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用类文本阅读讲习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科学巨人玻尔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物理学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激烈的辩论很快就变成了一场爱因斯坦与玻尔之间的“决斗”。这场辩论在三年后的第六届索尔维会议上战火再续,玻尔获得胜利,他所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因此获得了大多数物理学家的认同,他们对量子力学的解释也被奉为正统解释。这次辩论就是著名的“爱因斯坦玻尔论战”,有人称之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爱因斯坦和玻尔这两位科学巨人的背后,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他们的争论旷日持久,几乎所有理论物理学家都被吸引并参与进来,乐此不疲。尽管两人的科学理论和思想观点始终没能调和,但他
2、们却结下了长达数十年的友谊。玻尔高度评价他与爱因斯坦的学术之争,认为它是自己“许多新思想产生的源泉”,爱因斯坦也称赞说:“很少有谁像玻尔那样,对隐秘的事物具有如此敏锐的直觉,同时又兼有如此强有力的批判能力。他是我们时代科学领域伟大的发现者之一。”与爱因斯坦更个性化的独自研究不同,玻尔周围聚集着许多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不但有革新的勇气,更是一位伟大的伯乐。他为量子物理学培养和组织了一支创新发展的队伍,人们称之为“哥本哈根学派”。后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玻恩、海森伯、泡利以及狄拉克等都曾是其主要成员。哥本哈根学派活动的大本营就是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该所是玻尔在1917年申请,并于1921年
3、正式成立的。他以著名科学家的身份为研究所作担保,筹集了大量资金。在任所长的40年间,他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使研究所成为当时全世界最重要、最活跃的量子力学研究中心。这里先后培养了600多名物理学家。玻尔使这个科学家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形成了以集体讨论和自由探索为特征的研究风格。他还经常在此举办非公开的小型年会,邀请各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出席,相互学习,启发交流。这里没有论资排辈,只有挑战与争鸣,形成了富有激情和活力、不断进取的学术精神,人们誉之为“哥本哈根精神”,这种精神至今仍在科学研究领域受到推崇。量子力学每前进一步,或多或少都与这个学派科学家的合作研究有关。
4、可以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希特勒上台后,玻尔以访问德国为名,暗地调查德国科学家的安全情况,然后设法把可能受到迫害的犹太科学家转移到安全地方。他还积极创立和参加丹麦救援组织,尽力帮助逃到哥本哈根的科学家与其他难民。德国纳粹控制丹麦后,玻尔起初留在国内,与抗敌组织保持密切联系。他一贯的不合作态度,令纳粹非常恼火。1943年玻尔受到纳粹分子的威胁,他冒险出逃,历尽艰险,辗转到达美国。在美期间,为抗击法西斯,他曾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在研制过程中,他就考虑到这一研究成果对未来世界的影响,并曾多次接触英美首脑,建议他们及早与苏联达成控制原子武器的协议,但没有成功。二
5、战后,玻尔积极倡导和实施国际间的科学合作。1957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将第一届“原子为了和平”奖授予玻尔,以表彰他“在全世界迫切需要的原则上,以友好的精神进行科学探索,在和平利用原子能以满足人类需要方面作出了榜样”。(摘编自邹丽焱玻尔传)相关链接玻尔(18851962),丹麦物理学家。在普朗克量子假说和卢瑟福原子行星模型的基础上,于1913年提出氢原子结构和氢光谱的初步理论。稍后,又提出“对应原理”,对量子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1927年又提出互补原理,在原子核反应理论、解释重核裂变现象等方面,也有重要贡献。获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摘自辞海第六版)1918年,玻尔的老师卢瑟福邀请
6、他赴英国工作。他在回信中说:“虽然哥本哈根大学在财力、人员、能力和实验室管理上,都达不到英国的水平,但我立志尽力帮助丹麦发展自己的物理学研究工作我的职责是在这里尽我的全部力量。”(摘自戈革玻尔集)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爱因斯坦与玻尔在争鸣中惺惺相惜,爱因斯坦高度评价玻尔的贡献,玻尔也感念爱因斯坦的支持,他们之间建立了长久的友谊。B玻尔以自己创办的研究所为平台,通过邀请各国科学家前来交流学习,使团队的成员能有机会博采众长,不断发展量子力学理论。C玻尔敏锐察觉到纳粹将要对犹太人实施迫害,及时转移了大批犹太科学家,后来还亲自参加了丹麦的抗敌组织,反对纳粹暴行。
7、D玻尔不但有科学家的直觉,也不乏政治家的远见。他预感到核武器的危害,试图尽力说服各大国首脑达成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协议。E玻尔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为科学技术的国际间合作及和平利用原子能作出了卓越贡献,并获得了“原子为了和平”奖。解析:本题考查对传主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A项,“玻尔也感念爱因斯坦的支持”不恰当,文中说“玻尔高度评价他与爱因斯坦的学术之争,认为它是自己许多新思想产生的源泉”。B项,记述玻尔的贡献,正确。C项,“亲自参加了丹麦的抗敌组织”不正确,文中是说“与抗敌组织保持密切联系”。D项,“试图尽力说服各大国首脑达成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协议”不正确,原文中说是“曾多次接触英美首脑,建议他们及
8、早与苏联达成控制原子武器的协议”。E项,记述了玻尔的重要贡献,正确。参考答案: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2为什么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论战被称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6分)答: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本题的答题区间为前两段,可从对决双方的身份地位、争论内容以及影响力等角度分析。辩论双方的爱因斯坦和玻尔都堪称当时物理学界的巨人,他们的辩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间的较量,几乎所有理论物理学家都被他们的辩论吸引并参与进来。参考答案:从成员上看,论战双方都是当时物理学界的代表人物;从内容上看,辩
9、论涉及现代物理学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从影响上看,辩论带动了整个理论物理界的学术争鸣。(每答出一点给2分)3文中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哥本哈根学派有哪些“优秀特质”。(6分)答: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本题的答题区间为三、四两段,紧扣该团体与众不同的特点,特别要在与爱因斯坦的比较中分项概括该团体的特质,注意语言要简洁、准确。参考答案:拥有站在学术前沿的核心领导人物;有堪称骨干的科学家群体;创造了独特的学术精神。(每答出一点给2分)4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解析
10、: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解题时要注意探究点的选择:一是从他与爱因斯坦的辩论中,理解其积极追求真理,认识其坦荡的胸怀;二是从积极为祖国丹麦工作,积极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认识其赤子情、爱国心;三是从其领导哥本哈根学派,可以得出其慧眼识才;四是从积极想方设法营救受纳粹迫害的科学家,认识其人道主义精神。参考答案:追求真理,在学术之争中胸怀坦荡,不掺杂个人恩怨;以赤子之心帮助祖国发展物理学研究;慧眼识才,吸引了大批青年科学家,并为他们提供发展的平台;有人道主义关怀,积极营救受纳粹迫害的科学家。(每答出一点给2分)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实用类文本考查情况统计如下:
11、题目与文体题干与分值涉及考点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科学巨人玻尔(传记)12.(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分析概括文章内容12.(2)为什么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论战被称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6分)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12.(3)文中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哥本哈根学派有哪些“优秀特质”。(6分)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12.(4)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爱国科学家邓叔群(传记)1
12、2.(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分析概括文章内容12.(2)邓叔群不愿意去台湾,也不去美国,而欣然接受邀请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这样做,既有现实因素,又有思想基础。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6分)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12.(3)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12.(4)作为一位爱国科学家,邓叔群有哪些突出表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飞虎将军”陈纳德(传记)12.(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13、)分析概括文章内容12.(2)陈纳德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6分)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12.(3)陈纳德的人格魅力是他至今仍被怀念的一个重要原因。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12.(4)为什么陈纳德说自己是“半个中国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一个不能忘记的人(传记)12.(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分析概括文章内容12.(2)胸怀强国愿望的卢作孚,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中国船王”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12.(3)卢
14、作孚被认为“民国乡建三杰”之一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12.(4)为什么卢作孚被誉为“不能忘记”的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谢希德的诚与真(传记) 12.(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分析概括文章内容12.(2)谢希德转而从事自己不熟悉的表面物理研究,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12.(3)谢希德在科学工作中的求真态度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6分)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12.(4)谢希德的“诚”体现在很多方
15、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新课标卷自命题以来,至2014年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在文体选择上十分稳定、均为传记。从高考命题情况来看,有如下特点:1.在考点及命题形式方面,实用类文本与文学类文本有什么异同?(同)无论是哪种文本,都是从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三个方面来考查,只是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清楚明了各类文本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异)实用类文本: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文学类文本: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
16、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是几大考点。2.在选文方面,实用类文本命题所选文章有什么特点?传记是实用类考查的热点文体,选文既体现时代特色,又注重文本所具有的实用价值。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一)传记传记是高考在实用类文本中选取最多的一种文体,这一文体和小说、写人叙事散文有相似之处,但又有独特的特点。因此本课题先让考生把握传记的文体特点,再让考生掌握读懂传记的方法。这样在解答高考题目时能有的放矢。一、文体特点(一)传记的内涵及类型传记是记录人的生活历程和生命轨迹的文体。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传记可分为不同的类别。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
17、者是他人撰写的。根据篇幅的长短,传记可分为大传和小传。从创作方法看,传记可分为史学性传记和文学性传记。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一类传记则记叙与评论各半,叫评传。评传是人物传记夹杂着作者评述的一种带有文学评论色彩的体裁。它由传主、本事、作者的思考与评析三要素构成。“传中有评,评中有传,评传结合”是其特点。“传要真实,评要中肯”是评传写作的基本要求。(二)传记的特点1真实性。真实是传记的生命。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2文学性。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
18、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具体体现:(1)选材典型,详略得当。(2)叙行录言,重视细节。(3)首尾照应、巧用修辞、叙议结合、正侧相映、对比突出等。(4)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二、阅读技巧传记阅读“五步骤”:标筛寻品思步骤一:标,就是标记出传主的人生成长经历或轨迹的相关语句,这是文章的线索。步骤二:筛,就是筛选出“事”,传主有哪些“事迹”“成就”“贡献”“行为”“经验”等。步骤三:寻,就是在文本的字里行间寻出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19、的语句,并体会其意图。一个人的个性、思想的形成必定会受到所处的特定时代及其成长环境等外因的影响,了解这些重要事实可以使我们对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作出符合实际的分析,以便更立体地了解人物,对其思想、品格及功过作出客观公允的评价。步骤四:品,就是找出刻画传主的细节并体会其作用。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犹如人体之血肉,能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在能帮助读者更准确地了解传主的性格、理想的同时,关注这些还可以引发读者的思索,使之从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教益。步骤五:思,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思考作者传达了传主怎样的思想、性格、观点等,这需要结合传主的事迹思考;二是思考传记中的评论性语句蕴含的作者的情感态度。传记中有作者评
20、论的传记一般称之为评传,评传是传记中的跨类文体,处于人物传记和文学评论之间,一方面有对人物生平较完整的叙述,借以展示传主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结合这些叙述,分析传主的思想行为,评价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由此可见,传记中的“评”往往是文章的要害。因此,读懂这类文章必须注意分析作者的评论性语言。三、读文示范(2013新课标全国卷)“飞虎将军”陈纳德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正遭受着日本法西斯的疯狂蹂躏。战争中,从空中给予日本敌机致命打击的,是赫赫有名的美国“飞虎队”,其队长则是有着“飞虎将军”美称的陈纳德。1937年,中日之战一触即发,增强中国空军作战能力迫在眉睫。当时,陈纳德已经从美国空军退役,他的朋
21、友,在中国担任中央信托局机要顾问的霍勃鲁克非常欣赏他精湛的飞行技术和过人的军事才能,推荐他来华担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顾问,并给他寄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的亲笔邀请信。5月,陈纳德来到上海作为期三个月的考察。在上海,陈纳德受到民众的热情欢迎和宋美龄的接见。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终于在中国了。希望能在这里为正在争取民族团结和争取新生活的人民效劳。”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陈纳德听到消息,当即决定留在中国,表示愿在任何能尽其所能的岗位上服务。他认为“中国对日之战,是美国也将卷入的太平洋之战的序幕”,他要为中国,也为自己即将卷入战争的祖国尽一份力量。此后,陈纳德在芷江、昆明等
22、地筹建航校,训练飞行员,悉心传授战斗机飞行技术和作战战术,他多年前的军事理论著作防御性追击的作用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同时,他着手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地面空袭警报系统,以便战斗机驾驶员及时拦击敌机。为了增强空军的战斗力,1940年10月,陈纳德赴美招募志愿者。虽遭遇了很多挫折,但从未放弃。经过将近一年的艰苦努力,志愿队组建成功,后被编入美国陆军航空队。1942年(原卷如此。应为“1941年”。编者注)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太平洋战争全面展开。20日,志愿队在昆明和日军进行第一次正面交锋。日军来犯的10架轰炸机有6架被击落,逃跑的4架中又有3架损于途中。而志愿队的飞机全部安全返航,只有1名驾驶员受
23、轻伤。首战告捷,给饱受日机轰炸的昆明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当天晚上,昆明各界人士为志愿队举行了盛大的庆功会。陈纳德深受感动,热泪不禁涌出报纸头版头条报道战斗经过,称美国志愿队的飞机是“飞虎”,“飞虎队”从此成为志愿队的代称。次日清晨,陈纳德收到驻扎在缅甸首都仰光的第三中队的报告,说有敌机在附近出没。陈纳德立即复电说:“据过去日本人的惯例,侦察机出现区域的地面重要军事目标,将会在次日,最迟不超过三日遭到空袭,务必严加戒备。”果然不出所料,23日开始,日军连续空袭仰光,飞虎队第三中队和英国皇家空军迎头痛击,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仰光的连续空战,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陈纳德也从一个鲜为人知的、退役的美国陆军航
24、空队上尉,成为名扬天下的新闻人物。此后,飞虎队又在怒江阻截战、桂林保卫战等战役中,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沉重打击了日本法西斯,为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陈纳德1942年晋升为准将后,主动向中国政府提出停发津贴。1943年晋升为少将,同年12月,成为美国著名的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1958年临终前又晋升为中将。抗战八年,陈纳德领导的飞虎队和中国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45年飞虎队解散时,陈纳德受到中国国民政府的最高嘉奖。在中国,陈纳德还收获了爱情,1947年和中国记者陈香梅喜结良缘。陈纳德的命运和中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正如他所说的,“
25、我虽然是美国人,但我和中国发生了如此密切的关系,大家共患难,同生死,所以我也算是半个中国人”。陈纳德去世后,安葬在美国阿林顿公墓。墓碑正面镌刻着他生前获得的各种奖章和勋章,背面写着“陈纳德将军之墓”七个中文大字。(摘编自赵家业陈纳德)相关链接:抗战初期,美国政府对日本侵华战争持“中立”态度,日本人知道有美国顾问在华帮助中国,要求美国下令让他们离开。美国国务院发布撤回命令,但陈纳德拒不执行,他斩钉截铁地说:“日本人离开中国时,我会高高兴兴地离开中国。”(百度百科)中国人的友谊最宝贵的表现,莫过于在日军占领区冒着生命危险搭救被追杀的美国飞行员和从那些地区不断地送来情报为了扩建在成都郊外的飞机跑道,
26、那里一下子就聚集了三十余万民工,三个月就完成了全部工程。(陈纳德回忆录)1990年,美国发行了纪念陈纳德将军的邮票。当年的飞虎队队员每年军人节都要到华盛顿祭奠他。在中国,重庆要建飞虎队纪念馆,昆明把从城里到机场的一条公路,重新命名为陈纳德路。(北京青年报2007年11月12日)阅读模板请在文中用横线标记出传主经历的时间性语句。步骤二:筛根据文意,在下面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文字,以概括传主陈纳德的人生经历。美国退役接受邀请到上海考察听到卢沟桥事变后决定留在中国筹建航校招募志愿者对日两次作战获胜而扬名因战功多次被提升收获爱情晋升中将后去世。步骤三:寻请思考作者为什么要交代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27、(标着重号的语句)参考答案:正是有这样环境的存在,陈纳德的品性才得以展示;同时也表明社会环境造就人,苦难能磨砺人。步骤四:品1“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终于在中国了。希望能在这里为正在争取民族团结和争取新生活的人民效劳。”请分析这一细节描写的作用。参考答案:这一细节真实地表现了陈纳德将军心中的正义感,也为下文其留在中国作了铺垫。2试分析“陈纳德深受感动,热泪不禁涌出”这一细节对表现人物的作用。参考答案:“陈纳德深受感动,热泪不禁涌出”这一细节描写既是陈纳德被当时的场面氛围所感动,也是对自己军事才能的一个肯定,首战告捷,自己的辛苦努力有了成果。步骤五:思请欣赏下面两句话中蕴含的作者情感。(1)陈纳德也
28、从一个鲜为人知的、退役的美国陆军航空队上尉,成为名扬天下的新闻人物。(段尾句)(2)背面写着“陈纳德将军之墓”七个中文大字。(段尾句)参考答案:(1)字里行间蕴含了作者对陈纳德军事才能的赞美之情。(2)在美国公墓背面刻的是中文大字,可见中国人对陈纳德的尊敬之情。学案1传主类题目的3种考法传记是以写人为主的一种文体,因此围绕“传主”来命题是必然的,结合近几年高考题型,这方面体现在传记这一文体中有三大题型:“概括分析传主事迹”、“概括分析传主的形象”和“分析概括传主作出贡献、取得成就的原因或个性品质形成的原因”。题型一概括分析传主事迹传主的事迹,构成了传记材料的主体,直接对表现人物形象特点、品质以
29、及思想风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阅读一篇传记,首先应围绕传主的事迹来进行梳理,看看写了有关传主的哪些事迹,再进行概括归纳。常见设问方式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胸怀强国愿望的卢作孚,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中国船王”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2013年辽宁高考吴良镛在建筑领域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就?请结合全文概括说明。其他设问方式:(1)的事迹主要有哪些?请简要概括。(2)文中写了有关传主的几件事?(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介绍)的?(20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的题目。爱国科学家邓叔群经过清华学堂
30、八年苦读,邓叔群于1923年经考试公费留学美国。同时去的同学大多选择学习外交、银行、军事、法律等专业,只有他不听别人劝告,为了解救贫困的中国农民,一心入读康奈尔大学的农林专业。留学期间,目睹同胞受到种族歧视,这激发了他为国争光的民族自尊心,决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他不仅主科成绩都是A,而且荣获了全美最高科学荣誉学会颁发的两枚金钥匙证章。正当他博士论文接近完成时,国内岭南大学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导师惠凑推荐了他,但建议他完成论文后再回去。邓叔群却认为,学到先进知识报效祖国,正是自己求学的真正目的,于是当即回国。在回国后的十年中,为搜集我国第一手真菌资料,他手提竹篮,攀山入林,
31、一样一样地采集,逐一鉴定,定名分类。他先后研究鉴定的真菌种类达一两千种,分隶于数百个属,其中首次发现的新属5个,新种121个,为世界真菌资源宝库增添了新标本,在世界真菌学史上为我国的真菌科学谱写了重要的第一章,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有自己的真菌科学。在世界著名真菌分类学家考尔夫教授总结的康奈尔大学120年来作出突出贡献的41位真菌学家中,他是唯一的东方人。抗战开始不久,为了使自己的研究与国计民生关系更为直接,邓叔群转向了林业研究。他带领助手深入云南、西康、四川一带,勘察森林资源状况。他们冒风雨,顶烈日,忍饥寒,摸清了该地区森林资源的组成、分布、蓄积量及病虫害等情况,绘制了中国的早期林型图,并提出了合
32、理经营、开发和管理原始森林的研究报告,为大后方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其中森林的材积估算、轮伐期、更新方法、造林方针等,至今仍有参考价值。后来,邓叔群拒绝就任农林部副部长,而在甘肃省建设厅厅长张心一的支持下,举家奔赴甘肃,开始黄河上游水土保持的研究。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成功创办了洮河林场及三个分场,建立了一整套保证森林更新、营造量大于采伐量的制度,创建了以科学的方法经营和管理森林的新模式。邓叔群认为,水利和林、牧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要根治黄河水患,就必须三者并重。为保持黄河上游水土、减轻下游灾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态平衡理论。1948年,邓叔群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随后,中央研究院要求全体高级研究人员迁
33、往台湾或去美国。他不仅自己明确表示决不离开,还动员其他同事共同抵制。他对家人说:“别忘了自己是中国人,要为民族富强奋斗终生。我绝不跟腐败的国民党去台湾,也不去美国。”其实在他内心深处,对共产党抱有希望和向往,愿与民族同甘苦、共命运。后来,他早年的学生沈其益受东北解放区领导委托,特地到上海动员他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欣然接受邀请,并在半年时间内,带病编写出一整套林科大学的教材纲要。作为沈阳农学院创建总指挥,他辛勤工作,调度有方,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建校任务。邓叔群生活简朴,不图物质享受。新中国成立后,他把抗日战争前在南京购建的花园洋房捐献给国家,还三次主动提出减薪。抗美援朝时,他将自己的积蓄捐作军用
34、。1960年,他受林业部委托,举办森林病理学培训班,为各省培训出数十名专业技术骨干。培训结束后,他谢绝巨额酬金,只留一张结业合影作纪念。邓叔群一生的选择,都从人民和祖国的需要出发,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科学报国的理想。(摘编自中国真菌学先驱邓叔群院士)相关链接邓叔群(19021970),中国真菌学家。福建福州人。曾任岭南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任沈阳农学院和东北农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主要著作有中国的高等真菌中国的真菌等。(摘自辞海第六版)我自幼被外祖母严氏收养。她教我劳动,晓我勤俭,并以民族英雄岳飞、戚继光
35、、林则徐等人的事迹勉励我;教我做人要坚贞不屈、清正廉洁、光明磊落,这一切促使我从小就立志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奋斗终生。(摘自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邓叔群)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自主尝试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综合分析。综观全文,大部分内容都是在记述邓叔群在国家需要时,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事迹。逐段分析时,要注意捕捉那些关键语句,如第一段中的“邓叔群却认为,学到先进知识报效祖国,正是自己求学的真正目的,于是当即回国”;再找出时间变化的语句,并品出在这段时间里传主做了什么事,如第五段中的“在半年时间内,带病编写出一整套林科大学的教材
36、纲要”“他辛勤工作,调度有方,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建校任务”,第六段中的“他把抗日战争前在南京购建的花园洋房捐献给国家,还三次主动提出减薪”,等等。对这些关键语句进行归纳整合即可。参考答案因为岭南大学的需要,中断学业,提前回国效力;把自家的花园洋房和积蓄捐献给国家,并主动提出减薪;带病编写教材纲要,为筹建沈阳农学院辛勤工作。解题方略概括分析传主事迹“4题型二概括分析传主形象概括分析传主的形象,是传记类文本考查的一个必考点。因为传记本身就是以写人为主的,其目的就是刻画人物、表现人物。概括分析传主的形象,应建立在对传主事迹概括的基础上。常见设问方式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
37、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2011年广东高考三段文字写出了梁宗岱在文学活动中的哪些性格特点?其他设问方式:(1)通过文章可以看出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2)通过事件,反映出传主怎样的性格?(3)从文中看出是一位怎样的人?这类题目通常是简答题,要注意筛选出文章的主要信息,归纳出观点,并举出文中的具体例子加以分析论证。一般采用总分结构形式。例二(20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梁宗岱先生宗岱喜好辩论。对于他,辩论简直是练武术,手、腿、头、眼、身一齐参加。若一面走路一面辩论,他这种姿势尤为显著:跟上他的脚步,和跟上他的谈话速度一样不容易,辩论得越激烈,他走得越快。他尖声喊叫,他打手势,
38、他踢腿。若在室内,也完全照样。辩论的缘由呢,为字句,为文体,为象征主义而最难对付的往往就是为某两位诗人的功过优劣。要是不跟宗岱谈话,你就再也猜不着一个话题的爆炸性有多大。多么简单的题目,也会把火车烧起来。因此,跟他谈话,能叫你真正筋疲力尽。说是谈话,时间长了就不是谈话了,老是打一场架才算完。对文学,宗岱最有兴趣。他崇拜的是陶渊明、法雷芮、蒙坦、莎士比亚、拉辛和巴斯加。他们的著作,他读起来永远放不下。法雷芮的诗,他极喜欢,但我们若听他朗读,却往往无法注意诗句的美妙,而全被他朗读的架势吸引了令人很容易幻想着自己正在听一个宗教狂的狂热宣传。旁人看来,宗岱的翻译简直是件苦差,纸上的文字仿佛都和他有仇,
39、他一个一个地计较,死盯着不放,不独一字字地译,连节奏和用韵都力求和原作一致。他这样难为自己几近傻气,但他译的蒙坦的随笔及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公认的接近原著,只怕无人能与之媲美的。(文章有删节)这三段文字写出了梁宗岱在文学活动中的哪些性格特点?(5分)自主尝试_解题指导传主的性格特点,可以从传主的主要事迹着手,也可以从传主的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入手。选文的首段事件主要是梁宗岱好辩论,在他辩论时的细节,如“尖声喊叫”“打手势”“踢腿”等,可以概括出人物率真或激情或洒脱的性格。选文的中间段写梁宗岱对文学的兴趣,可以从他崇拜的作家角度把握,如执着、痴迷、认真等。选文的尾段是别人眼中的“梁宗岱”,是侧面
40、描写,表现他不怕辛苦以及对学术的严谨态度等。参考答案有激情(热情);执着(求真、好胜);直率(真挚);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解题方略“5角度”1从事件(人物的言行)中概括传主的性格或形象。2从作者对传主的议论性描述中概括性格或形象。3从文章中引用的他人对传主的评价中概括分析传主形象。4从细节描写中把握传主事迹形象(性格)。细节特别是典型细节往往最能传神,最能打动人,给人以深刻印象。阅读传记时要学会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并对这些细节加以仔细思考。例如,这一细节表现了什么,它与整个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它在事件或传主的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它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特质等。5从传主与各方面的
41、关系中概括分析传主形象。首先要关注时代、社会、家庭背景下的传主。要理解传主其人其事,就要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家庭生活背景等众多因素。其次,要理解关系网中的传主。传主的人际交往是影响他也是组成他人生经历的重要方面,通过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性格。题型三分析概括传主作出贡献的原因或个性品质形成的原因任何人的成功或个性品质的形成都不是偶然的,这与个人的天赋、良好的性格、环境的影响、后天的努力等因素有很大关系,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高考也常常在这方面设题。常见设问方式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为什么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论战被称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2014年新课
42、标全国卷邓叔群不愿意去台湾,也不去美国,而欣然接受邀请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这样做,既有现实因素,又有思想基础。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其他设问方式:(1)从全文看,为什么会坚持?(2)是什么原因让传主走上了路径?(3)结合全文,分析成为的原因。例三(2014)阅读爱国科学家邓叔群一文(正文见本学案例一),完成后面问题。邓叔群不愿意去台湾,也不去美国,而欣然接受邀请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这样做,既有现实因素,又有思想基础。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6分)自主尝试解题指导首先要把握全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然后根
43、据题干找到答题区间,筛选出关键信息。首先联系主要人物与他人的关系。这可以从文章的第五段进行筛选,可找出其“现实因素”。从“我绝不跟腐败的国民党去台湾”可以看出,他对国民党腐败统治的现实深感失望;从“他早年的学生沈其益受东北解放区领导委托,特地到上海动员他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欣然接受邀请”可以看出,东北解放区领导尊重人才的诚意使他深受感动。据此可以得出现实因素。再就是联系人物的成长经历并进而感悟人物的心路历程。本题可从文章第五段中的“别忘了自己是中国人,要为民族富强奋斗终生”和相关链接中外祖母对他的影响概括出思想基础。参考答案现实因素:国民党腐败统治的现实使他深感失望;东北解放区领导尊重人才的诚
44、意使他深受感动。思想基础:从小受外祖母影响,以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为榜样;不忘自己是中国人,愿为中华民族富强奋斗终生。解题方略分析概括传主作出贡献、成就的原因或者其个性品质形成的原因,需要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个方面入手作答:主观原因多从个人的成长环境、天赋、努力程度等角度考虑;客观原因多从社会时代特点和别人的帮助等角度考虑。具体思考时应注意“三联系”:1联系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了解这些重要事实可以使我们对人物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际的分析,以便更立体地了解人物。2联系人物的成长经历并进而感悟人物的心路历程深刻地认识人物的成长经历并感悟其心路历程,注重分析人物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事业和爱情等诸多因素对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3联系主要人物与他人的关系主要人物的人际交往是影响他、也是组成他人生经历的重要方面,通过主要人物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其个性品质及成因,是阅读答题的一条通道。“传主类题目”专项强化练(时间:40分钟满分:31分)题组一对点练(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6分)顽童的成长1939年,费因曼进入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深造。麻省理工是一所完全美国化的学校,学生不修边幅,自由散漫,但却充满了灵气;而普林斯顿则具有深厚的英国传统,优雅而严谨。费因曼最不喜欢繁文缛节,不过,普林斯顿有些地方还是很合他的胃口。学校规定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