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鱼我所欲也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9鱼我所欲也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2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过程与方法 1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2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 重点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难点理解本文论证层次,把握文章主旨。 教法诵读法、质疑法、鉴赏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朗读音频。 课时2课时 导入 “生存还是毁灭,这
2、是一个永恒的选择题,以至于到最后,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选择无处不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是海明威的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选择”这是董卿在朗读者第三期选择中的开场白。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我们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吧。 1解题。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能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
3、“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宏。体现了孟子一书的文笔特点。 2.时代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周朝的王纲解体,礼崩乐坏,辩士奔走,百家争鸣,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文化学术空前发达,于是产生了九流十家丰富多彩的散文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道、墨、法四家。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学说,是孔子之后影响最大的儒家大师。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言障碍。
4、 2.点名朗读并点评。 要求:教师应注意朗读指导要循序渐进。 注意节奏停顿及重音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3.理解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4.串译课文,了解大意。 (1)字词注解补充。 得兼:同时得到。 有甚于:比更重要。 箪:古代盛饭用的一种圆形竹器。 苟得:苟且偷生。 患:祸患,灾难。 已:停止、放弃。 非独:不仅仅。 辟:同“避”,躲避。 万钟:优厚的俸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 奉:侍奉。 穷乏:贫穷。 (2)通假字。 得:同“德”,感恩、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辟:同“避”
5、,躲避。例:故患有所不辟也。 辩:同“辨”,辨别。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乡:同“向”,先前、从前。例:乡为身死而不受。 与:同“欤”,语气词。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3)一词多义。 为: 今为(为了,介词)宫室之美为(接受)之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 乡为身死而不受(宁愿) 得: 故不为苟得也(得到)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感恩、感激) 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种) 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做法) (4)虚词(注意“之”“而”“于”的用法)。 之: 呼尔而与之(代词“他”) 为宫室之美(助词“的”) 而: 呼尔而与之(表修饰,不译)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却)
6、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比) 万钟于我何加焉(对) (5)翻译重点句子。 如: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按照这种方法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按照这种方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 1.请说说这篇文章给你的启迪。 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作出正确的选择。或: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2.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主旨? 舍生而取义者也。 3.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舍生取义,为义而不避死。这个论点是由比喻引出来的,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点明“义”的价值高于生命,提出
7、“舍生取义”的主张。 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样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运用了比喻论证,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晰。 4.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首先运用了道理论证,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很多人都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
8、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里运用了对比论证,论证了“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 接着举例说明,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然后,文章陡然一转,“乡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高官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了吗? 文章最后总结,能做到舍生取义是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辨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 5.“故患有所不辟
9、”的“患”指什么? 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6.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1自然段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 “是心”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本心”指舍生取义。 7.为什么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而不丧失善心(天性、天良)。 8.“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在数量上孰多孰少?在意义上呢?为什么会作出不同的选择? “一箪食,一豆羹”在数量上是少之又少,但它关系性命,因而是
10、比“万钟”还要贵重的,然而“蹴尔而与之”就是乞丐也不愿接受,它强调的是要讲“义”,宁死也不能忍受羞辱,而“万钟”都接受的人是见利忘义,失去了本心。 上节课,我们通过集体努力,疏通了课文,了解了大意和作者的观点。作者怎样论证自己的论点?这样的主张在今天又有什么样的意义?我们将在这节课一起来讨论。 1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2.“所欲有甚于生者”的
11、“所欲”和“所恶有甚于死者”的“所恶”分别指哪些事情? 这里的“所欲”指正义的事业。“所恶”指不正义、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 3.孟子有一段话解释了“骨气”的含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那么“万钟则”这句话应指其中的哪一句? “富贵不能淫”,即高官厚禄收买不了。 4.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5.孟子所说的“义”有它特定的阶级内容,是儒家提倡的忠君、孝亲、尊长等一套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秩序,提倡重“义”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而于后世,特别
12、是当今社会来说,“义”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请简要归纳。 如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不少仁人志士坚持民族气节,坚持正义事业,他们的壮举已彪炳史册;他们所坚持的“舍生取义”突破了孟子当时的规范,成为正义事业、正义行为的代称。现在,我们把“义”更赋予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内涵,“舍生取义”就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为了正义事业和真理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 6.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
13、也。 第(1)句前后意思相反,第(2)句前后意思相近。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 7.小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 8.引导学生讨论本文的论证方法。 运用了道理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1)比喻论证: “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的东西,但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贵重,在两件事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 (2)正反对比论证: 生和义比
14、,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3)道理论证。第1自然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 (4)举例论证。第2自然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举“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推理更加有力,强调了要讲“义”,不能忍受羞辱,“蹴尔而与之”连乞丐都不接受,何况是把“义”看得很重的人了;举“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事例,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 9.这篇文
15、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请举例说明。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反问等手法。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辨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 排比:多处运用。排比句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语势和论辩力量。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反问:一个反问句否定了三种不“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 10.归纳孟子文章的语言特点。 气势充沛
16、、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11.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作出怎样的选择呢? 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生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意义,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在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
17、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 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阐述了“生”“死”和“义”的关系,从而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一人都有的“本心”,那些不义之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的“本心”罢了。 1.逻辑严密,雄辩有力量。 不管是分别来看各部分,还是纵观全文,都会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例如文章的第一部分,开头以“舍鱼而取熊掌”为喻,提出“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然后先从正面说明,因为有比生更可贵的东西,有比死更可恶的东西,所以要舍生取义;接着用推理和事实证明,“义”比求生恶死更重要,所以应该舍生取义;最后归结到人本来都
18、有“舍生取义”的美德,不应丧失。一层紧扣一层,紧密无间,两大部分之间也是如此,在第一部分推理的基础上,第二部分用事例进一步论证“义”重于生死,“义”重于利;并批判了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最后着重指出这种行为就是失掉了原来固有的“羞恶之心”。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补充和深入,前后连贯,密切呼应。 2.善用比喻和举例论证的手法,颇富说服力。 文章一开始便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自然引出文章的题旨:“舍生取义”。这种以一般的生活经验作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能把抽象而深刻的道理说得十分浅显明白,又十分形象生动、引人入胜。文中还以行人不受“呼尔”之食和乞人不受“蹴尔”之食为例,更加深入地论
19、述了“舍生取义”是人共有的本心,使文章的题旨不断深化。 3.正反论证,层次清晰。 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在论述“生死”问题与“义”发生矛盾,应该舍生取义时,就先从正面论述了义重于生的道理,又从反面论述了不义恶于死的道理,从而深刻地阐明了舍生取义是人之本性的道理。又如,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以乞人不受不义之食为例,从正面论证了舍生取义是人之共性;又以“万钟”虽好也不能接受为例,从反面论证了舍义取利是丧失本心。论证极为严密,说理极为深刻,层次十分分明。 4.语句流畅,气势充沛。 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常使用排比句式。如第2自然段中连用三组排比句,对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加以批判,语言极为流
20、畅,气势也很充沛。 本课的教学是在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下进行的,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程理念,学生在与文本、与同学、与教师的对话中品味了孟子的“仁”“义”思想,感受了孟子雄辩的文风,体验了孟子侃侃而谈的大家风度。具体做到了以下几点: 1用对话的方式串联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师生的互动。 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用对话的方式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引起学生思考,教师的引领性得到了很好的展示。让生生之间的对话在恰到好处的时机展开,学生合作探究也就自然呈现出来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最后我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自然融入。 2注重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培养。 有人说:新课改就是让学生上课热热闹闹,就是只要过程不要结果。我认为不是这样的,课改后,学生能力的运用应更加全面。我在执教时,注意了基础知识的积累:文言文中的字、词、句的理解,议论文中的论证方法,中心论点的提出方式等,这些都是学生应掌握的。教学中把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认真落实了,就会让学生学有所得。同时,我注意新的教学方式的引入,比如让学生先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之后分小组合作探究其学习能力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进程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