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 答题指导与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3718252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8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 答题指导与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 答题指导与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 答题指导与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 答题指导与练习题汇编专题概述+方法指导+强化训练一、散文的概念。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二、散文的线索及找线索的方法。散文构思的线索,般常见的有: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为线索;以行为为线索;以文眼为线索。有的文章不但有明线,还有暗线,线索的特征有在结构上贯穿全文,时隐时现,有明显的标志(或是标题本身,或在文中反复出现)。找散文的线索时,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2、;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三、散文的主题。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概括主题的方法:1.解读题目法。很多题目直接点明了主题,是文章中心思想最精练的概括。即使有的题目没有点明主题,也往往与中心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最佳的思考切入点。 2.分析首尾法。首尾往往提示或暗含中心思想,所以一定要对首尾的语句进行重点品悟。 3.分析议论抒情句法。这些句子往往直接反映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抓住了这些语句,就抓住了作品的主题。 4.联系背景法。有的文章,只有了解它的背

3、景,才能深切地理解内容的由来和作者的意图,准确地概括出它的主题。要特别注意文后的注释说明的文字。 5.因文而异法。写人叙事类散文主要对人物作出评价和赞美,或揭示评价事件的意义,或从人物事件中发出对人生等问题的感悟和认识;写景状物类散文则是借景、物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某种感悟,思想认识程度也深广,富于理趣;哲理性散文的主题,往往是作者对人生或生活尖锐地揭示或评价。四、散文的语言。1.质朴、自然、平实。2.生动、形象、明快。 3.深刻、隽永、含蓄。4.华丽、优美、典雅。5.幽默、诙谐、辛辣。五、句子所处位置及其结构上的作用。 1.在文首段:开篇点题,开门见山;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提挈全篇,提纲挈领;

4、渲染气氛;埋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设置悬念,制造波澜。首段是环境描写,有渲染气氛、烘托心情、交代背景、铺垫后文等作用。 2.在文中段:承上启下(过渡);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在文末段:画龙点睛,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首尾呼应,结构严谨;言有尽而意无穷。六、语言赏析。1.语句的含义和作用:即语句表达了什么意义,有何表达效果,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开头:(形象地)表现(强调、展现)了领起(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衬托(反衬)了。 中间: (形象地)表现(强调、展现)了与上文(下文)照应,与形成对比,衬托(反衬)了,为展现主旨作铺垫。 结尾:总结了上文,与上文相照应,点明

5、了中心,引发思考等。2.语言的特点:一般从准确简洁、清晰明快、生动形象、浅显质朴等入手。3.语言的风格:有幽默、辛辣、生动、华丽、朴实、明快、含蓄、深刻、自然和谐等。4.语言的技巧:多懂修辞角度考虑,有比喻、拟人、通感、叠词、动词、形容词等。 七、叙述人称。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3.第三人称: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八、叙述方式。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

6、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九、描写手法。1.景物描写:再现自然风光,营造某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2.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有时在结构上引起下文、推动情节发展。3.正面描写:A.渲染采用浓墨重彩的笔法描绘事物、感染读者。B.白描:运用简笔勾勒事物的轮廓的描写手法。侧面描写(烘托、烘云托月):正衬、反衬。4.点面结合:描写事件全过程是面,抓写某一特殊情节或细节是点,点面结合才能反映出事物的全貌,突出重点,表达事件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细节描写增加文章情趣和可读性。十、修辞手法。1.借

7、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2.对偶: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3.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5.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十一、表现手法。1.抑扬:先抑后

8、扬,欲扬先抑。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3.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4.托物言志,在事物中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含蓄、富有哲理,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5.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6.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7.联想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

9、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十二、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主要有以下几种:1.借景抒情:借助对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主观感情。2.触景生情:作者因情而萌生构思,然后借助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3.托物言志:即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者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感情等的一种表现手法。4.借事抒情:也叫“融情于事”,即通过记述事件来抒发感情。十三、形象赏析。形象,通常指文学作品中任务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包括散文中的物象和诗歌中的意象。1.形象的特点:文章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有何个性特点和典型

10、性。 2.形象的塑造:即作品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来塑造形象的。3.形象的地位和意义:即形象具有什么样的表达功效、典型意义或者社会意义。如朱自清的形象是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映射。阅读散文的方法:一、找“要素”。阅读叙事性散文,必须掌握记叙的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事件的演变性质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可以说,对人物、事件理解得越深,对文章中心思想就挖掘得越透,概括得越准。二、理顺序。叙事散文以叙述和描写为基本表达方式,阅读时,应注意研究记叙的顺序(顺叙、插叙、倒叙),研究文章怎样过渡和照应,如何开头和结尾,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三、抓线索。线索是情节发展

11、的脉络,线索的作用在于联系事件和场面,贯串情节。一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是由文章的中心决定的。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总之,凡能贯串繁多材料,体现材料间内在联系,有利于中心、事件、活动的,都可以作为文章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线索,有利于把握文章的内容、结构以及所表现的中心思想,读起来整体感更强。四、品情感。抒情散文着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都包含在字里行间。抒情散文常常抒写作者的感情历程,表达心灵之声,因此,阅读时,首先要把握住作者的感情脉搏。即使是叙事散文,由于文中所写的人物大多是作者所接触的,有交往的,有的甚至是

12、休戚相关、患难与共的莫逆之交,因而也常常在人物的描写、事件的记叙中融注作者深切而独特的情感。五、析哲理。就是挖掘作品中所蕴含的哲理。散文的抒情,总是在叙事、咏物的基础上进行,常说的见物思情就是这个道理。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情感,往往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认识,即思想的升华。它传达着作者的心声,给人以启迪,仔细品味,都富有一定的生活哲理,尤其是借物抒情之作,在阅读时,一定要把握作品的立意,透过关键词句(段)去体味作专题知识提升训练者所寄寓的道理。强化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春茶是一种情结四月,又到春茶飘香时。自古以来,茶都被誉为圣洁高雅之物。所谓春茶,即越冬后茶树第一次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

13、的茶叶。经过一整个寒冬的营养积累,春茶不仅色泽翠绿,叶质柔软鲜嫩,而且营养丰富,沏出来的茶水格外清香爽口。喝春茶的习俗在中国由来已久,历代文人墨客们都吟诵不绝。唐朝诗人刘叉在冰柱一诗中就有云:“不为双井水,满瓯泛泛烹春茶。”宋代著名词人曾巩在趵突泉一诗中也写道:“_,_。”可见,喝春茶真是一种任何时候都不过时的至高享受。小时候,生活在南方的农村,那里气候温和,生态环境优越,土壤有机质丰富,是茶树生长的理想场所,庄园里每家每户都种有茶树,人人皆爱喝春茶。屋前便有几亩茶园,父亲视之为至宝,像疼爱子女一般悉心照料,呵护有加。俗话说:“雨前雨后采茶忙,嫩绿新抽一寸香”,意为清明节后谷雨前是采摘春茶的最

14、佳时机。因此每到清明节前后,母亲就兴奋地进园采摘春茶。金黄色的阳光下,山野的清晨格外曼妙多姿,五彩斑斓的花儿星星点点装饰着整座山,除了高处是苍翠的树木,山腰全是一茬茬儿的茶树,远远望去,就像一条条碧绿的腰带。春茶,经过春雨的滋润后,愈加的萌发、吐绿,鲜嫩滴翠的色泽在老叶的村托下,尽显青春活力。母亲头戴斗笠,背着茶篓,灵巧的双手在茶树顶端轻盈地上下飞舞,就似一幅清新丽的图画。不一会儿,竹篓里就盛满了嫩绿匀称的新芽。晚上,父亲端坐在灶膛烧火,母亲则站在灶台前炒茶。炒茶时,火候十分重要,要控制适当,如果过高,茶叶会出现焦边,产生焦味儿,有损品质;火力过低,茶叶容易出现红梗,也会影响品质。母亲不停地翻

15、动着茶叶,只听见锅里噼里啪啦作响,浓浓的茶香瞬间便弥漫了整个院子,将乡村的春夜浸染得浓郁而又令人沉醉。通过采芽、杀青、揉捻、烘干等一系列的制作环节后,母亲炒出来的春茶又香又嫩,而且保持了原汁原味,是现代器械所无法比拟的。忙完后,用沸腾的山泉水冲泡那一芽芽新绿,看着一芽芽新绿在水中上下翻动,轻柔地舒展,缓缓地落入杯底,泉水由无色渐渐变成了淡淡的绿色,茶香袅袅从杯中散发出来,慢慢从雾气中向外漫溢,逐渐氤氲出清香的味道。那一刻,闻到的不仅是茶香,而是整个春天的气息。茶好了,轻轻抿一口,清香宜人,沁人心脾,仿佛整个春天都进入了身体,让浮躁的心变得和春天一样透初、清明。人常说,要讲茶道。品茶如同品味人生

16、,茶是汲取天地精华而孕育的灵物,小小的叶片在经过了风吹雨打、霜寒雪冻后,方能孕育出奇特的芳香。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没有谁是一帆风顺的,但只要我们怀着一颗对生命和大自然的感恩之心,不去刻意计较生活中的得失,活得真实、活得淳朴、活得坦然,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和洒脱呢!冬去春来,茶又飘香,真想亲手采摘一些新鲜的春茶,馈赠远方的亲朋挚友。唐时元稹在送别好友白居易时,以“_,_。_,_”拂去朋友心中的不快和阴霾。友情就似这茶叶一样,清香扑鼻,愈久弥香。与其说人们如此深切地迷恋春茶,是因为春茶是历经了一个冬天的酷寒所迸发的美味,我更愿意相信,春茶是一种情结,一种乡愁,一种人们对春天、对人生、对亲朋好友的美好

17、祝愿,是健康、平淡、优雅的生命旅程。(选自天津日报2020.4.9 有删改)1.依据文章第段的内容,概括作者笔下春茶的特点。2.文中横线空缺处原本引用了古人诗词,应该是下面备选中的( )两项。A.新寒中酒敲窗雨,残香细袅秋情绪。B.滋荣冬茹湿常早,润泽春茶味更真。C.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净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D.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解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第段“四月,又到春茶飘香时”一句言简意赅、引人遐思且意味深长,自然地引出下文。B.第段中,作者引用刘叉和曾巩的诗句,意在体现历代文人墨客们都对春茶吟诵不

18、绝,更好地突出了文章主题。C.第段中,作者从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角度描绘了父母炒制春茶的情景,极富表现力。D.这篇文章以春茶是一种情结为线索,采用分总的结构,表达了对春茶的喜爱和无限着恋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等情感。E.作者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细腻真切地向读者展示了自己对春茶的情感世界。4.简要解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1.【答案】色泽翠绿叶质柔软鲜嫩营养丰富沏出的茶水格外清香爽口喝春茶是不过时的至高享受。【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从第段

19、“经过一整个寒冬的营养积累,春茶不仅色泽翠绿,叶质柔软鲜嫩,而且营养丰富,沏出来的茶水格外清香爽口”“喝春茶真是一种任何时候都不过时的至高享受”可以提炼出问题的答案,注意分条进行概括。2.【答案】B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诗句的积累。A.出自纳兰性德的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意思是:乍暖还寒的天气下着小雨,酒醉后残存的余香似乎也在模仿着秋天的伤感情绪;此诗句描述的是喝酒; B.出自曾巩的趵突泉,意思是:冬天用它来浇菜,可以早收获,春天用它来泡茶,更能泡出茶水的味道;此诗句描述的是喝茶;C.出自元稹的一字至七字诗 茶,意思是:饮茶,不但夜晚要喝,而且早上也要饮。不论古人或者今人,饮

20、茶都会谈到精神饱满,特别是酒后饮茶有助醒酒;此诗句描述的是喝茶;D.出自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意思是:我们两人在盛开的山花丛中对饮,一杯又一杯,真是乐开怀。我喝醉想要睡觉您可自行离开,如果余兴未尽,明天早晨抱着琴再来;此诗句描述的是喝酒;故选BC。3.【答案】C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解析能力,需要在了解写作背景,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作答。C项有误,第段并没有从触觉的角度描绘父母炒制春茶的情景;D项有误,这篇文章并没有采用分总的结构;故选CD。4.【答案】结构上照应题目,照应开头,总结全文。内容上升华情感,点出春茶是一种情结的内涵,表达了作者对春茶的喜爱,无限眷恋和对家乡、亲人

21、朋友的思念,以及对春天对人生对亲朋好友的美好祝愿。【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结尾段的作用,应该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解析。从结构上来看,“我更愿意相信,春茶是一种情结”与文章题目相照应,使得结构更加严谨,同时作为末段,是对全文的总结;从内容上来看,“一种乡愁,一种人们对春天、对人生、对亲朋好友的美好祝愿”点明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作者对春茶,对家乡,对亲人朋友的情感,使读者印象深刻。二、阅读第十一筐青菜,完成下面小题。第十一筐青菜吴昌勇这是陕西旬阳县吕河镇的险滩村。立春节气已过,春天午后的太阳暖暖的,村里平展展的土地上,一大片一大片时令蔬菜在阳光下泛着油绿的光。街道两旁的商铺大门紧闭,负责疫情防控的镇

22、村干部,手持话筒沿街走过,他们嗓音有些沙哑。兴许是听见熟悉的声音,有住户推开窗子和他们招一招手。这就算是新年的问候吧,彼此用眼神道一声保重。一天进村好几趟呢!望着各家各户的门牌,村干部说,生活还得继续,日子总会回归平静,对不?在临近村道的一块菜地里,半蹲着一位老农。黄色的胶布鞋,裤管沾着泥土,黑色的棉衣拉链敞开,抬起头的那一瞬间,额头淌下的汗水已经浸湿了贴合在鼻梁上的蓝色口罩。他直起身子,握着满把青菜的双手在空中对碰了几下,新鲜的泥土从菜根处抖落。摘菜哩?村干部远远打招呼。他点点头,没吱声,继续忙活。随行的干部提醒了一句,注意防护啊。老人又点了点头,依旧没吱声,回头友善地望着我们。这几天还能上

23、街卖菜?我问。不卖!不卖!这菜不卖!他一口气重复了三遍,很着急的样子,生怕造成误会。这青菜,我送人呢!他补了一句。见我没做声,他索性从园子里走出来,站在离我不远处的田坎上,掰着指头数了数:整整第十天了!这菜到底送到哪儿?安全吗?接触了哪些人?一长串的问号在我脑子里打旋儿。村干部隔着口罩喊话,说说嘛,没事,你说说嘛。原来,他的女儿是一名护士,就在离家不远的吕河中心卫生院上班,这些日子正在护理患者,已经十几天没有回家。尽管女儿闲下来的时候,总不忘向家里报一声平安,但是他和老伴依旧惦念。女儿反复叮嘱:待在家里别出门,照顾好自己顿了顿,他反问道,可哪有不惦记儿女的父母呢?老两口心里发慌,于是就想出这个

24、法子。每天从自家菜园摘一大筐青菜,推着小车送到女儿所在的医院门外想给医院尽点力,是真的;想女儿,也是真的。怕医院不要,担心这菜不卫生,他就在筐子里写了一个纸条,告诉医院,菜是自己种的,新鲜着呢。女儿知道吗,知道你每天送菜吗?我问。没说,怕她担心俺老两口,纸条落款我写着“老菜农”。头天送菜,我和老伴站在街边,看见保安从院子里走出来,看见筐子里的菜,又返回身,好像在打电话请示汇报。我担心他们不敢收,急忙穿过大街,给保安解释,我就是附近的老菜农,我报了自己的姓名和地址。他们怕冷落了我的一番好意,就收下了那筐青菜,还给我鞠了个躬!这点东西不值钱,是我和老伴的一点心意,只想让那些和我女儿一起忙碌的医生护

25、士们能吃到一口自家园子的青菜。老人诚恳地说。已经送出第十筐青菜了。加上今天的,就是第十一筐了。老人补充道。我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要不,我们搭把手,一起将今天的筐子装满吧!我提议。老人一边装菜,一边念叨,等疫情过去,我跟老伴要和女儿一起高高兴兴地吃一顿团圆饭。那个下午,在暖暖的春光里,第十一筐青菜就这样装满了。我们站在菜园边,一起目送着老人,看着他推着独轮车,载着满满一筐青菜,渐行渐远(人民日报2020年02月17日有改动)1.文章第一段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从全文看有何作用?2.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画线句。黄色的胶布鞋,裤管沾着泥土,黑色的棉衣拉链敞开,抬起头的那一瞬间,额头淌下的

26、汗水已经浸湿了贴合在鼻梁上的蓝色口罩。他直起身子,握着满把青菜的双手在空中对碰了几下,新鲜的泥土从菜根处抖落。3.下列对作品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招手”“眼神”成了新年的问候,侧面表现了乡村人与人之间渐渐冷漠的现状。B.文章中间插叙了一段对老人女儿的介绍,写出了送菜原因,使情节完整、清晰。C.“想给医院尽点力,是真的;想女儿,也是真的”,一句话写出了老人最朴素的家国情怀。D.送菜的老人是作品的主人公,他勤劳、朴实、细心,用自己的方式为抗击疫情做贡献。E.文章以省略号结尾,表明还有很多关于老人的故事,无法一一列举,留给读者去想象。4.最近在新闻中经常会听到“共克时艰”这个词语

27、,意思是共同克服时下的艰难。本文哪些情节或者细节体现了这个词语的内涵?请分条表述。1.【答案】描写了一幅春天午后充满生机的景象。作用:与下方街道大门紧闭的景象形成对比,写出疫情给大家生活带来的影响;为下文老人摘菜、送菜做铺垫。与文章结尾相呼应。【解析】本题第一问考查对重要语句的理解。“春天午后的太阳暖暖的,村里平展展的土地上,一大片一大片时令蔬菜在阳光下泛着油绿的光”是景物描写,描写了险滩村里的时令蔬菜沐浴在春天午后暖暖的太阳中的景象,勾勒出一幅宁静、祥和、生机勃勃的农村春景图。第二问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放在开头部分的作用大致有:总领全文;点题;奠定感情基调;制造悬念,引起阅读的兴趣。

28、这里总起全文,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和地点,在疫情影响之下,街道大门紧闭,自然景象与社会景象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写时令蔬菜的蓬勃生机为下文写老农送菜做铺垫,同时与结尾的“春光暖暖”形成呼应。2.【答案】运用了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通过对老人又脏又累的外貌的刻画和“直起”“握”“碰”等细致动作的刻画,表现了老人的勤劳和质朴(朴实)。【解析】人物描写及作用作答方法:学生了解常用的外貌肖像、动作行为等人物描写手段,明确每一种人物描写手段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学生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进行解析。“黄色的胶布鞋,裤管沾着泥土,黑色的棉衣”是外貌描写,描绘出一个泥土中干活的农民形象,朴素、勤劳。“直起身子

29、,握着满把青菜的双手在空中对碰了几下,新鲜的泥土从菜根处抖落”是动作描写,刻画出老农的熟练、勤劳能干,突出农民热情奉献的高尚品质。3.【答案】AE【解析】A.有误。“招手”“眼神”成了新年的问候,侧面表现了在严重的疫情下人与人之间的关心。E. 文章以省略号结尾,表明还有很多像老人一样,盼望着亲人平安归来团聚,表明我们有信心战胜疫情,也表达了作者对老人的敬佩之情。故选AE。4.【答案】示例:大家都门户紧闭,用招手和眼神来打招呼;镇村干部在乡间地头进行防疫工作; 老人用送菜的方式表示对防疫工作的支持; 老人的女儿十几天未回家,在医院照顾患者。【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如文中“街道两旁

30、的商铺大门紧闭,负责疫情防控的镇村干部,手持话筒沿街走过,他们嗓音有些沙哑。”“随行的干部提醒了一句,注意防护啊”“额头淌下的汗水已经浸湿了贴合在鼻梁上的蓝色口罩”“他的女儿是一名护士,就在离家不远的吕河中心卫生院上班,这些日子正在护理患者,已经十几天没有回家。”“天从自家菜园摘一大筐青菜,推着小车送到女儿所在的医院门外想给医院尽点力”“保安从院子里走出来,看见筐子里的菜,又返回身,好像在打电话请示汇报”写街道两旁的商铺关门,镇村干部们的嗓音沙哑,体现了全村人民减少外出,尽量减少感染几率,共同共同抗击疫情;老农给卫生院送时令蔬菜,老农的女儿在医院上班,已经十几天没回家,体现了人们将自身安危抛之

31、脑后,为抗疫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保安不随意接收蔬菜,体现了人们对疫情严格把控和重视;全国各行各业的人民都在为战胜疫情而努力,大家团结一致,共克时艰。三、文学作品阅读。老鼠应该有个好收成刘亮程(1)我用一个下午,观察老鼠洞穴。我坐在一蓬白草下面,离鼠洞约二十米远。这是老鼠允许我接近的最近距离。再逼近半步,老鼠便会仓皇逃进洞穴,让我什么都看不见。(2)老鼠洞筑在地头一个土包上,有七八个洞口。不知老鼠凭什么选择了这个较高的地势。也许是在洞穴被水淹了多少次后,知道了把洞筑在高处。但这个高它是怎样确定的?靠老鼠的寸光之目,是怎样对一片大地域的地势作高低判断的?(3)老鼠的这个洞的确筑在高处。以我的眼光,方

32、圆几十里内,这也是最好的地势。再大的水灾也不会威胁到它。(4)这个蜂窝状的鼠洞里住着大约上百只老鼠,每个洞口都有老鼠进进出出,有往外运麦壳和杂渣的,有往里搬麦穗和麦粒的。那繁忙的景象让人觉得它们才是真正的收获者。(5)有几次我扛着锨过去,忍不住想挖开老鼠的洞看看里面到底贮藏了多少麦子。但我还是没有下手。(6)老鼠洞分上中下三层,老鼠把麦穗从田野里运回来,先贮存在最上层的洞穴里。中层是加工作坊。老鼠把麦穗上的麦粒一粒粒剥下来,麦壳和渣质被运出洞外,干净饱满的麦粒从一个垂直洞口滚落到最下层的底仓里。(7)每一项工作都有严格的分工,不知这种分工和内部管理是怎样完成的。在一群匆忙的老鼠中,哪一个是它们

33、的王,我不认识。我观察了一下午,也没有发现一只背着手迈着方步闲转的官鼠。(8)我曾在麦地中看见一只当搬运工具的小老鼠,它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四肢紧抱着几只麦穗,另一只大老鼠用嘴咬住它的尾巴,当车一样拉着它走。我走近时,拉的那只扔下它跑了,这只不知道发生了啥事,抱着麦穗躺在地上发愣。我踢了它一脚,它才反应过来,一骨碌爬起来,扔下麦穗便跑。我看见它的脊背上磨得红稀稀的,没有了毛。跑起来一歪一斜,像是很疼的样子。(9)以前我在地头见过好几只脊背上没毛的死老鼠,我还以为是它们相互厮打致死的,现在明白了。(10)我终生都不会走进老鼠深深的洞穴,像个客人,打量它堆满底仓的干净麦粒。老鼠应该有这样的好收成。这

34、也是老鼠的土地。(11)我们未开垦时,这片长满矮蒿的荒地上到处是鼠洞,老鼠靠草籽儿和草杆为生,过着富足安逸的日子。我们烧掉蒿草和灌木,毁掉老鼠洞,把地翻一翻,种上麦子。我们以为老鼠全被埋进地里了。当我们来割麦子的时候,发现地头筑满了老鼠洞,它们已先我们开始了紧张忙碌的麦收。这些没草籽儿可食的老鼠,只有靠麦粒为生。被我们称为细粮的坚硬麦粒,不知合不合老鼠的味口,老鼠吃着它的胃舒不舒服。(12)这些匆忙的抢收者,让人感到丰收和喜悦不仅仅是人的,也是万物的。(13)我们喜庆的日子,如果一只老鼠在哭泣,一只鸟在伤心流泪,我们的欢乐将是多么孤独和尴尬。(14)在我们周围,另一种动物,也在为这片麦子的丰收

35、而欢庆,我们听不见它们的笑声,但能感觉到。(15)它们和村人一样期待了一个春天和一个漫长夏季。它们的期望没有落空。我们也没落空。它们用那只每次只能拿一只麦穗、捧两颗麦粒的小爪子,从我们的大丰收中拿走一点儿,就能过很好的日子。而我们,几乎每年都差那么一点儿,也能幸福美满地吃饱肚子。(选自一个人的村庄有删改)(注)刘亮程:作家,1962年出生于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著有风中的院门一个人的村庄,被誉为“乡村哲学家”。1.本文提及老鼠“才是真正的收获者”之前,开头第(1)(3)段文字重点写老鼠洞穴,这部分内容在文中的作用?2.下列句子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它仰面朝天躺在地上

36、,四肢紧抱着几只麦穗,另一只大老鼠用嘴咬住它的尾巴,当车一样拉着它走。我走近时,拉的那只扔下它跑了,这只不知道发生了啥事,抱着麦穗躺在地上发愣。我踢了它一脚,它才反应过来。3.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加点的词“它们”和“我们”分别指代什么?作者不断变换称呼,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刘亮程说:“我的生命肢解成这许许多多的动物,从每个动物身上我找到了一点自己。”刘亮程笔下的动物往往具有象征意味。你认为这篇文章里的“老鼠”可能象征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1.【答案】说明老鼠远比人类想象的要聪慧,人类的自大是可笑的,为后文写对老鼠生存状态的同情作铺垫。【解析】这是一篇赞颂老鼠的散文,全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

37、部分(-),写作者对鼠洞以及老鼠工作的观察;第二部分( -),抒写作者观察老鼠后的感受。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赏析。文章前三段写老鼠洞的特点:洞地势高,不怕水灾。突出了老鼠的智慧,为下文同情老鼠的状态作了铺垫。2.【答案】画线部分文字准确地运用“躺”、“抱”、“咬”、“爬”、“跑”等动词,饶有情趣地写出了老鼠搬运粮食及受到惊吓后的情景,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同时也增强了的文章的趣味性。【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语句的能力。划线句写老鼠拖麦穗的情景,运用细节描写,通过“躺”、“抱”、“咬”、“爬”、“跑”等动词,生动描绘了老鼠运粮和受惊吓后逃跑的情景,表现了老鼠的智慧。3.【答案】“它们”指代老鼠、鸟类等动

38、物,“我们”指代人类;表达了作者敬畏生命,希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思想感情。【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作者思想感情的概括。阅读文章可知,本文主要写老鼠、鸟等动物和人类,据此可判断,“它们”指代老鼠、鸟类等动物,“我们”指代人类。由“我们喜庆的日子,如果一只老鼠在哭泣,一只鸟在伤心流泪,我们的欢乐将是多么孤独和尴尬。”“它们的期望没有落空。我们也没落空”等语句可以感受到,作者在本文中是希望人类和动物能够和谐共处的。4.【答案】示例一:可能象征着中国乡村里最卑微、最淳朴、最直接与生活正面接触的农民。他们勤劳、善良,所求不多,在文明和权力体系下卑微而诚实地生活着。示例二:可能象征一切卑微而执着地生活

39、在大地上的人类,“活着”是最大的精神动力,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他们活着。示例三:可能象征乡村生存状态的刘亮程,“他”与被置入城市文明体系和权力体系中的刘亮程完全不同,这里迸发出的最原始的生命力教育了刘亮程,使“他”更懂得尊重生命。示例四:可能象征着“自然”,“自然”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有自己的逻辑,而人类经常干预自然的生存状态。【解析】本题考查象征义的理解多喝观点表达能力。阅读文章可知,作者笔下的老鼠渺小,卑微,但它们勤劳且富有智慧,据此,可理解老鼠应该象征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身份卑微,但勤劳能干、团结协作、具有奉献的精神的人。比如农民,拾荒者等。四、阅读秋山寻野一文,完成下面小题。秋

40、山寻野从维熙那年秋天,在京郊的山区闲居。看窗外天高云淡,绿叶开始变黄,便走出乡院,信步朝村外走去,秋山的苍绿和空中的鸟鸣,让人流连忘返。一位出租车司机看见我说:“您老是不是想看看周围的风景?不远处有黑龙潭、云雾山,还有”我说:“就这么办吧,哪儿景致最野,你就拉我到哪儿去。”车子大约开了一个时辰,在一个名叫“桃园仙谷”的地方停了下来。他告诉我说,进山后舍弃大路,走小路,保证会有发现。进山后,一开始我觉得有点受骗上当的感觉。尽管这儿已是大山之腹,但仍有不少游客,如过江之鲫。景区示意牌上写明,前面山腰有个大瀑布,游客们自然趋之若鹜。我则像一只离了群的孤雁,沿山间小路缓缓而行。毕竟期望寻找山间的野趣呀

41、!环山小路非常难走,既没有石阶铺路,也没有示意路标,这正是我要探秘的地方。走了一段崎岖山路之后,我发现,在路旁林木的枝条上,一缕白布条在秋风中飘摇。我猜测,这是进山人怕归来时迷路,而拴系下的路标。这个发现使我非常得意,原来,我并不是第一个来这里寻野趣的“情痴”,早已经有先于我者叩访此地了。果不其然,小心翼翼走了一段山路之后,首先发现了几束开在山坡上的野花。继而,又看到了万绿丛中的红艳,那是枫叶在深秋绽露出它的身姿。更令人心旷神怡的,我听到了潺潺流水之声。寻声而去,一条山泉形成的小溪,流淌在我的脚边。远眺近望,大山空无一人,只有这条轻声唱歌的小小溪流和散落在绿林中间的阳光与我相伴了。静坐溪水边,

42、想看看水中的鱼儿游弋之乐,可是“水至清则无鱼”。亮晶晶的清波中,却有五光十色的花斑石子,横七竖八地躺在小溪流中。我伸手捡出一块琥珀色的石子,对着太阳看了看,里边红色的纹络像是血丝。我爱不释手地看来看去,最后装进衣兜,留作进山寻野的纪念。然后,沿着溪边崎岖小路,继续向山的腹地进发。这时才发现,刚才有见的红色,不仅仅是枫叶之红,还有一片片的山楂树。早熟的红果己然坠落山坡,竟然没有人来采摘。一阵秋风刮过,有的树叶离开了母体,落到溪流之中,顺水漂泊而下。一叶知秋,这真是秋天山野物写生。静在久久的万籁无声之后,一阵悠长的声音来自天堂。抬头遥望,最初无所发现,但片刻之后,终于看见那是一队大雁匆匆南归。久违

43、了,天空的美神,在喧嚣的城市,无法找到你的身影,在这寂静无声的大山深处,你带给游人的是天籁声声。时光似乎倒流过去半个多世纪,情不自禁地记起了儿时,每逢雁鸣长空,我和小伙伴们仰望雁阵时,呼喊出的童真:南来的雁,北来的雁,在我篮里下窝蛋此刻,我虽然没了儿时的梦幻,但在大山深处看长空雁过,仍然激起自己对大自然的一往情深。目送着大雁们的身影,一直消失在长天之角,眼里只剩下天空扎眼的瓦蓝。闭上眼睛,并顺势靠在一块青石板上,从兜里掏出带来的小酒瓶,一口一口地倒进嘴里, 将其浓香的浆液咽下喉头。一口好酒让我爽透心扉。遥想当年的陶渊明,在桃花源的山中,常以巷巾也就是古人头上的帽翅,过滤其自酿的白酒,以求其纯。

44、时间跨越了一千多年,新时代的文人,虽然无法演绎陶翁的恬淡,只想摆脱开城市生活的喧嚣,在野山中享受一回独饮之乐,也算得上是难得的乐事了。出山时,秋阳高悬。司机问我:“您老玩得开心吗?”我立刻向他表示了谢意,这真是一次沁人心脾的逍遥游呢(节选自河北日报2021年5月17日,有改动)1.在进山寻野的过程中,“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_沁人心脾2.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闭上眼睛,并顺势靠在一块青石板上,从兜里掏出带来的小酒瓶,一口一口地倒进嘴里,将其浓香的浆液咽下喉头。3.联系全文,说说你对标题“秋山寻野”中“野”的理解。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解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5、 )。A.文章第段“窗外天高云淡,绿叶开始变黄”“秋山的苍绿和空中的鸟鸣”等语句,让我们感受到秋天的来临。B.文章第段运用对比的手法,将“我”与众游客形成对比,突出“我”与众不同的生活态度。C.文章第段中“我并不是第一个来这里寻野趣的情痴”一句,表现作者因早已经有先于我者叩访此地表现出内心的懊悔。D.文章第段中加点的叠词“久久”“匆匆”,描述生动、口语化,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喜悦。E.文中引用的童谣语言平实、俚俗,与陶渊明“巷巾滤酒”的文雅风格不协调,完全可以删去。1.【答案】受骗上当 非常得意 心旷神怡 一往情深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内容梳理和概括。阅读文本,理清故事情节,根据题目要求筛选相

46、关的词句概括作答。答题时要尽可能仿照题目中的示例形式作答。文章中叙写“进山后,一开始我觉得有点受骗上当的感觉”,这是作者刚一进山时的感受;接着,“我猜测,这是进山人怕归来时迷路,而拴系下的路标。这个发现使我非常得意”;接着“更令人心旷神怡的,我听到了潺潺流水之声”,可见我由得意后变得“心旷神怡”;然后是“此刻,我虽然没了儿时的梦幻,但在大山深处看长空雁过,仍然激起自己对大自然的一往情深”“一口好酒让我爽透心扉”,可用其中的“一往情深”或是“爽透心扉”作答;最后在文末交代“我立向他表示了谢意,这真是一次沁人心脾的道遥游呢”。据此理解可作答。2.【答案】本句是对作者的动作描写,以“闭”“靠”“掏”

47、“倒”“咽”等动词,表现作者身处山境的自由与惬意,表现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喜爱。【解析】本题考查对描写手法及其作用的解析。人物描写方法:肖像(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对话)、心理等。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又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等。作用: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是衬托、突出的特点。题干要求从描写方法的角度来解析,语句“闭上眼睛,并顺势靠在一块青石板上,从兜里掏出带来的小酒瓶,一口一口地倒进嘴 里,将其浓香的浆液咽下喉头”运用了“闭”“靠”“掏”“倒”“咽”等动词,运用的是动作描写,具体准确、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喝酒的惬意与快乐,以此来引出下文陶渊明的人生追求,表现了作者对这种惬意生活的推崇与热爱之情。3.【答案】标题中的“野”。既指像山坡上的野花、红艳的枫叶、潺潺的小溪.南归的大雁等非人工栽培或驯化的纯自然的景物,也指“我”在寂静无声的大山深处获得的脱离喧囂世俗的自由与快乐。【解析】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可以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 答题指导与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