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第二章 认知自我认知自我 完善自我完善自我自我意识概述 自我意识的误区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名家箴言 要学会爱自己,正视自己的身体。即使不满意自己的高矮胖瘦,也要努力去接受。不要因为自己看起来不像杂志、广告、电影和电视里的明星,就觉得自卑或羞怯。大多数人都不是明星,用那个标准衡量自己只会自寻烦恼。告诉自己,世界上没有一个人长得和自己一模一样。为什么一定要通过整形手术,费九牛二虎之力,使自己再高几厘米、眼睛再大些、鼻子再高点、身材再苗条点呢?二十多岁时,我有一头浓密的头发,却一直希望自己能再高一些。第二章第二章 认知自我认知自我 完善自我完善自我名家箴言
2、 一次,我认识了一个身高一米八六、戴着帽子的人,并跟他提到了我的这个想法。谁知那人听了,马上脱下帽子,露出闪闪发亮的秃头,并说他十分渴望有和我一样的头发。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别人想拥有的特点。不要羡慕别人,接受自己的本色,突出自己喜欢的特点,并习惯不喜欢的部分。如果真正接受自己,不喜欢的地方也无关紧要,你看到的自己就会是别人眼中的你迷人、可爱、聪明、有趣,而任何瑕疵都只是你这个“完美”的人的点缀而已。节选自艾伦艾伯斯坦一天比一天更多爱第二章第二章 认知自我认知自我 完善自我完善自我第一节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自我意识概述 自我意识的涵义 一、自我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自我是指个体有关“我”的一切
3、内容,包括个体的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如一个人对自己思想与行为的控制,对自身的存在产生满足或不满足的体验;狭义的自我又称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心理活动的认识与体验。自我意识是个体心理表现的特殊形式,是一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能动反应。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自我是一个人对主观我和客观我的特征、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自己与生活各个方面的关系的一种认识。自我意识的成分 二、自我意识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现象,它主要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成分构成。这三种心理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统一存在于个体的自我意识中。自我认识主要是关于自我特征的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作出的价值判断,表现
4、为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形式。第一节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自我意识概述 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是一个人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产生的情绪体验,主要涉及“对自己是否满意”“能否悦纳自己”之类的问题,表现为自我感受、自尊、自爱、自信、自卑、自豪、自怜、优越感、义务感等形式。自我控制是解决“如何有效地调控自己”“如何改变现状,使自己成为一个理想的人”之类的问题。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是个体在自我评价和自我体验的基础上,对自身行为、心理活动、思想言语以及与他人关系的调节与控制。自我控制的形式包括自主、自立、自强、自制、自律等。第一节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自我意识概述 自我意识的
5、功能 三、自我认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个体的自我评价是否正确,对于他的生活、行为及社会关系的协调都有重大的影响。如果一个人自我评价过低,那么他就会产生自卑感,做事没有信心,与人交往缺乏主动性;如果一个人自我评价过高,那么他就会产生盲目的乐观情绪,自我欣赏,自以为是,其结果往往是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难以与人合作,被他人拒绝,被群体孤立。可见,客观的自我评价,对个人形成健康的社会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第一节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自我意识概述 个体对自我的情绪体验,反映着他对自我持有的一种态度,体现着一个人的内心需要与自我现状之间的关系。当自我现状满足自己内心的要求时,
6、就会产生积极、肯定的自我体验,即自我满足;反之,则会产生消极、否定的自我体验,即自我责备。对自我的情绪体验会导致个体产生自尊心、自信心、成功感和挫折感等社会情感。自尊心是一种内驱力,激励着个体尽可能多地获得别人的尊重,尽力维护自己的荣誉和社会地位。成功感和挫折感是由个体的自我认知与自我期望水平决定的,并且受个体的内部标准影响和制约。第一节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自我意识概述 自我控制是个体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控制,即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影响和制约。自我控制有两个作用,即发动作用和制止作用。发动作用是指人们克服困难,强制自己说出某些言语和做出某种行为。如一个人克服贪睡的欲望,坚持晨起跑步。而人们在一
7、定的情境下,抑制自己的言语和行动,则是自我控制的制止作用。如患了感冒的学生,在上课时强行控制自己不咳嗽。第一节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自我意识概述 自我意识的分类 四、从自我意识的内容上来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生理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身体,包括身高、外貌、体能等方面的意识。社会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在人际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承担的权利、义务等方面的意识。第一节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自我意识概述 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并不是同时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的生理自我最先形成和发展,随着社会交往的增加,出现了社会自我,心理自我也随之出现。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三种自我是密
8、切相关的,他对自己的看法是三种自我的综合和统一。第一节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自我意识概述 从自我意识的存在方式上来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现实自我是指个体从自身角度出发,对现实中自己的生理、性格和角色等各种特点的认识和看法。射自我也称镜像自我,是指一个人想象的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如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等。镜像自我与现实自我常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果它们之间的差距太大,个体就会感到自己不被他人理解,从而产生强烈的孤立感。第一节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自我意识概述拓拓展展阅阅读读 镜像自我 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形成自我意识?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利(Charles
9、Horton Cooley)认为,当我们进入社会群体时,免不了与他人进行交往。在交往过程中,我们会察觉别人对我们言行的反应,也会不自觉地扮演对方,以想象对方如何看待我们。这些想象就像一面镜子,会影响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在社会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过程及带来的结果对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具有重要的影响。例如,小强在一次演讲会上,不小心在讲台上绊倒,连眼镜也碰掉了,台下的观众禁不住笑起来。看见台下观众窃窃私语和偷笑,小强不自觉地猜想他们一定是在嘲笑自己笨拙。这个“镜像自我”影响了小强的自我形象,令他开始觉得自己真的很笨拙,从而逐渐失去信心,以至于经常在公众场合跌倒。第一节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自我意识概述
10、 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 五、初生婴儿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他们不能区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他们经常把自己的手、脚当成玩具吮吸和摆弄。经过多次的抓、咬、摸、啃等活动后,他们才逐渐将自己的手脚与周围的玩具区分开。八个月大的婴儿能将自己的身体与周围的玩具区分开,他们听到自己的名字时会做出转头、盯着看的反应,这证明儿童有了自我意识的萌芽。第一节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自我意识概述九个月大的婴儿可以被一些照片上的人物所吸引,尤其是他们看到宝宝的照片时,能指出宝宝的眼睛、耳朵,但不知道那个宝宝就是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在与父母的交往中懂得了什么是关系,明白了大人们的各种提示,开始尝试着去了解
11、世界,探索如何在世界上生活。他们渐渐地理解了什么是人,并知道自己是谁。一岁半左右的儿童开始用名字来称呼自己,如问他“这是谁的玩具”时,他会回答“是(他自己的名字)的”,这说明此时的儿童已产生了自我意识。第一节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自我意识概述拓拓展展阅阅读读 购物车实验 在加拿大达尔毫西大学的克里斯摩尔实验室里,研究人员设计了“购物车实验”(见图2-1)来研究儿童的自我意识何时产生的问题。15个月大的艾希礼被带到绑有垫子的购物车前,研究人员要她站在垫子上将购物车推到妈妈面前。艾希礼用力地推动购物车,但购物车没有前进一步。14个月大的奥斯卡的实验结果和艾希礼一样。同样的实验过程,18个月大的乔纳森
12、很轻松地将购物车推到妈妈面前。他先使劲推了一下购物车,发现无法移动,就从毯子上走下来,然后拉着购物车到妈图图2-1 购物车实验购物车实验第一节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自我意识概述拓拓展展阅阅读读妈面前。研究人员认为,儿童只有具备自我意识,才能解决“购物车问题”。艾希礼和奥斯卡不知道是自己的身体阻碍了购物车的移动,这证明15个月大的儿童仍不具有自我意识。而乔纳森可以很轻松地解决“购物车问题”,说明18个月大的儿童就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了。研究人员通过对不同阶段儿童的实验证明,随着儿童智力的进一步发展,他们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只限于生理方面延伸到情感领域。当然,这一发展过程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
13、。第一节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自我意识概述 两岁左右的儿童逐渐学会用“我”称呼自己,表明他们已经能把自己与周围事物区分开来,但这时的儿童没有产生自我体验,不会进行自我反省,也从不感到悲观失望。三岁左右的儿童开始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特征,以自己的想法和喜好来认识外部世界。从三岁到青春期这段时间是个体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儿童通过幼儿园、学校教育逐第一节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自我意识概述 渐学会了各种社会规范并形成了各种角色观念,他们懂得了什么是自己必须遵守的,什么是会受到惩罚的。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儿童不断明确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自己的地位与作用,并学会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为。但从整体
14、上说,儿童尚未形成独立的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系统,他们判断好坏、是非的角度主要来自于他人的观点,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也服从于权威和同伴的评价。例如,幼儿园的孩子在为自己的行为辩解时常说“这是我妈妈说的”;小学生在争论事情的对错时常说“我们老师说的”等。第一节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自我意识概述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最终走向成熟的阶段。一般来说,青春期的自我意识发展经历了一个特别明显的分化、矛盾和统一的过程,每一次分化和统一都使青少年的自我意识进一步成熟。在这一时期,个体开始把自我区分为主观自我和客观自我,这是自我意识分化的标志。主观自我处于观察者的位置,客观自我处于被观察者的位置。第一节第一节
15、 自我意识概述自我意识概述 青少年自我意识分化还表现在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开始越来越清晰地出现在个体的自我意识中,青少年开始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现实生活中的我是什么样子”和“我应该成为什么样子”。由于青春期自我意识的分化,个体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冲突也开始出现。自我统合是个体自我一致的心理感受。青少年可以通过努力改善现实自我,使之逐渐向理想自我靠拢,也可以通过修正理想自我中不合理的成分使之接近现实自我。无论哪种途径,只要统合后的自我是完整、协调和充实的,就是积极和健康的自我统合。第一节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自我意识概述第二节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误区自我意识的误区 自卑心理 一
16、、自卑是指因自我认识偏差而形成的自我轻视和自我否定的情绪体验。自卑的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往往无视自己的优点,过分夸大自己的缺点,不悦纳自己,否定和责怪自己,在情绪体验上多表现为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负面特征。自卑的人不仅容易自暴自弃,而且会产生一种病态的敏感,以致将别人的任何言语和行为都视为对自己自尊心的挑衅。人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很多。其中,经常遭受挫折和失败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自负心理 二、自负是个体一种自以为是、自命不凡的情绪体验。研究表明,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个人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同时也是自我意识正常发展的表现。但过于强烈的自尊、过分的自信则会导致虚伪、做作和装腔
17、作势,不利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自负的人往往自视过高、目中无人,总爱抬高自己、贬低别人,他们常拿放大镜看自己的优点,用显微镜看自己的缺点。一个人形成自负心理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家庭教育的影响。第二,生活上的一帆风顺。第三,对行为结果不正确的归因。第二节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误区自我意识的误区 要克服自负心理,一是要学会虚心地接受他人的批评。二是要学会与人平等相处。自负的人要改变他人在思想和行动上必须服从自己的观念,学会以一个普通社会成员的身份平等地与他人交往。三是要提高自我认识,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自负的人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不要孤立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四是要树立尺有所短
18、、寸有所长的观念,能认识到人人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不能总拿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不足相比。五是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过去,又要看到自己的现在和将来。第二节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误区自我意识的误区 自我中心 三、人的自我中心意识起源于儿童时期。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提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形成自我中心的意识,即他们在27岁时,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愿望、需要和动作上,只从自己的立场和角度去认识事物,而不考虑他人的立场和观点。随着儿童与他人交往的增加,他们逐渐学会了如何协调自己与外界的关系,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逐渐消除了自我中心的意识。第二节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误区自我
19、意识的误区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成年人对自我过于关注,一切以自我为标准,凡事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从不考虑他人的立场和感受。有自我中心意识的人因为对自己考虑过多,对他人考虑过少,因而不易赢得他人的好感。那么,一个人要想改变自我中心,该如何去做呢?(1)学会换位思考。(2)倾听他人的意见。(3)广泛地与他人交往。第二节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误区自我意识的误区 过分从众心理 四、从众是指在群体舆论压力下,一个人放弃自己的个人意见而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自我保护行为,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从众具有两面性。其积极的一面是有助于个体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的缺点,修正自己的思维方
20、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与误会等。消极的一面是它抑制了人的个性发展,束缚了人的思维,扼杀了人的创造力的发挥,使人变得缺乏主见和墨守成规。第二节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误区自我意识的误区 生活中,人们要扬“从众”的积极面,抑“从众”的消极面,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处理问题时,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从而最终作出正确的判断,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动。第二节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误区自我意识的误区 逆反与放纵 五、逆反是指个体在心理上迅速走向成熟却又没有真正达到成熟时,渴望在思想、行动及经济上尽快独立,并强烈寻求自我肯定,强调个人意志的心理状态。逆反心理在青少
21、年身上十分普遍。由于青少年社会经验不足,逆反心理容易导致他们感情用事甚至出现偏激行为。逆反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意识,它表现为对他人的说服持消极、冷漠、反感甚至抗拒的态度。通过与他人对抗,个体得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对正面教育怀疑、不认同的态度,对社会、人生和个人前途的玩世不恭。第二节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误区自我意识的误区 放纵是指个体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或克制自己的情绪,表现为“跟着感觉走”的心理状态。放纵的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感情易冲动,对待问题容易偏激和情绪化,往往使理智让位于感情,自我控制能力不足;缺乏恒心和决心,虽然在羡慕他人某方面成绩的时候也会提醒自己努力,但在努力的过程中稍有挫折或困难便
22、会放弃;对自己的将来持走一步看一步的态度,没有具体的奋斗目标,每天无所事事,整日沉湎于游戏、玩乐或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中。第二节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误区自我意识的误区 自我效能感缺失 六、自我效能的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并在此后得到丰富和发展。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完成某一行为所持有的主观判断。自我效能感是一个人的内心体验,对其自我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人们对待困难的态度,而且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和完成活动时的持久性及努力程度。第二节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误区自我意识的误区拓拓展展阅阅读读 一只狗的绝望体验 1975年,心理学家塞里格曼用狗做实验,生动地
23、演示了绝望心境形成的过程。塞里格曼把狗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程序一:先把实验组的狗放进一个笼子里,这个笼子是狗无法逃脱的,里面还有电击装置。给狗施加电击,电击的强度能够引起狗的痛苦,但不会伤害狗的身体。实验者发现,这只狗在一开始被电击时,拼命挣扎,想逃脱这个笼子,但经过再三努力,发觉仍然无法逃脱后,挣扎的程度逐渐降低了。程序二:随后,把这只狗放进另一个笼子,这个笼子由两部分 构成,第二节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误区自我意识的误区拓拓展展阅阅读读中间用隔板隔开,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轻易跳过去的。隔板的一边有电击,另一边没有电击。当把经过前面实验的狗放进这个笼子时,实验者发现它除了在前半分
24、钟惊恐一阵子之外,此后就一直卧倒在地接受电击的痛苦。那么容易逃脱的环境,它连试也不去试一下。而把对照组中的狗,即那些没有经过第一个实验程序的狗直接放进后一个笼子里,却发现它们全部能逃脱电击之苦,轻而易举地从有电击的一边跳到安全的另一边。后来有很多学者以大学生为被试对象进行相似的实验,得到了与上面相同的结果。第二节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误区自我意识的误区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尤其是过去成败的经历对自我效能感具有重要的影响。(2)一个人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受到他人的影响。(3)个人的情绪体验会影响到其自我效能感。第二节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误区
25、自我意识的误区第三节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一、大学生基本上已步入成年期,其自我意识明显不同于青春期,他们在心理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远远超过中学生。大学生不仅关心自己的外表、行为举止等外在特征,更关注自己的性格、智力、交际能力、组织才能等内在因素。随着知识面的拓展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大学生对自己的分析和评价逐渐趋于全面和客观,理性色彩越来越浓。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在自我评价时更加客观、主动和全面。他们逐渐学会借助社会评价但又不完全依赖社会评价来认识自己,他们学会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自我分析,这是自我评价能力提高的表现。第三节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
26、的成长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 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更希望主宰自己的命运,对待权威时表现出更强的控制和调节能力,他们更希望自己是生活中的强者。但是,由于大学生人生阅历浅、社会经验匮乏、对外界各种诱惑的抵制力不足,他们在自我理想的实现、人生的未来规划及自我成长的历程中,难免会经历诸多的矛盾冲突,他们的内心会产生苦恼、不安和强烈的不平衡感。第三节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是大学生自我意识矛盾性最突出、最集中的体现。这一矛盾主要源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大学生理想远大,他们渴望成功和赢得他人的尊重,但由于受到重学历、轻技能等社会偏见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在竞争
27、中很难保持良好的心态,自信心容易受到打击。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1.第三节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 大学生的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常表现得不一致。例如,他们自我感觉良好,主观上认为自己在竞争中占据优势,理应获得更高的评价,但事实上却没有得到自己所期望的评价,被他人接受的程度也不是自己当初所想的那样,因此内心产生挫折感和失望感,不平衡的情绪久久不能平复。有些大学生内心非常矛盾,一方面希望积极地表现自己,以获得他人较高的评价;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的言行受到他人的耻笑,于是在生活中患得患失、顾此失彼。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的矛盾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的矛盾2.第三
28、节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 大学生渴望在经济、生活、学习和思想上独立,竭力想摆脱父母和他人的控制,自主安排自己的生活。因此,他们对仍居高临下、不尊重其独立性的家长和老师会产生极度的反感。同时,他们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解决棘手的实际问题时常会感到力不从心,无法独立地解决困难,因而又无法摆脱对家长和老师的依赖,在实际生活中无法做到真正的独立。这时,大学生便产生了主观上要求独立和客观上无法摆脱依赖的心理矛盾。独立意识与依附心理的矛盾独立意识与依附心理的矛盾3.第三节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 进入大学,大学生离开了原来熟悉的环境,来到崭新的环境生活和学
29、习。有些大学生内心的孤独感、失落感油然而生。他们内心非常渴望结交新的朋友,建立新的友谊来弥补这种情感上的缺失。然而,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他们在面对不习惯的集体生活、更复杂的人际关系、更自主的学习方式时会感到无所适从,内心会产生各种压力和矛盾,因此更希望得到他人的关爱,建立内心的归属感,从而摆脱孤独感。但由于对陌生的环境感到恐惧、担心遭到他人的拒绝,常使许多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自我封闭、戒备心重,难以建立起积极的人际关系,无法摆脱内心强烈的寂寞感和孤独感。交往需要与自我封闭的矛盾交往需要与自我封闭的矛盾4.第三节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 罗晓是大二学生,他外表非常俊朗,衣着
30、时尚。然而他内心深处却有着强烈的自卑感。他平时做什么事都没有信心,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总是消极地看待问题、看待人生。他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渴望自己成为优秀的人,能受人欢迎,却不知如何去做。因此他情绪抑郁、消沉,觉得自己做人很失败,没有一点值得他人赞许的地方。咨询师要求他在纸上列出自己的优点,他想了十几分钟,纸上仍是一片空白。他说自己没什么优点。他曾想到令自己喜欢的地方,但很快又排除掉了,因为他又把每一项优点毫不留情地列为缺点。咨询师要罗晓列出自己的缺点,他一下子就写满了整整一张纸。咨询师要他观察镜子里的自己,他说看到自己是单眼皮,五官还算端正,但根本算不上帅。罗晓说他自己对别人很热情,但别
31、人却认为他不真诚。他做事很努力,是因为认为自己笨。案案 例例第三节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 咨询师改变策略,要求罗晓列出自己的特点,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目的是让他积极地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因为这些都是他的特点,都是独一无二的。咨询师告诉罗晓,除了他本人,世界上绝没有第二个人和他一样。这使罗晓在自我认识上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没有什么高低之分,要学会接纳自己。最后,咨询师要他反复在心中默念:“我特别,因为我是独一无二的。”经过几次心理咨询,罗晓对自我有了新的认识,觉得做人、做事其实不用太在意别人怎么看,只要自己开心就好,要做自己的主人,支配自己
32、的命运。罗晓慢慢地学会了接纳自己,重视自己内心的感受。案案 例例第三节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 咨询师后来又鼓励罗晓列举成长过程中成功的例子,以此来提高他的自信心。例如,咨询师发现罗晓的衣着很有个性,于是鼓励他抒发一下自己穿衣的感受。罗晓似乎被这一话题所打动,谈起自己买衣服的经历,认为自己穿衣服很有个性,不喜欢与他人雷同。在叙述这件事时,罗晓获得了自信。咨询师将这种自信尽可能地转移到罗晓其他的活动中。咨询结束时,罗晓的情绪明显好转,他已能够不在意他人的看法,并自信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了。之后罗晓参加了广播电台的面试并且获得了成功,他告诉咨询师,自己是百里挑一的,是通过自己的
33、努力获得成功的,靠的是自己的实力,因此坚信自己今后为人做事也会更加自信、更加成功。案案 例例第三节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类型 二、自我完善型自我完善型1.这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意识,特点是对现实自我的认识比较清晰、客观、全面和深刻,对理想自我的形成比较积极,而又符合社会的要求。自我完善型的人能够明确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扬长避短,逐步调节和完善自我,以达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统一。第三节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自我安慰型自我安慰型2.这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意识,它以消极、被动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如果事情不成功,往往强调客观原因,为自己
34、找借口,通过原谅自己的办法来缓解自我的冲突和压力,以解决自我意识的矛盾,达到自我意识的统一。第三节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自我扩张型自我扩张型3.这类大学生的特点是高估自己,盲目自信,理想自我严重脱离现实自我。他们对别人吹毛求疵,批判意识很强,却认为自己承担着重大的社会使命,期望能改造社会。然而,他们的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能力却很低,并且缺乏责任感,不注重培养和提高自我修养。第三节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自我矛盾型自我矛盾型4.这是一种内心充满矛盾的自我意识。这类大学生的特点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缺乏稳定性,对自己内心需要和外在行动的意义不
35、明确,情感、理智不统一,内心常处于矛盾冲突之中,遇事优柔寡断、举棋不定,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始终难以统一。第三节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消极补偿型消极补偿型5.这类大学生常因为不能解决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而痛苦,他们常以消极、不正确的方式来应对,通过被动的方法来补偿无法实现理想自我的内心缺失。以上几种类型都是大学生在自我意识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典型类型。除了第一种,其他类型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但是,无论是积极的类型还是消极的类型,它们的形成都与大学生自我意识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有关。第三节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 影响大学生自我意识成长的因素
36、 三、时代背景时代背景1.个体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是其生活环境的投射,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必然受其所处环境的影响。发展和开放的时代背景一方面使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竞争激发自我潜能,从而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其面对更大的压力和挑战,产生心理失衡,增加了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不确定感和不安全感。第三节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 大学生在自我认识、自我定位、自我评价上都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色。他们在处理自我体验的得与失、自我接纳与自我排斥的冲突、自我同一性的分离与统一等问题上都受到时代背景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自我意识发展尚未成熟的大学生身处这样一个发展与变化的时代,其成长之路充满艰
37、辛,也富有色彩。第三节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文化背景文化背景2.文化是指使生活个性化的一整套共同观念、习俗、信仰和知识体系,通常也被视为一种习惯化的生活方式。文化是个体自我意识形成的生活背景,也是自我整合的基石。研究表明,不同文化价值取向对个体自我意识的影响是不同的。在价值观严谨和社会规范单一的文化背景下,个体的社会自我容易形成。价值多元化、社会规范少、松散的社会氛围有利于个体心理自我的发展。第三节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人际环境人际环境3.人际环境是个体直接参与的人际交往的氛围和所受影响的人际关系,它不仅包括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如父母、
38、老师、朋友、伙伴等,也包括个体与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自我意识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受到人际环境影响的过程。随着个体的身心发展以及人际互动的作用,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的意识逐渐进入到他的心灵深处,形成了个体独特的心理特点。因此,源于人际环境中的信息和对人际环境的认识与态度,对一个人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三节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自我价值取向自我价值取向1.自我价值取向是个体心理中最有决定性和影响力的因素,也是个体行为、目标决策中的制动因素。它影响着一个人的自我定位和自我发展方向,同时也影响着个体的自我体验和自我评价。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嬗变使人们
39、的思想和价值观念更加复杂多变,使人们在价值取向上更容易产生多元化的冲突,形成消极的自我评价。第三节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2.大学阶段是人生中充满憧憬的时期,许多大学生自我期望值过高,他们对理想自我的设计也过高,甚至近于苛刻,这些设计脱离了现实,完全不符合大学生的实际经验和能力。当大学生发现理想与现实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而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时,他们便会对自己感到失望和怀疑,内心会产生强烈的失败感和挫折感。第三节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主体自我与客体自我的矛盾主体自我与客体自我的矛盾3.主体自我是在一
40、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形成的自我认识和自我体验。客体自我是在一定的人际关系、社会互动中形成的作为社会客体的表现和社会认可。主体自我与客体自我两者协调时,个体会获得积极的自我认同感,从而形成较高的自我同一性。如果一个人的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相矛盾,就可能会导致自我的分离和认同感的缺失。第三节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对挫折和失败的归因方式对挫折和失败的归因方式4.一个人对挫折和失败的归因方式影响他自我意识的成长。大学生对自己挫折与失败的归因方式不同会影响他们的自我评价,也会影响他们采取行动的动力。挫折与失败是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但对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意义。心理学家发现,当一
41、个人将失败归于运气、机遇等不可控的外在因素,认为失败是上天的安排,再努力也无济于事时,他就会趋于自我保护,不能正视现实并积极地调整自我以应对困境;而当一个人将失败完全归于自身的能力、水平等可控的内在因素时,他可能会不断地去调整自我,以积极地应对困境。第三节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心理发展不成熟心理发展不成熟5.首先,大学生在认识水平上已达到成人水平,尤其在思维的敏捷性、记忆的广度、感知的速度等方面已达到顶峰。其次,大学生的性格尚未定型,在行动中经常表现得复杂、矛盾、冲动、极端和盲目。总之,影响大学生自我意识成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两方面的因素交互
42、作用,共同影响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第三节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 四、“人贵有自知之明。”正确地认识自我是大学生应当培养的品质。如果大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就能摆脱自卑,克服自负,形成自我成长的动力。认识自我就是要全面地了解自我,包括了解自己的身体、相貌等生理特点,也包括了解自己的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爱好、意志、品质等心理特质,还包括了解自己在群体中的作用、在人际交往中的形象与地位等人际特征。第三节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拓拓展展阅阅读读 乔哈窗口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乔瑟夫和哈里提出了自我认知的窗口理论,被称为乔哈窗
43、口理论。他们认为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每个人的自我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公开自我、盲目自我、秘密自我和未知自我。人们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自我,接受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自我,从而对自我的认识更加客观。人们确定公开自我是通过揭示与反馈两个维度。揭示指的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坦率公开自己情感、经历和信息的程度;反馈指的是个体成功地从别人那里了解自己的程度。人们只有增加公开自我的信息量,才能在相互之间产生更好的沟通和理解。第三节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 首先,大学生应当通过与他人交往从外部环境中了解他人对自己的反馈,从而形成客观的自我评价。其次,大学生应当通过自我分析,对自
44、己行动的成功与失败进行归因,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能力和品质。第三节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合理运用社会比较策略合理运用社会比较策略1.首先,不将自己的劣势与他人的优势进行比较。“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用自己最不擅长的方面与他人最擅长的方面进行比较,只能使自己体验到强烈的自卑感和失败感。其次,在与他人进行比较时应持辩证的、发展的观点。大学生在行动中应尽可能多地看到自己的进步、自身的成长以及在人生发展中获得的宝贵经历,这样即便没有获得成功,也不会一蹶不振。第三节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拓拓展展阅阅读读 “正视自
45、我”小故事 有一天,森林里的几种小动物聚在一起。他们彼此羡慕对方的优点,抱怨自己的缺点。于是,他们决定成立一所学校,希望通过训练使自己成为通才。他们设计了一系列课程,包括奔跑、游泳、飞翔和攀登。所有的动物都报名选修了所有的课程。最后的结果是:小白兔在奔跑方面名列前茅,但是一到游泳课就浑身发抖;小鸭子在游泳方面成绩优异,飞翔还差强人意,但奔跑与攀登却糟糕透顶;小麻雀在飞翔方面轻松愉快,但就是不能正常奔跑,尤其是碰到水就几乎精神崩溃;至于小松鼠,爬树的本领高人一筹,奔跑的成绩也不错,但在飞翔和游泳课中,成绩一塌糊涂。大家越学越迷茫,越学越痛苦,最后决定,停止盲目学习别人,好好发挥自己的长处。于是他
46、们不再抱怨自己、羡慕别人,森林里的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活泼和快乐。第三节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创造机会培养自信心创造机会培养自信心2.自信心是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的一种肯定倾向,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积极开发自我潜能的重要前提。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如果自信心不足,就会畏缩不前,这不但影响个人才能的发挥,而且会导致行动失败。相反,如果自信心过强,则有可能变得狂妄自大、目中无人,或者莽撞冒险、急功近利,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产生不良的影响。第三节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调整成功的期望值调整成功的期望值3.期
47、望值是指个体在完成某项工作之前,估计自己所能达到的目标和所能获得的成绩。一个人的期望值直接影响着他的自我体验。大学生风华正茂,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然而人生理想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大学生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如果他们无法面对那些困难和挫折,就可能会陷入抑郁、消沉的情绪中,有些人甚至会选择放弃。因此,大学生只有把自我期望与现实情况紧密地结合起来,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建立适中的理想目标,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和适应社会。第三节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调整成功的期望值调整成功的期望值4.大学生一般成就动机强,渴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生命的卓越,但过强的成就动机会导致他们心态失衡,不利于其自我意识的健康成长。因此,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保持和谐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首先,大学生要时刻保持平常心,不能总有高于他人的优越感。因为过高的优越感会让自己高高在上,无法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其次,大学生要学会宽容对待自己和他人。第三节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