考虑到奖惩的目的时,奖励的目的只有积极性的一面。在教育上使用惩罚时,只有在积极的目的下,使之符合负强化的原理,惩罚才会产生教育价值。三.简答题1.社会中心课程的基本观点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又被

17、称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它是从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中分化出来的,主张围绕重大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的理论。其早期代表人物有康茨和拉格等人,20世纪50年代后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布拉梅尔德。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认为,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社会的发展,学校应该致力于社会的改造而不是个人的发展。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的基本主张包括以下内容:(1)课程改造的目标。社会改造主义者认为,设定课程目标的目的,不是让学生适应现存社会,而是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改造社会现实的技能。为此课程目标要统一未来的“理想社会”的总目标;各门学科的内容统一于“社会改造”;课程安排统一于解决问题的活动。(2)课程内容。改造主义课程没有统一

18、的课程内容,它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如学校课程要关注犯罪、战争、贫富、种族歧视、失业、环境污染、疾病、饥饿等问题,学生对这些问题要有批判性见解。学校课程还要设置工业化、自动控制宣传媒介等论题,要学习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历史、物理等科目。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课程应由教育者按照社会需要来决定,而不是由学生自己来决定。(3)课程组织。社会改造课程理论主张,应以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知识的逻辑为主线来组织课程。改造主义者提出了多种课程组织方式,如课程的安排要具有弹性,多种形式的活动形成学习单元,充分利用校内外的环境,学科须重新组织,对课程重新认识,课程计划无需事先制定等。(4)学习方

19、式。改造主义课程理论主张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此外,改造主义者还就学校的课程改革提出一些原则。他们认为,要真正发挥学校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学校自身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学校改革首先是课程的改革。课程改革应该遵循这样一些原则,如课程应由多方面活动和各种材料构成;依据综合的原则组织这些活动与材料,并与需要理解的意义保持密切相关;提供一切具有社会价值的技能;提供关于当代生活的重要问题课题的实践;组织和运用儿童的矛盾和动机,以儿童学习的矛盾而不是教师教学的矛盾为基础;通过自治的学校团体,建立一种社会合作计划;为创造力的表现和审美意识的形成提供充分的机会等。2.简述班

20、级授课制的优点与不足。班级授课制的优点(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2)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3)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4)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5)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6)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班级授课制的不足(1)过于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锻炼提高。(2)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班级授课制中无论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只能适应部分学生。(3)在班级授课制中,课堂成为学生生活的基本空间,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最主要的生活方式,学生的交往受到限制。(4)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受到限制,不

21、利于学生的志趣、特长和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要。(5)强调统一性,难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6)以“课”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在某些情况下会割裂知识内容的整体性。3.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成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1)本我。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本我具有很强的原始冲动力量,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弗洛伊德称其为力比多。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非社会化和混乱无序的,它遵循快乐原则。(2)自我。自我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

22、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它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3)超我。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是道德化的自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其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它具有三个作用:一是抑制本我的冲动,二是对自我进行监控,三是追求完善的境界。在人格结构中,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人格的整体。它们各自代表了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是生物本能我,自我是心理社会我,超我是道德理想我。它们各自追求不同的目标:本我追求快乐,自我追求现实,超我追求完美。当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表现一种健康状况;当三者互不相让,产生敌对关系时,就会产生心理疾病。4.简述心理

23、辅导的强化法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例如,一个学生不敢同老师说话,学习上遇到了疑难问题也没有勇气向老师求教,当他一旦敢于主动向老师请教,老师就给予表扬,并耐心解答问题,这个学生就能学会主动向老师请教的行为方式。四.材料分析题1.【答案要点】(1)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也被称为循循善诱原则。(我高兴的赞赏说:“真了不起!你的爸妈一定很高兴,相信你是个有志向的孩子。”这时,孩子的话多了,冷漠的表情消失了,白皙的脸上有了红润。)(

24、2)长善救失原则。长善救失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我的在班上读了他的作文,一方面是让全班同学在写作文的时要说真情说真事,去掉一些用华丽的词句堆积起来的情节,另一方面是让他明白,老师并没有放弃他,而且很欣赏他,希望他能很快进步。后来,班上的同学告诉我,徐春阳说自己如果不改正缺点,就对不起老师!)(3)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在我的建议下,他剪掉了长发,变换了装束,身上那种吊

25、儿郎当,脸上那种无视一切的漠然表情消失了。我又有意安排他做小组长,不失时机地对他取得的点滴予以表扬。他似乎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学习和纪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2.【答案要点】这是行为主义者们的观点,代表人物是华生,他主张环境决定论。(1)在华生的眼中,儿童生活于其中的环境,就像一个模具,儿童个体的发展,完全取决于这个模具的形状。而这一模具的形状,则取决于提供给儿童的、完全可被控制的学习与训练的内容。环境决定论否定人的生物遗传素质在儿童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确信在儿童发展过程中,是其后天的生活经历和环境影响在起决定的作用,因而环境决定论又被称之为养育论。(2)环境决定论关注儿童生长的环境条件、后天教

26、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在儿童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影响作用。就这一点而言,应该承认,与遗传决定论相比较,它发现了对儿童发展影响力更大的一项变量。因此,环境决定论对儿童教育实践的影响也远远大于遗传决定论。在某些时候,环境决定论甚至成了教育对儿童发展进行影响与控制的唯一合理、合法的依据。(3)环境决定论的盛行直接导致了传统教育实践具有重视教育权威、书本知识和学校纪律等特点。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控制儿童学习活动的环境、内容和方式来达到控制儿童发展的目的。“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等谚语在我国广为流传,就是环境决定论对人的教育方式选择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环境决定论在肯定了儿童发展的可塑性的同时,也将儿童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地位牢牢地固定在失去自主性的被塑造地位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招考、培训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18教师招聘教育理论模拟题十八.docx)为本站会员(教师相关)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