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课标Ⅰ高考语文复习练习课件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pptx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358772 上传时间:2020-03-12 格式:PPTX 页数:218 大小:76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新课标Ⅰ高考语文复习练习课件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18页
2020年新课标Ⅰ高考语文复习练习课件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18页
2020年新课标Ⅰ高考语文复习练习课件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18页
2020年新课标Ⅰ高考语文复习练习课件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18页
2020年新课标Ⅰ高考语文复习练习课件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背得出 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 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 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 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 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认识到人民的 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 认识沸腾的

2、现实。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 谁、我属于谁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 80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 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 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 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 解时代的依据。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

3、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 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为美好生 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 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 进程的同频共振。作家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 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照亮和雕刻一个民族的灵魂。 (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4、) A.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B.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C.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 D.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B.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C.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 D.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

5、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对于那些认为现实走在小说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而言,困难在于如何把握生活的复杂结构 和本质内容。 B.对艺术家而言,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既意味着巨大挑战,也能激发创作热情,促使他们投身 沸腾的生活。 C.老舍曾说:“不去与劳动人民结为莫逆的好友,是写不出结结实实的作品的。”这与文中情 感共同体的理念是相通的。 D.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 精,凝聚共识。,一、 1.答案 B 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辨析能力,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

6、素养,有助于 考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认识观。 A项,“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与“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之 间没有条件关系,故A项错误。C项,“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错误,原文为“一 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另外,选项因果关系不成立,原文说“一个普 普通通的劳动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理解时代的依据”。D项,“无须考虑人民群众 的娱乐和消费需求”错,原文为“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有责 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2.答案 D 本题考查论证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文本论点、论据及论证 方

7、法的能力,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培养优秀的思维品质。 D项,曲解文意,原文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选项将“以精品奉献 人民”曲解为“正面人物的塑造”。,3.答案 D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推断的能力,体 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培养创新思维品质。 D项,“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错误,文章指出了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然后 论述了艺术家的创作要出精品的问题,并没有说“少”的问题。,二、(2018课标全国,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

8、史之奇观。在狭义 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 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 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 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 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 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

9、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 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 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 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 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 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 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

10、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 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 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 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 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 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 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 “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

11、释已内含“接着讲”;“接 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 “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二、 1.答案 D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对应信息在第一段,由“诸子之学,兴 起于先秦”“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 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可知此项表述正确。B.对应信息在第二段,由“照着讲主要是从 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 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 今天的思考提

12、供重要的思想资源”,可知此项表述正确。C.对应信息在第三段,由“接着 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 统”“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可知 此项表述正确。D.曲解文意。对应信息在第四段,由“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 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可知 此项中“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表述错误。,解题步骤 信息筛选整合题解题四步骤 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或正确)的一项是”,错误设

13、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加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 念、无中生有等。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将原文信息和选项进行对比,寻找细微 的差别。 步骤一:根据要求,确定目标。步骤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步骤三: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 并整合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要准确找到选项相关内容在原文中的位置,从中筛选提取 信息。步骤四: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相关内容在原文中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进 行对照,辨明正误。,2.答案 A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论证与观点不照应,由原文第二 段前两句话“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 学,即新时代的

14、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可知,“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 的差异”的表述是错误的。B.此项是对文本主要内容的概括,表述正确。C.此项是对文本第 三段内容的概括,表述正确。D.此项是对文本第四段内容的概括,表述正确。 知识归纳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考查角度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小论文,所以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答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 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方法技巧 比对法解答曲解观点题 “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

15、的,就,3.答案 B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 的”表述错误。“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指“照着讲”,“进一步阐发”指“接着讲”。原 文观点是“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 接着讲的统一”。B.表述正确。原文第三段对此作了阐述,“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 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 建构与发展过程”。C.“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表述错误。原文观点是“照着讲的 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 源”。D.曲解观点,“有必要从照着讲逐

16、渐过渡到接着讲”表述错误。原文观点是 “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新子学应追求照着 讲与接着讲的统一”。,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 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等,改变其原意)、 “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 意)、“凑”(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的过程中,删了哪些词,改 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这些词语改变以后,选项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来说,选项中如有 下面这些词语,我们要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

17、“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 词(如“都”“所有”等),看它是否有扩大或缩小外延的情况;推断词(如“或许”“大概” “必定”“可能”“似乎”等),看它是否存在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错 误。比对关系。看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三、(2017课标全国,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 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 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

18、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 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 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 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 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 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 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

19、,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 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 “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 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 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 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 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

20、。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 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 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 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 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21、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

22、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三、 1.答案 D A项,“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说法错误,原文 只是说“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 伦理审视”,是“气候正义”产生的背景,并未指明“气候正义”的提出者就是“非政府组 织”。B项,“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以偏概全,由第四段中“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

23、有 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 义务和成本”可知,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既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 候容量的权利”,还有“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包括限制排放的问题)。C 项,“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不合文意,由原文第三段中“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 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可知,当代人“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 务”,并无权利“为后代设定义务”。,知识归纳 命题人在论述类文本阅读错误选项的设置上,常用的6种方法如下: (1)删。删除句子成分而改变句意。 (2)添。添加定语或状语,造成对

24、内容的曲解。,(3)调。调换词语或句子的顺序,从而改变句意。 (4)改。改变说法,或用其他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 (5)漏。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其他方面。 (6)凑。将意义相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随意拼接在一起而造成错误。,易错警示 注意绝对化的说法,说法绝对,往往错误;还要注意推断,结合文章内容,看是否符合 作者的观点态度。,3.答案 B “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的推断不符合文意,原文说“气候变化公约或 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并不能说落实目标就能保证后代需求。,2.答案 C “立足未来”说法错误,第三段在阐述代际公平时说“我们这一代我们作为 至

25、少从我们当代人”,可见作者的立足点是当代。,四、(2016课标全国,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 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 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 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 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 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

26、在学者面前,使商史 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 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 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 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 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

27、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 发生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 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 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 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 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 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28、。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 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 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 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 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吉

29、凶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 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一个商王 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 代开始进行。 D.1917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 内容的真实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 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五、(2015课标全国,13)阅读下面的文

30、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 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 赊卖等多种形式。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 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渡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 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 要。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

31、产 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 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 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 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 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 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 不尽理想,表

32、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 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 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 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 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这些信用 工具的使用,除了可发挥信用功能外,也使得政府和商人在专卖货物领域能够共同获利,既有利 于商人从政府专卖的货物中分得一份利益,又有利于政府实现增加收入、补给军需等目标。 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要求相关

33、人员先交纳现钱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再根据需要持交 子、关子、会子到指定的地区兑取现钱。这类信用工具携带方便且具有汇票性质,可以保障 大宗交易、跨地区交易货款的顺利结算。它们的使用,弥补了货币的不足,节省了货币流通需 求量。此后这种交子、关子、会子逐步发展为纸币。可见,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是 社会经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 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摘编自王芳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

34、融的一个新特点。 B.宋代的政府借贷基本上是赈济性借贷,主要目的是帮助百姓渡过困境,因此与私人借贷相比, 政府借贷的利率要低得多。 C.在宋代,债务人可以用不动产的契约或动产作为担保,向债权人借贷。在债务人不偿还债务 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D.赊买赊卖的信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宋代通货紧缩带来的资金不足的问题,缓解了生 产、流通、消费领域中的诸多矛盾。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宋代的信用工具不断创新,出现了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 子等信用工具。 B.茶引、盐引等信用工具的使用,可以使一些商人取得茶、盐等货物的专卖

35、凭证,从政府专营,的物品中分得一部分利益。 C.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其发行目的是解决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 性等多方面的问题。 D.宋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高度发达,这为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信用工具的产生提供了技 术条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质库、解库是进行押物、放款、收息的机构。唐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质库、 解库也随之兴盛。 B.在宋代,出典人将房产押给典权人后,可以获得一笔典价,且不必支付利息。在典期内,典权 人不但享有房屋的使用权,同时还拥有出租权。 C.虽然早期的交子具有汇票性质,可以克服金属货币不便携带的缺

36、点,保障商品交易中货款的 顺利结算,但是它还没有发展成为纸币。 D.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此后各 个朝代提供了借鉴。,五、 1.答案 A “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不符合原文意思,根据原文第2段“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 的”可知,只有“典”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解题关键 阅读时要勾画圈点,标注关键词(如关联词、表范围的词等)、关键句(如领起句、 过渡句、总结句等),以便答题时快速找到答题区间。 2.答案 C “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不符合原

37、文意思,根据原文 第3段第二句可知,这些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是“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 而出现的。 方法技巧 在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时,有的问题要提取的信息比较简单,涉及的范围较小,可采 用直接摘取法,把文中重要的词语或短语摘取出来即可。有的问题涉及的范围比较大,干扰信 息比较多,要具有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采用“对比”“求同”“求异”等方法,捕捉、区分信 息,略过无关信息,概括有效信息,提炼所需信息。,3.答案 D “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的 说法过于绝对。 方法技巧 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

38、相 关内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特别要注意句中限制性的副词。,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 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悲哀响;写洗兵马之 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 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 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越,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 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 避。

39、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 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 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 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 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 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 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之一片娇痴之态。,此外,杜甫虽

40、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题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 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 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摘编自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 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C.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 D.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

41、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观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B.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C.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做了对比。 D.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B.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

42、上则作出革新。 C.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D.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二、(2019课标全国,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 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 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 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

43、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 观。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要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而不应仅局限在艺术团体或 演出队等小范围内。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 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 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经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会对此类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踏春、蒙古族舞蹈吉祥 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 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

44、改编得面目全非。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因此,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 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 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 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时空中呈现的,靠其演出行为形成艺术作品,实现艺术价值。这 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践中,有些地区视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 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

45、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 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 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有人认为通过录音、录像等数字化手段 便可记录、存储、呈现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达到抢救性保护的效果。但是,这只是对文化 遗产的部分信息进行了保存。人在进行艺术表演时涉及的很多现象难以精确量化,其中不少 信息是无法获取和记录的。对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保护,才符合其自 身的传承发展规律。 (摘编自李荣启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二、 1.答案 C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体现思维发

46、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引导关 注传统文化。 “避免西式改编”说法绝对,原文为“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 入现代元素”。 方法技巧 “双合”法准确解答理解分析题 所谓双合,就是符合文意,符合题意。符合文意指在做题时将选项逐一与原文进行比照,比照该 选项与原文意思是否相同,哪些字句变了,意思变了没有,不要只看大概。符合题意指在比照符 合文意的前提下看看该选项是否符合题干的意思,抓住题干意思中的几个要点,完全符合题干 要点的才是正确答案。 2.答案 C 本题考查论述类文本论证方面的相关知识,考查分析文本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的能力,体现了发展逻辑思维的学科素养,培养优秀思维品质。

47、 第四段论述的是对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保护。 3.答案 D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推断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A项,“使其雅化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理解错误,原文为“固然能彰显 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B项,“民间各种自 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说法绝对。C项,“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 示则没有价值”说法错误,原文说“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可知选项否定 绝对。 知识拓展 排除干扰定答案 命题者常常采用以下方法来设

48、置干扰项:偷换概念。在选项中用其他概念置换原文中的概 念。扩大或缩小概念的外延。在错误的选项中以部分代整体,或把整体说成部分,改变概念 的外延。混淆概念。把不同的概念等同或混淆起来。改变判断的性质。故意把可能写 成必然,把未然写成已然,把有写成无,把无写成有。无中生有。选项中的信息在原文找不到 依据。因果混乱。包括强加因果和因果倒置。,三、(2018课标全国,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 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 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

49、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 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 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 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 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并界 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 “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 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 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二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0年新课标Ⅰ高考语文复习练习课件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pptx)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