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赏析 答题指导与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3718191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赏析 答题指导与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赏析 答题指导与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赏析 答题指导与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赏析 答题指导与练习题汇编专题概述+方法指导+强化训练一、理解诗词意境意象的解题方法。1.掌握物象中心语的特殊含义。如刘禹锡乌衣巷诗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之句,其中“燕”作为动物意象,具有特定含义。只有掌握了其具体含义暗寓时事变迁、昔盛今衰、人事代谢,才能正确把握诗旨。2.揣摩物象修饰语的情感色彩。如李白送友人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句,其中“浮云”“落日”是理解诗歌主旨的重要意象,而一“浮”一“落”又是意象中浸染着强烈的情感倾向的关键修饰语,其彰显的情感意蕴与比兴意义不可忽略。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归纳意象情感 / 思想例句及出处酒,饮酒多表达豪

2、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醉花阴李清照)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行路难李白)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范仲淹)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浣溪沙晏殊)羌笛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之涣)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范仲淹)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柳,折柳“柳”与“留”谐音,因此“柳”带

3、有伤离别的意味。而“折柳”就有相留之意。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月(残月、明月、新月、玉盘)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张继)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李白)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无题李商隐)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短歌行曹操)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4、(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王维)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渔家傲范仲淹)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望江南温庭筠) 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李白)风、霜、烟多传达哀怨、惆怅、凄苦、苍凉等情思。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崔颢)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雁门太守行李贺)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武陵春李清照)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落花(落红、残红

5、)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武陵春李清照)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龚自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晏殊)松坚贞高洁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赠从弟刘桢)梅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陆游)菊坚贞高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陶渊明)萍多传达惆怅和哀愁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文天祥)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李煜)草木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6、(春望杜甫)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短歌行曹操)杜鹃(子规)凄凉哀伤的象征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二、分析诗词内容的解题方法。1.根据注释骚情诗意障碍,意译诗词。2.根据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诗词的主旨。3.反复品读关键诗(词)句,理解诗词的主旨。4.根据意象分析作者的情感。5.分析句子的作用,要准确、全面。三、把握情感的解题方法。1.从作者、作品的相关背景资料入手,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2.从作者风格(豪放、婉约等)和语言特征(简约、含蓄等)入手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3.从关键词(如主旨句、哲理句、情感句)入手,分析概括并解答。4.从修辞

7、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入手,品味语言,想象意境。5.从诗词的具体内容入手,把握各类(如送别、咏物、爱国等)诗词的思想感情。6.对于主观性试题的解答,要注意文字表述应简洁明了,切中要点。四、赏析句子的解题方法。名句赏析题主要从关键词语、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蕴含哲理等角度进行分析。1.抓关键词语进行赏析。主要从动词、形容词、色彩词、特殊词(叠词、拟声词)入手,品味赏析。2.抓写作手法进行赏析。可以从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表现手法等方面来赏析。3.抓思想感情进行赏析。抓住诗句中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或表明的观点来赏析。4.抓蕴含的哲理进行赏析。赏析诗句,还可以从诗句中所蕴含的哲理的角度入手。答题步骤为:首

8、先品读诗句,抓住赏析点;其次分析其作用,概括内容;最后体会作者的情感。五、分析语言风格的解题方法。1.根据作者一贯的风格来判断,还要注意不同时期同一作者的作品风格可能有所不同。2.根据诗词中的内容、情感来判断,这是判断语言风格的主要依据。3.分析语言风格,必须理解一些术语,如“清新”、“绚丽”、“明快”、“含蓄”、“简洁”等。还要熟记各种风格的特征,这样才能够辨析各种风格。如陶渊明的平淡、李商隐的绚丽、白居易的明快、杜牧绝句的含蓄、贾岛的简洁等。六、赏析表达技巧的解题方法。强化训练表达手法是诗人用来抒发感情的方法。表现手法分为抒情手法、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三大类。我们应该明确一些常用的表现手法,

9、如“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比兴、象征、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等。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借代、双关、夸张、比拟、对偶、反复、互文、反问、设问、通感等。答题时,首先要准确地指出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具体阐释,最后回答此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唐宋诗醇评

10、价本诗“真写得难字意出。”请结合划线诗句,简要阐述作者是如何表现“难”的。2.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的“会”字。1.【答案】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正面写“行路难”。【解析】本题考查诗句赏析。“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能任用,被“赐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这正像是遇到了冰塞黄河、雪拥太行。据此解析回答即可。2.【答案】示例:“会”字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

11、追求。【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炼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意思是: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南朝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诗句运用了比喻和典故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坚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现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会”字,表现了诗人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仍相信他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显示了他的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南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12、。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从修辞角度赏析“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2.词的下阕颂扬孙仲谋的目的是什么?请简要解析。1.【答案】这句诗采用比喻地修辞手法,把千古兴亡多少事比作滚滚地长江流水,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衰变化无常的无限感慨。【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词句。“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的意思是:千百年的盛衰兴亡,不知经历了多少变幻?说不清呀。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从修辞的角度看,运用了比喻和设问的修辞手法,把历史朝代的变迁比作不息的江水,既引发读者的注

13、意和思考,又生动形象的写出词人对古往今来历史兴衰变化的思考和感慨。2.【答案】词的下阕赞扬孙仲谋的目的是:(1)反衬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庸碌无能,以及对南宋统治者的批判和愤慨。(2)希望有像孙仲谋一样的皇帝来领导抗金斗争,收复失地,统一全国。(3)抒发了诗人慕古伤今、忧国惆怅之情。(答出两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词主旨。词人把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颂扬,其所以如此用笔,实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这种用心,更于篇末见意。 作者在这里极力赞颂孙权的年少有为,突出他的盖世武功,其原因是孙权“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极似,作者这样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

14、敌,其实是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鞭挞。辛弃疾借用此典,意在说明只有像曹操、刘备那样的英雄,才能与孙权一决高低。其实,暗示了只有孙权才是天下第一英雄。词人赞赏孙权,就是要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感叹如今南宋当下没有像孙权这样的人来扭转乾坤。抒发了作者怀古伤今,忧国忧民的惆怅之情。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1.简要说说“八十始得归”中“始”字的妙处。2.“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

15、,井上生旅葵”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1.【答案】“始”字,一方面写出主人公在外征战之久;另一方面准确、精到地传达出主人公几十年来昼夜思家,愁肠几断,盼归不得,如今年朽力衰方得回归家园的亦悲亦喜的复杂心情。【解析】本题考查炼字的能力。要首先理解词语的本意,然后结合语境体会其特殊效果。“始”是“才”的意思,看似平常的虚词,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则耐人寻味,颇见功力。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才回家,出于战事,一去就是数十年。八十“始”归,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巧妙地传达出主人公多年来思念家乡,盼望与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另外,“始”字写出了兵役的繁重,揭示了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16、2.【答案】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进出出,野鸡在屋梁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井台上长着野生的葵菜。描绘了一幅老兵回家看到人去屋空、人亡园荒的凄凉画面。【解析】本题考查描绘画面的能力。要抓住主要的意象理解整句诗的意思,然后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即可,点明是“的画面”。此句借助“兔”“雉”“旅谷”“旅葵”等意象,写出诗人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进出,野鸡在屋梁上飞来飞去的景象。例如:诗句描绘了一幅老兵回家看到人去屋空、人亡园荒的凄凉画面。野兔从狗洞里来来回回进出,野鸡在屋梁上飞来飞去,野生的谷子布满庭院,野生的葵菜长满井台,这荒凉之景怎不令人心生悲痛?四、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山

17、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这首诗选自_朝著名山水诗人_的王右丞集笺注。2.诗题中“山居”“秋暝”分别是什么意思?3.找出诗歌前四句中的意象,并指出这些意象集中表现了“山居”环境怎样的特点。4.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正常语序是什么?用几句话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展示的画面描绘出来。这两句诗主要写人们的活动,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把地点、时间、季节、环境全点出来了。B.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静一动,一光一声,先视觉,后听觉

18、,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C.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作者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进一步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D.全诗格调清新,富于生活气息,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1.【答案】唐 王维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山居秋暝选自王右丞集,为王维所作,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2.【答案】“山居”,山中的居所;“秋暝”,秋天的傍晚。【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标题理解。“山居秋暝”题目的含义是王维居住在终南山时描写

19、的一个秋天的黄昏的景色。“山居”的意思是在山中居住,“秋暝”的意思是秋天天色将晚。3.【答案】意象:明月、松树、山石、流水。表现了“山居”环境幽静的特点。【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意象解析。诗歌前四句中,首联叙事,交代时间、地点、季节、气候,“空山”两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整体描画出秋雨初晴时山村中的清新景象;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通过对明月、松树、山石、流水的描写,表现出自然景色的清幽静谧。4.【答案】正常语序: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竹林里传来一阵阵欢歌笑语,那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衣归来了;荷叶纷纷向两旁摆动,那是打渔人收起渔网,划着船穿过荷塘顺流而归了。表达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

20、活的向往。【解析】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正常语序: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颈联中诗人先写“竹喧”再写“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写到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和谐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希望过闲适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黑暗官场的厌恶。5.【

2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山居秋暝表达的是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没有体现其“爱国”情怀。故选D。五、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以下各题。咸阳城东楼(唐)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注)诗人写这首诗时,唐王朝已经国势倾颓,危机四伏。1.该诗中的“_”一句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2.请描绘出颔联表现的画面。3.简要说说诗人“愁”的原因。1.【答案】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解析】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二句,从空

22、间领域描绘写晚眺之所见,这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现“山雨欲来风满楼”常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紧张气氛,这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2.【答案】乌云开始从皤溪上起来,太阳从西城外的慈福寺阁后沉落下去。周围的群山,雨意越来越浓,大雨即将到来,城楼上,已是满楼的狂风。【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画面描绘。描绘诗歌展示的画面时,首先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在翻译句子的基础上,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述。“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意思是:溪云突起红日落在寺阁之外,山雨未到狂风已吹满咸阳楼。据此描绘即可。示例:那一轮平西的红日,已然渐薄溪山,也不知过了多久,忽见一片云生,暮色顿至,不一会

23、儿,已经隐隐挨近西边的寺阁了;云生日落,片刻之间,“天地异色”,那境界已然变了,谁知紧接着一阵凉风吹来城上,顿时吹得那城楼越发空空落落,萧然凛然。诗人凭着“生活经验”,知道这风是雨的先导,风已飒然,雨势迫在眉睫了。3.【答案】官宦在外,思念家乡;国势动荡,危机四伏;江山依旧,世事沧桑。【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根据“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解析,诗人一登上咸阳高高的城楼,向南望去,远处烟笼蒹葭,雾罩杨柳,很像长江中的汀洲。诗人游宦长安,远离家乡,一旦登临,思乡之情涌上心头。根据“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解析,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写出唐王朝已经国势倾颓,危机四伏。根

24、据“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解析,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译文】登上高楼万里乡愁油然而生,眼中水草杨柳就像江南汀洲。溪云突起红日落在寺阁之外,山雨未到狂风已吹满咸阳楼。黄昏杂草丛生的园中鸟照飞,深秋枯叶满枝的树上蝉啾啾。来往的过客不要问从前的事,只有渭水一如既往地向东流。六、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以下各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唐)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1.对这首诗的解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诗人站得高

25、,望得远,这一“尽”、一“迥”、一“开”,渺远辽阔的景色尽收眼底。B.醉后凉风四起,衣袖翩翩飘舞,仪表何等潇洒自如,情调何等舒展流畅,态度又何其超脱豁达,豪情逸志,溢于言表。收笔写得气韵生动,蕴藏着浓厚的生活情趣。因凉风扫兴,舞袖败兴而回的理解显然是一种误读。C.颈联想象神奇,诗人恍惚看见仙人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的情景。诗人分明也有些醉意了。D.整首诗运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的手法,没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不露斧凿痕迹,自然浑成,巧夺天工。2.诗中“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人们普遍认为“雁引愁心去

26、”要比“雁别秋江去”更好。请你将改动前后的两句诗加以比较,说说前者好在哪里。1.【答案】C【解析】C.“诗人恍惚看见仙人在云间连榻”错误,诗人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置身仙境,这是诗人的想象,以衬托楼之高。故选C。2.【答案】“雁引愁心去”中“引”有带走的意思,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用拟人化手法写雁儿懂得人情。与下句“山衔好月来”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情趣盎然。“雁别秋江去”只是写雁儿离别秋江飞去,缺乏感情色彩。【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语言。要结合全诗的内容,联系诗人表达的思想情感及运用的手法,体会语言的妙处。本诗写于诗人流放途中遇赦,心情非常轻快,眼前景物也显得有了

27、欢快之情。前者“雁引愁心去”恰恰能表达诗人当时的喜悦之情,忧愁被大雁带走了,山又送来了好月,巧妙运用拟人手法,突出情感,富有情趣。如果改为“雁别秋江去”只是客观描写景物,缺乏感情色彩,不符合诗意。七、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题。江边吟李中风暖汀洲吟兴生,远山如画雨新晴。残阳影里水东注,芳草烟中人独行。闪闪酒帘招醉客,深深绿树隐啼莺。盘桓渔舍忘归去,云静高空月又明。(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注释)李中:五代南唐诗人。五代时战乱频繁,人们崇尚佛道,李中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三十年后诗人赴淦阳任县令,经过九江。1.朗读颔联,你将用怎样语气语调?请结合诗歌内容阐述理由。2.请从修辞角度品析颈联的表达效果

28、。3.简析诗人“盘桓渔舍忘归去”的原因。1.【答案】用低缓而忧伤的语气语调;从“残阳影”“水东注”“芳草烟”“人独行”等内容可见。2.【答案】示例1:运用对偶,对仗工整;写出环境的清幽,安闲之情。示例2:运用拟人,把“酒帘“绿树”拟人化,表达出诗人沉醉于山水之美的恬淡。3.【答案】从“风暖汀洲”“远山如画雨新晴”可见,诗人因沉醉于迷人的山水美景而“忘归去”,诗人沉迷于此处恬淡,远离纷乱尘世的生活环境而“忘归去”。【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朗读语调的解析。颔联的意思是:一道残阳的影子随着江水向东流去,芳草丛中,只有一个人孤独前行。结合“残阳影”“水东注”“芳草烟”“人独行”等内容可知,颔联表达出诗人故

29、地重游时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所以用低缓而忧伤的语气语调去读。【解析】本题考查从修辞角度赏析诗句。“风吹动下的酒帘似乎在热情的招呼着诗人,幽深而郁郁葱葱的树林把啼莺隐藏起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酒帘“绿树”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环境的清幽,表达出诗人沉醉于山水之美的恬淡。此句中“闪闪酒帘”对“深深绿树”,“招醉客”对“隐啼莺”,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写出环境的清幽雅致,表达出诗人沉醉于山水之美的恬淡。【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盘桓渔舍忘归去”,从首联意思:暖风吹在水中小岛上,不仅让人诗兴大发,雨过天晴后,远处的山像画一样清新。可知诗人诗因沉醉于迷人的山水美景,故

30、忘记了离开;从颈联描写环境的清幽雅致,可知诗人沉迷于此处恬淡,远离纷乱尘世的生活环境而忘记了离开。【参考译文】暖风吹在水中小岛上,不仅让人诗兴大发,远处的山像画一样清新。一道残阳的影子随着江水向东流去,芳草丛中,只有一个人孤独前行。风吹动下的酒帘似乎在热情的招呼着诗人,幽深而郁郁葱葱的树林把啼莺隐藏起来。徘徊在鱼舍前忘记了离开,此时的高高的天空中,月又明。八、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回答问题。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满江红秋

31、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1.阅读行路难,请对划线句子做简要赏析。2.阅读满江红,展开想象,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展现的画面。1.【答案】运用姜太公“垂钓碧溪”、伊尹“梦舟日边”,表达诗人渴望被君主重用、建功立业的愿望。【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的能力。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姜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

32、位是伊尹,在受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添了信心,表明理想仍在。所以,诗句运用姜太公“垂钓碧溪”、伊尹“梦舟日边”的典故,表明诗人还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大的功业。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够得到明主赏识,施展才能抱负的强烈愿望。2.【答案】秋天天空明净,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十分迷人。【解析】本题考查描学生绘诗歌画面的能力。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这

33、句话的意思是: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描绘了篱笆之下的菊花全部争相盛开,秋天的景色十分明净、清爽的美丽景象。九、古诗词赏析,回答下列问题。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 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1.这首词以“_”为线索,运用了_和_的手法。写出了少年与成年两种人生感受,在反复品味与自嘲自讽之中,写尽了人生的无奈。2.这首词以“却道天凉好个秋”作结,有何用意?1.【答案】愁 对比 反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表现手法的解析。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时所作的一首词,渲染了一个

34、“愁”字,从“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可见,“愁”贯串全篇的线索。这首词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少年”和“而今”的对比,“不识愁滋味”和“识尽愁滋味”的对比。另外,这首词连用两个“爱上层楼”,两个“欲说还休”,这是反复的手法。2.【答案】表现了词人遍尝辛酸之后无可言说的复杂况味。【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把握。“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写少年时代,苏轼不谙世事,喜欢登高,为写“新词”,没有愁苦,勉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写成年之后,历尽世事艰难,满腔愁苦,却无从诉说。“却道天凉好个秋”,意思是“却说好一

35、个凉爽的秋天啊”,这句结尾十分含蓄,生动地表现了词人遍尝辛酸之后无可言说的复杂况味,写尽了人生的无奈。十、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陆浑山庄(唐)宋之问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去去独吾乐,无然愧此生。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题旨,同时为全诗定下了轻快的感情基调。B.颔联中把“源水”“幽林”提到句首,突出了到达水的源头和密林深处的艰辛。C.颈联将鸟自呼名与野人的殷勤相问对举,使山野平添一重人情之美,与刚摆脱的流贬境遇形成鲜明对照。D.“山鸟自呼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风趣。2.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1.

36、【答案】B【解析】B.“突出了到达水的源头和密林深处的艰辛”表述不正确。“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是说顺着溪流欣赏山花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源头;采摘药草寻寻觅觅竟走进了云林深处。这两句诗既写出了烂漫山花、苍翠林色的诱人,也表现了人物悠闲的心情。故选B。2.【答案】热爱自然,希望能退隐躬耕山林的情感。【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解析能力。可结合诗中内容,探讨作者的情感。“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是说一回到陆浑山就仿佛到了世外桃源,陆浑山的清幽超尘,是隐逸的好去处,因此诱发了退隐躬耕山林的念头;“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两联,用“深深山泉,幽幽山林,烂漫山花,奇草珍药,友好的农人,好客的山鸟,清幽美好的山景”,既写出了烂漫山花、苍翠林色的诱人,也表现了人物悠闲的心情。这些不是宦海中所能寻觅得到的景色,表现出作者对隐居山林的渴望。“去去独吾乐,无然愧此生”联,“去去”叠用,表现出急迫的情绪,去求寻独善吾身的快乐。此句没有正面写宦海风波之苦,而只是说自己无才德,愧对明时。实际上是以古之君子自居,委婉地透露出隐退山林之意。综合可知,作者在诗中流露的是对自然的热爱和渴望退隐山林、回归自然的感情。第 15 页 共 1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赏析 答题指导与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