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疗学闻诊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3720769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6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诊疗学闻诊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医诊疗学闻诊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中医诊疗学闻诊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中医诊疗学闻诊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中医诊疗学闻诊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医诊疗学闻诊中医诊疗学闻诊中医诊疗学闻诊2【概念】指听辨病人言语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变化以及咳嗽、呕吐、肠鸣等脏腑病理变化所发出的异常声响,以判断病变寒热虚实等性质的诊病方法。【声音产生的原理】气动则为声第一节 听声音中医诊疗学闻诊3【发声相关脏腑组织器官】肺主气司呼吸-动力肾-主纳气-气之根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脾-主运化-气血之源心-主神志-主宰语言喉为发声的主要器官会厌、舌、唇齿鼻起辅助作用中医诊疗学闻诊4五音、五声与五脏的对应关系:中医诊疗学闻诊5 【特点】发声自然,声调和谐,柔和圆润,语言流畅,应答自如,言与意符。是宗气充沛、气机调畅的表现。由于性别、年龄、禀赋等个体差异和情

2、志的变化而各有不同。正常声音中医诊疗学闻诊6病变声音声音语言呼吸咳嗽胃肠异常声音肺、呼吸道;心听诊音疾病反映于语言声音的变化中医诊疗学闻诊7声音判断正气的胜衰邪气的性质及病情的轻重发声音哑与失音鼻鼾呻吟惊呼喷嚏呵欠太息中医诊疗学闻诊81.发声高亢有力:阳证、热证、实证;低怯无力:阴证、寒证、虚证。声 重:沉闷重浊。见于外感风热,湿浊阻滞。中医诊疗学闻诊9新病卒起邪气壅遏,喉窍闭阻属实证(风寒、风热、痰湿阻肺)“金实不鸣”;久病渐至肺肾亏虚,喉关失养属虚证(阴虚火旺,肺肾精气内伤)“金破不鸣”。怒吼、妊娠也可见。2.2.音哑、失音音哑、失音中医诊疗学闻诊103.3.鼻鼾鼻鼾:“打呼噜”,多气道不

3、利、鼻病、睡 姿不 当、中风入脏、高热神昏。4.4.呻吟:呻吟:多疼痛或胀满。5.5.惊呼:惊呼:剧痛;惊恐;精神失常 小儿阵发惊呼受惊中医诊疗学闻诊116.6.喷嚏喷嚏:偶发为正常见于新病兼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外感风寒久病阳虚的病人突发喷嚏阳气回复,病情好转7.7.呵欠:呵欠:困倦而致为正常见于病者,呵欠频频而作体虚阴盛阳衰8.8.太息:太息:叹息不自觉发出太息声,太息后自觉宽舒者情志不遂,肝气郁结中医诊疗学闻诊12语言“言为言为心声心声”听语言听语言的异常的异常以以判断心神病变谵语郑声独语错语狂言言謇中医诊疗学闻诊131.1.谵语谵语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多属热扰心神之实证。(热入心

4、包;阳明腑实;痰热扰神)2.2.郑声:郑声:神识不清,语言重复,语声低 弱,时断时续。多属心气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见于疾病晚期、危重病)“郑声者,重语也”古人云:“实则谵语,虚则郑声”总的原则:总的原则:沉默寡言,语声低微多虚证、寒证;烦燥多言,语声高亢多实证、热证。中医诊疗学闻诊143.3.独语:独语:虚证心气不足;实证气郁痰结心窍。(见于郁证、癫证)4.4.错语:错语:虚心气不足(体虚脏衰);实痰湿瘀血气滞阻窍。5.5.狂言:狂言:痰火扰乱心神所致(阳证、实 证);狂病、蓄血。6.6.言謇:言謇:言词不顺利。中风或中风后遗 症。中医诊疗学闻诊15呼吸病人呼吸正常是形病气未病;呼吸异常是形

5、气俱病喘哮短气少气正常呼吸:均匀,每分钟表16-18次,强弱粗细 适中。在疾病中:呼吸正常是形病气未病;呼吸异常 是形气俱病;总的原则:呼吸气粗,快出快入属实证。呼吸气微,慢出慢入属虚证、中医诊疗学闻诊163.3.短气:短气:呼吸气急短促,似喘不 抬肩,若有所窒。肺气 虚;痰食瘀气阻滞。4.少气:“气微”气少不足以息,声 低不足以听。主诸虚不 足。与短气区别。中医诊疗学闻诊18重浊紧闷:实证(寒湿痰停聚)轻清低微:虚证(肺气亏虚)不扬:热证(热邪壅肺)有痰声:痰湿阻肺阵作,咳后作鸡啼:“顿咳”“百日咳”(风痰热搏结)如犬吠:伴声哑、吸气难。见于白喉(肺肾阴亏,火毒攻喉)咳咳嗽嗽有声有痰咳嗽,有

6、声无痰咳,有痰无声嗽。中医诊疗学闻诊19暴病多实,久病多虚。进食后吐泻:多食物中毒吐泻并作:霍乱、类霍乱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反胃”多为脾阳虚食入即吐:胃热口干饮后则吐:水逆呕呕吐吐胃气上逆有物有声呕,有物无声吐,无物有声干呕中医诊疗学闻诊20唐以前称“哕”,为胃气上逆,从咽部发出不自主的冲激声,声短而频俗称“打呃”。中医诊疗学闻诊21实食积;肝气犯胃;寒邪客胃。虚脾胃虚弱。嗳气古称“噫气”胃中气体上出咽喉发出的声响,声长而缓。胃气上逆。俗称“打饱膈儿”。中医诊疗学闻诊22中医诊疗学闻诊23中医诊疗学闻诊24中医诊疗学闻诊25 第二节 嗅气味 嗅辨与疾病有关的气味,包括病体(排出物)病室气味。

7、总原则:酸腐臭秽,多属实证、热证;微有腥臭,多属虚证、寒证。中医诊疗学闻诊26一、病体气味(一)口气 口气(酸、腐)秽臭:多与口腔不洁、龋齿、牙疳、胃热、溃腐脓疡、消化不良有关。(二)汗气 腥膻风湿热蕴结皮肤;汗后衣物不洁。狐臭湿热内蕴。中医诊疗学闻诊27(三)痰、涕之气:(三)痰、涕之气:腥臭脓血痰为肺痈;痰白清稀无异味为寒证;鼻长期流浊,腥秽如鱼脑,为鼻渊;鼻流清涕无异味为外感风寒。(四)二便之气:(四)二便之气:食积(败卵)、膀胱湿热(臊)、消渴病(烂苹果)。中医诊疗学闻诊28(五)经、带、恶露之气:(五)经、带、恶露之气:带下臭秽黄稠为湿热;腥臭稀白多寒湿;奇臭色异多癌病。(六)呕吐物之气:(六)呕吐物之气:注意食、药物中毒。腥臭清稀多胃寒;酸臭秽浊多胃热;酸腐夹不化食物为食积;脓血腥臭为内有溃疡。中医诊疗学闻诊29二、病室气味二、病室气味 病体气味至病室的气味,说明病情加重,卫生护理较差。臭气触人瘟疫病;血腥味失血证;腐臭味溃腐疮疡;尸臭味脏腑衰败;尿臊(氨)味水肿晚期(尿毒症);烂苹果(酮体)消渴病晚期。中医诊疗学闻诊30中医诊疗学闻诊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医疗、心理类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中医诊疗学闻诊培训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