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流行病学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3634058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PPT 页数:152 大小:20.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流行病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2页
传染病流行病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2页
传染病流行病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2页
传染病流行病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2页
传染病流行病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Epidemiology of Infectious DiseaEpidemiology of Infectious Diseasese 第第1212章章 传染病流行病学传染病流行病学传染病流行病学:传染病流行病学:gy of Infectious Diseasegy of Infectious Disease 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及其分布,并研究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策略和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及其分布,并研究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策略和措施,控制传染病在人群的流行。措施,控制传染病在人群的流行。传染病流行病学是现代流行病学发展的源头传染病流行病学是现代流行病学发展的源头主要内容 传染

2、病的流行趋势传染病的流行趋势 传染病流行过程传染病流行过程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相关概念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相关概念 传染病的预防策略和措施传染病的预防策略和措施 计划免疫及其评价计划免疫及其评价新发传染病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新发传染病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一一.传染病的流行历史传染病的流行历史 全球全球&中国中国 二二.传染病的流行趋势传染病的流行趋势 再燃传染病流行趋势再燃传染病流行趋势 新发现传染病流行趋势新发现传染病流行趋势 第一节第一节 传染病的流行史传染病的流行史一、传染病消长的历史回顾一、传染病消长的历史回顾 1347-1351 1347-1351年,欧洲黑死病流行,年,欧洲黑死病流行,24002

3、400万人死亡。万人死亡。18 18世纪欧洲死于天花的人数占所有死亡的世纪欧洲死于天花的人数占所有死亡的10%10%。19 19世纪全球传染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世纪全球传染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50%60%50%60%1918 1918年全球甲型流感流行,发病年全球甲型流感流行,发病5 5亿以上,死亡人数超过亿以上,死亡人数超过20002000万万 20 20世纪中、后期的全球传染病死亡率低于世纪中、后期的全球传染病死亡率低于10%10%。1970 1970年代后,传染病复燃和新生,发病或死亡明显回升。年代后,传染病复燃和新生,发病或死亡明显回升。1980 1980年年5 5月月8 8日

4、,日,WHOWHO宣告:全世界消灭了天花。宣告:全世界消灭了天花。1995 1995年全球年全球17001700万人死于传染病,占死亡人数的万人死于传染病,占死亡人数的32%32%。1991 1991-20022002年,年,WHOWHO宣布美洲、欧洲消灭了脊髓灰质炎。宣布美洲、欧洲消灭了脊髓灰质炎。WHO WHO计划计划20052005年全球将最终消灭年全球将最终消灭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20 20世纪末,有效控制了麻风、白喉、鼠疫等。世纪末,有效控制了麻风、白喉、鼠疫等。19801980年年5 5月月8 8日,日,第第3333届世界卫生大会庄严宣告:届世界卫生大会庄严宣告:全世界消灭了天

5、花。全世界消灭了天花。19911991年年8 8月月WHOWHO宣布美洲消灭了脊髓灰质炎。宣布美洲消灭了脊髓灰质炎。20002000年年9 9月和月和20022002年年6 6月西太平洋地区和欧洲先后宣布月西太平洋地区和欧洲先后宣布 消灭本土脊髓灰质炎病毒传播。消灭本土脊髓灰质炎病毒传播。按照按照WHOWHO计划,计划,20052005年全球将最终消灭脊髓灰质炎。年全球将最终消灭脊髓灰质炎。q 一些常见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一些常见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q 占世界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约75%75%的发展中国家,传染病仍然是的发展中国家,传染病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一个严重

6、的公共卫生问题。q WHO WHO报告,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报告,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4848种疾病中,种疾病中,4040种是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占总发病人数的种是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占总发病人数的85%85%。全球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变迁全球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变迁1.1.传染病防治已取得巨大成就,少数传染病将被消传染病防治已取得巨大成就,少数传染病将被消灭灭,如脊髓灰质炎、麻疹等如脊髓灰质炎、麻疹等;2.2.传染病防治面临许多新课题传染病防治面临许多新课题 一些过去已经基本控制的传染病又卷土重来一些过去已经基本控制的传染病又卷土重来;新的传染性疾病陆续出现新的传染性疾病陆续出现 传染病控制消灭的要求传

7、染病控制消灭的要求3.3.现阶段卫生防疫工作重点仍是传染病防治现阶段卫生防疫工作重点仍是传染病防治中国传染性疾病总趋势中国传染性疾病总趋势古老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古老传染病的流行趋势传染病的流行趋势传染病的流行趋势结核病结核病 霍霍 乱乱 疟疟 疾疾 6060年度我国有效控制了血吸年度我国有效控制了血吸虫病虫病8080年代后又死灰复燃年代后又死灰复燃(二)新发传染病的流行趋势(二)新发传染病的流行趋势 艾滋病艾滋病 疯牛病(新型克雅氏病)疯牛病(新型克雅氏病)SARS SARS 人感染禽流感人感染禽流感 2003年每天有1万4千人感染艾滋病毒是一种缺乏病毒特性、没有遗传基因的特殊蛋白质是一种缺乏病

8、毒特性、没有遗传基因的特殊蛋白质朊病毒可以通过细菌滤器朊病毒可以通过细菌滤器该朊粒耐高温,植物油的沸点(该朊粒耐高温,植物油的沸点(160160一一170170)不)不足以灭活病原,疯牛病的脑组织匀浆,经足以灭活病原,疯牛病的脑组织匀浆,经134-138134-138高温维持高温维持1 1小时后,动物实验仍有感染力。小时后,动物实验仍有感染力。耐甲醛、耐强碱,疯牛病的脑组织能耐受耐甲醛、耐强碱,疯牛病的脑组织能耐受 1 1molmolL L和和 2 2molmolL L氢氧化钠达氢氧化钠达2 2小时之久。小时之久。疯牛病朊病毒疯牛病朊病毒(PrionsPrions)SARS至至20032003

9、年年6 6月月确诊确诊53275327例例亚洲地区禽流感估亚洲地区禽流感估计造成计造成5 5亿美元损失亿美元损失印尼总统下令宰杀印尼总统下令宰杀感染禽流感的家禽感染禽流感的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 AIAI(A Avian Influenza,)vian Influenza,)禽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禽流感患病、死亡鸡只禽流感患病、死亡鸡只 传染源传染源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 影响流行过程的两个因素影响流行过程的两个因素第二节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传染病流行过程传染源传染源易感人群易感人群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流行过

10、程(流行过程(epidemic processepidemic process)(一)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定义:体内有病原体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生存繁殖,并能,并能排出排出 体外的人或动物。体外的人或动物。传染源种类:传染源种类:u 病人病人u 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u 受染动物受染动物病人作为传染源病程的不同阶段:病程的不同阶段:潜伏期(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incubation period)临床症状期(临床症状期(clinical stageclinical stage)恢复期(恢复期(convalescent periodconvalesc

11、ent period)、潜伏期、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早临床症状出现这一段时间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早临床症状出现这一段时间 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u 推断暴露时间,确定传染源、传播途径推断暴露时间,确定传染源、传播途径u 确定对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时限确定对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时限u 确定接触者的免疫接种种类和时间确定接触者的免疫接种种类和时间u 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u 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u从病例中位数的向前推一个平均潜伏期,即为从病例中位数的向前推一个平均潜伏期,即为同源暴露的近似日期。同源暴露的近似日

12、期。u从第从第1 1例发病日期向前推一最短潜伏期,再从最例发病日期向前推一最短潜伏期,再从最后一个病例发病日期向前推一个最长潜伏期,后一个病例发病日期向前推一个最长潜伏期,这两个时点之间即暴露时间。这两个时点之间即暴露时间。推测暴露时间推测暴露时间2.2.临床症状期临床症状期:典型症状病人典型症状病人u 体内存在大量病原体体内存在大量病原体u 具有利于病原体排出的临床症状具有利于病原体排出的临床症状u 易被发现并隔离治疗易被发现并隔离治疗 非典型病人非典型病人 病原体较少病原体较少 不易被发现和隔离不易被发现和隔离3.3.恢复期:恢复期:乙肝、伤寒、白喉等在恢复期仍排病原体乙肝、伤寒、白喉等在

13、恢复期仍排病原体传染期(传染期(communicable periodcommunicable period)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 意义意义是决定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是决定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传染期的长短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传染期的长短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病原携带者(carrier)作为传染源 指没有任何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指没有任何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种类:种类: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潜伏期病原携带者(incubatory carrierincubatory carrier)恢复期病原携带者(恢复期病原携带者(convalescent carrierconval

14、escent carrier)健康病原携带者(健康病原携带者(healthy carrierhealthy carrier)暂时性病原携带者暂时性病原携带者 慢性病原携带者慢性病原携带者3 3个月个月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 受以下因素影响:受以下因素影响:u 携带者的类型、排出病原体的数量携带者的类型、排出病原体的数量 和持续时间和持续时间u 更重要的取决于其职业、个人卫生更重要的取决于其职业、个人卫生 习惯及社会活动范围习惯及社会活动范围受感染的动物作为传染源人兽共患病(人兽共患病(zoonosiszoonosis)在脊椎动物和人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在脊椎动

15、物和人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 炭疽病、鼻疽病、猪丹毒、布氏杆菌病、结核病、口蹄疫炭疽病、鼻疽病、猪丹毒、布氏杆菌病、结核病、口蹄疫 、狂犬病、疯牛病、狂犬病、疯牛病 、钩端螺旋体病等、钩端螺旋体病等以动物为主的人畜共患病以动物为主的人畜共患病 以人为主的人畜共患病以人为主的人畜共患病 人畜并重的人畜共患病人畜并重的人畜共患病 真性人畜共患病真性人畜共患病 自然疫源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 (natural focal infection)natural focal infection)病原体通过各种媒介在动物间传播和延续病原体通过各种媒介在动物间传播和延续,可形成人类疾病的传染源,并在一定的条件

16、下传染,可形成人类疾病的传染源,并在一定的条件下传染给人。给人。鹦鹉热、鼠疫、莱姆病、登革热、肾综合症出血热鹦鹉热、鼠疫、莱姆病、登革热、肾综合症出血热(二)传播途径 route of transmission定义定义 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的全部过程。空气传播空气传播 流感、肺结核流感、肺结核经水传播经水传播 霍乱、血吸虫霍乱、血吸虫食物传播食物传播 痢疾、伤寒痢疾、伤寒 接触传播接触传播 淋病、疥疮淋病、疥疮媒介节肢动物传播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疟疾、西尼罗热疟疾、西尼罗热土壤传播土壤传播

17、 炭疽、破伤风炭疽、破伤风 医源性传播医源性传播 丙肝、艾滋病丙肝、艾滋病 垂直传播垂直传播 风疹、梅毒风疹、梅毒 多途径传播多途径传播 土拉菌病土拉菌病 分类分类1.1.经空气传播经空气传播(air-borne infectionair-borne infection)方式:飞沫飞沫(droplet infection)droplet infection)飞沫核飞沫核(droplet nucleus infection droplet nucleus infection)尘埃尘埃(dust infection dust infection)经空气传播经空气传播流行特征:u 传播广泛,发病率高

18、传播广泛,发病率高u 季节性,周期性季节性,周期性u 儿童人群,未免疫人群高发儿童人群,未免疫人群高发u 人口密度大、居住条件差地区高发人口密度大、居住条件差地区高发 2.经水传播(water-borne infection)方式:经饮用水方式:经饮用水 经接触疫水经接触疫水 u 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u 水源经常受到污染,病例可常年不断水源经常受到污染,病例可常年不断u 除哺乳婴儿各人群均可发病除哺乳婴儿各人群均可发病u 停止饮用污染水源或消毒后,可终止疫情停止饮用污染水源或消毒后,可终止疫情 经饮用水流行特征疫水接触流行特征u 疫水接触史疫水接触史u 地区、季节与职业

19、上的差别地区、季节与职业上的差别u 多见于与疫水接触的人群多见于与疫水接触的人群u 大量易感人群与疫水接触可爆发大量易感人群与疫水接触可爆发u 对疫水采取措施可控制发生对疫水采取措施可控制发生3.经食物传播 food-borne infection 方式:食物本身存在病原体食物本身存在病原体 生产生产 、加工、加工 、运输、运输 、储存销售中污染、储存销售中污染 流行特征 吃者发病,不吃者不发病吃者发病,不吃者不发病 可呈爆发可呈爆发 停止供应污染食物,可终止疫情停止供应污染食物,可终止疫情4.经接触传播contact infection 方式:经直接接触经直接接触 经间接接触(日常生活接触传

20、播)经间接接触(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流行特征(经间接接触(经间接接触)无明显季节性无明显季节性 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和卫生条件差地区高发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和卫生条件差地区高发 一般呈散发一般呈散发5.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arthropod-borne infection 方式:经机械携带经机械携带 生物性传播生物性传播:生物特异性生物特异性/经发育或繁殖经发育或繁殖 外潜伏期(外潜伏期(extrinsic incubation period)extrinsic incubation period)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经过一段时间的增殖或完成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经过一段时间的增殖或完成其生活周期中的某阶

21、段后才有传染性。其生活周期中的某阶段后才有传染性。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流行特征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流行特征 地区性,季节性地区性,季节性 职业性,青壮年多发职业性,青壮年多发 6.经土壤传播soil-borne infection u 病原体存活时间病原体存活时间u 与土壤接触机会与土壤接触机会u 个人卫生习惯个人卫生习惯7.医源性传播iatrogenic infection 方式在诊断、治疗或预防过程中传播在诊断、治疗或预防过程中传播药品、生物制品或血液污染而传播药品、生物制品或血液污染而传播8.垂直传播通过母体传给子代的传播通过母体传给子代的传播方式 经胎盘传播经胎盘传播 上行性传播上行性传播

22、 分娩时传播分娩时传播9、多途径传播 许多传染病可通过一种以上途径传播,以哪一种许多传染病可通过一种以上途径传播,以哪一种途径传播取决于环境和病原体的流行病学特征。途径传播取决于环境和病原体的流行病学特征。肾综合征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经皮肤接触传播经皮肤接触传播 食物食物吸入含病原体的气溶胶吸入含病原体的气溶胶 革螨、恙螨革螨、恙螨垂直传播垂直传播(三)人群易感性 herd susceptibility 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抗体阳性率、抗体平均滴度抗体阳性率、抗体平均滴度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 u 新生儿的增加新生儿的增加u

23、 易感人口的迁入易感人口的迁入u 免疫力的自然消退免疫力的自然消退u 免疫人口的死亡免疫人口的死亡 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u 免疫预防免疫预防u 流行或隐性感染后流行或隐性感染后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气候气候地理因素地理因素媒介昆虫和宿主动物的特异性栖息习性媒介昆虫和宿主动物的特异性栖息习性 第二节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传染病流行过程四、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抗生素和杀虫剂的滥用抗生素和杀虫剂的滥用 城市化和人口爆炸城市化和人口爆炸战争、动乱、难民潮和饥荒战争、动乱、难民潮和饥荒全球旅游业的急剧发展全球旅游业的急剧发展环境污染和破坏造成生态恶化环境污染和破坏造成生

24、态恶化第二节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传染病流行过程第三节第三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相关概念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相关概念 疫源地及流行过程疫源地及流行过程 传染过程及感染谱传染过程及感染谱 (一)疫源地 epidemic focus 传染源向周围传播病原体所波及的范围传染源向周围传播病原体所波及的范围 疫源地形成条件 传染源传染源存在,病原体能够继续传播:存在,病原体能够继续传播:传播途径传播途径能够实现能够实现 周围周围人群易感人群易感疫源地范围取决于:传染源传染源的活动范围的活动范围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的特点的特点 周围人群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的免疫状况疫源地消灭的条件 传染源传染源被移走或已消除病原体

25、状态被移走或已消除病原体状态 传染源散播在传染源散播在环境中的病原体被清除环境中的病原体被清除 易感接触者易感接触者经最长潜伏期未出现新病例经最长潜伏期未出现新病例 或证明未受感染或证明未受感染二、传染过程及感染谱二、传染过程及感染谱 二、传染过程(二、传染过程(infectious processinfectious process)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相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互斗争的过程。第三节第三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相关概念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相关概念 感染谱(感染谱(spectrum of infectionspectrum of infect

26、ion)以隐性感染为主以隐性感染为主以显性感染为主以显性感染为主大部分感染者以死亡为结局大部分感染者以死亡为结局第三节第三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相关概念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相关概念 隐性感染隐性感染对显性感染为主的疾病对显性感染为主的疾病对隐性感染为主的疾病对隐性感染为主的疾病传染源隔离的措施传染源隔离的措施疫情统计显性感染为主的疾病显性感染为主的疾病隐性感染为主的疾病隐性感染为主的疾病小小 结结流行过程:流行过程:传染源传染源:种类及意义种类及意义;传播途径:方式,流行特征传播途径:方式,流行特征;人群易感性概念,影响因素人群易感性概念,影响因素疫源地:疫源地:疫源地概念疫源地概念,范围,范围,疫

27、源地消灭的条件疫源地消灭的条件;有什么问题有什么问题?第四节第四节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一一.预防控制策略预防控制策略 二二.预防控制措施预防控制措施 预防为主预防为主 加强传染病的监测加强传染病的监测 传染病的全球化控制传染病的全球化控制一、策略一、策略 针对易感人群针对易感人群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 免疫预防免疫预防预防接种预防接种针对传染源针对传染源 及时发现及时发现 严格管理严格管理.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综合性卫生措施综合性卫生措施 爱国卫生运动爱国卫生运动 改善卫生设施改善卫生设施 饮水、食物卫生饮水、食物卫生管理管理 预防性消杀灭预防性消杀灭 预防

28、为主预防为主常规报告常规报告 甲、乙、丙三类共甲、乙、丙三类共3737种种 传染病发病、死亡传染病发病、死亡 病原体型别、特征病原体型别、特征 媒介生物种类、分布及病原体携带情况媒介生物种类、分布及病原体携带情况 人群免疫水平、人口资料人群免疫水平、人口资料 疫情研究、防疫措施评价疫情研究、防疫措施评价哨点监测哨点监测艾滋病、流感监测哨点艾滋病、流感监测哨点慢性病监测哨点慢性病监测哨点加强传染病的监测加强传染病的监测19801980年消灭天花年消灭天花19881988年启动消灭脊髓灰质炎行动年启动消灭脊髓灰质炎行动 20012001年发起终止结核病活动年发起终止结核病活动20102010年消灭

29、麻疹活动年消灭麻疹活动传染病的全球化控制传染病的全球化控制结核控制目标结核控制目标 20052005年全球年全球TBTB感染者感染者7575得到诊断得到诊断 其中其中8585被治愈被治愈 20102010年全球结核病负担下降年全球结核病负担下降5050 20502050年全球结核病发病率降至年全球结核病发病率降至1/1001/100万万WHO 2001WHO 2001年发起全球年发起全球“终止结核终止结核”活动活动二、措施二、措施传染病疫情管理传染病疫情管理针对传染源针对传染源针对传播途径针对传播途径针对易感人群针对易感人群第四节第四节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传染病疫情报告是有

30、关决策机关掌握传染病发传染病疫情报告是有关决策机关掌握传染病发生、发展信息的重要渠道生、发展信息的重要渠道 是决策机关准确把握事件动态,及时正确进行是决策机关准确把握事件动态,及时正确进行决策,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的重要前提。决策,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的重要前提。2004 2004 年年 1 1 月月 1 1 日起,全国启动了法定传染日起,全国启动了法定传染病监测信息的网络直报系统,即病监测信息的网络直报系统,即中国公共卫中国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生信息系统传染病疫情管理传染病疫情管理疫情管理:实行分类管理疫情管理:实行分类管理报告病种:报告病种:3 3类类3737种种国务院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者减

31、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国务院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者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报告种类:报告种类: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2 2种种 乙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 2525种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犬病、流行性乙

32、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和阿米巴性痢

33、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性腹泻病。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1010种种报告时限:报告时限:甲类和乙类甲类和乙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 )城镇城镇2 2小时小时 农村农村6 6小时小时 乙类乙类 城镇城镇6 6小时小时 农村农村1212小时小时 丙类丙类 24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统进行报告 第四节第四节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甲类爆发、流行:甲类爆发、流行:县区级核实后,县区级核实后,2 2小时内报上一级卫生防疫部小时内报上一级卫生防疫部门、卫生行政

34、部门、本级人民政府,省级卫生行门、卫生行政部门、本级人民政府,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政部门2 2小时内报告卫生部小时内报告卫生部报告原则报告原则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和采供血机构人员,按属地管理的原则,按照国务院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和采供血机构人员,按属地管理的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报告种类报告种类病例报告:网络直报、报告卡病例报告:网络直报、报告卡转归报告:治愈、死亡转归报告:治愈、死亡 2424小时报转归小时报转归 病原携带者阴转后病原携带者阴转后3 3天报转归天报

35、转归订正报告:订正报告:2424小时内报订正或排除小时内报订正或排除补充报告补充报告归口报告归口报告针对传染源的措施针对传染源的措施 对病人的措施对病人的措施 早发现早发现早诊断早诊断早报告早报告早隔离早隔离早治疗早治疗第四节第四节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对病人的措施 甲类病人及携带者、甲类病人及携带者、AIDSAIDS病人病人 、肺炭疽病人:、肺炭疽病人:强制隔离、治疗强制隔离、治疗 乙类:痊愈后才可恢复工作,乙类:痊愈后才可恢复工作,对特殊行业严格管理,对特殊行业严格管理,STDSTD病人停止工作,住院或家庭隔病人停止工作,住院或家庭隔离离 丙类:瘤型麻风必须痊愈后方可恢复工

36、作丙类:瘤型麻风必须痊愈后方可恢复工作 疑似病人疑似病人 甲类:甲类:强制隔离、医学检查、治疗,待确诊强制隔离、医学检查、治疗,待确诊 乙类:乙类:医生指导下,隔离、治疗,待确诊医生指导下,隔离、治疗,待确诊及时发现及时发现严格管理严格管理:登记、管理、随访登记、管理、随访 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期限:至其病原体检查期限:至其病原体检查2-32-3次阴性次阴性饮食、托幼机构、服务行业饮食、托幼机构、服务行业伤寒、肝炎病毒携带者伤寒、肝炎病毒携带者AIDSAIDS、HBVHBV、HCVHCV、疟疾病原携带者严禁作为献血员、疟疾病原携带者严禁作为献血员 对接触者的措施对接触者的措施 留检留检 医

37、学观察医学观察 应急接种和药物预防应急接种和药物预防卫生检疫卫生检疫 quarantinequarantine 卫生检疫:卫生检疫:对出入疫区人员、交通工具、物品对出入疫区人员、交通工具、物品 实施留验、医学检查和必要的卫生处理实施留验、医学检查和必要的卫生处理 卫生检疫分为:卫生检疫分为:国境卫生检疫国境卫生检疫 疫区卫生检疫疫区卫生检疫对动物传染源的措施对动物传染源的措施彻底消灭彻底消灭捕杀、焚烧或深埋捕杀、焚烧或深埋隔离治疗隔离治疗预防接种和检疫预防接种和检疫第四节第四节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 消毒消毒 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消

38、除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消除环境中致病性微生物的一种措施环境中致病性微生物的一种措施预防性消毒预防性消毒疫源地消毒疫源地消毒 预防性消毒预防性消毒 对可能受到病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施行消毒。物品施行消毒。第四节第四节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疫源地消毒疫源地消毒 对现有或曾经有传染源存在的场所对现有或曾经有传染源存在的场所进行消毒。其目的是消灭传染源排出的进行消毒。其目的是消灭传染源排出的致病性微生物。致病性微生物。分类分类 随时消毒随时消毒 终末消毒终末消毒第四节第四节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随时消毒随时消毒 当传染源还存

39、在于疫源地时所进行的消毒。当传染源还存在于疫源地时所进行的消毒。终末消毒终末消毒 当传染源痊愈、死亡或离开后所作的一次性彻当传染源痊愈、死亡或离开后所作的一次性彻底消毒,从而完全清除传染源所播散、留下的底消毒,从而完全清除传染源所播散、留下的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第四节第四节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杀虫杀虫 是使用杀虫剂(是使用杀虫剂(insecticideinsecticide)杀灭有害昆虫,特别是外环境中传杀灭有害昆虫,特别是外环境中传递病原体的媒介节肢动物。递病原体的媒介节肢动物。预防性杀虫预防性杀虫疫源地杀虫疫源地杀虫 随时杀虫随时杀虫 终末杀虫终末杀虫第四节第四节 传染

40、病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针对易感人群的措施针对易感人群的措施 免疫预防免疫预防 药物预防药物预防 个人防护个人防护 第四节第四节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的紧急措施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的紧急措施 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其他人群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其他人群聚集活动聚集活动停工、停业、停课停工、停业、停课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和公共饮用水源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和公共饮用水源第四节第四节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小结预防与控制策略预防与控制策略 预防为主、加强监测、全

41、球化控制策略预防为主、加强监测、全球化控制策略预防与控制措施预防与控制措施 疫情管理疫情管理 针对三个环节的措施针对三个环节的措施 爆发与流行的紧急措施爆发与流行的紧急措施第五节第五节 计划免疫及其评价计划免疫及其评价 预防接种预防接种 计划免疫方案计划免疫方案 计划免疫评价计划免疫评价 计划免疫(计划免疫(planned immunizationplanned immunization)指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指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有组织地利用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有组织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

42、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一、预防接种一、预防接种(vaccinationvaccination)是将生物制品(抗原或抗体)接种到机体是将生物制品(抗原或抗体)接种到机体,使机体获得对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使机体获得对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从而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发,从而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发生。生。基本要求:安全基本要求:安全 有有效效预防接种的种类预防接种的种类 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自动免疫(artificial active immunityartificial active immunity)人工被动免疫(人

43、工被动免疫(artificial passive immunizatioartificial passive immunization n)被动自动免疫(被动自动免疫(passive and active immunitypassive and active immunity)疫苗(疫苗(vaccinevaccine)是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经理)是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经理化因素处理后,使其失去毒性但保留抗原性所制化因素处理后,使其失去毒性但保留抗原性所制备的生物制品。备的生物制品。减毒活疫苗减毒活疫苗 灭活疫苗灭活疫苗 类毒素类毒素 亚单位疫苗亚单位疫苗 重组疫苗重组疫苗 DNADNA疫苗

44、疫苗 人工自动免疫:指将疫苗接种到机体,使之产生特人工自动免疫:指将疫苗接种到机体,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从而预防传染病发生的措施。异性免疫,从而预防传染病发生的措施。人工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artificial passive immunizatioartificial passive immunization n)将含特异性抗体的血清或细胞因子等制剂注将含特异性抗体的血清或细胞因子等制剂注入机体,使机体被动地获得特异性免疫力而受到入机体,使机体被动地获得特异性免疫力而受到保护。其制剂有:保护。其制剂有:(1)(1)免疫血清免疫血清 (2)(2)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 被动自动免疫(被动自动

45、免疫(passive and active immunitypassive and active immunity)兼有被动及自动免疫的长处,使机兼有被动及自动免疫的长处,使机体在迅速获得特异性抗体的同时,产生持久的体在迅速获得特异性抗体的同时,产生持久的免疫力。免疫力。二、计划免疫方案二、计划免疫方案计划免疫的内容计划免疫的内容 计划免疫程序计划免疫程序 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接种的途径与剂量接种的途径与剂量 疫苗禁忌症疫苗禁忌症 预防接种的反应预防接种的反应 冷链冷链 计划免疫的主要内容:计划免疫的主要内容:儿童基础免疫儿童基础免疫:对对7 7周岁及以下儿童进行周岁及以下儿

46、童进行“接种接种5 5苗,预防苗,预防7 7病病”,以及适时的加强免疫。并在部分地区增加乙脑、,以及适时的加强免疫。并在部分地区增加乙脑、流脑疫苗接种。流脑疫苗接种。免疫程序免疫程序:起始月龄起始月龄 全程免疫次数全程免疫次数 间隔时间间隔时间 加强免疫年龄加强免疫年龄 名称名称 卡介苗卡介苗 脊灰脊灰 百白破百白破 麻疹麻疹 乙肝乙肝 新生儿新生儿 初种初种 1 1次次 1 1月龄月龄 2 2次次 2 2月龄月龄 1 1次次 3 3月龄月龄 2 2次次 1 1次次 4 4月龄月龄 3 3次次 2 2次次 5 5月龄月龄 3 3次次 6 6月龄月龄 3 3次次 8 8月龄月龄 初种初种 1.5

47、21.52岁岁 加强加强 4 4岁岁 复种复种 7 7岁岁 复种复种 白类加白类加强强 加强加强 加强加强n我国儿童基础免疫程序我国儿童基础免疫程序是预防乙肝最经济、有效措施是预防乙肝最经济、有效措施n通过在通过在1212月龄以下儿童中推广乙肝疫苗月龄以下儿童中推广乙肝疫苗接种,经过接种,经过2-32-3代人的努力将人群中乙代人的努力将人群中乙肝病毒携带率降低至肝病毒携带率降低至1%1%以下,摘掉以下,摘掉“肝肝炎大国炎大国”的帽子的帽子目标:目标:关于乙肝疫苗接种关于乙肝疫苗接种不同感染年龄发展为慢性乙肝的危险性不同感染年龄发展为慢性乙肝的危险性婴儿婴儿1-5岁岁5岁岁主要措施主要措施将乙肝

48、疫苗纳入儿童基础免疫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基础免疫大力开展社会宣传动员,提高群众对乙肝预防和接受正确治疗的意识大力开展社会宣传动员,提高群众对乙肝预防和接受正确治疗的意识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支持西部等贫困地区开展乙肝疫苗接种工作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支持西部等贫困地区开展乙肝疫苗接种工作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接种的途径与剂量接种的途径与剂量 疫苗禁忌症疫苗禁忌症 预防接种的反应预防接种的反应 冷链冷链 疫苗禁忌症:疫苗禁忌症:免疫异常免疫异常 急性疾病急性疾病 疫苗不良反应史疫苗不良反应史 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 冷链 cold chain 为了保证疫苗从生产到使用均在适当的冷藏条件,

49、所需用的多环节链式贮存、运输为了保证疫苗从生产到使用均在适当的冷藏条件,所需用的多环节链式贮存、运输设备设备 。三.计划免疫评价 1.1.疫苗安全性疫苗安全性 2.2.有效性有效性 3.3.计划免疫工作管理计划免疫工作管理 1.1.疫苗安全性疫苗安全性预防接种反应强反应预防接种反应强反应5%5%停用停用n1 1)一般反应)一般反应 反应强度反应强度 局部反应局部反应 全身反应全身反应 弱反应弱反应 红肿红肿2.5cm T 37.137.52.5cm T 37.137.5 中反应中反应 红肿红肿2.65.0cm T 37.638.52.65.0cm T 37.638.5 强反应强反应 红肿红肿5

50、.1cm T 38.65.1cm T 38.6 局部淋巴结肿大局部淋巴结肿大预防接种反应预防接种反应 2 2)异常反应)异常反应 晕厥、休克、过敏、化脓、癔病、晕厥、休克、过敏、化脓、癔病、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3 3)偶合病偶合病 与接种无关,但时间上巧合与接种无关,但时间上巧合2.2.有效性有效性 免疫学效果免疫学效果 流行病学效果流行病学效果 免疫学效果:免疫学效果:抗体阳转率(抗体阳转率(4 4倍以上)倍以上)抗体平均滴度抗体平均滴度 抗体持续时间抗体持续时间 流行病学效果:流行病学效果:疫苗保护率疫苗保护率()()(对照组发病率试验组)(对照组发病率试验组)对照组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传染病流行病学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