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卖家):悟卿 文档编号:362343 上传时间:2020-03-1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吉林市普通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调研测试语 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2道题,共150分,考试时长为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先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在成都市中心的天府广场上,伫立着12根描述巴蜀历史的文化柱,其中一根文化柱上刻有四

2、个大字文宗在蜀。人杰地灵的天府之国,孕育了无数的文学巨匠和宗师。从汉代“文章冠天下”的四大家:司马相如、王褒、严君平、扬雄,到唐代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再到宋朝的千古第一文人苏轼,以及近代的作家郭沫若、巴金等,“巴蜀自古出文宗”的传承可谓是千古流芳。巴蜀有句俗话,“李冰治水,文翁化蜀”。说的是李冰治水,为蜀地成为“天府之国”提供了物质保障,而文翁兴学,则为蜀中教育的繁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先秦两汉时期的巴蜀之地已形成独特文明和文化,然而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正统文化标准来看,早期的巴蜀因道险且阻,难免给人一种“蜀地僻陋,非齐鲁诸儒风声教化之所被”的感觉。为了改变巴蜀地区文化落后的现状,西汉时期

3、,时任蜀郡太守的文翁,在成都创办了官学“文翁石室”,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地方政府开办的公立学校。文翁不仅面向全郡招收子弟学习,为学生免除徭役赋税,还挑选郡县吏中“开敏有材者”亲自教授,并派遣学生前往长安学习。官学的建立大大改变了蜀地的文化状况,一时间蜀中求学蔚然成风,巴蜀之地一度出现“学徒鳞萃,蜀学比于齐鲁”的盛况,更涌现出了诸如司马相如、扬雄这样的辞赋大家。受其影响,官学这一办学模式被推广于天下郡国,大大推动了全国教育的发展。蜀学之兴,由此开始。自汉代以来,蜀学教育的兴盛就未曾中断。即使是在唐宋之交的社会大动乱时期,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后蜀也拥有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以继续发展教育。宋代,由于社

4、会相对安定,经济持续繁荣,加上重视文教的时代风气,学校教育堪称发达。绍兴七年(1137年),文翁礼殿改为大成殿,当时的皇帝高宗御书“大成之殿”四字匾额以赐府学。两宋以文治国,文彦博、宋祁、范成大等名臣先后镇蜀兴办文教。成都府学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学者,“石室之学,通养六十州之士”,成都府学不仅承担起培养整个四川地区人才的重任,也为全国文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与此同时,诞生于唐代、作为官方藏书和修书之处的书院也逐渐演化为教学机构,其教学功能不断被强化。明清时期,成都各地书院依旧蓬勃发展,在教化人民、培养“良士”“名臣”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力推动了四川文化事业的繁荣。鸦片战争后,中国内忧外患日益

5、严重,有识之士提出废科举、办新学的主张。清末,几乎所有书院都改为新式学堂,由此拉开了蜀地教育走向近代化的序幕。(摘编自成都博物馆2019年8月原来这才是“西蜀自古出文宗”的秘密!)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成都人杰地灵,孕育了无数千古流芳的文学巨匠和宗师,享有“文宗在蜀”的美誉。B. 李冰兴建水利工程,为蜀地成为沃野千里的富庶之地提供了物质基础。C. 由于巴蜀之地有着道阻且险的地理特点,在唐宋之交的社会动乱时期这里的教育发展还是相对稳定的。D. 明清时期,已经逐渐演化为教学机构的成都各地书院为四川的教育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

6、的一项是A. 文本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后以时间为序论述蜀学教育的发展,旨在证明发达的蜀学教育是“文宗在蜀”的主要原因。B. 文本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列举“文彦博”“宋祁”“范成大”等名臣,论证“两宋以文治国”的论点。C. 文本开头引用天府广场文化柱上的刻字内容,扣题的同时引出下文对巴蜀教育的相关论述。D. 文本结尾仍以时间为序,从成都各地的书院功能的转化,再次证明蜀地的教育与文化在持续发展着。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秦汉时期巴蜀地区的教育、文化得到繁荣发展,众多求学的人聚集于此,人数一度远超齐鲁地区。B. “文翁石室”是中国第一所官方开办的学校,文翁向全郡招收子弟并亲自教

7、授,以致蜀中求学之风盛行。C. 蜀地官学得到了一些朝代当政者的重视,汉代统治者曾向全国推广这一办学模式,宋高宗还曾经为文翁礼殿亲自书写牌匾。D. “文翁石室”被称为“官学”,是从行政区划的角度来说的;“府学”则是从创办者的身份言之。这两个概念所指相同都是说教学机构。【答案】1. A 2. B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考生要浏览选项,然后到材料中圈出相关内容,最后进行比对。本题A项,偷换概念。第1段:“孕育了无数千古流芳的文学巨匠和宗师”,有“文宗在蜀”美誉的不是成都,是整个蜀地。下文李白(一说绵阳)、苏轼(眉山)也有提示作用。故选A。【2题详解】

8、本题考核学生对论证方法的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本题,考生要浏览选项,然后到材料中圈出相关内容,最后进行比对。本题B项,论证方法的作用分析有误。第6段:文中“两宋以文治国,文彦博、宋祁、范成大等名臣先后镇蜀兴办文教”一句是一个论据(先总说,后举例),列举“文彦博”“宋祁”“范成大”等名臣是为了论证两宋时期“学校教育堪称发达”。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核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本题,考生要浏览选项,然后到材料中圈出相关内容,最后进行比对。A项,夸大程度,且以偏概全。第4段:“学徒鳞萃,蜀学比于齐鲁”中“比”是“并列”之意;此外“蜀学”不仅指“求学的人”,更指蜀地的文化成果。B项,扩大范围,

9、且强加因果。原文“文翁石室”是中国第一所地方“政府”开办的“公立”学校;文翁亲自教授的是“郡县吏中开敏有材者”。此外文翁招生和授课的方式不构成“蜀中求学蔚然成风”的全部原因。D项,张冠李戴。“官学”,是从创办者的身份言之;“府学”则是从行政区划的角度来说的。故选C。(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据日媒去年3月份的报道,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大国,庞大的电商市场也带动了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 当前,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慢慢减退,科技创新正在席卷全球,传统行业正不断地与科技碰撞。依赖人力的物流行业,也正努力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10、,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智能化升级。自2009年智慧物流概念提出以来,物流行业内的各大公司都在积极建设自己的智慧物流体系,使用机器人来节省人力成为了一个常见的做法。主打物流平台的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建设仓储中心的同时,可以借助合作伙伴“三通一达”(中通、圆通、申通和韵达)已有的中转站,形成多点覆盖网络。在配送和派送上,采取众包式的菜鸟主要负责挖掘大数据信息,为各大仓储中心间的物流调度作出最优的选择。而京东集团走的是自建物流体系,仓储建设上肯定比菜鸟要下更大力气,对无人车和无人机需求也比菜鸟更强烈。(节选自2017年11月新浪科技,有删减)材料二:5月22日,西安航天基地与京东集团签订了京东全

11、球物流总部、京东无人系统产业中心、京东云运营中心合作协议。此次签约是推进陕西省政府与京东集团签署的构建智慧物流体系战略合作协议的关键环节,将打造京东集团全国最大的综合性智慧物流产业基地。这将成为京东打造全国最大的综合性智慧物流产业基地计划的重要一步。协议内容主要有:打造智慧供应链价值网络:京东集团打造集仓储、配送、结算、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物流业务于一体的智慧化物流产业中心,落地西安,辐射全球,力争在“十三五”末形成产值超过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推动无人技术迅速落地:双方计划在2017年底完成京东无人系统研发团队的组建工作,并逐步开展京东“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一体化测试体系建设。同时还将

12、在航天基地注册组建京东集团全资子公司,建设工业级无人机研发生产基地。构建尖端技术能力输出平台:建设“云计算+大数据”新基础设施平台,打造统一城市云端入口,构建“以云技术为支撑,以大数据为驱动”的智能城市生态,打造平台、数据、生态、网络四大体系,形成“云聚产业、智赢未来”的经济发展新局面。据悉,五年内京东计划投资205亿元与西安航天基地打造首个全球性物流总部。(节选自2017年5月搜狐网,有删减)材料三:本报北京4月11日电 国家邮政局11日发布2018年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2018年,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814.5,同比提高23.6%,行业加速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从各分项指数来看,2018年全

13、国快递企业日均快件处理量1.4亿件,同比增长25.7%;快递业务收入超过6000亿元,达到6038.4亿元,同比增长21.8%。快递服务满意度得分为75.9分,比上年提高0.2分。从全球范围看,2018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超过美、日、欧发达经济体之和,规模连续五年稳居世界第一,是第二名美国的3倍多,占全球快递包裹市场的一半以上,成为全球快递包裹市场发展的动力源和稳定器。2018年,全国农村地区快递服务网点达到6万多个,快递企业乡镇网点覆盖率达到92.4%,同比提高5.1个百分点。(节选自2019年4月人民日报,有删减)4. 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梳理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2018年中国快递发展

14、指数是2017年的1.236倍,2018年农村地区快递服务网点是2017年的1.51倍。B. 2018年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中的日均快件处理量比2017年增加了25.7个百分点, 2018年快递业务收入也比2017年提高了21.8个百分点。C. 2018年美国快递业务规模还不足中国的三分之一,美、日、欧发达经济体的快递业务量总和也没有中国的多。D. 2014年以来中国的快递业务规模就已经占据世界第一,目前中国的快递业务对全球快递包裹市场的发展是举足轻重的。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由于我国人口红利在慢慢减退,所以传统行业中的物流业面临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升级的迫切性最为突

15、出。B. 京东集团为了打造全国最大的综合性智慧物流产业基地,与西安航天基地签订了构建智慧物流体系战略合作协议。C. 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打物流平台,利用挖掘大数据信息,将物流调度最优化,然后利用“三通一达”进行快递服务D. 京东集团的物流发展与菜鸟的不同,它要打造智慧供应链价值网络,大力发展无人技术,构建尖端技术能力输出平台,所以京东要建设的是智慧物流体系。6. 请结合材料指出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状况,并请给中国物流业提出一条服务方面的建议。【答案】4. A 5. C 6. 现状: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电子商务大国,而且电商市场庞大,带动中国物流行业发展。中国人口红利减少,所以部分中国物流企业

16、已经开始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加速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议:积极拓展服务覆盖网络,尤其是农村领域。【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本题A项,“2018年农村地区快递服务网点是2017年的1.51倍”错,由“2018年,全国农村地区快递服务网点达到6万多个,快递企业乡镇网点覆盖率达到92.4%,同比提高5.1个百分点”可知,“5.1个百分点”为0.051,故2018年农村地区快递服务网点是2017年的1.051倍。

17、故选A。【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A项,无中生有,“迫切性最为突出”于文无据;B项,张冠李戴,“与西安航天基地签订了构建智慧物流体系战略合作协议”错误。由“西安航天基地与京东集团签订了京东全球物流总部、京东无人系统产业中心、京东云运营中心合作协议。此次签约是推进陕西省政府与京东集团签署的构建智慧物流体系战略合作协议的关键环节”可知,签约对象是陕西省政府;D项,无中生有,“京东集团的物流发展与菜鸟的不同,它要打造智慧供应链价

18、值网络”错误,由“自2009年智慧物流概念提出以来,物流行业内的各大公司都在积极建设自己的智慧物流体系采取众包式的菜鸟主要负责挖掘大数据信息,为各大仓储中心间的物流调度作出最优的选择”可知菜鸟与京东一样建设的都是智慧物流体系。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做答此类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回答:请结合材料指出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状况,并请给中国物流业提出一条服务方面的建议。现状方面:由材料一第一段“据日媒去年3月份的报道,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大国,庞大的电商市场也带动了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去掉例子可

19、知,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大国,庞大的电商市场也带动了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由材料一第二段“当前,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慢慢减退,科技创新正在席卷全球,传统行业正不断地与科技碰撞。依赖人力的物流行业,也正努力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智能化升级”去掉世界部分的背景描述,可知中国人口红利减少,所以部分中国物流企业开始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由材料三第一段“本报北京4月11日电 国家邮政局11日发布2018年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2018年,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814.5,同比提高23.6%,行业加速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去掉举例部分,可知行业加速进入高质量发

20、展阶段。然后根据问题,给中国物流业提出一条服务方面的建议。可以是积极拓展服务覆盖网络,尤其是农村领域,努力提升服务质量,提升消费群体的满意度。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完善物流配送的相关政策法规扩大国内与国际市场。学生概括答题要点即可。【点睛】作答此类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生活需要蔬菜,也需要鲜花若蝶我家楼下有一小块空地,不知何时,开出了一株深红色的鸡冠

21、花。每天出门和回家,都要路过这块空地,每次我都留恋地多看它几眼。周围是树木荒草,只有这一株盛开的鸡冠花,显得分外妖娆和美丽,看到它总让我精神一振。一天傍晚下班回家,路过那块空地,忽然发现没有看到那抹红,心下一惊,连忙在四周寻找,结果在一堆被铲掉的荒草丛中找到了它。它被连根拔出丢在了垃圾堆里。一楼的那位阿姨,正在这块空地上翻土锄地,想必是要开垦出一块菜地来。“阿姨,这花不要了吗?”我拾起鸡冠花问正在干活的阿姨。“不要了,留着也没用,还占地儿,我在这栽点蔬菜,你烧菜要是少根葱缺头蒜就下来摘呀。”阿姨热情地回答我。我一边道谢,一边暗暗地惋惜:多美的花呀!怎么就成了无用的呢?环顾四周,想找个空地,把它

22、重新栽回去,可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多余的空地。心想:阿姨为什么就不能少栽两棵菜,给这个花留点空地呢?最后我在一棵桂花树下,挖了个洞,把它的根埋了进去,希望它还能活过来。晚上躺在床上,像被谁抽去了筋骨似的,一动也不想动了。想想这一天像机器一样地运转:早上急急忙忙地起床,做早饭,送孩子上学,马不停蹄地赶到店里上班,应对各路顾客,你吵我争,讨价还价。直到日落西山,赶着回家洗衣、做饭、抹灰扫尘,等孩子做好功课,忙完家务,已累得只想一头栽倒在床上。打开手机,正好看到好友珍向我诉苦说,自从大学毕业投入社会,就再没有握过画笔。结婚生子后,更是忙得连看画的时间都没有。整天忙忙碌碌,这样的日子每天都在重复,生活里

23、似乎只剩下忙不完的家务,挣不完的金钱。是呀,想一想自己,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好好读一本书了?墙角的那把吉他已落满了灰尘,有多久没有去触动它的琴弦?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环绕世界的旅行。什么时候这些梦想都被搅碎,拌进了柴米油盐里?突然惊悟,我们已和楼下的阿姨一样,为了蔬菜丢掉了鸡冠花。她认为一枝花是没用的,不能充饥、不能当菜。我不也认为文学、旅行甚至爱情都已是没用的东西,我的眼睛盯着的都是有用的:工作、学业、升职、房子、车子什么时候,我早已不再注意,有一片小草正在悄悄地冒芽,有一树花朵正绽放清香。“情怀”二字已成风花雪月的矫情。可是抓住了尘世中的利益,为什么我的心并没有满足呢?常常

24、感到活在闷罐里,透不过气来。仔细想想,可能因为我的生活里少了一抹鲜红的色彩,像楼下的那株鸡冠花,已被我从生活的田园里拔除了。一位作家说过:一个人只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他还应当有诗意的世界。一枝花、一场雨、一次远行,都是诗意的生活。可在每日的忙忙碌碌中,我们认为它们无用,而这些无用的一草一木,一书一曲,恰是灵魂的栖息地、心灵的平静台,是这些,给沉闷的生活,送来清风花香。物质的富足可以让你的脚步抵达想去的地方,精神的追求更能让心灵的水泽花香萦绕。偶尔停下脚步,将一些时间花在看似无用的小欢喜上,其实是毫不可惜的。赏花、读书、喝茶、听曲,是夹缝里的阳光,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诗意和点缀。翻身下床,打开书柜

25、,抽出一本旧书,弹去微尘,认真地翻阅起来。从今天起,给自己的生活留一点空间,哪怕每天只有10分钟的时间,留给文学、留给音乐、留给茶艺、留给舞蹈、留给手工、留给梦想。毕竟生活里,我们需要蔬菜,也需要鲜花。(选自2019年5月大连晚报)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散文开篇写到美丽的“鸡冠花”,由花的命运引出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又借花寓指生活中的诗意和点缀。B. 文中铲花栽菜的阿姨和作者的好友珍只知追求物质享受而毫无精神生活,二者都是现实生活中极具代表性的庸碌俗人。C. 文章采用“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与中学课文囚绿记小狗包弟有异曲同工之处。D. 本文语言富有浓

26、郁的生活气息,即使是文中的议论文字也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而是用贴近心灵的语言娓娓道来。8. 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1)什么时候这些梦想都被搅碎,拌进了柴米油盐里?(2)精神的追求更能让心灵的水泽花香萦绕。9. 文章结尾处画波浪线的部分一连用了6个“留给”,请分析其艺术效果。【答案】7. B 8. (1)比拟修辞,化抽象为具体,写出失去梦想的无奈和惋惜。或:运用了借代的修辞,用柴米油盐来代指世俗的生活,形象生动的写出曾经的梦想被生活琐事磨灭的无奈与失落。(2)比喻修辞,把心灵比作水泽,把精神享受比作花香,生动写出受到精神滋润后的美好体验(或:更形象的表达出人的心灵需要精神力量

27、去支撑与滋养)。 9. 六个“留给”重复使用,是反复的手法。语句铿锵有力,起到强调的作用。作者畅想了各种诗意的活动,呈现出精神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和必要性(或:强调了生活中不止需要物质的富足,更需要精神的滋养,进一步强化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限热爱。【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感赏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两项”,立足考查“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B项,“毫无精神生活”于文无据,“庸碌

28、俗人”评价过于苛刻,原文第段表述“忙碌”而非“庸碌”,二者词义并不相同。此外作者对两个人物毫无贬低之意,只是由外人触发自省。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把握能力。分析句子的修辞及表达效果,理解含义要学会灵活应变,若从修辞角度分析,可以按照“明手法+析内容+点效果”的套路来。本题主要运用比拟、借代、比喻修辞,解答本题需结合文章内容解释修辞,点明表达效果。 (1) “梦想都被搅碎,拌进了柴米油盐里”运用比拟修辞,将失去梦想写成“梦想都被搅碎,拌进了柴米油盐里”,化抽象为具体,写出了将失去梦想的无奈和惋惜。同时也是运用了借代的修辞,用柴米油盐来代指世俗的生活,形象生动的写出曾经的梦想

29、被生活琐事磨灭的无奈与失落。(2)“精神的追求更能让心灵的水泽花香萦绕”运用比喻修辞,把心灵比作水泽,把精神享受比作花香,生动写出受到精神滋润后的美好体验。或更形象的表达出人的心灵需要精神力量去支撑与滋养。学生自行总结即可。【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分析句子的内容及表达效果,理解含义要学会灵活应变。作答本类题型,可以按照“明手法+析内容+点效果”的套路来。“留给文学、留给音乐、留给茶艺、留给舞蹈、留给手工、留给梦想”运用反复修辞。有意让“留给”重复出现,就是为了强调突。由“毕竟生活里,我们需要蔬菜,也需要鲜花”结合上下文可知,“蔬菜”指代物质生活,“鲜花”指代精神生活。而里给

30、的内容则是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可知,作者强调了生活中不止需要物质的富足,更需要丰富的精神的滋养,通过这种畅想,表达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学生自行总结即可。【点睛】小说题的一些阅读技巧平时应该做好储备,比如常见题型,以及思维路径、答题技巧、模板等等都该有模板或者套路,若对题干做到心中有数,答案自然如成竹在胸。段落作用题答题思路包括:内容主旨、结构思路、语言修辞。理解含义题学会灵活应变,若使用了修辞可以按照“明手法+析内容+点效果”的套路来;若内容丰富,则按照由浅入深由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的思维路径来作答。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

31、题。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边军夜呼,野无居人。妖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足变且中起既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乃推曰:“张公方平其人。”天子曰:“然。”公以亲辞,不可,遂行。 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寇来在吾,无尔劳苦。”明年正月朔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眉阳苏洵言于众曰:“未乱易治也,既乱易治也。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欹,未坠于地。惟尔张公,安坐于

32、其旁,颜色不变,徐起而正之。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尔繄以生,惟尔父母。且公尝为我言:民无常性,惟上所待。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重足屏息之民,而以砧斧令,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贼,故每每大乱。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至于急之而生变,虽齐、鲁亦然。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呜呼!爱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也。”皆再拜稽首曰:“然。”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且公意不欲,如何?”

33、皆曰:“公则何事于斯?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今夫平居闻一善,必问其人之姓名,与其邻里之所在,以至于其长短大小美恶之状。甚者,或诘其平生所嗜好,以想见其为人。而史官亦书之于其传,意使天下之人,思之于心,则存之于目。存之于目,故其思之于心也固。由此观之,像亦不为无助。”苏洵无以诘,遂为之记。(节选自苏洵张益州画像记)注重足:站立时双脚相叠,形容很害怕。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足变/且中起既/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B. 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足/变且中起既/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

34、大吏C. 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足变/且中起既/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D. 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足/变且中起/既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朕:人称代词。秦代以前是人称代词,指“我的”或“我”,如离骚中“回朕车以复路”。自秦始皇起专用于皇帝的自称。B. 朔:天文学名词,又称新月。指每月农历月末,与“望”“既望”“晦”等均指农历每个月的特定日子。C. 苏洵:眉阳人,与两个儿子苏轼、苏辙被世人并称为“三苏”,也是“唐宋八大家”中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D. 稽首:指古代

35、跪拜礼,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稽,停留,拖延。稽首就是头触碰在地上且停留一会儿。1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张方平深领皇帝要旨。到任后,撤去守备军队,让郡县长官、老百姓一如既往地办公、生活,践行了皇帝的治理策略,也收到了实效。B. 张方平深得民众认可。当初他在“祸乱马上就要发生但还没有出现”之际走马上任,且连续两年让蜀地相安无事,所以当地百姓坚持为他塑像。C. 眉阳人苏洵赞誉张方平。张方平“为天子牧小民不倦”,并且治理好蜀地之后,他也毫无居功自傲之心。苏洵希望百姓世世代代牢记张方平的功德并为他塑像。D. 张方平深爱、厚待蜀地民众。他认为

36、百姓如果生活在歧视和酷刑之下,很容易狠心抛下家人参与叛乱,所以他用对待齐、鲁百姓的方法对待蜀地百姓,礼法行事。13.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2)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答案】10. D 11. B 12. C 13. (1)人们都说蜀地的人们常常生变(作乱),在这种情况下(在此时)用对待(防备)盗贼的心思来对待(防备)他们,而且(还)用约束(制裁)盗贼的法度来约束(制裁)他们。(2)张公的恩情,一定要记在心里;(即使)你们死了,(也要)让你们的子孙记在心里。他的丰功伟绩(已经)记载在史官

37、那里(史册),不需要再画像(记住他)了。【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上句“众言朋兴”中“众言”为主语, “朋兴”是“众言”的谓语。后句和前句结构相似,故 “朕志”做主语,排除AC两项。“变”是下文主语,故排除B项。断句为: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足,变且中起,既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

38、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B项,“朔:天文学名词,又称新月。指每月农历月末”错误。“朔”指农历月的初一。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作答本类题型,首先明确题目要求: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回到原文中圈定答题区间,结合选项进行分析。C项,“苏洵希望百姓世世代代牢记张方平的功德并为他塑像”错误。由“且公意不欲,如何?”可知,张方平反对塑像。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作答本类题型,应注意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也应注意平时课内外重点词语、特殊句式的积累识

39、记。(1)“变”,作乱;“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状语后置,“于是以待盗贼之意待之”;“绳之以绳盗贼之法”,状语后置,“以绳盗贼之法绳之”,“绳”,约束。(2)“尔”,你;“其”他的;“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点睛】参考译文:至和元年秋天,四川一带人传说敌冠将要侵犯边界。驻边军士夜里惊呼,乡间没有人居住(城外百姓全都逃光)。谣言流散,京城上下大为震惊。正准备命令选派将帅,天子说:“不要酿成祸乱,不要助成事变。虽然众人传说纷起,但我的主意已定,外患不一定会酿成,事变将会从内部兴起。这事既不可一味用文教感化,又不可以一味用武力解决。只需要我的一两个大臣去妥善处理。谁能够处理好这文、武之间的事情,承

40、担使命去安抚我的百姓?”于是众人推荐说:“张方平就是这样的人。”天子说:“好!”张公以侍奉双亲为由推辞,未获批准,于是就动身出发。冬季十一月到达蜀地。到任的那一天,就命令驻军回去,撤除守备人员。派人对郡县长官说:“敌寇来了由我负责,不必劳苦你们。”到了第二年正月初一早上,蜀地百姓像往年一样庆贺新春,于是相安无事。再到了第三年的正月里,百姓相互商量要在净众寺里安放上张公的画像,张公没能禁止得住。眉阳人苏洵向众人说道:“祸乱没有发生是容易治理的;祸乱已成也容易治理。有祸乱的苗子,没有祸乱的表现,这叫做将要发生祸乱。祸乱将发未发之际最难治理,既不能因为有祸乱苗子而操之过急,又不能因为还没有形成祸乱而

41、放松警惕。这至和元年秋季(的局势),就象器物已倾斜,(只不过)还没有倒地。只有你们的张公,却能在它旁边安坐,面色不改,慢慢地起身扶正。扶正之后,从容退坐,没有一点骄矜自得之色。替天子管理百姓孜孜不倦,这就是你们的张公。你们是因了这张公而得生,他就是你们的再生父母。而且张公曾对我说道:老百姓没有不变的性情,只看上司如何对待他们。人们都说蜀地人经常发生变乱,所以上司就用对待盗贼的态度去对待他们,用管束盗贼的刑法去管束他们。对于本来已经战战兢兢、连大气也不敢出的百姓,却用残酷的刑法去管束他们,这样百姓才忍心不顾及自己这父母妻儿所依靠的身躯,而抛弃他们自己沦为盗贼,所以常常发生大乱。倘若以礼义来约束他

42、们,用法律来差使他们,那么只有蜀人是最容易管理的。至于逼急他们而发生变乱,即使是齐鲁的百姓也会如此的。我用对待齐鲁百姓的方法对待蜀人,那么蜀人也会把自己当成齐鲁之人对待自己。假如任意胡来不按法律,用淫威胁迫平民,我是不愿这样做的。啊!爱惜蜀人如此深切,对待蜀人如此厚道,在张公之前,我还未曾见过。”大家听了,一齐再重新行礼,并说:“是这样的。”苏洵又说:“张公的恩情,记在你们心中;你们死了,记在你们子孙心里。他的功劳业绩,记载在史官那里(史册上),不用画像了。而且张公自己又不愿意,如何是好?”众人都说:“张公怎么会关心这事?即使如此,我们心里总觉不安。如今平时听得有人做件好事,一定要问那人的姓名

43、,跟他的邻里住在哪里,一直问到那人的身材长短、年龄大小、面容美丑等情况。更有甚者,还有人讯问他平生的爱好,以便推测他的为人。而史官也把这些写入他的传记里,目的是要使天下人,不仅铭记在心里,而且要显现在眼前。音容存现在人们目中,所以心里的铭记也就更加真切久远。由此看来,画像也不是没有意义。”苏洵听了没有别的话来答对,就为此写了这篇画像记。(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古典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台 城韦 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蝶恋花柳 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

44、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注台城:从东晋到南朝结束,这里一直是朝廷台省(中央政府)和皇宫所在地,既是政治中枢,又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韦庄,晚唐诗人。此词创作于柳永漂泊异乡之际。14. 下列对两首诗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韦庄诗中的“六朝如梦鸟空啼”与杜甫诗中“隔叶黄鹂空好音”两句之中“空”字有异曲同工之效,都凸显了作者内心的空荡失落之感。B. 韦庄的台城与杜牧的泊秦淮的诗歌主题相同,都表达出作者对国家命运无比的关心与深切的忧虑。C. 柳词下片中写到词人对酒当歌图一醉,却只能是强颜欢笑,进一步突出了作者无法排解内心的春愁之苦恼。D. 韦诗哀叹国运衰败,柳词慨叹春愁无人能

45、解,心中伤感,两首诗词中处处皆衰败之景,可谓情借景显。15. 请简要指出韦诗与柳词在写法上的异同。【答案】14. D 15. 相同点:都借用春天之景来抒发感情(在抒发感情上都善于运用衬托的手法)不同点:示例1:首先,韦诗全诗都是写景之句,融情于景;而柳词上片写景,下片叙事抒怀,卒章显志。其次:韦诗描绘的是美丽的春天之景(雨中春景),借此反衬眼前台城的荒败,表达对六朝兴亡的感慨和对晚唐将亡的忧虑。而柳词中的景带有衰败之感。(或:韦诗动静结合,柳词静景再现)(或:韦诗今昔对比,拟人,柳词下片抒情直抒胸臆)不同点示例2:比照景情的处理,韦诗能答出反衬或乐景衬哀情,分析情感;柳诗答上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46、,然后分析情感。【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古诗词鉴赏能力,具体包括:句意的理解,内容的把握,情感的概括,手法的分析等等。作答本类题型应针对选项回到原诗句中去,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分析。本题D项,“两首诗词中处处皆衰败之景”错误。“江雨霏霏江草齐” 写出了江面烟雨迷濛,江边绿草如茵,并无衰败之景。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分析鉴赏能力。作答本类题型,应首先明确题目有要求:请简要指出韦诗与柳词在写法上的异同。韦诗通篇写景,“杨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描绘动景江上春雨霏霏岸边青草离离的春景,六朝往事豪奢如梦只剩春鸟悲啼。古今对比,写出了物是人非。“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

47、堤。”描绘静景杨柳在春风中摇荡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当年十里长堤,杨柳堆烟,曾经是台城繁华景象的点缀;如今已经荒凉破败的台城柳色却“依旧烟笼十里堤”,动静结合。全是写景,繁荣茂盛的自然景色和荒凉破败的历史遗迹,终古如斯的长堤烟柳和转瞬即逝的六代豪华的鲜明对比,以乐景衬哀情,表达对六朝兴亡的感慨和对晚唐将亡的忧虑。柳词“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写登楼引起了“春愁”。诗人伫立楼头,极目天涯,一种黯然销魂的“春愁”油然而生。“草色烟光残照里”写出了春草铺地如茵,诗人登高下望,夕阳的余辉下,闪烁着一层迷蒙的如烟似雾的光色,诗人融情于景 “无言谁会凭栏意”,因为没有人理解他登高远望的心情,所

48、以他默默无言。下片叙事“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打算借助于酒,借酒浇愁,把放荡不羁的心情给灌醉,举杯高歌勉强欢笑反而觉得毫无意味。写出了“春愁”的缠绵执着,是解脱不了的,排遣不去的。结尾卒章显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写出诗人日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的精神萎靡神色憔悴。透露出这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学生进行总结即可。【点睛】古诗词鉴赏常见考查角度有:1、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问题,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因此,我们要全面提高鉴赏能力,不能有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高考模拟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悟卿)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